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8165U - 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 Google Patents

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8165U
CN215938165U CN202122020226.6U CN202122020226U CN215938165U CN 215938165 U CN215938165 U CN 215938165U CN 202122020226 U CN202122020226 U CN 202122020226U CN 215938165 U CN215938165 U CN 215938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ower limb
foot rest
limb artery
s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02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0202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8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8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8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包括:小腿部件和脚掌部件,小腿部件上设有第一凹槽,脚掌部件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表面上均设有一层软垫,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结合所形成的槽总体形状与足部形状相符,在进行手术时,可以给患者的足部提供良好的舒适感。

Description

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足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下肢动脉介入手术时,需要使用一种足托来辅助完成手术,该足托只是将一个长方形盒体除去其盒盖及其短边一侧后在其底部上放置泡沫垫。使用这样的一种足托,手术时间过长时,会产生不适感且容易造成压疮的情况发生,而且足托的表面粗糙且与足部形状差异较大,足部置于此上所带来的舒适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柔软,与足部表面形状吻合,舒适感良好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包括:小腿部件和脚掌部件,所述小腿部件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脚掌部件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表面上均设有一层软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宽度由远离脚掌部件一侧向靠近脚掌部件一侧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小腿部件和脚掌部件可转动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脚掌部件设有可调节转动度数的旋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旋钮设有限制脚掌部件转动的自锁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小腿部件总体形状呈工字形,后端的两侧设有第一凸台,前端的两侧设有第二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凸台高度比第二凸台高度低,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侧面上设有魔术贴绑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小腿部件上设有能够放置标尺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插槽内设有第二标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标尺和第二标尺上均设有活动关节,且表面上设有由可阻碍X线穿透材质制成的刻度线和阿拉伯数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上带有凹槽且凹槽内表面上带有软垫,且形状贴合于足部,因此其给患者足部带来良好的舒适感;脚掌部位置可转动,可以调节手术实施方位,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小腿部件侧面上设有魔术贴绑带,可固定患者患侧小腿,避免因术中患肢活动造成对手术图像的干扰;并且足托设有特殊标尺,此标尺上的刻度及阿拉伯数字均不透X线,可对测量患肢病变血管长度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的脚掌部件和小腿部件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的脚掌部件和小腿部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详细地描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包括有小腿部件1和脚掌部件2,小腿部件1上设有第一凹槽11和脚掌部件2上设有第二凹槽21,并且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表面上设有一层软垫。在行下肢动脉介入手术时,医护人员将患者患侧下肢置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 内,其表面附有一层软垫,遇手术时间过长时,可以避免患者的足部压疮情况发生并且可以减轻不适感。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第一凹槽11的宽度由远离脚掌部件2一侧向靠近脚掌部件2一侧逐渐减小,并且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相通且平缓过渡,在第二凹槽21与第一凹槽11连接的一端,第二凹槽21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球面。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所结合形成凹槽的总体形状与足部的自然形状相似,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作为本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小腿部件1和脚掌部件 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一起,并且脚掌部件2背部设有调节转动度数的旋钮23,旋钮23上设有限制脚掌部件2转动的自锁装置。在进行下肢动脉介入手术时,有时需将患足以足跟为圆心向内或向外转动至一定位置,因手术时间过长,患侧脚掌缺乏支撑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通过转动脚掌部件2,使得患足实现同步转动。同时可通过旋钮23来调节脚掌部件2转动的度数,旋钮 23上带有自锁功能,按下旋钮才可以解锁自锁功能,这样可以有效的限制脚掌部件2相对于小腿部件1的转动,避免其发生随意转动的现象。
为了将患者足部有效地固定在足托上,小腿部件1总体形状呈工字形,后端的两侧设有第一凸台12,前端的两侧设有第二凸台13,并且第一凸台12相对于底面的高度比第二凸台13高度低,并且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13两端侧面上设有魔术贴绑带3,魔术贴的毛面位于魔术贴绑带3是下表面,魔术贴的勾面位于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13另一侧面上。小腿部件前后两侧设有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13,使得其中部两侧凹下去,可以尽最大限度暴露患侧小腿中段,便于术者对患侧小腿中部进行穿刺操作;通过魔术贴绑带3可以对患者小腿进行固定,且第一凸台12高度比第二凸台13高度低,因足部由膝关节到踝关节的宽度逐渐变窄,因此这样的结构有利于魔术贴绑带3 对患侧小腿的稳固固定。在对患侧下肢血管做影像融合时,结果能够更加准确。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多次介入手术治疗及造影复查,两次手术若足部体位相差较大,则造影得到的图像会存在差异,不利于进行前后对比。通过这样的固定方式可以避免因差异较大时,需要重新做下肢血管造影,而增加了手术步骤、手术时间,同时医生和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也增多,患者体内注射的造影剂量和治疗费用也增加。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小腿部件上设有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15,第一插槽14位于第二凸台13后端面顶部,第一插槽14的开孔高度与第一凸台12等高;第二插槽15位于第二凸台13前端面底部;且足托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插槽14 和第二插槽15。同时,在第一插槽14设有可插入此的第一标尺4,第二插槽15设有可插入此的第二标尺5,第一标尺4能够为测量小腿病变血管长度提供参考,第二标尺5能够为测量大腿病变血管长度提供参考。本实用新型足托为左右足通用,两个标尺均可拆卸,当患者左足进行介入手术时,将标尺插入第二凸台13的右端插槽内,同理,当患者右足进行介入手术时,将标尺插入第二凸台13的左端插槽内,即标尺始终位于患者两腿之间,这样摆放有利于术者术中观察和决策出最佳治疗方案。第一标尺4和第二标尺5上均设有活动关节,尺身为可透X线材质,但表面上的刻度线及阿拉伯数字为可阻碍X线穿透的材质。通过活动关节能够让标尺的形状更加符合人体下肢血管的走向,术中向患侧下肢血管内注入碘对比剂,使其在 X光下显影,以标尺上的刻度线及阿拉伯数字来作为术中测量病变血管长度的参照,进而选取合适的介入器材完成对病变血管的介入治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部件(1)和脚掌部件(2),所述小腿部件(1)与所述脚掌部件(2)紧固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小腿部件(1)上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脚掌部件(2)上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表面上均设有一层软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11)的宽度由远离脚掌部件(2)一侧向靠近脚掌部件(2)一侧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第二凹槽(21)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腿部件(1)和脚掌部件(2)可转动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掌部件(2)设有可调节转动度数的旋钮(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钮(22)设有限制脚掌部件(2)转动的自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腿部件(1)总体形状呈工字形,后端的两侧设有第一凸台(12),前端的两侧设有第二凸台(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13)的侧面上设有魔术贴绑带(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腿部件(1)上设有能够放置标尺的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槽(14)内设有第一标尺(4),所述第二插槽(15)内设有第二标尺(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标尺(4)和第二标尺(5)上均设有活动关节,且表面上设有由可阻碍X线穿透材质制成的刻度线和阿拉伯数字。
CN202122020226.6U 2021-08-25 2021-08-25 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Active CN215938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0226.6U CN215938165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0226.6U CN215938165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8165U true CN215938165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0226.6U Active CN215938165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8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kolf et al. In vivo knee stability.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using an instrumented clinical testing apparatus.
Elveru et al. Methods for taking subtalar joint measurements: a clinical report
US7036169B2 (en) Extremity positioner
CN207323467U (zh) 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CN215938165U (zh) 下肢动脉介入手术足托
Bale et al. A novel vacuum device for extremity immobilisation during digital angiography: preliminary clinical experiences
Reinschmidt Three-dimensional tibiocalcaneal and tibiofemoral kinematics during human locomotion: measured with external and bone markers.
CN215021535U (zh) 一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用的头部固定枕
CN211460262U (zh) 一种膝关节摄片装置
Jacobsen Radiologic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instability in the knee joint
CN211325120U (zh) 膝关节内翻或外翻应力位x线摄影辅助固定装置
CN210784383U (zh) 一种医用ct和mr负重位扫描辅助装置
CN209790116U (zh) 一种可伸缩丁字鞋
CN2337989Y (zh) 一种俯卧位手术垫
CN209404809U (zh) 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
CN207768520U (zh) 一种乳腺外科用托架
CN212575186U (zh) 一种侧卧位踝关节手术垫
CN219147637U (zh) 一种用于ct扫描的定位护膝
CN109966105A (zh) 一种个体化体位垫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49663A (zh) 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
CN113081647A (zh) 一种辅助膝下腔内治疗的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354543U (zh) 一种用于足膝关节术中定位的多功能体位架
CN219126739U (zh) 下肢骨折导航参考架固定器
CN214908340U (zh) 经桡动脉脑血管的造影装置
CN204618272U (zh) 人体足部籽骨负重切线位辅助检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