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7896U -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7896U
CN215937896U CN202121770470.8U CN202121770470U CN215937896U CN 215937896 U CN215937896 U CN 215937896U CN 202121770470 U CN202121770470 U CN 202121770470U CN 215937896 U CN215937896 U CN 215937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electrode
clamping arm
arm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04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雄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Xiongsheng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x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x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x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04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7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7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7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弧形的主体组件和固定在主体组件两端的两个夹臂组件;主体组件包括主体外壳和多个电极头,主体外壳上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安装有多个电极头,电极头包括电极片和PI发热片,电极片与颈部后侧皮肤紧密接触,PI发热片紧贴着电极片放置;夹臂组件包括纯铝片和半导体,纯铝片与颈部侧边皮肤紧密接触,半导体紧贴着所述纯铝片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按摩功能和冷热敷功能集于一体的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颈椎是人类身体关键的一个位置,颈椎的不适会给人体产生损害,同时也会给生活起居造成不便;因此,针对经常需要低头而导致颈椎不适的人们来讲,积极主动预防颈椎疾病是有必要的。
通过按摩和热敷刺激肌肉及肌肉内神经末梢感觉接受器,使得肌肉进行无意识的收缩活动,从而使得因疲惫或受伤而引起酸痛的肌肉和神经放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疼痛;因此,按摩和敷热是改善颈椎情况比较有效的两种方式。
同时,冷敷也会带来较多的好处,比如控制颈部炎症的扩散、减轻颈部疼痛、减轻颈部局部充血或出血以及降低体温等。
但是目前现有的颈部按摩仪大多功能较为单一,并未将按摩和冷热敷集为一体,同时在户外运动时颈部按摩仪没有防掉落措施,并且大多颈部按摩仪无法调节脖围,因此对于大多人群来说都无法很好地紧贴于颈部,从而产生较好的使用感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将颈部按摩仪的按摩功能和冷热敷功能集于一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包括弧形的主体组件和固定在所述主体组件两端的两个夹臂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主体外壳和多个电极头,所述主体外壳上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安装有多个电极头,所述电极头包括电极片和PI发热片,所述电极片与人体颈椎处皮肤紧密接触,所述PI发热片紧贴着所述电极片放置;所述夹臂组件包括纯铝片和半导体,所述纯铝片与人体颈部两侧的主动脉血管处皮肤紧密接触,所述半导体紧贴着所述纯铝片放置。
本实用新型主体组件上朝向人体颈部一侧的主体外壳上安装有多个电极头,电极头上有和人体颈椎处皮肤紧密接触的电极片,对电极片通入不同大小和频率的电流,可以使得电极片对人体颈椎处的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使得电极头对人体颈椎处实现不同模式的按摩功能;同时对电极头内的PI发热片通电可以瞬间使得PI发热片发热,从而使得电极头对人体颈椎处实现热敷功能;在夹臂组件里的半导体分冷热交替端面,当半导体供电正负极变换后,半导体制冷和制热功能也会随之变换,和半导体紧密接触的纯铝片与人体颈部两侧的主动脉血管处皮肤也紧密接触,从而纯铝片通过半导体对人体颈部两侧的主动脉血管处皮肤既可以实现热敷功能又可以实现冷敷功能。
优选地,多个所述电极头中的某个电极头还包括电极头NTC感温器,所述电极头NTC感温器放置在所述电极片和所述PI发热片之间。
电极头NTC感温器会实时监测PI发热片产生的温度并将感应到的温度反馈给集成IC,由软件识别温度,在温度低于提前设置好的温度时会持续供电,当温度达到提前设置好的温度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以此保证恒温效果。
优选地,所述夹臂组件还包括夹臂NTC感温器,所述夹臂NTC 感温器放置在所述夹臂组件内并贴近所述纯铝片。
夹臂NTC感温器会实时监测半导体产生的温度并将感应到的温度反馈给集成IC,由软件识别温度,在温度低于提前设置好的温度时会持续供电,当温度达到提前设置好的温度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以此保证恒温效果。
优选地,所述电极头还包括支撑弹簧、固定压块和固定支架;所述支撑弹簧固定在所述主体外壳内表面上,所述固定压块安装在所述支撑弹簧朝向所述电极片的一端,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固定压块远离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所述固定支架放置在所述PI发热片远离所述电极片的一端上。
优选地,所述主体组件还包括主体内壳,所述主体内壳为硅胶制得;所述主体内壳上开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电极头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电极头通过电极头外壳与所述主体内壳固定连接。
电极头内的支撑弹簧以及硅胶制得的柔性主体外壳同时辅助电极头更加有效地贴合人体颈椎处皮肤;同时多个电极头的设置使得所述按摩仪可以更大程度的作用于人体颈椎处的皮肤和肌肉。
优选地,多个所述电极头为四个,且在所述主体外壳上等间距分布;所述电极头上所述电极片的尺寸小,且所述电极片为弧形。
在主体组件上设置多个尺寸小的电极头,且电极头上的电极片是弧形的,这样的设计使得该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颈椎处皮肤,更好地实现电极头对人体颈椎皮肤的按摩和热敷功能。
优选地,所述夹臂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安装架、高倍齿铝散热器、出风口和导风槽;所述高倍齿铝散热器紧贴在所述半导体上远离所述纯铝片的一端,所述高倍齿铝散热器远离所述半导体的一端开设有一圆形槽,所述散热风扇通过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高倍齿铝散热器上的圆形槽内,所述夹臂组件的夹臂外壳上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出风口相对;所述夹臂组件内在所述高倍齿铝散热器沿着所述按摩仪高度方向的两端有两个导风槽。
散热风扇、高倍齿铝散热器、出风口和导风槽可以有效地将半导体制冷或制热时产生的冷气或热气及时排出,同时导风槽和出风口布置的位置都使得冷气和热气在排出时远离使用者的颈部,从而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优选地,所述夹臂组件还包括出风口盖和尼龙防尘网,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放置有尼龙防尘网,所述出风口上朝向所述夹臂外壳的外部还安装有出风口盖。
出风口盖和尼龙防尘网主要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夹臂组件内从而降低产品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头发被卷入从而产生不好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主体组件和两个夹臂组件之间分别通过两个伸缩组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滑臂、滑臂按钮、滑臂卡簧和滑槽;所述伸缩滑臂一端和所述主体组件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滑臂上有一所述滑槽,所述伸缩滑臂朝向颈部的一侧在所述滑槽的两侧有相对应的多个凹槽,所述伸缩滑臂上远离颈部的一侧为光滑面;所述滑臂卡簧一端滑动嵌入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主体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滑臂按钮一端滑动嵌入在所述滑槽内,并且抵在所述滑臂卡簧滑动嵌入所述凹槽的一端,所述滑臂按钮的另一端略宽于所述滑槽的宽度,且该端距离所述伸缩滑臂有一定的距离,同时,该端安装在所述主体外壳的通孔内,该端在所述通孔内可移动。
所述按摩仪采取可灵活调节的伸缩组件,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的脖颈大小,使得所述按摩仪的应用范围更广。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颈部按摩仪还包括绑带组件,所述绑带组件包括柔性绑带、磁力扣和可调节扣;所述柔性绑带一端与某一个所述夹臂组件通过所述磁力扣可拆卸固定,所述柔性绑带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夹臂组件通过所述可调节扣可拆卸且可调节固定。
采用绑带组件可以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按摩仪进行户外运动时,按摩仪不会随着剧烈的运动而脱落,避免损坏按摩仪。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主体组件上朝向人体颈部一侧的主体外壳上安装有多个电极头,电极头上有和人体颈椎处皮肤紧密接触的电极片,对电极片通入不同大小和频率的电流,可以使得电极片对人体颈椎处的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使得电极头对人体颈椎处实现不同模式的按摩功能;同时对电极头内的PI发热片通电可以瞬间使得PI发热片发热,从而使得电极头对人体颈椎处实现热敷功能;在夹臂组件里的半导体分冷热交替端面,当半导体供电正负极变换后,半导体制冷和制热功能也会随之变换,和半导体紧密接触的纯铝片与人体颈部两侧的主动脉血管处皮肤也紧密接触,从而纯铝片通过半导体对人体颈部两侧的主动脉血管处皮肤既可以实现热敷功能又可以实现冷敷功能。
2、电极头NTC感温器会实时监测PI发热片产生的温度并将感应到的温度反馈给集成IC,由软件识别温度;夹臂NTC感温器会实时监测半导体产生的温度并将感应到的温度反馈给集成IC,由软件识别温度;在温度低于提前设置好的温度时会持续供电,当温度达到提前设置好的温度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以此保证恒温效果。
3、电极头内的支撑弹簧以及硅胶制得的柔性主体外壳同时辅助电极头更加有效地贴合人体颈椎处的皮肤;同时多个电极头以及每个电机头都是小尺寸的设计的设置使得所述按摩仪可以更大程度的作用于人体颈椎处的皮肤和肌肉。
4、在主体组件上设置多个尺寸小的电极头,且电极头上的电极片是弧形的,这样的设计使得该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颈椎处的皮肤,更好地实现电极头对人体颈椎皮肤的按摩和热敷功能。
5、散热风扇、高倍齿铝散热器、出风口和导风槽可以有效地将半导体制冷或制热时产生的冷气或热气及时排出,同时导风槽和出风口布置的位置都使得冷气和热气在排出时远离使用者的颈部,从而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出风口盖和尼龙防尘网主要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夹臂组件内从而降低产品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头发被卷入从而产生不好的使用体验。
6、所述按摩仪采取可灵活调节的伸缩组件,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的脖颈大小,使得所述按摩仪的应用范围更广;采用绑带组件可以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按摩仪进行户外运动时,按摩仪不会随着剧烈的运动而脱落,避免损坏按摩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2中E-E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的伸缩组件 3应用于主体外壳11和夹臂组件2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的伸缩组件 3应用于夹臂组件2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主体组件;11、主体外壳;12、主体内壳; 13、电极头;131支撑弹簧;132、固定压块;133、固定支架;134、电极片;135、电极头NTC感温器;136、PI发热片;137、电极头外壳;2、夹臂组件;210、纯铝片;211、隔热保温EVA;212、半导体; 213、夹臂内壳;214、夹臂外壳;215、夹臂NTC感温器;216、高倍齿铝散热器;217、导风槽;218、散热风扇;219、安装架;220、出风口;221、出风口盖;222、尼龙防尘网;223、电池;224、隔热片;225、主控集成电路;226、功能按键;227、按钮;3、伸缩组件; 31、伸缩滑臂;32、滑臂按钮;33、滑臂卡簧;34、滑槽;4、绑带组件;41、柔性绑带;42、磁力扣;43、可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包括主体组件1、两个夹臂组件2、两个伸缩组件3和绑带组件4;主体组件1 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伸缩组件3与两个夹臂组件2固定连接,绑带组件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夹臂组件2上。
参阅图2,主体组件1包括主体外壳11、主体内壳12和电极头 13;弧形主体外壳11和弧形主体内壳12之间通过螺丝或焊接固定连接,主体外壳11和主体内壳12之间形成一弧形通槽(图未示);主体外壳11上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安装有多个电极头13,主体内壳12 上有多个安装孔(图未示),多个电极头13放在安装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电极头13为四个,且在主体外壳11上等间距分布;且主体内壳12为硅胶制得。
参阅图2、图3和图4,电极头13包括支撑弹簧131、固定压块 132、固定支架133、电极片134、电极头NTC感温器135、PI发热片 136和电极头外壳137;支撑弹簧131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主体外壳11内表面上;固定压块132安装在支撑弹簧131远离主体外壳11 的一端,固定压块132有一凸起块(图未示),该凸起块的外直径小于等于支撑弹簧131的内直径,固定压块132通过该凸起块卡在支撑弹簧131里;固定支架133安装在固定压块132远离支撑弹簧131 的一端,固定支架133和固定压块132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固定支架133远离固定压块132的一端有一凹槽(图未示),凹槽内与固定支架133紧贴着的是PI发热片136,PI发热片136外紧贴着电极片 134,电极片134尺寸小,且呈弧形,电极片134端部向上翻折,电极片134和固定支架133固定在一起形成密闭凹槽,PI发热片136 在该密闭凹槽内;多个电极头中的某个电极头里设置有电极头NTC 感温器135,电极头NTC感温器135放置在电极片134和PI发热片 136之间;在实际使用时,电极片134与人体颈部颈椎皮肤紧密接触;同时电极头13通过电极头外壳137与主体内壳12固定连接,电极头外壳137一端将电极片134卡在其中,另一端与主体内壳12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一起。
参阅图5、图6和图7,夹臂组件2包括纯铝片210、隔热保温 EVA211、半导体212、夹臂内壳213、夹臂外壳214、夹臂NTC感温器215、高倍齿铝散热器216、导风槽217、散热风扇218、安装架 219、出风口220、出风口盖221和尼龙防尘网222;夹臂内壳213 和夹臂外壳214之间通过焊接或螺丝固定连接形成一内腔(图未示);夹臂内壳213中间有一槽(图未示),该槽内固定有一半导体212和一块环绕着该半导体212的隔热保温EVA211,该半导体212一端与纯铝片210固定连接,纯铝片210与人体颈部两侧的主动脉血管处皮肤紧密接触,纯铝片210和半导体212接触的一端上有一凸起块(图未示),该凸起块上也环绕有一块隔热保温EVA211,该半导体212 另一端与高倍齿铝散热器216固定连接,且半导体212上与该高倍齿铝散热器216接触的一端还环绕有另一块隔热保温EVA211;环绕着纯铝片210上凸起块分布的隔热保温EVA211和纯铝片210之间还安装有夹臂NTC感温器215;高倍齿铝散热器216远离半导体212的一端为齿状结构,且该端开设有一圆形槽(图未示),散热风扇218通过安装架219固定在高倍齿铝散热器216上的圆形槽内,夹臂组件2 的夹臂外壳214上开设有出风口220,散热风扇218和出风口220相对,且散热风扇218和出风口220之间放置有尼龙防尘网222,出风口220上朝向夹臂外壳214的外部还安装有出风口盖221;夹臂组件 2内在高倍齿铝散热器216沿着所述按摩仪高度方向的两端有两个导风槽217。
在本实施例中,高倍齿铝散热器216和半导体212外部环绕的两块隔热保温EVA211以及夹臂内壳213之间通过螺丝(图未示)固定连接,该螺丝外有隔热套(图未示)。
参阅图2、图8、图9,夹臂组件2还包括电池223、隔热片224、主控集成电路225、功能按键226和按钮227;在夹臂组件2的内部且在该多功能颈部按摩仪的水平方向上,在高倍齿铝散热器216与半导体212平行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池223和隔热片224,主控集成电路225一端与隔热片224远离高倍齿铝散热器216的一端接触,另一端与功能按键226接触,功能按键226和设置在夹臂外壳214上的按钮227接触。
参阅图10和图11,伸缩组件3包括伸缩滑臂31、滑臂按钮32、滑臂卡簧33、滑槽34;伸缩滑臂31一端安装在主体外壳11和主体内壳12之间形成得弧形通槽内,并和主体组件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夹臂组件2通过螺丝或焊接固定连接,伸缩滑臂31上有一滑槽34,伸缩滑臂31朝向颈部的一侧在滑槽34的两侧有相对应的多个凹槽 (图未示),伸缩滑臂31上远离颈部的一侧为光滑面;滑臂卡簧33 一端滑动嵌入滑槽34内,并与主体内壳12通过螺丝或焊接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嵌入凹槽内;滑臂按钮32一端滑动嵌入滑槽34内,并且抵在滑臂卡簧33上嵌入凹槽的一端,滑臂按钮32的另一端略宽于滑槽34的宽度,且该端距离伸缩滑臂31有一定的距离,同时,该端安装在主体外壳11的通孔内,该端在通孔内可移动。
参阅图2、图5和图12,绑带组件4包括柔性绑带41、磁力扣 42和可调节扣43;柔性绑带41一端与某一个夹臂组件2通过磁力扣 42可拆卸固定,柔性绑带4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夹臂组件3通过可调节扣43可拆卸且可调节固定。
工作原理:
参阅图1至图4,使用者在使用时将该多功能颈部按摩仪戴到颈部,多个电极头13在支撑弹簧131和硅胶制得的柔性主体内壳12 的作用下可以自调节,同时设置多个电极头13,每个电极头13上的电极片134的尺寸都小,且电极片134呈弧形,故而针对使用者脖子的粗细不同以及头颈部正常扭动等因素,电极头13在不同角度都能够有效的贴合人体颈椎处的皮肤,给使用者良好的按摩和热敷体验。
参阅图1至图4,使用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按下夹臂外壳214 上的多个不同按摩模式的按钮227,然后在集成IC(图未示)及软件控制下,振荡器和电脉冲输出电路输出多种模式脉冲微电流到不锈钢电极片134上,当电极片134贴合到人体颈椎处的皮肤时会刺激肌肉收缩以产生按摩的作用,同时不同的电流大小及频率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参阅图1至图4,使用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按下夹臂外壳214 上热敷的按钮227,在电极片134上都贴合有PI发热片136,PI发热片136经过电路控制通电后会瞬间产生温度并快速升高到设置好的 42度温度,电极头NTC感温传感器135实时监测温度并反馈给集成IC,由软件识别温度,在温度低于42度时持续供电,当温度到达42 度时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保证42度恒温效果。
参阅图5、图6和图7,半导体212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半导体212有两个端面,这两个端面分别贴近纯铝片210和高倍齿铝散热器216,在供电的正负极改变时半导体212的两个端面制热或制冷也会改变;当半导体212贴近纯铝片210的一端制热时,另一端就会制冷,供电正负极改变之后,半导体212贴近纯铝片210的一端就会制冷时,另一端则会制热。
参阅图2、图5至图9,在主控集成电路225、软件及相应电路的控制下,通电后半导体212贴近纯铝片210的一端会快速制冷,而另外一端产生的热量则会在高倍齿铝散热器216和散热风扇218的共同作用下快速扩散,散热风扇218将热气吹走从而散热,因此半导体212的制冷端就会持续的制冷,制冷温度调节及控制是靠纯铝片210 上贴合的夹臂NTC感温传感器215给主控集成电路225提供实时温度监测信息,当制冷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暂停对半导体212的供电,若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再次自动启动工作,如此控温;在电路控制下当半导体212供电正负极改变时,半导体212贴近纯铝片210的一端会快速制热,而另外一端产生的冷气则会在高倍齿铝散热器216和散热风扇218的共同作用下快速扩散,散热风扇218将冷气吹走,因此半导体212的制热端就会持续的制热,制热温度调节及控制是靠纯铝片 210上贴合的夹臂NTC感温传感器215给主控集成电路225提供实时温度监测信息,当制热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暂停对半导体212的供电,若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再次自动启动工作,如此控温。
参阅图5、图6和图7,另外,半导体212和纯铝片210四周环绕的隔热保温EVA211可以起到保热或保冷的作用,避免半导体212 产生的冷或热量会大幅度流失,从而节约电力能源。
参阅图2、图5至图9,散热风扇218、高倍齿铝散热器216、出风口220和导风槽217可以有效地将半导体212制冷或制热时产生的冷气或热气及时排出,高倍齿铝散热器216呈齿状结构,更有利于散热;同时导风槽217和出风口220布置的位置都使得冷气和热气在排出时远离使用者的颈部,从而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出风口盖221和尼龙防尘网222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夹臂组件2内从而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头发被卷入从而产生不好的使用体验。
参阅图10和图11,使用者在使用时,还可以根据自身脖颈的粗细大小来调节伸缩组件3,使用时,按下滑臂按钮32,使得滑臂卡簧 33固定在凹槽的一端离开凹槽,然后边按着滑臂按钮32边推动滑臂按钮32通过滑臂卡簧33带动主体外壳11沿着伸缩滑臂31滑动,直至滑至使用者满意的位置时,松开滑臂按钮32,使得滑臂卡簧33上和滑臂按钮32接触的一端重新固定在凹槽上,此时伸缩步骤完成。
参阅图12,使用者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可以使用绑带组件4从而使得按摩仪不会随着剧烈的运动而脱落,避免损坏按摩仪;使用时,柔性绑带41一端通过磁力扣42固定在某一个夹臂组件2的夹臂外壳 214上,另一端可调节可拆卸地通过可调节扣43固定在另一个滑臂组件2的滑臂外壳214上。
另外,参阅图2、图8和图9,该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可以用充电座充电,并用电池223储电。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的主体组件(1)和固定在所述主体组件(1)两端的两个夹臂组件(2);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主体外壳(11)和多个电极头(13),所述主体外壳(11)上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安装有多个电极头(13),所述电极头(13)包括电极片(134)和PI发热片(136),所述电极片(134)与人体颈椎处皮肤紧密接触,所述PI发热片(136)紧贴着所述电极片(134)放置;所述夹臂组件(2)包括纯铝片(210)和半导体(212),所述纯铝片(210)与人体颈部两侧的主动脉血管处皮肤紧密接触,所述半导体(212)紧贴着所述纯铝片(210)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头(13)中的某个电极头(13)还包括电极头NTC感温器(135),所述电极头NTC感温器(135)放置在所述电极片(134)和所述PI发热片(13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组件(2)还包括夹臂NTC感温器(215),所述夹臂NTC感温器(215)放置在所述夹臂组件(2)内并贴近所述纯铝片(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13)还包括支撑弹簧(131)、固定压块(132)和固定支架(133);所述支撑弹簧(131)固定在所述主体外壳(11)内表面上,所述固定压块(132)安装在所述支撑弹簧(131)朝向所述电极片(134)的一端,所述固定支架(133)安装在所述固定压块(132)远离所述支撑弹簧(131)的一端,所述固定支架(133)放置在所述PI发热片(136)远离所述电极片(134)的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还包括主体内壳(12),所述主体内壳(12)为硅胶制得;所述主体内壳(12)上开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电极头(13)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电极头(13)通过电极头外壳(137)与所述主体内壳(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头(13)为四个,且在所述主体外壳(11)上等间距分布;所述电极头(13)上所述电极片(134)的尺寸小,且所述电极片(134)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组件(2)还包括散热风扇(218)、安装架(219)、高倍齿铝散热器(216)、出风口(220)和导风槽(217);所述高倍齿铝散热器(216)紧贴在所述半导体(212)上远离所述纯铝片(210)的一端,所述高倍齿铝散热器(216)远离所述半导体(212)的一端开设有一圆形槽,所述散热风扇(218)通过所述安装架(219)固定在所述高倍齿铝散热器(216)上的圆形槽内,所述夹臂组件(2)的夹臂外壳(214)上开设有所述出风口(220),所述散热风扇(218)和所述出风口(220)相对;所述夹臂组件(2)内在所述高倍齿铝散热器(216)沿着所述按摩仪高度方向的两端有两个导风槽(2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组件(2)还包括出风口盖(221)和尼龙防尘网(222),所述散热风扇(218)和所述出风口(220)之间放置有尼龙防尘网(222),所述出风口(220)上朝向所述夹臂外壳的外部还安装有出风口盖(22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和两个夹臂组件(2)之间分别通过两个伸缩组件(3)连接,所述伸缩组件(3)包括伸缩滑臂(31)、滑臂按钮(32)、滑臂卡簧(33)和滑槽(34);所述伸缩滑臂(31)一端和所述主体组件(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臂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滑臂(31)上有一所述滑槽(34),所述伸缩滑臂(31)朝向颈部的一侧在所述滑槽(34)的两侧有相对应的多个凹槽,所述伸缩滑臂(31)上远离颈部的一侧为光滑面;所述滑臂卡簧(33)一端滑动卡嵌入所述滑槽(34)内,并与所述主体内壳(1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滑臂按钮(32)一端滑动嵌入所述滑槽(34)内,并且抵在所述滑臂卡簧(33)滑动嵌入所述凹槽的一端,所述滑臂按钮(32)的另一端略宽于所述滑槽(34)的宽度,且该端距离所述伸缩滑臂(31)有一定的距离,同时,该端安装在所述主体外壳(11)的通孔内,该端在所述通孔内可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颈部按摩仪还包括绑带组件(4),所述绑带组件(4)包括柔性绑带(41)、磁力扣(42)和可调节扣(43);所述柔性绑带(41)一端与某一个所述夹臂组件(2)通过所述磁力扣(42)可拆卸固定,所述柔性绑带(4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夹臂组件(2) 通过所述可调节扣(43)可拆卸且可调节固定。
CN202121770470.8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Active CN215937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0470.8U CN215937896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0470.8U CN215937896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7896U true CN215937896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0470.8U Active CN215937896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7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6735B1 (ko) 냉온 가변 조절되는 피부 미용기
CN219614734U (zh) 一种美容仪
US20200345971A1 (en) Wearable therm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m
CN215937896U (zh) 一种多功能颈部按摩仪
CN111529935A (zh) 眼部护理设备
CN110585586A (zh) 一种多功能的美容导入仪
CN214632597U (zh) 头戴式美眼仪
CN210904317U (zh) 一种可吸黑头的冷热导入美容仪
CN211486213U (zh) 一种多功能的美容导入仪
CN219331908U (zh) 一种美容仪器的手柄结构
KR20010016582A (ko) 냉온조절되는 피부미용기
CN218165594U (zh) 头戴式瘦脸仪
CN220002077U (zh) 一种频谱理疗面罩
CN220898933U (zh) 一种可调式的冰敷装置
CN219579722U (zh) 一种神经刺激设备
CN217472365U (zh) 一种恒温按摩的调节式按摩绑带
CN114246778A (zh) 头戴式瘦脸仪
CN220967498U (zh) 一种便携加压冷热敷仪
CN217724065U (zh) 吊坠和吊坠式按摩仪
CN219354344U (zh) 一种患者暖宫用护理设备
CN215688977U (zh) 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设备
CN210784964U (zh) 一种冷热超声波美容仪
CN213964825U (zh) 一种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CN218356678U (zh) 一种可调节按摩头温度的筋膜枪
CN216365523U (zh) 一种防化疗脱发的低温按摩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4

Address after: No. 9 Shuwan, Paozhu Village, Chenhe Town, Yingcheng City,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2416

Patentee after: Chen Xiongsh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6647 room 602, 62 Humen Changdi Road,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Jixi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