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9384U - 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9384U
CN215929384U CN202122568731.4U CN202122568731U CN215929384U CN 215929384 U CN215929384 U CN 215929384U CN 202122568731 U CN202122568731 U CN 202122568731U CN 215929384 U CN215929384 U CN 215929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board
light
lamp
assembly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87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育林
何森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ongyi Shengshi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ongyi Shengshi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ongyi Shengshi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ongyi Shengshi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687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9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9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9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awing Aids And Black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照明领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平行于黑板安装,壳体组件包括灯壳和吊杆,吊杆的一端与教室顶板连接,另一端与灯壳连接,并使灯壳的开口面与黑板的表面平行,在灯壳内设置有发光组件和反光组件,反光组件可反射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使黑板表面的维持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能够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将灯壳的开口面设置为与黑板的表面平行,可有效避免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直射教师的眼睛导致产生眩光,反光组件,可使光束被反光组件反射至黑板表面,使黑板面维持平均照度不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8。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照明领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背景技术
黑板并非特指黑色的板面,传统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可以用粉笔反复书写的平面,板面坚硬,多用于教学。黑板一般用木板或磨砂玻璃等制成的,可以用粉笔等特定的书写材料在上面写字。多为黑色,墨绿色,白色或米黄色。
黑板灯是悬挂在黑板前方的天花板上为黑板提供光源的灯具。
在《GBT36876-2018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规定:黑板灯采用吊杆安装方式,灯具平行于黑板安装,灯具距黑板平行间距d=700mm~1000mm,距黑板上缘垂直距离h=100mm~200mm。
现有技术的黑板灯,一般使用荧光灯管,该类黑板灯按照国家规范安装后,距离黑板上方较近、距黑板下方较远,使得黑板灯表面由上至下的照度逐渐衰减,且黑板表面的照度平均值偏低,这就使得现有黑板灯存在照度不够、均匀度低的缺点。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一种照射角度可调黑板灯,此类黑板灯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束倾斜照射黑板,解决传统黑板灯存在的照度不够、均匀度低的问题。但依然存在不足,此类黑板灯直接将光源倾斜设置,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眩光,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此类黑板灯必须以特定的角度安装,增加了安装成本和安装难度。
所以,现在亟需一种黑板灯,既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黑板灯照度不够、均匀度低的问题,又能解决黑板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眩光,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安装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黑板灯存在的,照度不够、均匀度低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眩光,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安装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平行于黑板安装,所述壳体组件距黑板的水平间距为700mm~1000mm,距黑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为100mm~200mm,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灯壳和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教室顶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灯壳连接,并使所述灯壳的开口面与黑板的表面平行,在所述灯壳内设置有发光组件和反光组件,所述反光组件可反射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使黑板表面的维持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能够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采用本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将所述灯壳的开口面设置为与黑板的表面平行,一方面,可有效避免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直射教师的眼睛导致产生眩光,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本新型在安装时不需要调整光源照射黑板的角度,降低了安装的难度与成本,提高了本新型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所述反光组件,可使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被所述反光组件反射至黑板表面,从而使黑板面维持平均照度不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8。另外所述反光组件的设置能够更好控制光束射向黑板的的角度,进一步避免了眩光的产生。
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靠所述灯壳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发光组件的正投影远离黑板的上边缘。
优选地,所述灯壳上还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遮挡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直射黑板的光线。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进一步避免了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直接照射人眼,导致眩光的产生。
优选地,所述反光组件包括反光板,所述反光板倾斜设置,反射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到黑板表面。
优选地,所述反光板的截面形状呈圆弧状,且所述反光板的凹面与所述发光组件对应。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提高了黑板面的维持平均照度。
优选地,所述反光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反光片,所述第一反光片用于反射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无法由所述反光板反射至黑板的光线。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提高了黑板表面的照度均匀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光片靠近所述发光组件一侧的设置密度大于远离所述发光组件一侧的设置密度。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的光照利用率。
优选地,在相邻所述第一反光片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反光片,所述第二反光片用于反射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经所述第一反光片反射后未射至黑板的光线。更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的光能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反光组件与所述灯壳为可拆卸的连接。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提高了本新型的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灯壳开口上还设置有透镜,所述透镜使射向黑板的光束的照度均匀度更高。
优选地,在所述灯壳上与所述发光组件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漫反射板,所述漫反射板可提高黑板上部的照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的照度均匀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将所述灯壳的开口面设置为与黑板的表面平行,一方面,可有效避免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直射教师的眼睛导致产生眩光,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本新型在安装时不需要调整光源照射黑板的角度,降低了安装的难度与成本,提高了本新型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所述反光组件,可使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被所述反光组件反射至黑板表面,从而使黑板面维持平均照度不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8。另外所述反光组件的设置能够更好控制光束射向黑板的的角度,进一步避免了眩光的产生;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所述发光组件靠所述灯壳的边缘设置,所述灯壳上还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遮挡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直射黑板的光线。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进一步避免了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直接照射人眼,导致眩光的产生;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所述反光组件包括反光板,所述反光板倾斜设置,所述反光板的截面形状呈圆弧状,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使所述反光板形成类似凹面镜的结构,所述反光板接收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束后,使光束在黑板方向汇集,从而提高了黑板表面的维持平均照度;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所述反光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反光片,所述第一反光片用于反射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无法由所述反光板反射至黑板的光线,所述第一反光片靠近所述发光组件一侧的设置密度大于远离所述发光组件一侧的设置密度,在相邻所述第一反光片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反光片,所述第二反光片用于反射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经所述第一反光片反射后未射至黑板的光线,用这种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的光照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所述反光组件与所述灯壳为可拆卸的连接。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提高了本新型的实用性.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所述灯壳开口上还设置有透镜,所述透镜透镜使光束发生折射,进一步对射向黑板的光束的光路进行调整,如此提高本新型的照度均匀度。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在所述灯壳上与所述发光组件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漫反射板,所述漫反射板调整射向黑板上部区域的光束的总量,从而提高黑板上部区域的照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的照度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述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述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壳体组件,2-灯壳,3-吊杆,4-发光组件,5-反光组件,6-遮光板,7-反光板,8-第一反光片,9-第二反光片,10-透镜,11-漫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平行于黑板安装,所述壳体组件1距黑板的水平间距为700mm~1000mm,距黑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为100mm~200mm,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灯壳2和吊杆3,所述吊杆3的一端与教室顶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灯壳2连接,并使所述灯壳2的开口面与黑板的表面平行,在所述灯壳2内设置有发光组件4和反光组件5,所述反光组件5可反射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束,使黑板表面的维持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能够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采用本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将所述灯壳2的开口面设置为与黑板的表面平行,一方面,可有效避免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束,直射教师的眼睛导致产生眩光,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本新型在安装时不需要调整光源照射黑板的角度,降低了安装的难度与成本,提高了本新型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所述反光组件5,可使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束被所述反光组件5反射至黑板表面,从而使黑板面维持平均照度不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8。另外所述反光组件5的设置能够更好控制光束射向黑板的的角度,进一步避免了眩光的产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考虑到眩光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在视野中某—局部地方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在现有技术中将光源直接倾斜设置方式,光源发出的光线不受约束,未射入黑板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发散,容易进入教师的眼中,导致眩光的产生,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灯壳2的开口面与黑板的表面平行设置,并设置所述反光组件5反射光束反射至黑板的表面,通过所述灯壳2和所述反光组件5之间的配合,使光束在被约束的条件下射向黑板,从而了避免眩光产生的同时,也使得黑板的维持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能够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此处需要说明:在《GBT36876-2018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规定:黑板面维持平均照度不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8;维持平均照度:照明装置必须进行维护的时刻,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4靠所述灯壳2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发光组件4的正投影远离黑板的上边缘。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可使光源远离人体的眼部,从而避免眩光的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考虑到,在上述方案中将所述灯壳2的开口面与黑板的表面平行设置,并设置所述反光组件5反射光束反射至黑板的表面,可避免有效避免眩光的产生,但是依然存在不足,由于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某些体形比较高大的教师在使用本新型授课时,其眼部会更接近光源,导致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束未经所述反光组件5反射直接进入人体的眼睛,或者经过反射后的光束还未到达黑板表面就被人体眼部接收,造成眩光的产生。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将所述发光组件4靠所述灯壳2的上边缘设置,使光源尽量远离使用者的眼部,避免光束直接被人眼接收,同时,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光束射入黑板下部的入射角更小,避免了经过反射后的光束还未到达黑板表面就被人体眼部接收,从而防止了眩光的产生。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灯壳2上还设置有遮光板6,所述遮光板6遮挡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直射黑板的光线。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进一步避免了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束直接照射人眼,导致眩光的产生。
在本实施中,所述遮光板6设置在灯壳2的开口上,遮挡了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直射黑板表面的光线,一方面,避免可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束直接被人眼接收,造成眩光的产生,另一方面,所述遮光板6的设置还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具体地,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束,遇到所述遮光板6后,在所述遮光板6的表面发生发射,使原本不受约束四向发射的光束射向所述反光组件5,经所述反光组件5的反射后,光束按照预定的光路射向黑板表面,这样,使原本不能照射黑板表面的光束在所述遮光板6和所述反光组件5的配合下射向黑板,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所述反光组件5包括反光板7,所述反光板7倾斜设置,反射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线到黑板表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板7的截面形状呈圆弧状,且所述反光板7的凹面与所述发光组件4对应。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提高了黑板面的维持平均照度。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将所述反光板7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状,使所述反光板7形成类似凹面镜的结构,所述反光板7接收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束后,使光束在黑板方向汇集,从而提高了黑板表面的维持平均照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板7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反光片8,所述第一反光片8用于反射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无法由所述反光板7反射至黑板的光线。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考虑到将所述反光板7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状后,提高了黑板表面的维持平均照度,但依然存在不足,由于所述反光板7的截面呈圆弧状,所述发光组件4射入其表面的部分光束,存在入射角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导致这部分光束无法射向黑板表面,降低了光能的利用率,并且,本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还发现,由于所述反光板7形成了凹面镜效应,导致黑板中间部位的光照强度大于边缘部位的关照强度,容易造成学生眼部的不适,基于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在所述反光板7上设置所述第一反光片8,所述第一反光片8改变了所述反光板7导光面的形状,一方面使偏离光路的光束回到正确的路径上,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反光片8减弱了所述反光板7的聚光效应,提高了黑板表面的照度均匀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片8靠近所述发光组件4一侧的设置密度大于远离所述发光组件4一侧的设置密度。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的光照利用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发现,所述反光板7靠近所述发光组件4的一侧,由于其与所述发光组件4之间形成的夹角过小,导致射向其表面的光束难以反射至黑板表面,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将所述第一反光片8靠近所述发光组件4一侧的密度设置成大于远离所述发光组件4一侧的密度,这样,从不同入射角度射入所述反光板7靠近所述发光组件4一侧的光束,均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反光片8调节,使其射黑板的表面,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新型的光照利用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在相邻所述第一反光片8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反光片9,所述第二反光片9用于反射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经所述第一反光片8反射后未射至黑板的光线。更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的光能利用率。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所述反光组件5与所述灯壳2为可拆卸的连接。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提高了本新型的实用性。
具体的,本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使用环境相对复杂,虽然在《GBT36876-2018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中限定了黑板灯的安装规范,提高了本新型的通用性,但依然存在不足,实际应用中黑板的规格尺寸各有不同,导致本新型的通用性还存在一定欠缺,所以,在本新型中发明人将所述反光组件5与所述灯壳2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黑板的真实尺寸调整所述反光组件5的规格型号,从而提高本新型的实用性。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所述灯壳2开口上还设置有透镜10,所述透镜10使射向黑板的光束的照度均匀度更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遮光板6、所述反光组件5等光学部件,使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大部分的光束可以射向黑板表面,从而提高了本新型的光照利用率,但依然存在不足,虽然大部分的光束都射向了黑板表面,但光束在黑板表面的分布存在不均匀的情况,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通过设置所述透镜10使光束发生折射,进一步对射向黑板的光束的光路进行调整,如此提高本新型的照度均匀度。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在所述灯壳2上与所述发光组件4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漫反射板11,所述漫反射板11可提高黑板上部的照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的照度均匀度。
在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发明人发现,由于所述遮光板6的设置,遮挡了直射黑板的光束,并且所述反光组件5反射的光束,大部分都射向了黑板中下部,虽然,发明人设置了所述透镜10用于提高本新型的照度均匀度,但由于射向黑板上部的光束的总量较少,导致黑板上部区域存在“灯下黑”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设置所述漫反射板11,调整射向黑板上部区域的光束的总量,从而提高黑板上部区域的照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的照度均匀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平行于黑板安装,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灯壳(2)和吊杆(3),所述吊杆(3)的一端与教室顶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灯壳(2)连接,并使所述灯壳(2)的开口面与黑板的表面平行,在所述灯壳(2)内设置有发光组件(4)和反光组件(5),所述反光组件(5)可反射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束,使黑板表面的维持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能够满足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4)靠所述灯壳(2)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发光组件(4)的正投影远离黑板的上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2)上还设置有遮光板(6),所述遮光板(6)遮挡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直射黑板的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组件(5)包括反光板(7),所述反光板(7)倾斜设置,反射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光线到黑板表面,所述反光板(7)的截面形状呈圆弧状,且所述反光板(7)的凹面与所述发光组件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7)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反光片(8),所述第一反光片(8)用于反射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无法由所述反光板(7)反射至黑板的光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片(8)靠近所述发光组件(4)一侧的设置密度大于远离所述发光组件(4)一侧的设置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所述第一反光片(8)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反光片(9),所述第二反光片(9)用于反射所述发光组件(4)发出的经所述第一反光片(8)反射后未射至黑板的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组件(5)与所述灯壳(2)为可拆卸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2)开口上还设置有透镜(10),所述透镜(10)使射向黑板的光束的照度均匀度更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壳(2)上与所述发光组件(4)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漫反射板(11),所述漫反射板(11)可提高黑板上部的照度。
CN202122568731.4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Active CN215929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8731.4U CN215929384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8731.4U CN215929384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9384U true CN215929384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8731.4U Active CN215929384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9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0957B (zh) 一种混合透镜组合黑板灯
CN105065978B (zh) 反射式黑板灯
CN204986641U (zh) 反射式黑板灯
CN103982802A (zh) 一种led黑板灯
CN105715997A (zh) 一种led投光灯
CN215929384U (zh) 一种设置有光学组件的黑板灯
CN217235414U (zh) 一种光学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黑板灯
CN207569800U (zh) 黑板灯透镜
CN201302102Y (zh) 一种反光杯式网格状节能灯盘
CN203868776U (zh) 一种led黑板灯
CN110762426A (zh) 一种防眩光黑板灯
CN111089269A (zh) 一种黑板灯偏光透镜及黑板灯
CN201954471U (zh) 一种用于筒灯的反光装置
CN204512999U (zh) 一种led黑板灯
CN213089751U (zh) 一种防眩反光杯以及带有该反光杯的灯具
CN208832378U (zh) 一种tv背光透镜
CN210319522U (zh) 一种长条型的具有侧发光匀光装置的台灯
CN216243904U (zh) 一种具有护眼功能的黑板灯
CN208253462U (zh) 一种透镜、护眼黑板灯及护眼显示系统
CN205372262U (zh) Led投光灯
CN216431606U (zh) 智能调节照明装置
CN215636727U (zh) 一种高均匀度防眩光的黑板灯透镜、黑板灯
CN216431607U (zh) 智能感光照明装置
CN214094163U (zh) 一种照射角度可调的防眩目led黑板灯
CN218095655U (zh) 一种黑板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