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4560U - 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4560U
CN215914560U CN202122292863.9U CN202122292863U CN215914560U CN 215914560 U CN215914560 U CN 215914560U CN 202122292863 U CN202122292863 U CN 202122292863U CN 215914560 U CN215914560 U CN 215914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onitor
shell
bas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928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春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nh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anh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anh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anh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2928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4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4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4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包括监护仪本体和连接于监护仪本体底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杆组,所述升降杆组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监护仪本体上设置有接线端口,所述接线端口上插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上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上设置有线缆收纳组件,所述线缆收纳组件用于对线缆进行收纳与释放,本实用新型采用接线端口和接线端子的配合使用,方便将线缆安装于监护仪本体上,利用线缆收纳组件,能够使线缆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自动收纳与伸长,避免使用时出现打结或缠绕现象,同时能根据本实用新型与患者之间的实际距离自动调节线缆的长度,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背景技术
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监护仪能够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随着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在稳步增长,监护仪也从过去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监护,发展到目前普通病房的监护,甚至基层医疗单位和社区医疗单位也提出了应用的需求。例如,申请日为2019.11.15,公开号为CN211022609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具有线组收束功能的监护仪”的中国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能够对线缆进行收纳的监护仪,但是,监控仪上连接的线缆较多,容易出现错乱打结,且在使用过程中线缆不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自动伸长或者缩短,因此灵活性不高,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包括监护仪本体和连接于监护仪本体底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杆组,所述升降杆组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监护仪本体上设置有接线端口,所述接线端口上插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上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上设置有线缆收纳组件,所述线缆收纳组件用于对线缆进行收纳与释放。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收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轴、绕线筒、发条弹簧和接线模组,所述第一壳体相配合盖合于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与转轴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绕线筒的轴心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绕线筒相配合设置于腔体内,所述发条弹簧套设于转轴上,其两端分别与绕线筒和转轴相连接,所述接线模组设置于第一壳体上,且该接线模组与线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筒设置为绕线部、隔离板和发条连接部,所述绕线部转动连接于转轴上,且该绕线部用于对线缆进行缠绕与收纳,所述线缆的端部设置于绕线部上,所述隔离板的一侧与绕线部相连接,所述发条连接部设置于隔离板的另一侧的边缘部位,且该发条连接部与发条弹簧的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模组包括固线架、导针、环状隔条和环状电极,所述固线架设置于绕线筒的内部,所述导针设置于固线架上,所述线缆与导针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针的另一端抵靠于环状电极上,所述环状隔条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上,由所述环状隔条对环状电极进行隔离,所述环状电极相邻环状隔条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环状电极与一外接线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一端与环状电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外接线路的端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接线柱嵌设于凹槽的内壁上,所述凹槽上相配合嵌设一防护盖,由所述防护盖对外接线路进行压紧与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组包括支撑杆、套管、减压弹簧和调节螺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连接架相连,其底端滑动穿设于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底端与底座相连,所述减压弹簧设置于套管的内部,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杆的底部和底座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杆旋配于套管上,由所述调节螺杆对支撑杆进行调节与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布设于多组滚轮,多组所述滚轮用于辅助底座进行移动,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用于增加底座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储物筐,所述储物筐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疏线器,所述线缆上设置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相配合嵌设于疏线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疏线器设置为连接部、过渡部和卡紧部,所述连接部连接监护仪本体的侧壁上,所述过渡部连接于连接部上,所述卡紧部与过渡部相连接,由所述卡紧部对卡合块进行卡紧与限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稳定可靠,通过接线端口、接线端子和线缆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将线缆装配于监护仪本体上,且在线缆上设置线缆收纳组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使线缆进行自动收纳与伸长,避免线缆在使用时出现打结或缠绕现象,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时,利用伸缩杆组,能够调节监护仪本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使用高度;且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块,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使得在线缆拖拽时出现倾倒现象;利用卡合块将线缆卡紧于疏线器上,能够对线缆进行梳理和调整,同时也避免因过度扯拽使接线端子从接线端口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其中对套管进行了剖视);
图3是线缆收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疏线器和卡合块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护仪本体;2、连接架;3、升降杆组;31、支撑杆;32、套管;33、减压弹簧;34、调节螺杆;4、底座;5、接线端口;6、接线端子;7、线缆;8、线缆收纳组件;81、第一壳体;82、第二壳体;83、转轴;84、绕线筒;841、绕线部;842、隔离板;843、发条连接部;85、发条弹簧;86、接线模组;861、固线架;862、导针;863、环状隔条;864、环状电极;9、接线柱;10、外接线路;11、防护盖;12、滚轮;13、配重块;14、储物筐;15、挂钩;16、疏线器;161、连接部;162、过渡部;163、卡紧部;17、卡合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包括监护仪本体1和连接于监护仪本体1底部的连接架2,连接架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杆组3,升降杆组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4,监护仪本体1上设置有接线端口5,接线端口5上插设有接线端子6,接线端子6上连接有线缆7,线缆7上设置有线缆收纳组件8,线缆收纳组件8用于对线缆7进行收纳与释放,在使用监控仪本体时,可将与线缆7端部连接的接线端子6插入到接线端口5上,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于线缆7的另一端连接相关的检测探头或其他检测设备,实现对病患的身体情况的监测,通过在线缆7上设置有线缆7回收组件,能够对线缆7进行自动收纳与延展,避免线缆7在使用时出现打结或缠绕现象的发生,且患者在移动或翻转身体时能够自动调节线缆7的长度,使用方便快捷,具有较好实用性。
如图3所示,线缆收纳组件8包括第一壳体81、第二壳体82、转轴83、绕线筒84、发条弹簧85和接线模组86,第一壳体81相配合盖合于第二壳体82上,第二壳体82与转轴83的一端固定相连,转轴8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绕线筒84的轴心处,第一壳体81与第二壳体82之间形成一腔体,绕线筒84相配合设置于腔体内,发条弹簧85套设于转轴83上,其两端分别与绕线筒84和转轴83相连接,接线模组86设置于第一壳体81上,且该接线模组86与线缆7相连接;绕线筒84设置为绕线部841、隔离板842和发条连接部843,绕线部841转动连接于转轴83上,且该绕线部841用于对线缆7进行缠绕与收纳,线缆7的端部设置于绕线部841上,隔离板842的一侧与绕线部841相连接,避免发条弹簧85与缠绕于绕线部841上的线缆7之间出现相互干涉,发条连接部843设置于隔离板842的另一侧的边缘部位,且该发条连接部843与发条弹簧85的一端相连接;接线模组86包括固线架861、导针862、环状隔条863和环状电极864,固线架861设置于绕线筒84的内部,导针862设置于固线架861上,线缆7与导针862的一端相连接,导针862的另一端抵靠于环状电极864上,环状隔条863设置于第一壳体81的内侧壁上,由环状隔条863对环状电极864进行隔离,防止导针862之间互相影响,环状电极864相邻环状隔条863设置于第一壳体81的侧壁上,环状电极864与一外接线路10相连接;在使用线缆7时,拉动线缆7并使得绕线筒84于转轴83上进行转动,从而线缆7的使用部分逐渐脱离绕线筒84中的绕线部841,此时带动设置于发条连接部843与转轴83之间的发条弹簧85进行收紧,由于线缆7的另一端设置于绕线部841的内侧,绕线筒84的内部设置有固线架861和与线缆7相连接的导针862,当绕线筒84进行转动时会带动导针862于环状电极864上进行相对运动,使得导针862始终抵靠于环状电极864上,使得导针862于环状电极864始终保持接通状态,且环状电极864上还连接有接线柱9,并由接线柱9与外接线路10相连接,绕线筒84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接线模组86之间发生干涉;线缆7使用完成后会进行自动回收,利用发条弹簧85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带动绕线筒84进行反向转动,使得绕线筒84自动将线缆7缠绕于绕线部841上,从而对线缆7进行自动收纳。
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81上设置有接线柱9,接线柱9的一端与环状电极864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外接线路10的端部相连接;第一壳体8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接线柱9嵌设于凹槽的内壁上,凹槽上相配合嵌设一防护盖11,通过凹槽与防护盖11的配合使用,使得防护盖11能够对外接线路10进行压紧与保护,避免接线模组86处出现进灰或漏电现象,同时也能够对外接线路10进行挤压,避免使用时将外接线路10从接线柱9上扯断。
如图2所示,升降杆组3包括支撑杆31、套管32、减压弹簧33和调节螺杆34,支撑杆31的顶端与连接架2相连,其底端滑动穿设于套管32内,套管32的底端与底座4相连,减压弹簧33设置于套管32的内部,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杆31的底部和底座4相连接,调节螺杆34旋配于套管32上,由调节螺杆34对支撑杆31进行调节与锁紧,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需要不同的使用高度,在调节时,旋松调节螺杆34,以使调节螺杆34的端部与支撑杆31相分离,解除对支撑杆31的锁紧作用,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于套管32内滑动支撑杆31,从而调节升降杆组3的使用高度;同时,套筒内部设置的减压弹簧33能够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对支撑杆31进行支撑与缓冲,避免调节时支撑杆31突然下降而导致监护仪本体1被震坏;调节完成后重新旋紧调节螺杆34,使其重新对支撑杆31进行锁紧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4的底部均匀布设于多组滚轮12,多组滚轮12用于辅助底座4进行移动,底座4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块13,配重块13用于增加底座4的稳定性,通过在底座4的底部安装滚轮12,能够实现装置的转移与移动,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且通过在底座4的底部安装配重块13,增加本实用新型底部的重量,提高其使用的稳定性,防止在拉扯线缆7时出现倾倒现象;连接架2上设置有储物筐14,储物筐14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15,储物篮与挂钩15用于存放和悬挂相关物品,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灵活性。
如图1和图4所示,监护仪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疏线器16,线缆7上设置有卡合块17,卡合块17相配合嵌设于疏线器16上,疏线器16设置为连接部161、过渡部162和卡紧部163,连接部161连接监护仪本体1的侧壁上,过渡部162连接于连接部161上,卡紧部163与过渡部162相连接,由卡紧部163对卡合块17进行卡紧与限位,当接线端子6插入接线端口5后,将线缆7上的卡合块17相配合嵌设于疏线器16上,由疏线器16中的过渡部162和连接部161对卡合块17进行卡紧与限位,避免对线缆7进行拉扯时将接线端子6从接线端口5内拔出。
另外,上述中所描述的监护仪本体1和连接架2之间、套管32与底座4之间、配重块13与底座4之间、滚轮12与底座4之间、第一壳体81与第二壳体82之间、疏线器16与监护仪本体1、储物筐14与连接架2之间、连接件与挂钩15之间可采用栓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滚轮12可采用带自锁结构的万向轮,接线柱9与外接导线之间、导针862与线缆7之间可采用绝缘胶带等防护材料对连接位置进行防护,具有保护功能的同时,还能避免出现漏电现象,监控仪本体上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不同的接线端口5,可采用不同类型的接线端子6或线缆7进行配合使用,线缆7可采用多线束线缆7或单线束线缆7,环状电极864、环状隔条863、导针862和接线柱9数量可根据线束的使用情况进行选取;其中监护仪本体1、连接架2、减压弹簧33、调节螺杆34、接线端口5、接线端子6、发条弹簧85、导针862、接线柱9和外接线路10发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属于本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未对其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稳定可靠,通过接线端口5、接线端子6和线缆7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将线缆7装配于监护仪本体1上,且在线缆7上设置线缆收纳组件8,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使线缆7进行自动收纳与伸长,避免线缆7在使用时出现打结或缠绕现象,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时,利用伸缩杆组,能够调节监护仪本体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使用高度;且底座4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块13,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使得在线缆7拖拽时出现倾倒现象;利用卡合块17将线缆7卡紧于疏线器16上,能够对线缆7进行梳理和调整,同时也避免因过度扯拽使接线端子6从接线端口5处脱落,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接线端子6插入到接线端口5上,并根据实际需求将线缆7的另一端设置所选用的检测设备,实现对病患身体情况的监测;拉动线缆7,使绕线筒84于转轴83上进行转动,从而线缆7的使用部分逐渐脱离绕线筒84中的绕线部841,此时会带动设发条弹簧85进行收紧,由于线缆7的另一端设置于绕线部841的内侧,绕线筒84的内部设置有固线架861和与线缆7相连接的导针862,当绕线筒84进行转动时会带动导针862于环状电极864上进行相对运动,使得导针862始终抵靠于环状电极864上,同时也不会使绕线筒84在转动过程中与接线模组86之间发生干涉;使用完成后利用发条弹簧85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带动绕线筒84进行反向转动,使得绕线筒84将线缆7缠绕于绕线部841上,从而对线缆7进行自动收纳;
当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调节时,旋松调节螺杆34,以使调节螺杆34的端部与支撑杆31相分离,解除对支撑杆31的锁紧作用,于套管32内对支撑杆31进行滑动,从而调节升降杆组3的使用高度,并利用减压弹簧33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对支撑杆31进行支撑与缓冲,待调节完成后重新旋紧调节螺杆34,使其重新对支撑杆31进行锁紧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包括监护仪本体(1)和连接于监护仪本体(1)底部的连接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杆组(3),所述升降杆组(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4),所述监护仪本体(1)上设置有接线端口(5),所述接线端口(5)上插设有接线端子(6),所述接线端子(6)上连接有线缆(7),所述线缆(7)上设置有线缆收纳组件(8),所述线缆收纳组件(8)用于对线缆(7)进行收纳与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收纳组件(8)包括第一壳体(81)、第二壳体(82)、转轴(83)、绕线筒(84)、发条弹簧(85)和接线模组(86),所述第一壳体(81)相配合盖合于第二壳体(82)上,所述第二壳体(82)与转轴(83)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转轴(8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绕线筒(84)的轴心处,所述第一壳体(81)与第二壳体(82)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绕线筒(84)相配合设置于腔体内,所述发条弹簧(85)套设于转轴(83)上,其两端分别与绕线筒(84)和转轴(83)相连接,所述接线模组(86)设置于第一壳体(81)上,且该接线模组(86)与线缆(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84)设置为绕线部(841)、隔离板(842)和发条连接部(843),所述绕线部(841)转动连接于转轴(83)上,且该绕线部(841)用于对线缆(7)进行缠绕与收纳,所述线缆(7)的端部设置于绕线部(841)上,所述隔离板(842)的一侧与绕线部(841)相连接,所述发条连接部(843)设置于隔离板(842)的另一侧的边缘部位,且该发条连接部(843)与发条弹簧(85)的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模组(86)包括固线架(861)、导针(862)、环状隔条(863)和环状电极(864),所述固线架(861)设置于绕线筒(84)的内部,所述导针(862)设置于固线架(861)上,所述线缆(7)与导针(86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针(862)的另一端抵靠于环状电极(864)上,所述环状隔条(863)设置于第一壳体(81)的内侧壁上,由所述环状隔条(863)对环状电极(864)进行隔离,所述环状电极(864)相邻环状隔条(863)设置于第一壳体(81)的侧壁上,所述环状电极(864)与一外接线路(1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81)上设置有接线柱(9),所述接线柱(9)的一端与环状电极(864)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外接线路(10)的端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组(3)包括支撑杆(31)、套管(32)、减压弹簧(33)和调节螺杆(34),所述支撑杆(31)的顶端与连接架(2)相连,其底端滑动穿设于套管(32)内,所述套管(32)的底端与底座(4)相连,所述减压弹簧(33)设置于套管(32)的内部,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杆(31)的底部和底座(4)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杆(34)旋配于套管(32)上,由所述调节螺杆(34)对支撑杆(31)进行调节与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底部均匀布设于多组滚轮(12),多组所述滚轮(12)用于辅助底座(4)进行移动,所述底座(4)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块(13),所述配重块(13)用于增加底座(4)的稳定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上设置有储物筐(14),所述储物筐(14)的车壁上设置有挂钩(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疏线器(16),所述线缆(7)上设置有卡合块(17),所述卡合块(17)相配合嵌设于疏线器(1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线器(16)设置为连接部(161)、过渡部(162)和卡紧部(163),所述连接部(161)连接监护仪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过渡部(162)连接于连接部(161)上,所述卡紧部(163)与过渡部(162)相连接,由所述卡紧部(163)对卡合块(17)进行卡紧与限位。
CN202122292863.9U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Active CN215914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2863.9U CN215914560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2863.9U CN215914560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4560U true CN215914560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1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92863.9U Active CN215914560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45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4906A (zh) * 2023-05-31 2023-08-15 徐州市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复杂室内场景下相位比较的生命体征检测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4906A (zh) * 2023-05-31 2023-08-15 徐州市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复杂室内场景下相位比较的生命体征检测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14560U (zh) 一种便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收纳的监护仪
CN212608791U (zh) 一种新型心电监护仪线收纳疏导盒
CN213568958U (zh) 心电监护仪导线自动回卷器
CN215078682U (zh) 一种导联线收集器
CN112274269A (zh)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CN214114557U (zh) 一种心电监护用导联线的盘卷装置
CN108814587A (zh) 一种带有导线防缠绕功能的心电仪
CN214856638U (zh) 一种急诊用多参数监护仪
CN212679179U (zh) 一种普外科手术拉钩
CN213584470U (zh) 一种可以收纳监护仪导线的装置
CN210558631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导线收纳器
CN112755392A (zh) 一种重症护理用监护装置
CN108309283A (zh) 心电图导联线和心电图机移动式操作平台
CN216603060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临床监测仪
CN212608811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理线装置
CN212416235U (zh) 一种具有头部限位功能的眼科用治疗床
CN216724569U (zh) 一种心电监护导联线理线装置
CN213641230U (zh) 一种心电图电极收纳装置
CN214269551U (zh) 一种肠衣收卷装置
CN218664815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线束收纳单元及装置
CN215159921U (zh) 一种心内科监护室的仪器导联线整理装置
CN216124557U (zh) 一种心电图辅助架
CN218552446U (zh) 一种监护室吊塔上导联的收纳器
CN217645234U (zh) 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分线器
CN217867535U (zh) 一种监护仪用导联线收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