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7647U -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7647U
CN215937647U CN202121622707.8U CN202121622707U CN215937647U CN 215937647 U CN215937647 U CN 215937647U CN 202121622707 U CN202121622707 U CN 202121622707U CN 215937647 U CN215937647 U CN 215937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cale
clamping part
mark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27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东生
汪年松
范瑛
桂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6227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7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7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7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测量组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辅助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标记夹,第一标记夹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第一端设于第二夹持部第一端,第一夹持部第二端设有第一钩,第二夹持部第二端设有第二钩,第一钩咬合于第二钩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夹持孔,第一夹持孔包括:其第二端侧的第一段;其第一端侧的第二段;导丝由第一段进入第二段中时,第一标记夹能够固定于导丝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标记夹可标记导丝置入口位置,通过单次胸部正位X线摄片可计算导管体内置入段长度,进而确定皮下隧道段长度,保证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背景技术
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以下简称“导管”)是血液透析治疗的一种重要透析通路。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由远端至尖端包括:包括双腔管的体外段、皮下隧道段、体内置入段。其中,导管总长度=体外段长度+皮下隧道段长度+体内置入段长度,导管体内置入段的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可保证透析血流量,减少导管对于心脏的影响。
颈内静脉半永久管置入术中,常通过体表定位确定体内置入段长度,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体表通常投影于第三肋或三四肋间隙。然而,体表定位方法确定的体内置入段长度误差较大,常规术后胸部X线摄片通常会发现体内置入段尖端位置过深或过浅,但此时血液透析管皮下隧道段已建立,难以再调整导管位置。
在DSA下手术操作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然而,DSA对于医疗设备条件要求较高,操作成本较高,若进行多次动态透视操作,患者及医护人员会受到较大剂量的放射线伤害。因而,临床亟需一种安全有效、可保证颈内静脉血液透析管的置入深度和最终尖端最终位置的操作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测量组件,第一标记夹可标记导丝置入口位置,通过单次胸部正位X线摄片可计算导管体内置入段长度,进而确定皮下隧道段长度,保证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辅助测量组件,辅助测量组件包括用于固定于导丝的第一标记夹,所述第一标记夹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标记夹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标记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第一端,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端设有第一钩,所述第二夹持部第二端设有能够与第一钩咬合或脱开的第二钩,所述第一钩咬合于所述第二钩时,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夹持孔,所述第一夹持孔包括:其第二端侧的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宽度为a;所述第一夹持孔第一端侧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宽度为b,其中b<a;所述第一夹持孔第二端侧与其第一端侧之间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宽度由其自身第二端侧至其第一端侧逐渐减小,导丝由所述第一段进入所述第二段中时,所述第一标记夹能够固定于导丝上。
进一步,辅助测量组件还包括标尺装置,所述标尺装置包括:
标尺,所述标尺上一侧壁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于所述标尺一端;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沿所述标尺长度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标尺上;
用于固定于导管的第二标记夹,所述第二标记夹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二标记夹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标记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第三端设于所述第四夹持部第三端,所述第三夹持部第四端设有第三钩,所述第四夹持部第四端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三钩咬合或脱开的第四钩,所述第三钩咬合于所述第四钩时,所述第三夹持部与所述第四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二夹持孔,所述第二夹持孔包括:其第四端侧的第四段,所述第四段的宽度为c;所述第二夹持孔第三端侧的第五段,所述第五段的宽度为d,其中d<c;所述第二夹持孔第四端侧与其第三端侧之间的第六段,所述第六段的宽度由其自身第四端侧至其第三端侧逐渐减小,导管由第四段进入第五段中时,所述第二标记夹能够固定于导管上。
进一步,所述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内壁设有硅胶层。
进一步,所述滑动座一端外表面设有卡接座和卡接头的其中之一;
所述第二标记夹第三端外表面设有卡接头和卡接座的其中另一。
进一步,所述标尺上第一刻度线所在侧壁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于所述标尺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滑动座设有与标尺横截面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标尺滑动安装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滑动座对应于标尺的第一刻度线的侧壁设有指示线,所述指示线与所述第二标记夹固定的导管轴线共线设置,该侧壁的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其中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滑动座采用透明硬质材料制成,所述标尺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标记夹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可在X片中显示金属影,为测量导管的体内置入段长度提供依据,同时使第一标记夹可牢固固定于导丝上,防止导丝意外滑入血管。当第一标记夹固定于导丝上时,第一标记夹可标记导丝置入口位置,通过单次胸部正位X线摄片,可根据第一标记夹位置和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确定两位置之间的导丝长度,该长度即导管的体内置入段长度;管的体外段长度可在患者体外通过量具测得;根据体内置入段长度,标尺装置的第二标记夹可沿标尺滑动并固定于导管上的体内置入段远端,标尺的第二刻度线可用于测量第二标记夹与双腔管固定翼近端之间距离即皮下隧道段长度;根据该皮下隧道段长度设计皮下隧道路径,可准确控制体内置入段长度,进而保证术后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测量组件的第一标记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测量组件的标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标记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第一标记夹;11、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第一钩; 14、第二钩;15、第一夹持孔;151、第一段;152、第二段;153、第三段;2、标尺装置;21、标尺;211、第一刻度线;212、第二刻度线;22、滑动座;221、卡接座;222、通孔;223、指示线;224、开口;23、第二标记夹;231、第三夹持部;232、第四夹持部;233、第三钩;234、第四钩;235、第二夹持孔;2351、第四段;2352、第五段;2353、第六段;236、卡接头;237、硅胶层;
图中,第一段的宽度为a,第二段的宽度为b,第四段的宽度为c,第五段的宽度为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测量组件,如图1所示,辅助测量组件包括用于固定于导丝的第一标记夹1,第一标记夹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第一标记夹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标记夹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第一夹持部11第一端设于第二夹持部 12第一端,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可一体制成,第一夹持部11第二端设有第一钩13,第二夹持部12第二端设有能够与第一钩13咬合或脱开的第二钩14,第一钩13咬合于第二钩14时,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之间形成第一夹持孔15,第一夹持孔包括:其第二端侧的第一段151,第一段的宽度为a;第一夹持孔15第一端侧的第二段152,第二段的宽度为b,其中b<a;第一夹持孔15第二端侧与其第一端侧之间的第三段153,第三段的宽度由其自身第二端侧至其第一端侧逐渐减小,第三段153具有导向作用,使导丝易于由第一段151进入第二段152或由第二段152进入第一段151,导丝由第一段151进入第二段152中时,第一标记夹1能够固定于导丝上皮肤置入口外侧。
第一标记夹1采用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可在X片中显示金属影,为测量导管的体内置入段长度提供依据,同时使第一标记夹1可牢固固定于导丝上,防止导丝意外滑入血管。当第一标记夹1固定于导丝上时,第一标记夹1 可标记导丝置入口位置,通过单次胸部正位X线摄片,可根据第一标记夹1位置和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确定两位置之间的导丝长度,该长度即导管的体内置入段长度,由于导管的体外段长度可在患者体外通过量具测得,进而可确定导管的皮下隧道段长度,保证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
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辅助测量组件还包括标尺装置2,标尺装置2包括标尺21、滑动座22和用于固定于导管的第二标记夹23。标尺21上一侧壁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刻度线211,第一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于标尺21 一端;滑动座22沿标尺21长度方向滑动安装于标尺上;第二标记夹23可拆卸的安装于滑动座22上,第二标记夹23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标记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持部231和第四夹持部232,第三夹持部第三端连接第四夹持部第三端,第三夹持部第四端设有第三钩233,第四夹持部第四端设有能够与第三钩233咬合或脱开的第四钩234,第三钩233咬合于第四钩 234时,第三夹持部231与第四夹持部232之间形成第二夹持孔235,第二夹持孔235包括:其第四端侧的第四段2351,第四段的宽度为c;第二夹持孔235 第三端侧的第五段2352,第五段的宽度为d,其中d<c;第二夹持孔235第四端侧与其第三端侧之间的第六段2353,第六段的宽度由其自身第四端侧至其第三端侧逐渐减小,导管由第四段2351进入第五段2352中时,第二标记夹23能够固定于导管上。可在建立皮下隧道前,将标尺21的第一刻度线211的零刻度线对齐于皮下隧道段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的尖端,将第二标记夹23沿标尺 21滑动并固定于导管上对应于第一刻度线211上体内置入段长度的位置处,第二标记夹23与双腔管固定翼近端之间距离即为皮下隧道段长度,通过准确规划体外段长度和可准确测得的皮下隧道段长度,可准确控制体内置入段长度,进而保证术后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具体的,滑动座22可采用塑料、亚克力等透明硬质材料制成,便于观察标尺21上的刻度线,标尺21 可采用金属、木材、塑料、亚克力等硬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如图2至图4所示,滑动座22一端外表面设有卡接座221和卡接头236的其中之一;第二标记夹23第三端外表面设有卡接头236和卡接座221 的其中另一,使第二标记夹23可拆卸的安装于滑动座22,第二标记夹23安装于滑动座22时,便于利用标尺21进行测量;将滑动座22与第二标记夹23拆开时,可方便的弯曲导管,使导管上的皮下隧道段匹配于隧道针,以辅助规划皮下隧道长度,进而建立合适长度的皮下隧道,保证术后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
进一步,如图4所示,第四段2351、第五段2352和第六段2353内壁设有硅胶层237,硅胶层材质柔软,不会损坏导管,且具有防滑性,可使导管固定于第五段2352。
进一步,如图2所示,标尺21上第一刻度线211所在侧壁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刻度线212,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于标尺21另一端。第二标记夹23可沿标尺21滑动,使标尺21第一刻度线211的零刻度线可对齐于导管尖端,可根据测得的体内置入段长度将第二标记夹23固定于导管;第二刻度线212 的零刻度线可对齐于导管的双腔管固定翼近端,通过第二标记夹23位置对应于第二刻度线212的刻度值读取导管的皮下隧道段长度。
进一步,如图2、图3所示,滑动座22设有与标尺21横截面相匹配的通孔 222,标尺21滑动安装于通孔中,滑动座22对应于标尺21的第一刻度线211 的侧壁设有指示线223,指示线与第二标记夹23中固定的导管轴线共线设置,可通过指示线准确读取滑动座22对应于第一刻度线211或第二刻度线212的刻度值;该侧壁的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其中的开口224,可通过调节开口,方便的将滑动座22安装于标尺21,同时为更换标尺21或滑动座22带来方便。
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测量组件的辅助测量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测量组件进行测量,如图5所示,辅助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固定第一标记夹1,患者取平卧位时,通过颈内静脉进行穿刺,由颈部皮肤置入口置入导丝,将第一标记夹1固定于导丝的颈部皮肤置入口处。
步骤S2,获得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的体内置入段长度,完成胸部正位X线摄片,调取X片影像计算体内置入段长度,体内置入段长度为第一标记夹1至上腔静脉心房交界的导丝长度。
进一步,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确定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的体内置入段位置,将标尺21的第一刻度线211的零刻度线对齐于皮下隧道段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的尖端,根据体内置入段长度将标尺装置2的滑动座22滑动至固定位置,将第二标记夹23固定于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上,体内置入段长度等于固定位置对应于第一刻度线211的刻度值。
进一步,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获得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的皮下隧道段长度,将标尺21向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远端侧滑动,使标尺21 的第二刻度线212的零刻度线对齐于颈内静脉半永久血液透析管的双腔管固定翼近端,读取皮下隧道段长度,皮下隧道段长度为第二标记夹23位置对应于标尺21的第二刻度线212的刻度值。
手术中,导管置入人体时,可根据该皮下隧道段长度设计皮下隧道路径,在颈部切口与胸壁出口间建立皮下隧道,先用扩张管两次沿导丝扩张皮下组织,循钢丝置入可撕脱扩张导管,退出导丝,按常规置入导管,术后常规固定包扎,完成手术操作。
本辅助测量组件的辅助测量方法使用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辅助测量组件,因而具有上述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辅助测量组件的辅助测量方法中,可在导管置入人体前,通过单次胸部正位X线摄片中,根据第一标记夹1至上腔静脉心房交界的导丝长度确定导管的体内置入段长度,再根据体内置入段长度和体外段长度,使用标尺装置2准确测量皮下隧道段长度,使导管置入人体时,通过准确控制的体外段长度和皮下隧道长度,保证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辅助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辅助测量组件包括用于固定于导丝的第一标记夹,所述第一标记夹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标记夹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标记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第一端,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端设有第一钩,所述第二夹持部第二端设有能够与第一钩咬合或脱开的第二钩,所述第一钩咬合于所述第二钩时,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夹持孔,所述第一夹持孔包括:其第二端侧的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宽度为a;所述第一夹持孔第一端侧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宽度为b,其中b<a;所述第一夹持孔第二端侧与其第一端侧之间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宽度由其自身第二端侧至其第一端侧逐渐减小,导丝由所述第一段进入所述第二段中时,所述第一标记夹能够固定于导丝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辅助测量组件还包括标尺装置,所述标尺装置包括:
标尺,所述标尺上一侧壁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于所述标尺一端;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沿所述标尺长度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标尺上;
用于固定于导管的第二标记夹,所述第二标记夹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二标记夹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标记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第三端设于所述第四夹持部第三端,所述第三夹持部第四端设有第三钩,所述第四夹持部第四端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三钩咬合或脱开的第四钩,所述第三钩咬合于所述第四钩时,所述第三夹持部与所述第四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二夹持孔,所述第二夹持孔包括:其第四端侧的第四段,所述第四段的宽度为c;所述第二夹持孔第三端侧的第五段,所述第五段的宽度为d,其中d<c;所述第二夹持孔第四端侧与其第三端侧之间的第六段,所述第六段的宽度由其自身第四端侧至其第三端侧逐渐减小,导管由第四段进入第五段中时,所述第二标记夹能够固定于导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内壁设有硅胶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一端外表面设有卡接座和卡接头的其中之一;
所述第二标记夹第三端外表面设有卡接头和卡接座的其中另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上第一刻度线所在侧壁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于所述标尺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设有与标尺横截面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标尺滑动安装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滑动座对应于标尺的第一刻度线的侧壁设有指示线,所述指示线与所述第二标记夹固定的导管轴线共线设置,该侧壁的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其中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采用透明硬质材料制成,所述标尺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CN202121622707.8U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Active CN215937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2707.8U CN215937647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2707.8U CN215937647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7647U true CN215937647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2707.8U Active CN215937647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7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4153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Intravascular Positioning of Distal End of Catheter
US11172843B2 (en)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within a patient
EP1778319B1 (en) Guidewire bearing markings simplifying catheter selection
JP4388691B2 (ja) カテーテルの挿入前測定のためのキット
JP2661799B2 (ja) 外科用深さ測定器具と方法
US9402607B2 (en) Impedance guided tunneling tool
CN113397707A (zh)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及其辅助测量方法
US20080171990A1 (en) Multimodal Catheter for Focal Brain Monitoring and Ventriculostomy
CN111888629A (zh)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CN215937647U (zh)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CN204274463U (zh) 一种放射显影标记测量导管
US1175926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intravascular positioning of distal end of catheter
WO2022121642A1 (zh) 测量装置
CN109157222A (zh) 多用途医用测量尺
CN210811579U (zh) 一种用于病人穿刺角度引导的定位装置
CN213252366U (zh) 前端开口式显影picc导管
CN208942308U (zh) 便携式脑立体定向仪
CN216294207U (zh) 一种穿刺角度定位装置
CN213609019U (zh) 手臂港定位点尺子
KR20210057864A (ko) 초음파를 이용한 중심정맥관 삽입술에 사용되는 개량된 정맥 천자 주사바늘 및 확장관
CN204797961U (zh) 一种多点测量角度的定位工具
CN212439683U (zh)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CN213606972U (zh) 一种医用无菌皮瓣动脉穿支血管定位器
CN215275294U (zh) 一种深静脉置管定位装置
CN217040246U (zh) 一种用于pbc手术辅助的穿刺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