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3443U -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3443U
CN215933443U CN202121169765.XU CN202121169765U CN215933443U CN 215933443 U CN215933443 U CN 215933443U CN 202121169765 U CN202121169765 U CN 202121169765U CN 215933443 U CN215933443 U CN 215933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mounting groove
connecting plate
opposit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697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梅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ing Reality Wu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ing Reality Wu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ing Reality Wu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ing Reality Wu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697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3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3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3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该按键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安装槽,设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按键,按键布置在安装槽中,并且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按键支架,按键支架布置在安装槽中,按键支架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一侧设有与第一表面配合的弹性件,按键支架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设有与第二表面配合的抵接部,按键支架与安装槽相对的部分设有与安装槽配合的连接部,弹性件、抵接部和连接部用于在按键的按压方向上固定按键的位置。本申请能够有效防止按键晃动,且方便各部件组装,还能够使用户按压手感更加均匀,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键结构,操作按键时向按键施加压力,按键会向按压方向运动,压力解除后按键回弹,故按键后侧需要一定的空隙用于运动及回弹行程。组装与按键相关的其他壳体时,按键在空隙中晃动,易发生干涉,壳体需倾斜插入。但此组装方式仅适用于一侧有按键,当需要两侧或多侧安装按键时,无法倾斜插入,组装困难。且如果按键为中部点触形式触发,造成按键按压手感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能够便于按键及后续壳体的组装,且使按压手感更加均匀,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按键结构包括:
安装槽,设于所述壳体;
按键,所述按键布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且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布置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按键支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表面配合的弹性件,所述按键支架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表面配合的抵接部,所述按键支架与所述安装槽相对的部分设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连接部,所述弹性件、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连接部用于在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上固定所述按键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通过对按键进行结构设计,形成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通过在按键支架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一侧设置与第一表面配合的弹性件,在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设置与第二表面配合的抵接部,并在按键支架与安装槽相对的部分设置与安装槽配合的连接部,可以在按键的按压方向上将按键可靠地安装于安装槽并固定,且拆装方便,便于后续与其他壳体进行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接部为一体件,所述弹性件自所述抵接部向外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有从所述壳体的侧壁向内延伸的卡合部,所述按键支架的两端设有能够卡合于所述卡合部的所述连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开口,所述按键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开口相对的框形结构,所述按键穿过所述开口和所述框形结构,以通过所述框形结构在与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所述按键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弹性,以能够沿所述按压方向弹性伸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从所述壳体的侧壁向内弯折延伸形成凹形槽,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凹形槽的相对的两侧壁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二连接板设有固定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弹性凸起,以与所述凹形槽的侧壁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键帽和由所述键帽朝向所述安装槽一侧延伸的键柱,所述键帽具有面向所述安装槽一侧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键柱具有面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二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键柱为多个,多个键柱沿所述键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位于所述键帽的最外侧的键柱上设有所述第二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开关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音量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已装配的按键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A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按键支架的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按键支架的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和中框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按键结构、101-开关按键结构、102-音量按键结构;1-安装槽、 11-卡合部、12-开口;2-按键、21-第一表面、22-第二表面、23-键帽、 24-键柱;3-按键支架、31-弹性件、32-抵接部、33-连接部、331-第一连接板、332-第二连接板、333-第三连接板、34-框形结构、35-固定件;
20-壳体;30-中框;40-第二壳体;5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申请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申请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10 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至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10,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20。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PDA、相机、可穿戴式设备等具有按键的电子产品。
按键结构10包括:安装槽1,设于壳体20;按键2,按键2布置在安装槽1中,并且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按键支架3,按键支架3布置在安装槽1中,按键支架3与第一表面21相对的第一侧设有与第一表面21配合的弹性件31,按键支架3与第二表面22相对的第二侧设有与第二表面22配合的抵接部32,按键支架3 与安装槽1相对的部分设有与安装槽1配合的连接部33,弹性件31、抵接部32和连接部33用于在按键2的按压方向上固定按键2的位置。
可选的,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间隔一定的距离彼此面对设置,在两者之间限定间隙。按键支架3通过连接部33安装于安装槽1 后,按键支架3的至少部分能够位于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之间的间隙中,以使设于按键支架3的第一侧的弹性件31与按键2的第一表面21抵接,设于按键支架3的第二侧的抵接部32与按键2的第二表面22抵接。按键支架3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朝向相反的方向。在按键 2的按压方向上通过按键2与按键支架3的两侧的抵接配合,使得按键 2通过按键支架3可靠地安装于安装槽1并固定,能够有效防止按键2晃动,同时,通过弹性件31能够保证按键2沿按压方向的弹性伸缩,方便拆装,便于后续与其他壳体进行组装。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智能眼镜的计算单元盒子,该计算单元盒子可以包括两个按键结构10,分别为开关按键结构101和音量按键结构102,二者的结构类似,如下以开关按键结构101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弹性件31与抵接部32为一体件,弹性件31自抵接部32向外延伸,例如自按键支架3的第一侧向外延伸,即朝向与按键2的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抵接部32 形成在按键支架3的朝向安装槽1的一侧(按键支架3的第二侧)表面,即抵接部32面向与按键2的按压方向相同的方向,以便于与按键 2的第二表面22抵接,使得按键2能够直接与按键支架2卡接固定。弹性件31自抵接部32沿远离安装槽1的方向延伸,以便于与按键2 的朝向安装槽1的第一表面21抵接。
弹性件31可以为折弯型弹片,能够沿按压方向弹性伸缩,以保证按键2的运动行程。弹片的弯折角度可以根据按键2所需的按压手感及按压力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安装槽1的两侧设有从壳体20的侧壁向内延伸的卡合部11,按键支架3的两端设有能够卡合于卡合部11的连接部33。按键2通过设于按键支架3的弹性件31和抵接部32与按键支架3连接后,可以通过卡合部11与连接部33卡接配合,使得按键2和按键支架3可靠固定于安装槽1。
进一步地,安装槽1包括开设于壳体20的侧壁的开口12,按键支架3上设有与开口12相对的框形结构34,按键2穿过开口12和框形结构34,以通过框形结构34在与按键2的按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按键2的位置。例如,参考附图可知,框形结构34在按键2的横向方向上固定按键2。
框形结构34位于两侧的表面形成上述的抵接部32,安装时,可以先将按键支架3安装于壳体20的内侧,并使框形结构34与安装槽1 的开口12相对,按键2穿过开口12和框形结构34使按键2的第二表面22与抵接部32抵接,并通过按键2的第一表面21与弹性件31的抵接,使按键2与按键支架3固定;同时,设于按键支架3的两端的连接部33卡合于卡合部11,以将按键支架3与安装槽1固定,从而对按键2进行固定。即按键2、按键支架3以及安装槽1装配完成后,通过弹性件31与按键2的第一表面21的抵接、抵接部32与按键2的第二表面22的抵接以及连接部33与安装槽1的卡合部11的卡接可以在按键2的按压方向上固定按键2的位置。同时,通过连接部33与安装槽1的卡合部11卡接还可以在与按键2的按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按键2的纵向两侧)固定按键2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3具有弹性,以能够沿按压方向弹性伸缩,以便于通过连接部33将按键支架3安装于安装槽1,以进一步增加按压手感。
进一步地,如图4、图5以及图8、图9所示,卡合部11从壳体 20的侧壁向内弯折延伸形成凹形槽,连接部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331和第二连接板33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板331和第二连接板 332的第三连接板333,第一连接板331和第二连接板332分别与凹形槽的相对的两侧壁相对,第一连接板331和/或第二连接板332设有固定件35。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3为形状与凹形槽相匹配的结构,且在第一连接板331和/或第二连接板332与凹形槽相面对的表面设置固定件35 可以保证连接部33沿按压方向可靠固定于凹形槽中。
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3也可以为弹性实体。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按键支架3的两端进行折弯即可形成上述的连接部33,结构合理且加工方便。
进一步地,固定件35为弹性凸起,以与凹形槽的侧壁抵接。通过具有弹性的固定件35不仅能够使连接部33可靠固定于卡合部11,还能够防止抵接部32与卡合部11硬性接触,造成按键结构10或壳体损坏。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加按压手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按键2包括键帽23和由键帽23朝向安装槽1一侧延伸的键柱24,键帽23具有面向安装槽1一侧的第一表面21,键柱24具有面向第一表面21的第二表面22。也即,上述第一表面21设置在键帽23上,上述第二表面22设置在键柱上。
可选的,键帽23设有键柱24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表面21,键柱 24的自由端沿键帽23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与第一表面21相对的第二表面22,以分别与弹性件31和抵接部32抵接,以沿按压方向将按键 2与按键支架3固定。
进一步地,键柱24可以为多个,多个键柱24沿键帽2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位于键帽23的最外侧的键柱24上设有第二表面22。例如,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键柱24,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键柱24上设有第二表面22,按键2可以以中部触点的形式触发,即按压力集中于位于中间的按键2上,由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键柱24上设有第二表面22 以与按键支架3的弹性件3配合,因此,按压按键2时,在中部触点和两端弹性件31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按压手感更加均匀,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为方形或长方形壳体,安装槽1设于壳体20的至少一个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在壳体20的相邻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安装槽1,以分别形成上述的开关按键结构101和音量按键结构102。
如图1所示,音量按键结构102的按键2通常包括增大按键和减小按键,因此,可以在壳体20的一侧壁上设置两个安装槽1,以分别与增大按键和减小按键配合,按键支架3可以仅设置一个,以保证两个按键2的相互配合。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按键支架3上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两个框形结构34,两个框形结构34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弹性件31和抵接部32以与两个按键2配合,按键支架3整体的两端设有连接部33。相应地,壳体20的侧壁上两个安装槽1的远端分别设有一个卡合部11以与按键支架3的连接部33配合,如此,可以保证两个按键2的同时装配,且增大按键和减小按键可以设置的较近,以便于壳体侧壁上或壳体20内其他部件的布置。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如开关按键结构101一样,每个按键2分别设置一个按键支架3。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10。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中框30和第二壳体40,按键结构10形成在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即为上述的壳体20,中框30上安装有电路板50,电路板50与按键结构10的按键2电连接。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组装时,将安装有电路板50的中框30对准安装有上述按键结构10的第一壳体即可进行装配,进而将第二壳体 40与中框30装配于一体即可完成电子设备的组装,组装方便,无需将第一壳体倾斜进行组装,且可以在第一壳体的不同侧壁上设置多个按键结构10,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多按键设置需求。
设置有上述的按键结构10的电子设备在保证按键结构10的运动行程的前提下,能够将按键结构10至少沿按压方向可靠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防止按键晃动,且电子设备的各部件组装方便;同时,通过设置在按键支架3的弹性件31和按键2的中部触点的配合,可以使按压手感更加均匀,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
安装槽,设于所述壳体;
按键,所述按键布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且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布置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按键支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表面配合的弹性件,所述按键支架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表面配合的抵接部,所述按键支架与所述安装槽相对的部分设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连接部,所述弹性件、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连接部用于在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上固定所述按键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接部为一体件,所述弹性件自所述抵接部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有从所述壳体的侧壁向内延伸的卡合部,所述按键支架的两端设有能够卡合于所述卡合部的所述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开口,所述按键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开口相对的框形结构,所述按键穿过所述开口和所述框形结构,以通过所述框形结构在与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固定所述按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弹性,以能够沿所述按压方向弹性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从所述壳体的侧壁向内弯折延伸形成凹形槽,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凹形槽的相对的两侧壁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二连接板设有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弹性凸起,以与所述凹形槽的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键帽和由所述键帽朝向所述安装槽一侧延伸的键柱,所述键帽具有面向所述安装槽一侧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键柱具有面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二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柱为多个,多个键柱沿所述键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位于所述键帽的最外侧的键柱上设有所述第二表面。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121169765.XU 2021-05-28 2021-05-28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933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9765.XU CN215933443U (zh) 2021-05-28 2021-05-28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9765.XU CN215933443U (zh) 2021-05-28 2021-05-28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3443U true CN215933443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1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69765.XU Active CN215933443U (zh) 2021-05-28 2021-05-28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34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2452B (zh) * 2022-09-05 2023-08-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模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2452B (zh) * 2022-09-05 2023-08-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81537B1 (ko) 다수 개의 디바이스들을 장착 할 수 있는 프레임을 갖는 휴대형컴퓨터
CN204668207U (zh) 电子设备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WO2021052106A1 (zh) 电子设备
US10852780B2 (en) Casing and terminal
CN111430166B (zh) 按键组件、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970248B (zh) 电子设备
CN211928482U (zh) 电子设备
CN102024601A (zh) 键盘装置
CN212675455U (zh) 电子设备
CN104618551A (zh) 侧按键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5933443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15032206A1 (zh) 一种终端
CN113178350A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4312987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JP5978990B2 (ja) 電子装置
CN208079542U (zh) 电子装置
US637003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2906326U (zh) 电子设备
CN113889357B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75285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0238518A1 (zh) 移动终端
CN219738814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987325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8005252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回地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212137730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