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1102U - 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1102U
CN215961102U CN202121587577.9U CN202121587577U CN215961102U CN 215961102 U CN215961102 U CN 215961102U CN 202121587577 U CN202121587577 U CN 202121587577U CN 215961102 U CN215961102 U CN 215961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digestive system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75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景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875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1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1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1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仓,所述装置仓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弹性绑带,所述弹性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弹性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所述装置仓的表面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装置仓的内部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主传动件,所述装置仓的内部顶面等距插设有被传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为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带来了一种自动化的按摩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反复的不同程度的按压按摩,同时该装置能够用来固定外贴外敷药包,避免了老式的胶粘式外贴外敷药包,透气性更佳,舒适度也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及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肝脏和胰脏,消化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
对于出现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时,中医常采用内服中药的方式进行调理,同时告知相关穴位,通过揉按的方式辅助病情期间的调理,而通过手按揉的方式患者易劳累且较为的不便,同时中医讲究外贴内服,当医生开出外贴药物时若通过胶粘的方式易对皮肤造成损伤,且胶粘处透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解决了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在对腹部进行按摩时较为劳累、用于治疗的外贴药物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易对皮肤造成损伤,且胶粘处透气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仓,所述装置仓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弹性绑带,所述弹性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弹性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所述装置仓的表面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装置仓的内部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主传动件,所述装置仓的内部顶面等距插设有被传动件,所述被传动件的顶端延伸至装置仓的外部与按摩头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弓形插杆,所述装置仓的表面对称插设有弓形插杆,所述弓形插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与装置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弓形插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铰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活动板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夹持板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弓形插杆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插件,所述插件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均与活动板的内壁相抵,所述装置仓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导块通过第二弹簧内侧开设的滑槽与第二弹簧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的顶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夹持板通过顶端的插槽插设有扩展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绑带的表面套设有弹性套环,所述弹性套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传动件的表面呈斜坡状,每组所述主传动件所呈斜坡状表面坡度不等,所述被传动件的底面呈斜坡状,每组所述被传动件呈斜坡状底面坡度不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被传动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被传动件的一端与装置仓的内部顶面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为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带来了一种自动化的按摩装置,该装置根据穴位所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指定穴位区域进行反复的不同程度的按压按摩从而为用户带来一定的便利,同时该装置能够用来固定外贴外敷药包,避免了老式的胶粘式外贴外敷药包,透气性更佳,舒适度也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零件主活动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装置仓;2、弹性绑带;3、插块;4、滑动槽;5、弓形插杆;6、第一弹簧;7、活动板;8、夹持板;9、扩展件;10、插件;11、第二弹簧;12、导块;13、弹性套环;14、夹块;15、马达;16、主传动件;17、被传动件;18、第三弹簧;19、按摩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仓1,装置仓1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弹性绑带2,弹性绑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3,弹性绑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槽4,装置仓1的表面安装有夹持机构,装置仓1的内部安装有马达15,马达15的输出端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主传动件16,装置仓1的内部顶面等距插设有被传动件17,被传动件17的顶端延伸至装置仓1的外部与按摩头19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使用时,用户可将弹性绑带2环绕于腰间,将插块3插入滑动槽4中,装置整体得以固定在腰部;
随后用户启动马达15,马达15的输出端带动各组连接在马达15输出端表面的主传动件16的转动,主传动件16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依次经过被传动件17的下方区域,从而通过主传动件16的抵触迫使被传动件17携带按摩头19从装置仓1的内部伸出,而在此过程中第三弹簧18随被传动件17的伸出幅度而压缩发生形变再回弹复位,按摩头19不断地从装置仓1内部伸出抵触腹部,从而达到按摩的效果;
该部分结构彻底解放了用户的双手,为腹部进行按摩,辅助消化内科疾病的恢复。
如图2、3和4所示,夹持机构包括弓形插杆5,装置仓1的表面对称插设有弓形插杆5,弓形插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相互靠近的一端与装置仓1的内壁固定连接,弓形插杆5的表面套设有活动板7,活动板7的顶部铰接有夹持板8,夹持板8与活动板7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7、夹持板8相连接
如图2、3和4所示,弓形插杆5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插件10,插件10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的两端均与活动板7的内壁相抵,装置仓1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块12,活动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槽,导块12通过第二弹簧11内侧开设的滑槽与第二弹簧11滑动连接。
在该结构使用时,用户首先抓住活动板7并拉动,活动板7携带弓形插杆5从装置仓1的内部伸出,而装置仓1与弓形插杆5之间相连的第一弹簧6随之拉伸发生形变,随后推动活动板7在弓形插杆5的表面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插件10从活动板7的内部伸出,而插件10表面所套设我的第二弹簧11发生压缩形变;
与此同时,活动板7上的夹持板8在跟随前者一同移动的过程中因失去与装置仓1表面的阻挡用户可扳动其沿铰接轴转动展开,此时用户即可将外服的药包放置在装置仓1的表面,用户在松手控制各部件手,各部件通过第二弹簧11、扭力弹簧复位的作用力将外服药包夹持在装置仓1表面;
通过该部分结构为外服药包提供了一种多适配且便捷的固定方式,避免了老式的胶粘式外服药包的使用方式,从而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供了更佳的舒适度,且一定程度的规避了透气性差,胶粘外服药包在拆除时胶粘部分对皮肤造成损伤的问题。
如图3所示,夹持板8的顶端开设有插槽,夹持板8通过顶端的插槽插设有扩展件9。
该结构使得当外服药包过小时,用户可从夹持板8顶端开设的插槽中将扩展件9抽出,用于夹持板8整体跨度的扩展,从而通过该部件的设置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如图1所示,弹性绑带2的表面套设有弹性套环13,弹性套环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块14。
该结构作为辅助固定支撑的部件所使用的,当该装置缠绕在用户腰部时,用户可将夹块14通过其表面所设置的凹槽嵌于裤腰或腰带之上,从而起到了一定的支撑防偏移效果;
同时该弹性套环13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将弹性套环13从弹性绑带2的表面取下,对其进行清洗。
如图3所示,主传动件16的表面呈斜坡状,每组主传动件16所呈斜坡状表面坡度不等,被传动件17的底面呈斜坡状,每组被传动件17呈斜坡状底面坡度不等。
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当主传动件16传动被传动件17携带按摩头19从装置仓1的内部伸出的过程中,呈现不同的伸出幅度,从而在通过按摩头19度用户腹部进行按摩时,能够进行有规律的不同幅度的按摩,增强了该装置的按摩效果。
如图3所示,被传动件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8,第三弹簧18远离被传动件17的一端与装置仓1的内部顶面固定连接。
该结构能起到了一定的连接固定效果,在该装置不使用时,即使装置仓1任意晃动,被传动件17也不会因为重力而从装置仓1内部随意伸出伸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仓(1)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弹性绑带(2),所述弹性绑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3),所述弹性绑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槽(4),所述装置仓(1)的表面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装置仓(1)的内部安装有马达(15),所述马达(15)的输出端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主传动件(16),所述装置仓(1)的内部顶面等距插设有被传动件(17),所述被传动件(17)的顶端延伸至装置仓(1)的外部与按摩头(1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弓形插杆(5),所述装置仓(1)的表面对称插设有弓形插杆(5),所述弓形插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相互靠近的一端与装置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弓形插杆(5)的表面套设有活动板(7),所述活动板(7)的顶部铰接有夹持板(8),所述夹持板(8)与活动板(7)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7)、夹持板(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所述弓形插杆(5)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插件(10),所述插件(10)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两端均与活动板(7)的内壁相抵,所述装置仓(1)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块(12),所述活动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导块(12)通过第二弹簧(11)内侧开设的滑槽与第二弹簧(1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8)的顶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夹持板(8)通过顶端的插槽插设有扩展件(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绑带(2)的表面套设有弹性套环(13),所述弹性套环(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块(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件(16)的表面呈斜坡状,每组所述主传动件(16)所呈斜坡状表面坡度不等,所述被传动件(17)的底面呈斜坡状,每组所述被传动件(17)呈斜坡状底面坡度不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传动件(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8),所述第三弹簧(18)远离被传动件(17)的一端与装置仓(1)的内部顶面固定连接。
CN202121587577.9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Active CN215961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7577.9U CN21596110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7577.9U CN21596110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1102U true CN215961102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7577.9U Active CN21596110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11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7212A (zh) * 2022-03-15 2022-08-12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与中药材提取液相结合的中药材手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7212A (zh) * 2022-03-15 2022-08-12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与中药材提取液相结合的中药材手环
CN114887212B (zh) * 2022-03-15 2023-09-19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与中药材提取液相结合的中药材手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97576A1 (en) System for gastrointestinal engineering to restore normal youthful bodily functions
US10058476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ncreased blood flow and pain control
CN215961102U (zh) 一种多功能中医消化内科治疗装置
WO201302558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range of motion and strengthening/massaging jaw muscles
CN104490581B (zh) 一种能使两侧腰部震动的腹部按摩器
CN201333164Y (zh) 多功能便携式揉腹仪
CN201135527Y (zh) 蛙式位固定器
RU231115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сексуальной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мужчины
CN212015934U (zh) 一种吞咽功能训练器
CN210728208U (zh) 一种随身穿戴型的艾灸器具
CN212067624U (zh) 一种手指骨折术后恢复训练器
CN2435085Y (zh) 健身医疗按摩器
CN214632096U (zh) 一种一次性无菌胃镜检查包
CN210355334U (zh) 一种肛肠按摩棒
CN215739524U (zh) 一种用于磁共振检查的口腔开合器
CN2352165Y (zh) 手指环
CN215585392U (zh) 一种具有手臂按摩功能的手指康护训练装置
CN220158739U (zh) 一种便捷式把持灸罐
CN211325923U (zh) 一种屈伸肌群康复装置
CN213250353U (zh) 一种医用眼科护理辅助装置
CN209059353U (zh) 一种口腔护理用具
CN213251085U (zh) 一种多功能治疗吞咽障碍的器具及工具包
CN209662166U (zh) 一种盆腔按摩仪
CN208677722U (zh) 一种医用绷带
CN209790625U (zh) 糖尿病下肢护理治疗药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