CN215961684U - 口鼻气雾给药器 - Google Patents

口鼻气雾给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1684U
CN215961684U CN202121622412.0U CN202121622412U CN215961684U CN 215961684 U CN215961684 U CN 215961684U CN 202121622412 U CN202121622412 U CN 202121622412U CN 215961684 U CN215961684 U CN 215961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avity
suction nozzle
flexible valve
orona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24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秀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224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1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1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1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鼻气雾给药器,该口鼻气雾给药器包括:吸入件、暂留件以及安装件,吸入件、暂留件以及安装件依序连接。吸入件包括吸嘴、柔性阀片以及第一腔体,其中,吸嘴一端作为吸入件的输出端,吸嘴的另一端与第一腔体固定连接,柔性阀片设置于吸嘴以及第一腔体之间,吸入件通过第一腔体的敞口端与暂留件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口鼻气雾给药器通过在吸嘴和第一腔体之间设置柔性阀片,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吸气更加轻易地打开吸气阀进行药物的吸入,并避免使用者呼出的气体进入该给药器内部而造成的药物污染,柔性阀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简单,生产升本低并且易于更换,从而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和更换成本。

Description

口鼻气雾给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鼻气雾给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口鼻气雾给药器。
背景技术
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凌晨发生,哮喘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很多,哮喘病患者的数量也多。吸人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给药途径。应用气雾剂通过气道吸人给药,起效迅速,用药剂量小,安全性高,全身副作用小。但因患者使用不当可使疗效降低或无效,因此在给患者推荐使用定量气雾剂前,应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吸人方法。
然而,现有的气雾剂给药器大多缺少单向的吸气阀,以至于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把呼出的气体吹至给药器内部与药物混合,从而使得患者无法判断药物的吸入量;另外,在一部分具有单向吸气阀的气雾剂给药器中,吸气阀结构较为复杂,一旦吸气阀发生损坏,吸气阀不易更换,并且更换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气雾剂给药器中,吸气阀结构过于复杂,难以更换且更换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口鼻气雾给药器。
一种口鼻气雾给药器,该口鼻气雾给药器包括吸入件、暂留件以及安装件,其中,吸入件、暂留件以及安装件依序连接组装成内部密闭的本实用新型的气雾给药器,安装件相对暂留件的另一端与定量气雾吸入器的吸嘴配合连接。
吸入件包括吸嘴、柔性阀片以及第一腔体,其中,吸嘴一端作为吸入件的输出端,吸嘴的另一端与第一腔体固定连接,柔性阀片设置于吸嘴以及第一腔体之间,吸入件通过第一腔体的敞口端与暂留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吸入件还包括防尘盖,防尘盖套接于吸嘴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吸嘴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一安装部以及若干出气孔,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吸嘴的一端,第一安装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内侧,若干出气孔均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侧壁,柔性阀片设置于第一安装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安装部具有若干安装凸起、环形抵板以及若干支撑梁,环形抵板设置于第一安装部的侧壁内侧,若干安装凸起设置于环形抵板的外周,若干支撑梁设置于环形抵板的内部,柔性阀片与环形抵板以及若干支撑梁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腔体具有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第二连接部对应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腔体的一端表面,第二安装部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装部具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抵接于柔性阀片远离吸嘴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柔性阀片具有若干安装缺口以及若干条形孔,若干安装缺口分别对应若干安装凸起设置于柔性阀片的外周,若干条形孔设置于柔性阀片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暂留件具有暂留腔体、第一连接结构以及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暂留腔体的一端,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于暂留腔体的另一端,暂留腔体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腔体的敞口端固定连通,暂留腔体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安装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安装件的开口一端内壁与第二连接结构过盈配合,并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暂留腔体连接,安装件封闭一端的外表面内部内凹形成凹进腔体,凹进腔体的侧壁内侧与定量气雾吸入器的吸嘴相互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凹进腔体的底壁具有放射状通孔。
上述的一种口鼻气雾给药器通过在吸嘴和第一腔体之间设置柔性阀片,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吸气更加轻易地打开吸气阀进行药物的吸入,并避免使用者呼出的气体进入该给药器内部而造成的药物污染,柔性阀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简单,生产升本低并且易于更换,从而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和更换成本。在实际应用中,若干条形孔将柔性阀片从内部至外部分割为若干可独立发生形变的瓣膜,当使用者通过吸嘴吸气时,若干瓣膜能够独立发生形变而相吸嘴一侧的方向翘起,从而打开药物流道,暂留件内部的药物气雾通过若干通孔进入第一墙体,进而通过吸嘴被使用者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口鼻气雾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口鼻气雾给药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口鼻气雾给药器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口鼻气雾给药器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口鼻气雾给药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M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口鼻气雾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口鼻气雾给药器,该口鼻气雾给药器包括吸入件1、暂留件2以及安装件3,其中,吸入件1、暂留件2以及安装件3依序连接组装成内部密闭的本实用新型的气雾给药器,在实际应用时,药物由安装件3进入暂留件2,暂留件2作为药物的暂存空间,从而使得药物在该暂存空间内扩散均匀,并在气压作用下通过暂留件2汇集进入使用者的呼吸道,暂留件2为预设体积,经过对该预设体积、药物单次喷入量以及使用者的单次吸气量的综合计算能够得出药物的单次吸入量,从而对药量进行控制。安装件3相对暂留件2的另一端与定量气雾吸入器的吸嘴配合连接。在实际应用时,定量气雾吸入器中的药物经过其吸嘴雾化进入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吸入式口鼻气雾给药器中,使用者通过对吸入件1进行吸气,从而使得药物依序经过安装件3、暂留件2以及吸入件1,最终进入使用者的呼吸道,进而发挥药物作用。
请参阅图2,吸入件1包括吸嘴11、柔性阀片12、第一腔体13以及防尘盖14,其中,吸嘴11一端作为吸入件1的输出端,使用者通过吸嘴11最终吸入药物,吸嘴11的另一端与第一腔体13固定连接,第一腔体13能够将进入暂留件2内部的药物气雾在气压的推动下进行汇集,并通过第一腔体13与吸嘴11的连接口输送至吸嘴11,从而供使用者吸收。柔性阀片12设置于吸嘴11以及第一腔体13之间,在实际应用中,柔性阀片12能够在使用者进行吸气时发生形变,从而形成气雾药物流道,雾化的药物通过该流道输送至吸嘴11进而被人体吸收,当使用者进行呼气时,柔性阀片12恢复片状并将气雾药物流道封闭,能够对药物的吸入量进行限制和调节,并且防止使用者在呼气时,将气体吹入至暂留件2内,从而避免本实用新型的给药器内部的药物浓度发生随机变化。吸入件1通过第一腔体13的敞口端与暂留件2连通。防尘盖14套接于吸嘴11的输出端,在给药器处于停用状态时,防尘盖14能够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灰尘或其他有害物质通过吸嘴11进入给药器内部,从而保持本实用新型给药器的内部清洁。
请参阅图3和图4,吸嘴11具有第一连接部111、第一安装部112以及若干出气孔113,第一连接部111设置于吸嘴11的一端,第一安装部112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1的内侧,若干出气孔113均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1侧壁,在实际应用时,当使用者通过吸嘴11进行呼气时,呼出的气体可通过若干出气孔113排出至给药器外部,从而避免使用者呼出的气体进入暂留件2而影响药物浓度以及纯度,进而避免使用者对药物吸入量的错误计算;第一连接部111的边缘设置有若干连接凸起1111,若干连接凸起1111由第一连接部111边缘表面向第一腔体13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111通过若干连接凸起1111与第一腔体13固定连接,第一安装部112具有若干安装凸起1121、环形抵板1122以及若干支撑梁1123,环形抵板1122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2内壁的内侧,若干安装凸起1121均设置于环形抵板1122的外周,若干支撑梁1123设置于环形抵板1122的内部,柔性阀片12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2内,并与环形抵板1122以及若干支撑梁1123抵接。在实际应用中,柔性阀片12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使用者通过吸嘴11进行吸气时,柔性阀片12的外周受到环形抵板1122以及支撑梁1123的固定,并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形成药物流道,进而使得暂留件2中的药物气雾通过药物流道进入吸嘴11被使用者吸收,当使用者通过吸嘴11呼气时,柔性阀片12恢复自然状态,从而关闭药物流道,避免呼出的气体进入暂留件2,进而使得呼出的气体通过若干出气孔113传输至给药器外部。
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腔体13具有第二连接部131以及第二安装部132,第二连接部131对应若干连接凸起1111设置有若干连接凹槽1311,若干连接凸起1111分别与若干连接凹槽1311一一对应配合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腔体13与吸嘴11固定连接,并避免吸嘴11和第一腔体1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而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另外,吸嘴11和第一腔体13之间紧密连接能够有效提升给药器的密封性能,防止给药器内部的药物气雾泄露以及受到外部气体污染,从而保证给药器内部的药物气雾的浓度以及纯度;第二安装部132具有支撑结构1321,支撑结构1321抵接于柔性阀片12远离吸嘴11的一侧,支撑结构1321能够于第一安装部112组合形成一安装空间,柔性阀片12安装于该安装空间内部,在自然状态下,柔性阀片12能够保持平整,从而保持药物流道的密封性。
请参阅图3、图5以及图6,柔性阀片12具有若干安装缺口121以及若干条形孔122,若干安装缺口121分别与若干安装凸起1121一一对应配合,从而保证柔性阀片12的安装稳定性,以此避免柔性阀片12相对第一安装部112以及第二安装部132发生相对转动以及相对位移而影响药物流道的密封性能;支撑结构1321具有若干通孔13211,并且支撑结构1321抵接于柔性阀片12时,支撑结构1321将若干条形孔122密封遮挡。在实际应用中,若干条形孔122将柔性阀片12从内部至外部分割为若干可独立发生形变的瓣膜1221,当使用者通过吸嘴11吸气时,若干瓣膜1221能够独立发生形变而相吸嘴11一侧的方向翘起,从而打开药物流道,暂留件2内部的药物气雾通过若干通孔13211进入第一腔体13,进而通过吸嘴11被使用者吸收。
请参阅图2和图5,暂留件2具有暂留腔体21、第一连接结构22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3,第一连接结构22设置于暂留腔体21的一端,第二连接结构23设置于暂留腔体21的另一端,暂留腔体2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22与第一腔体13的敞口端固定连通,暂留腔体21通过第二连接结构23与安装件3连通。在实际应用时,药物气雾通过安装件3进入暂留腔体21内部进行暂存,在此过程中,药物气雾在暂留腔体21内进行扩散,并形成均匀的具有一定浓度以及纯度的药物气雾,预设体积的暂留腔体21便于使用者对药物吸入量进行一定程度的估算。
请参阅图2和图7,安装件3为盖状结构,安装件3的开口一端内壁与第二连接结构23过盈配合,并通过第二连接结构23与暂留腔体21连接,从而保证安装件3与暂留腔体21之间的密封性。安装件3封闭一端的外表面内部内凹形成凹进腔体31,凹进腔体31的侧壁内侧与定量气雾吸入器的吸嘴11相互配合,该凹进腔体31的底壁具有放射状通孔311。放射状通孔311能够将定量气雾吸入器中的药物进一步分散至暂留件2,从而使得药物在本实用新型给药器内部能够扩散均匀,进而保证使用者在每次吸入的药量近似相同,也即便于吸入药量的计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口鼻气雾给药器通过在吸嘴和第一腔体之间设置柔性阀片,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吸气更加轻易地打开吸气阀进行药物的吸入,并避免使用者呼出的气体进入该给药器内部而造成的药物污染,柔性阀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简单,生产升本低并且易于更换,从而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和更换成本。在实际应用中,若干条形孔将柔性阀片从内部至外部分割为若干可独立发生形变的瓣膜,当使用者通过吸嘴吸气时,若干瓣膜能够独立发生形变而相吸嘴一侧的方向翘起,从而打开药物流道,暂留件内部的药物气雾通过若干通孔进入第一墙体,进而通过吸嘴被使用者吸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入件、暂留件以及安装件,其中,所述吸入件、所述暂留件以及所述安装件依序连接,所述安装件相对所述暂留件的另一端与定量气雾吸入器配合连接;
所述吸入件包括吸嘴、柔性阀片以及第一腔体,其中,所述吸嘴一端作为所述吸入件的输出端,所述吸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阀片设置于所述吸嘴以及所述第一腔体之间,所述吸入件通过所述第一腔体的敞口端与所述暂留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件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套接于所述吸嘴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一安装部以及若干出气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吸嘴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若干所述出气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环形抵板、若干安装凸起以及若干支撑梁,所述环形抵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侧壁内侧,若干所述安装凸起设置于所述环形抵板的外周,若干所述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环形抵板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阀片与所述环形抵板以及若干所述支撑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表面,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抵接于所述柔性阀片远离所述吸嘴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阀片具有若干安装缺口以及若干条形孔,若干所述安装缺口分别对应若干所述安装凸起设置于所述柔性阀片的外周,若干所述条形孔设置于所述柔性阀片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暂留件具有暂留腔体、第一连接结构以及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暂留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暂留腔体的另一端,所述暂留腔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腔体的敞口端固定连通,所述暂留腔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安装件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鼻气雾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开口一端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过盈配合,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暂留腔体连接。
CN202121622412.0U 2021-07-16 2021-07-16 口鼻气雾给药器 Active CN215961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2412.0U CN215961684U (zh) 2021-07-16 2021-07-16 口鼻气雾给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2412.0U CN215961684U (zh) 2021-07-16 2021-07-16 口鼻气雾给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1684U true CN215961684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2412.0U Active CN215961684U (zh) 2021-07-16 2021-07-16 口鼻气雾给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1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4621B2 (en) Valved holding chamber including valve retention system
US6253767B1 (en) Gas concentrator
US7445006B2 (en) Aerosol inhalation system and interface accessory for use therewith
US4449525A (en) Pulmonary resuscitator
US5765553A (en) Aerosol medication delivery facemask adapter
US20030168058A1 (en) Combination inhalation therapeutic and exhalation measuring device
WO2021185054A1 (zh) 一种雾化器储雾罐
CN203598386U (zh) 急救用防毒面具
CN201012211Y (zh) 药物雾化吸入装置
CN103550876B (zh) 急救用防毒面具
US20100095958A1 (en) Pre-filled, single-use, disposable small volume medication nebulizer
CN215961684U (zh) 口鼻气雾给药器
CN109045426A (zh) 用于雾化治疗的雾化吸入器以及医疗装置
CN110831647A (zh) 用于雾化器的间隔装置
US202203474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administering oxygen, and metered dose inhaler medication by inhalation
CN214807685U (zh) 单向吸入式口鼻气雾给药器
CN212730652U (zh) 呼吸面罩
CN210494811U (zh) 一种雾化给药装置
CN210044627U (zh) 手持式微网雾化器专用的引流吸嘴
CN107970507B (zh) 一种雾化咬嘴气路
CN220424304U (zh) 一种高效口鼻气雾剂给药器
JPH0211048Y2 (zh)
CN219229954U (zh) 一种吸呼气采样手柄
CN213374563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护理面罩
CN212308593U (zh) 一种雾化器储雾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