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2078U - 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2078U
CN215932078U CN202121665291.8U CN202121665291U CN215932078U CN 215932078 U CN215932078 U CN 215932078U CN 202121665291 U CN202121665291 U CN 202121665291U CN 215932078 U CN215932078 U CN 215932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ervo
servo motor
servo driver
sw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52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浩琳
黄忠严
葛昌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652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2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2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2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待测试的伺服电机、测试架、第一摆动单元、第二摆动单元、待测试的伺服驱动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伺服驱动器,所述伺服驱动器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测试架固定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摆动单元和第二摆动单元皆安装于所述测试架上,且所述第一摆动单元和第二摆动单元呈垂直布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种类的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功能进行性能测试,无需将伺服驱动器装载到末端装置后再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定位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了测试和项目开发的成本。

Description

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驱动器,具体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伺服电机与伺服传动系统良好的指令跟踪和定位性能,通常增设具有抑制伺服系统机械末端振动功能的驱动器,目前对于驱动器的振动抑制性能测试时,通过搭配电机和末端装置,但是当出现末端装置抖动时,无法准确判断问题点,从而无法解决抖动的问题,而且需搭配末端装置,测试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根据第一摆锤和第二摆锤的晃动情况来进行不同种类的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功能的测试,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定位问题,降低了测试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待测试的伺服电机、测试架、第一摆动单元、第二摆动单元、待测试的伺服驱动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伺服驱动器,所述伺服驱动器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测试架固定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摆动单元和第二摆动单元皆安装于所述测试架上,且所述第一摆动单元和第二摆动单元呈垂直布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有底座,所述伺服电机竖直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该伺服电机的转轴伸出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测试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其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呈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呈平行布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摆动单元包括第一摆杆和第一摆锤,所述第一摆杆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其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摆锤,所述第一摆杆与第二连接杆呈垂直布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摆动单元包括第二摆杆和第二摆锤,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块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其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摆锤,所述第二摆杆与第一连接杆呈垂直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与伺服驱动器电性连接用于编程并控制伺服驱动器运行,对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伺服参数进行调试以及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所述伺服驱动器电性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并用于下发运行指令、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所述支撑架用于安装伺服电机,测试架固定于伺服电机的转轴,第一摆动单元和第二摆动单元安装于测试架上,控制器记录测试架上的第一摆锤和第二摆锤的晃动情况以及到位后的抖动情况并以此来判断测试结果,一旦出现结果不合格的情况,及时对伺服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使伺服驱动器达到抑制末端装置抖动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种类的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功能进行性能测试,无需对测试装置进行改装,无需将伺服驱动器装载到末端装置后再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定位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了测试和项目开发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0-支撑架,11-底座,20-伺服电机,30-测试架,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40-第一摆动单元,41-第一摆杆,42-第一摆锤,50-第二摆动单元,51-第二摆杆,52-第二摆锤,53-安装块,60-伺服驱动器,7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10、待测试的伺服电机20、测试架30、第一摆动单元40、第二摆动单元50、待测试的伺服驱动器60和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连接于所述伺服驱动器60,所述伺服驱动器60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20,所述伺服电机20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测试架30固定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20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摆动单元40和第二摆动单元50皆安装于所述测试架30上,且所述第一摆动单元40和第二摆动单元50呈垂直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为笔记本电脑,也可采用台式电脑等其他设备,控制器70与伺服驱动器60电性连接用于编程控制伺服驱动器运行,并对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伺服参数进行调试以及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所述伺服驱动器60电性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并用于下发运行指令、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所述支撑架10用于安装伺服电机20,控制器记录测试架上的第一摆动单元和第二摆动单元的晃动情况以及到位后的抖动情况来判断测试结果,一旦出现结果不合格的情况,及时对伺服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种类的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功能进行性能测试,无需将伺服驱动器装载到末端装置后再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定位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了测试和项目开发的成本。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10上固定设有底座11,所述伺服电机20竖直地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且该伺服电机的转轴伸出所述底座11。所述伺服电机20垂直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下方且伺服电机的转轴从底座穿出,所述测试架30固定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且该测试架位于底座的上方。
如图1所示,所述测试架30包括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其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与所述底座11呈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杆32与所述底座11呈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相互垂直布置,即测试架30整体呈“7”字型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摆动单元40包括第一摆杆41和第一摆锤42,所述第一摆杆41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自由端,其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摆锤42,所述第一摆杆41与第二连接杆32呈垂直布置。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摆动单元50包括第二摆杆51和第二摆锤52,所述第二摆杆51的一端通过安装块53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下端,其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摆锤52,所述第二摆杆52与第一连接杆31呈垂直布置。
所述第一摆锤42与底座1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摆锤52向后伸出底座11,因此第一摆锤与第二摆锤能够自由的晃动,笔记本电脑记录下测试过程中第一摆锤和第二摆锤整个晃动情况以及到位后的抖动情况,进行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功能的测试,以此来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合格并根据测试结果及时对伺服系统进行优化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首选选择伺服驱动器60和伺服电机20,安装好后将伺服驱动器60连接于控制器70即笔记本电脑,将伺服电机20连接于伺服驱动器,笔记本电脑通过伺服驱动器下发运行指令控制伺服电机运行,并记录整个运行过程中第一摆锤42和第二摆锤52的晃动情况,根据记录的测试结果来判断是否在设计规格的范围内,如果在范围内则测试结束;如果不在范围内则对伺服系统进行优化,再次测试直至合格。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待测试的伺服电机(20)、测试架(30)、第一摆动单元(40)、第二摆动单元(50)、待测试的伺服驱动器(60)和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连接于所述伺服驱动器(60),所述伺服驱动器(60)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20),所述伺服电机(20)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测试架(30)固定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20)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摆动单元(40)和第二摆动单元(50)皆安装于所述测试架(30)上,且所述第一摆动单元(40)和第二摆动单元(50)呈垂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上固定设有底座(11),所述伺服电机(20)竖直地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且该伺服电机的转轴伸出所述底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架(30)包括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其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与所述底座(11)呈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杆(32)与所述底座(11)呈平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单元(40)包括第一摆杆(41)和第一摆锤(42),所述第一摆杆(41)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自由端,其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摆锤(42),所述第一摆杆(41)与第二连接杆(32)呈垂直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单元(50)包括第二摆杆(51)和第二摆锤(52),所述第二摆杆(51)的一端通过安装块(53)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下端,其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摆锤(52),所述第二摆杆(52)与第一连接杆(31)呈垂直布置。
CN202121665291.8U 2021-07-21 2021-07-21 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Active CN215932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5291.8U CN215932078U (zh) 2021-07-21 2021-07-21 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5291.8U CN215932078U (zh) 2021-07-21 2021-07-21 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2078U true CN215932078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1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5291.8U Active CN215932078U (zh) 2021-07-21 2021-07-21 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2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3578U (zh) 电缆扭动疲劳测试装置
CN215932078U (zh) 伺服驱动器振动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CN113110960A (zh) 一种基于硬盘性能的自动调优测试方法及系统
CN214096607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三电系统集成测试试验台
CN219496575U (zh) 一种行驶记录仪主板检测仪
CN205506408U (zh) 白车身静刚度检测后悬架约束装置
CN111855167A (zh) 一种方向盘螺旋电缆耐久性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6920554U (zh) 一种车身控制器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CN218781928U (zh) 电机性能测试装置
US106345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environment of an antenna using vibration detection
CN212391547U (zh) 振动盘送料机构测试装置
CN206959884U (zh) 一种海洋仪器在线监测装备
CN220690133U (zh) 一种多功能检测治具及其检测设备
CN218211853U (zh) 一种带有固定结构的车联网智能终端用振动测试设备
CN112650677A (zh) 接口调用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220307390U (zh) 一种扬声器检测治具
CN218917021U (zh) 一种type-c数据线加工用测试装置
CN202393608U (zh) 测试机构
CN217210804U (zh) 一种衬套轴瓦测厚机
CN110650221B (zh) 一种ip自修正的测试系统
CN117268923B (zh) 一种用于坐便器盖板的测试系统、方法
CN216883822U (zh) 一种汽车系统调试用can工具放置平台
CN217504831U (zh) 一种检测箱内部用传感器支架
CN219676248U (zh) 一种充电部件的测试装置
CN211148306U (zh) 一种线材负重式360度旋转测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