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3058U -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3058U
CN215933058U CN202121026432.1U CN202121026432U CN215933058U CN 215933058 U CN215933058 U CN 215933058U CN 202121026432 U CN202121026432 U CN 202121026432U CN 215933058 U CN215933058 U CN 215933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transmitting
display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264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兆基
马天
刘明星
甘帅燕
冯士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264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3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3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3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模组。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透光区,显示区围绕透光区的至少部分外周设置,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和显示器件层;第一增透层,位于透光区,第一增透层设置在透光层背离显示器件层的一侧,且第一增透层的折射率N1小于与其接触的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且N1≥1。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增透层,增大外界入射光线在显示面板透光区的透过率,保证与透光区对应设置的屏下功能模组的感光过程以及感光质量,利于屏下功能模组的实际应用。

Description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具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的显示屏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
显示屏对应设置屏下功能模组的区域相较于显示屏其他区域需要更大的透光率,以优化屏下功能模组的感光过程和质量。
因此,急需一种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透光区,显示区围绕透光区的至少部分外周设置,显示屏包括: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和显示器件层;
第一增透层,位于透光区,第一增透层设置在透光层背离显示器件层的一侧,且第一增透层的折射率N1小于与其接触的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且N1≥1。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增透层,增大外界入射光线在显示面板透光区的透过率,保证与透光区对应设置的屏下功能模组的感光过程以及感光质量,利于屏下功能模组的实际应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第一透光层为盖板且设置于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显示屏包括:
保护层,设置于显示器件层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第一通孔,位于透光区,第一通孔自保护层背向显示器件层的一侧贯穿至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第一通孔与第一增透层对应设置;
优选的,显示屏还包括第二增透层,第二增透层位于第一通孔内,且第二增透层与第一透光层朝向显示器件层的一侧接触设置,第二增透层的折射率N1’小于与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且N1’≥1。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显示屏包括:
保护层,设置于显示器件层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第二通孔,位于透光区,第二通孔贯穿保护层,第二通孔与第一增透层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透光层包括:第二透光层,第二透光层为衬底,第二透光层设置于显示器件层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显示屏还包括:保护层,设置于第二透光层背向显示器件层的一侧;
第二通孔,位于透光区,第二通孔贯穿保护层,
其中,增透层位于第二通孔内且与第二透光层接触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
第一透光层为盖板且设置于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
第二透光层为衬底且设置于显示器件层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第一增透层包括第一子增透层和第二子增透层,第一子增透层与第一透光层背离显示器件层的一侧接触设置,第二子增透层与第二透光层背离显示器件层的一侧接触设置;
优选的,第一子增透层的折射率N11小于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N21,且N11≥1;第二子增透层的折射率N12小于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N22,且N12≥1;
优选的,显示屏还包括:
保护层,设置于第二透光层背向显示器件层的一侧,
第二通孔,位于透光区,第二通孔贯穿保护层,
其中,第二子增透层位于第二通孔内且与第二透光层接触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
第一增透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透光膜层,多个透光膜层在远离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折射率递减,或者,
第一增透层为整体式透光层体结构,整体式透光层体结构在远离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折射率递减。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
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区与透光区之间的挡光区,挡光区具有吸光结构;
优选的,透光层的厚度的取值范围是50nm~150nm。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屏,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显示屏;
屏下功能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透光区且与第一增透层对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通过设置第一增透层提升了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的透光区的光透过率,提升屏下功能模组的感光过程,利于显示模组的屏下功能模组的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屏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还一种显示屏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再一种显示屏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再一种显示屏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
显示屏-1;显示面板-11;显示区-AA;透光区-T;挡光区-D
保护层-111;显示基板-112;显示器件层-112a;衬底-112b;盖板-113;第一通孔-114;第二通孔-115;
第一增透层-12;第一子增透层-121;第二子增透层-122;第二增透层-13;
吸光结构-14;
显示模组-2;屏下功能模组-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具有透光区的显示面板逐渐成为市场的热门研究方向,显示面板的透光区中在预设膜层中开设有孔。屏下功能模组(实现摄像、传感或者是指纹识别等技术的功能模组设置在屏下,一般可称之为屏下功能模组)设置于孔中,屏下功能模组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感知外部入射显示屏的光。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般的显示面板的透光区中与空气环境接触设置的透光层的折射率与空气环境的折射率差异较大,使得显示面板的透光区的光透过率低,影响屏下功能模组的感光过程以及感光质量,不利于屏下功能模组实际应用。在一些示例中,一般的显示面板的透光区中与空气环境直接接触的透光层为盖板和/或衬底。显示面板包括用于显示发光的显示器件层,盖板设置于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衬底设置于显示器件层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鉴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发现,提出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透光区,显示区围绕透光区的至少部分外周设置。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第一增透层。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和显示器件层。第一增透层位于透光区,第一增透层设置在透光层背离显示器件层的一侧,且第一增透层的折射率N1小于与其接触的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且N1≥1。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提供的显示屏,在显示面板的透光区设置第一增透层,第一增透层位于透光区,第一增透层设置在所述透光层背离所述显示器件层的一侧并与显示面板的透光层接触设置。第一增透层的折射率N1小于与其接触的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且N1≥1。显示面板所处的空气环境的折射率趋向等于1,因此设置第一增透层的折射率N1介于显示面板的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与空气环境的折射率之间,可减少透光区对外部入射的光线的反射,从而增强透光区的光透过率。通过减少外部环境入射透光区的光线的反射率来提升透光区的光透过率,保证与透光区对应设置的屏下功能模组的感光过程以及感光质量,利于屏下功能模组的实际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N1的折射率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BDA000306476190000005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层为氟化锂层,氟化锂层可以通过磁控溅射、蒸镀、电子束蒸发、涂布或者打印工艺等方式形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层为氟化镁层,氟化镁层可以通过磁控溅射、蒸镀、电子束蒸发、涂布或者打印工艺等方式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层的厚度的取值范围是50nm~150nm。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区与透光区之间的挡光区,挡光区具有吸光结构。
如图1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区AA围绕透光区T部分外周设置。
如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区AA围绕透光区T全部的外周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第一透光层为盖板且设置于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第一透光层为盖板113且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的出光侧。显示屏1包括保护层111及第一通孔114,保护层111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第一通孔114位于透光区T,第一通孔114自保护层111背向显示器件层112a的一侧贯穿至显示器件层112a的出光侧,第一通孔114与第一增透层12对应设置。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11为硬性显示面板11,保护层111包括泡棉等材料,保护层111用于吸收应力以支撑保护显示面板11。在另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11为柔性显示面板,保护层111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膜层以及应力缓冲层。其中支撑膜层可采用聚酰亚胺形成。应力缓冲层可采用泡棉等材料形成。保护层111用于吸收应力以支撑保护显示面板11。在这些实施例中,从环境空气入射显示面板11透光区T的光线先入射第一增透层12,经由第一增透层12的减反射作用后再经由第一透光层(即盖板113)向与显示面板11出光方向相反的方向出射,增大了外界入射光线在显示面透光区T的透过率。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器件层112a与保护层111之间还有衬底等膜层,第一通孔114也贯穿保护层111与显示器件层112a之间的膜层,图3中未示出显示器件层112a与保护层111之间的膜层。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器件层112a包括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的驱动器件层以及设置于驱动器件层背向衬底一侧的发光器件层,驱动器件层用于驱动发光器件层中多个发光单元发光。
如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拓展,显示面板11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区AA与透光区T之间的挡光区D,挡光区D包括设置于盖板113朝向显示器件层112a一侧的吸光结构14。在一些示例中,吸光结构14由油墨形成,吸光结构14可以有效的吸收入射在挡光区D的光线。吸光结构14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显示区AA进行显示时,显示器件层112a出射的光线入射到透光区T,影响屏下功能模组的感光过程以及感光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外部环境入射透光区T的光线干扰显示区AA的发光显示效果,保证显示屏1的显示质量。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第一透光层为盖板113且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的出光侧。显示屏1包括保护层111及第一通孔114,保护层111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第一通孔114位于透光区T,第一通孔114自保护层111背向显示器件层112a的一侧贯穿至显示器件层112a的出光侧,第一通孔114与第一增透层12对应设置。显示屏1还包括第二增透层13,第二增透层13位于第一通孔114内,且第二增透层13与第一透光层朝向显示器件层112a的一侧接触设置,第二增透层13的折射率N1’小于与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且N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增透层为氟化锂层,氟化锂层可以通过磁控溅射、蒸镀、电子束蒸发、涂布或者打印工艺等方式形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增透层为氟化镁层,氟化镁层可以通过磁控溅射、蒸镀、电子束蒸发、涂布或者打印工艺等方式形成。
盖板113在自身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相较于第二表面远离第一通孔114设置。第一增透层12与第一表面接触设置,且第二增透层13与第二表面接触设置。使第二增透层13的折射率N1’小于盖板113的折射率N2,同时使得第一增透层12的折射率N1小于盖板113的折射率N2。又,第一增透层12以及第二增透层13背向盖板113的一侧均与环境空气接触,第一增透层12的折射率N1≥1(为环境空气作为透光介质时的折射率)且第二增透层13的折射率N1’≥1(为环境空气作为透光介质时的折射率)。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层12、盖板113位于透光区T的部分以及第二增透层13相当于沿显示屏1厚度方向上形成两个低折射率膜层之间夹设一个高折射率膜层的多层结构体,从环境空气入射透光区T的光线会在透光区T的位置产生相干相消现象,进一步降低了入射光线透光区T的光线在透光区T的反射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透光区T的光透过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拓展,显示面板11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区AA与透光区之间的挡光区,挡光区包括设置于盖朝向显示器件层一侧的吸光结构。在一些示例中,吸光结构由油墨形成,吸光结构可以有效的吸收入射在挡光区的光线。
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第一透光层为盖板113且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的出光侧。显示屏1包括保护层111和第二通孔115。保护层111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第二通孔115位于透光区T,第二通孔115贯穿保护层111,第二通孔115与第一增透层12对应设置。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器件层112a背向盖板113的一侧设置有衬底112b。显示器件层112a和衬底112b构成显示基板112。在显示屏1厚度方向上,第二通孔115贯穿保护层111至衬底112b,显示基板112在透光区T的部分不设孔。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拓展,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区与透光区之间的挡光区,挡光区包括设置于盖板朝向显示器件层一侧的吸光结构。在一些示例中,吸光结构由油墨形成,吸光结构可以有效的吸收入射在挡光区的光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透光层包括第二透光层,第二透光层为衬底,第二透光层设置于显示器件层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如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透光层包括第二透光层,第二透光层为衬底112b,第二透光层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显示屏1还包括保护层111和第二通孔115。保护层111设置于第二透光层(即衬底112b)背向显示器件层112a的一侧,第二通孔115位于透光区T,第二通孔115贯穿保护层111。增透层位于第二通孔115内且与第二透光层接触设置。在这些实施例中,从环境空气入射盖板113的出光面(盖板113的出光面指显示器件层112a发出的光经由盖板113内部传播后出射到环境空气时,盖板113与环境空气接触的第一表面),经由盖板113内部传播后从盖板113的入光面(盖板113的入光面指显示基板112发出的光入射盖板113时,盖板113最先接收到显示器件层112a发出的光线的第二表面)出射到显示器件层112a,从显示器件层112a出射后,入射到衬底112b。光线在衬底112b传播后从衬底112b背向显示器件层112a的一侧出射,并入射到第一增透层12,经第一增透层12的减反射作用后再出射到环境空气中,增大了外界入射光线在显示面板11透光区T的透过率。显示器件层112a和衬底112b构成显示基板112。在显示屏1厚度方向上,第二通孔115贯穿保护层111至衬底112b,显示基板112在透光区T的部分不设孔。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拓展,显示面板11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区AA与透光区T之间的挡光区D,挡光区D包括设置于盖板113朝向显示器件层112a一侧的吸光结构14。盖板113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的出光侧。在一些示例中,吸光结构14由油墨形成,吸光结构14可以有效的吸收入射在挡光区D的光线。
如图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第一透光层为盖板113且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的出光侧,第二透光层为衬底112b且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与出光侧相背的一侧。第一增透层12包括第一子增透层121和第二子增透层122,第一子增透层121与第一透光层背离显示器件层112a的一侧接触设置,第二子增透层122与第二透光层背离显示器件层112a的一侧接触设置。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器件层112a背向盖板113的一侧设置有衬底112b。显示器件层112a和衬底112b构成显示基板112。在显示屏1厚度方向上,第二通孔115贯穿保护层111至衬底112b,显示基板112在透光区T的部分不设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增透层121的折射率N11小于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N21,且N11≥1(为环境空气作为透光介质时的折射率),对环境空气中入射显示面板11的盖板113的光线具有减反射作用。第二子增透层122的折射率N12小于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N22,且N12≥1(为环境空气作为透光介质时的折射率),对环境空气中入射显示面板11位于透光区TT的部分且最终从衬底112b背向显示器件层112a的一侧出射的光线具有减反射作用,增大显示面板11的透光区T的光透过率。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屏1还包括保护层111和第二通孔115。保护层111,设置于第二透光层背向显示器件层112a的一侧。第二通孔115位于透光区T,第二通孔115贯穿保护层111。第二子增透层122位于第二通孔115内且与第二透光层接触设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拓展,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区与透光区之间的挡光区,挡光区包括设置于盖板朝向显示器件层一侧的吸光结构。盖板设置于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在一些示例中,吸光结构由油墨形成,吸光结构可以有效的吸收入射在挡光区的光线。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11为硬性显示面板,衬底112b采用透光玻璃材料制成。在另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11为柔性显示面板,衬底112b采用透光有机材料制成。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11为硬性显示面板,保护层111包括泡棉等材料,保护层111用于吸收应力以支撑保护显示面板11。在另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11为柔性显示面板,保护层111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膜层以及缓冲层。其中支撑膜层可采用聚酰亚胺形成。缓冲层可采用泡棉等材料形成。保护层111用于吸收应力以支撑保护显示面板1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增透层12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透光膜层,多个透光膜层在远离显示面板11的方向上折射率递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增透层13也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透光膜层,多个透光膜层在远离显示面板11的方向上折射率递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层12为整体式透光层体结构,整体式透光层体结构在远离显示面板11的方向上折射率递减。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这些实施例中,第一增透层12整体的折射率N1除了满足第一增透层12的折射率N1小于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且N1≥1,还满足在远离显示面板11的方向上(也即在自显示面板11向环境空气延伸的方向上),第一增透层12的折射率递减。在一些示例中递减的变化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折射率渐变的第一增透层12可以进一步增加透光区T的光透过率,对可见光的增透效果有更好的增透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显示屏,还包括屏下功能模组。屏下功能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透光区且与第一增透层对应设置。
如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屏下功能模组21设置于第一通孔114,使第一增透层12、第一通孔114以及屏下功能模组21三者相互对应设置,进一步提升透光区T的光透过率,保证屏下功能模组21的感光过程以及感光质量,利于屏下功能模组21的实际应用。图9中示出了显示器件层112a,为简化示意未示出衬底,在一些示例中,在显示器件层112a与保护层111之间设置有衬底。第一通孔114贯穿保护层111、衬底及显示器件层112a。盖板113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的出光侧,第一增透层12与盖板113层叠接触设置,第一增透层12位于透光区T。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屏包括贯穿保护层111并位于透光区的第二通孔115。衬底以及显示器件层112a在透光区T不设孔。盖板113设置于显示器件层112a的出光侧,第一增透层12与盖板113层叠接触设置,第一增透层12位于透光区T。屏下功能模组21设置于第二通孔115,使第一增透层12、第二通孔115以及屏下功能模组21三者相互对应设置,进一步提升透光区T的光透过率,保证屏下功能模组21的感光过程以及感光质量,利于屏下功能模组21的实际应用。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透光区,显示区围绕所述透光区的至少部分外周设置,所述显示屏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和显示器件层;
第一增透层,位于所述透光区,所述第一增透层设置在所述透光层背离所述显示器件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增透层的折射率N1小于与其接触的所述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且N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为盖板且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
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与所述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透光区,所述第一通孔自所述保护层背向所述显示器件层的一侧贯穿至显示器件层的所述出光侧,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增透层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第二增透层,所述第二增透层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二增透层与所述第一透光层朝向所述显示器件层的一侧接触设置,所述第二增透层的折射率N1’小于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N2,且N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
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与所述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第二通孔,位于所述透光区,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保护层,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增透层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包括: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二透光层为衬底,所述第二透光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与所述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层背向所述显示器件层的一侧;
第二通孔,位于所述透光区,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保护层,
其中,所述增透层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二透光层接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
所述第一透光层为盖板且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的出光侧,
所述第二透光层为衬底且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层与所述出光侧相背的一侧;
所述第一增透层包括第一子增透层和第二子增透层,所述第一子增透层与所述第一透光层背离所述显示器件层的一侧接触设置,所述第二子增透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层背离所述显示器件层的一侧接触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增透层的折射率N11小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N21,且N11≥1;所述第二子增透层的折射率N12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N22,且N1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
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层背向所述显示器件层的一侧,
第二通孔,位于所述透光区,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保护层,
其中,所述第二子增透层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二透光层接触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增透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透光膜层,所述多个透光膜层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折射率递减,或者,
所述第一增透层为整体式透光层体结构,所述整体式透光层体结构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折射率递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区与所述透光区之间的挡光区,所述挡光区具有吸光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的厚度的取值范围是50nm~150nm。
14.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为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屏下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透光区且与所述第一增透层对应设置。
CN202121026432.1U 2021-05-13 2021-05-13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Active CN215933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6432.1U CN215933058U (zh) 2021-05-13 2021-05-13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6432.1U CN215933058U (zh) 2021-05-13 2021-05-13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3058U true CN215933058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26432.1U Active CN215933058U (zh) 2021-05-13 2021-05-13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3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68813B2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437099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7167309B2 (en) Optical compensation of cover glass-air gap-display stack for high ambient lighting
JP5719243B2 (ja) 光源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タッチスクリーン装置
US10964918B1 (en) Display screen and terminal
CN108724880B (zh) 反射结构及其应用
US1118784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backlight module
US11036084B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TWI795656B (zh) 防漏光的觸控顯示裝置
US20230097698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93367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7011540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15933058U (zh)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
CN111294435A (zh) 移动终端
CN114495720B (zh)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326383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385394B2 (en)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and front light source module thereof
CN114388711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US7077557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05044154A (ja) タッチパネル
JP3222414B2 (ja) 面発光装置
CN112612074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06012597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wo liquid crystal panels
CN218601639U (zh) 全反射液晶显示屏以及显示装置
US1209923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