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2484U - 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2484U
CN215952484U CN202122393120.0U CN202122393120U CN215952484U CN 215952484 U CN215952484 U CN 215952484U CN 202122393120 U CN202122393120 U CN 202122393120U CN 215952484 U CN215952484 U CN 215952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wire
shell
supporting rod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31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忠良
潘虹
杨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Tianyang Enamelled Wir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Tianyang Enamelled Wir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Tianyang Enamelled Wir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Tianyang Enamelled Wir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31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2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2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2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铰链活动安装在一起;所述铰链两端通过紧固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端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安置有漆包线;所述壳体外左侧设有卷线装置;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接收装置和卡线装置;目前对漆包线表面质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操作人员的查看和触摸,因此行业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化监测漆包线线径表面质量问题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漆包线线径质量具有自动监测、检测精准且检测效率高等有益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一种产品,漆包线主要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但要生产出既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各种漆包线的质量特性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四大性能。漆包线表面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电磁线生产企业,特别是表面起毛、粒子、麻皮,会在生产过程中受杂质、气泡、漆层的堆积等多因素影响经常出现。此类表面质量问题会导致漆包线的弹性、机械强度及电气性能的下降,造成漆包线使用寿命缩短,影响电工产品正常工作。目前对漆包线表面质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操作人员的查看和触摸,长时间工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误差较大,影响产品质量,行业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化监测漆包线线径表面质量问题的装置。
为此,发明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铰链活动安装在一起;所述铰链两端通过紧固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端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安置有漆包线;所述壳体外左侧设有卷线装置;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接收装置和卡线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卷线装置包括卷线轮、伺服电机和卷线机座;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卷线机座上,方便匀速绕线;所述卷线轮一端通过减速器和伺服电机安装在一起;所述卷线轮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卷线机座上;所述卷线轮上卷接有漆包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设有四个;分别错位安装在壳体内部上下方和壳体内部前后方;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红外线发生器和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安装在上壳体上;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固定连接在红外线发生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设有四个;分别错位安装在壳体内部上下方和壳体内部前后方;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红外线分析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安装在上壳体上;所述红外线分析器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固定连接在红外线分析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分为四对,所述每对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正对安装,便于防止错位安装导致检测失效;所述每对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之间安置有漆包线,方便从不同方向上检测漆包线的表面质量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卡线装置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壳体内部两端;所述卡线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杆、下U型限位块、上U型限位块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安装在下壳体上;所述下U型限位块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撑杆上;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安装在上壳体上;所述上U型限位块固定安装在第四支撑杆上;所述下U型限位块和上U型限位块之间安置有漆包线,方便将漆包线限制在一条直线上,防止漆包线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漆包线左端卷接安装在卷线轮上,方便将检测好的漆包线整理收集;所述漆包线右端安置在壳体内,方便检测漆包线表面质量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卷线机座上安装有控制盒,方便控制整个装置;所述控制盒外安装有指示灯,方便观察检测情况;所述控制盒内设有主板;所述主板外接有电源;所述主板上设有MCU。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伺服电机、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接收装置和信号灯都与MCU电连接,方便监测和控制整个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实用新型对漆包线线径质量具有自动监测、检测精准且检测效率高等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述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分为四对,具有从不同方向上检测漆包线的表面质量问题有益效果。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述的卷线装置,可将检测无质量问题的漆包线匀速旋转缠绕收集起来,具有使漆包线匀速地通过监测装置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中电路控制系统框图。
图中:1、底座;2、下壳体;3、漆包线;4、线槽;5、上壳体;6、第一支撑杆;7、红外线发生器;8、红外线发射器;9、第二支撑杆;10、红外线分析器;11、红外线接收器;12、卷线轮;13、伺服电机;14、信号灯;15、控制盒;16、卷线机座;17、第三支撑杆;18、下U型限位块;19、紧固螺栓;20、铰链;21、上U型限位块;22、第四支撑杆;23、红外线发射装置;24、红外线接收装置;25、主板;26、MCU;27、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2和上壳体5;所述下壳体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上壳体5和下壳体2通过铰链20活动安装在一起;所述铰链20两端通过紧固螺栓19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壳体5和下壳体2上;所述上壳体5和下壳体2两端设有线槽4;所述线槽4内安置有漆包线3;所述壳体外左侧设有卷线装置;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红外线发射装置23、红外线接收装置24和卡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包括卷线轮12、伺服电机13和卷线机座16;所述伺服电机13安装在卷线机座16上;所述卷线轮12一端通过减速器和伺服电机13安装在一起;所述卷线轮12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卷线机座16上;所述卷线轮12上卷接有漆包线3;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23设有四个;分别错位安装在壳体内部上下方和壳体内部前后方;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23包括第一支撑杆6、红外线发生器7和红外线发射器8;所述第一支撑杆6固定安装在上壳体5上;所述红外线发生器7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杆6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8固定连接在红外线发生器7上;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24设有四个;分别错位安装在壳体内部上下方和壳体内部前后方;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24包括第二支撑杆9、红外线分析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所述第二支撑杆9固定安装在上壳体5上;所述红外线分析器10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杆9上;所述红外线接收器11固定连接在红外线分析器10上;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23和红外线接收装置24分为四对,所述每对红外线发射装置23和红外线接收装置24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正对安装;所述每对红外线发射装置23和红外线接收装置24之间安置有漆包线3;所述卡线装置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壳体内部两端;所述卡线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杆17、下U型限位块18、上U型限位块21和第四支撑杆22;所述第三支撑杆17固定安装在下壳体2上;所述下U型限位块18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撑杆17上;所述第四支撑杆22固定安装在上壳体5上;所述上U型限位块21固定安装在第四支撑杆22上;所述下U型限位块18和上U型限位块21之间安置有漆包线3;所述漆包线3左端卷接安装在卷线轮12上;所述漆包线3右端安置在壳体内;所述卷线机座16上安装有控制盒15;所述控制盒15外安装有信号灯14;所述控制盒15内设有主板25;所述主板25外接有电源27;所述主板25上设有MCU26;所述伺服电机13、红外线发射装置23、红外线接收装置24和信号灯14都与MCU26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首先将上壳体5围绕铰链20向上旋转打开,将待检测的漆包线3左端固定安装在卷线轮12上,将漆包线3的右端放入上壳体5打开的监测装置中,将漆包线3放入线槽4和下U型限位块18中安置好,使得漆包线3保持水平状态穿过红外线发射装置23和红外线接收装置24之间,以便检测漆包线3质量问题;然后将上壳体5旋转关下,再启动监测装置和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带动卷线轮12匀速旋转,使得漆包线3匀速通过监测装置,将检测无质量问题的漆包线3卷起收集起来;如果监测装置反馈漆包线3有质量问题,并将监测异常信号传递给MCU26,MCU26立即发出指令将伺服电机13关闭,同时信号灯14开始闪烁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漆包线3有质量问题;红外线发射装置23和红外线接收装置24的工作原理是:红外线发射器8发射的红外线通过物体发射回来,并被红外线接收器11接收,正常情况下,漆包线3表面是完好的,这样红外线发射器8发射出去的红外线是恒定的,被漆包线3发射回来的能量也是恒定的,即使有变化,变化的幅度也是很小,如果突然发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能量超过设定的数值时,就说明漆包线3的表面有质量问题,从而通过这种方法快速找到漆包线3的问题,并将问题信号传递给MCU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2)和上壳体(5);所述下壳体(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上壳体(5)和下壳体(2)通过铰链(20)活动安装在一起;所述铰链(20)两端通过紧固螺栓(19)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壳体(5)和下壳体(2)上;所述上壳体(5)和下壳体(2)两端设有线槽(4);所述线槽(4)内安置有漆包线(3);所述壳体外左侧设有卷线装置;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红外线发射装置(23)、红外线接收装置(24)和卡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装置包括卷线轮(12)、伺服电机(13)和卷线机座(16);所述伺服电机(13)安装在卷线机座(16)上;所述卷线轮(12)一端通过减速器和伺服电机(13)安装在一起;所述卷线轮(12)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卷线机座(16)上;所述卷线轮(12)上卷接有漆包线(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23)设有四个;分别错位安装在壳体内部上下方和壳体内部前后方;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23)包括第一支撑杆(6)、红外线发生器(7)和红外线发射器(8);所述第一支撑杆(6)固定安装在上壳体(5)上;所述红外线发生器(7)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杆(6)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8)固定连接在红外线发生器(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24)设有四个;分别错位安装在壳体内部上下方和壳体内部前后方;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24)包括第二支撑杆(9)、红外线分析器(10)和红外线接收器(11);所述第二支撑杆(9)固定安装在上壳体(5)上;所述红外线分析器(10)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杆(9)上;所述红外线接收器(11)固定连接在红外线分析器(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23)和红外线接收装置(24)分为四对,所述每对红外线发射装置(23)和红外线接收装置(24)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正对安装;所述每对红外线发射装置(23)和红外线接收装置(24)之间安置有漆包线(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装置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壳体内部两端;所述卡线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杆(17)、下U型限位块(18)、上U型限位块(21)和第四支撑杆(22);所述第三支撑杆(17)固定安装在下壳体(2)上;所述下U型限位块(18)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撑杆(17)上;所述第四支撑杆(22)固定安装在上壳体(5)上;所述上U型限位块(21)固定安装在第四支撑杆(22)上;所述下U型限位块(18)和上U型限位块(21)之间安置有漆包线(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3)左端卷接安装在卷线轮(12)上;所述漆包线(3)右端安置在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机座(16)上安装有控制盒(15);所述控制盒(15)外安装有信号灯(14);所述控制盒(15)内设有主板(25);所述主板(25)外接有电源(27);所述主板(25)上设有MCU(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3)、红外线发射装置(23)、红外线接收装置(24)和信号灯(14)都与MCU(26)电连接。
CN202122393120.0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Active CN215952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3120.0U CN215952484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3120.0U CN215952484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2484U true CN215952484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5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3120.0U Active CN215952484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2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50708B (zh) 无人机验电设备
CN215952484U (zh) 一种大规格自粘线生产用线径红外自动监测装置
CN105865681A (zh) 旋转输出设备的功率在线监测系统
CN112374369A (zh) 一种基于无线数传电台技术的门机远程监控系统
CN111854852A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检测系统
WO200509100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voltage testing of twisted insulated conductors
CN216622592U (zh) 一种老化测试架
CN206945594U (zh) 传动系统辊棒断裂检测装置
CN214503737U (zh) 一种无人机验电设备
CN205720726U (zh) 线材断线检测系统
CN113860199A (zh) 一种用于屏蔽室的卷扬机吊点屏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27722U (zh) 一种机电设备故障定位装置
CN211013539U (zh) 监测设备及光纤复绕机
CN214375943U (zh) 一种用于动力及环境监控的装置
CN218546493U (zh) 一种电力输送电缆破损探测装置
CN210667927U (zh) 一种带报警停车装置的半切线式绕包机
CN207923066U (zh) 自动测量巡检系统
CN218445277U (zh) 一种铁桶生产用无损检测装置
CN212784931U (zh) 永磁电动滚筒隔爆性能安全保护装置及隔爆型永磁电动滚筒
CN213749060U (zh) 一种空调风机皮带检测装置和空调系统
CN218547620U (zh) 一种电线电缆断线检测装置
CN213716625U (zh) 一种电力电缆加工用成缆铠装机
CN220893778U (zh) 一种发电机的检测平台
CN113965822B (zh) 一种船用安保控制装置
CN221007762U (zh) 一种漏缆在线故障排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