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560U - 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09560U CN215909560U CN202122582844.XU CN202122582844U CN215909560U CN 215909560 U CN215909560 U CN 215909560U CN 202122582844 U CN202122582844 U CN 202122582844U CN 215909560 U CN215909560 U CN 2159095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drying chamber
- air duct
- aqueous medium
- circulating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的腔体形成干燥室,干燥室内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层架板,各架板下方对应设有第一发热管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循环风道,内壳体的上端设有上连通孔,上连通孔处设置于排风扇,内壳体的下端设有下连通孔,下连接孔处设置有风机。循环风道中于排风扇与风机之间设有盛放生石灰并能够供气体通过的放置窗。外壳体上设置有补风口。通过流动的温水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干燥室内的温度容易控制,同时排风扇和风机实现空气的环流,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并发热,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汽对装置的影响,使用方便,而且也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的干燥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种类较多,包括香菇、木耳、银耳、口蘑及红股等等,通称为蘑菇,因其具有味道鲜美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广受大家欢迎。但是采摘下来新鲜的食用菌,其保质期较短且运输也不方便,为了更好的保存和运输食用菌,一般是将食用菌进行干燥处理。传统的干燥方法是晾晒,但是该方法依赖于天气且无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处理,市面上出现了专门的干燥装置。现有的干燥装置,是采用电加热烘干,不仅导致干燥装置内部温度不易控制,而且由于食用菌含水量较高,产生的水汽容易使电器部件损坏,需要经常维修和更换电器零部件,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温度不易控制且干燥产生的水汽易对装置产生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的腔体形成干燥室,干燥室内上下间隔设置有至少一层供食用菌放置的架板,各架板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发热管体,第一发热管体用于输送具有特定温度的流体介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循环风道,内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连通孔以连通干燥室与循环风道,上连通孔处设置于排风扇,内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连通孔以连通循环风道和干燥室,下连接孔处设置有风机;循环风道中于排风扇与风机之间设置有放置窗,放置窗用于放置生石灰并供气体通过;外壳体上设置有补风口。
所述循环风道中于放置窗的下游设置有过滤器。
所述循环风道中于放置窗下游设置有第二发热管体。
该干燥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干燥室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检测器。
所述温湿度检测器包括上温湿度检测器和下温湿度检测器,上温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干燥室上部环境的温湿度,下温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最上层两个夹板之间环境的温湿度。
所述放置窗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箱体的底壁为多孔板。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箱体水平抽拉的安装孔,箱体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发热管体中流动有20-30℃的流体介质,用其热量对干燥室内的食用菌进行干燥,食用菌内含的水分被蒸发出来,在排风扇作用下进入循环风道并和补入的新风一起经过放置窗,生石灰吸收水汽发热加热气体,吸收水汽后的气体经过风机送回干燥室。通过流动的温水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干燥室内的温度容易控制,同时排风扇和风机实现空气的环流,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并发热,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汽对装置的影响,使用方便,而且也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的干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放置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内壳体的腔体形成干燥室4,干燥室内上下间隔设置有至少一层供食用菌放置的架板5,本实施例中架板的数量为三个并上下间隔布置。各架板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发热管体6,第一发热管体用于输送具有特定温度的流体介质,本实施例中流体介质采用20-30℃的温水。架板可采用网孔板,放置食用菌并供气流通过。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循环风道3。内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连通孔以连通干燥室与循环风道,上连通孔处设置于排风扇7,排风扇用于将干燥室内的气体送入循环风道。内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连通孔以连通循环风道和干燥室,下连接孔处设置有风机8,风机用于将循环风道中的空气送回干燥室。外壳体上设置有与循环风道连通的补风口18。
循环风道中于排风扇与风机之间设置有放置窗,放置窗用于放置生石灰并供气体通过。放置窗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14,箱体的底壁为多孔板16。外壳上设置有供箱体水平抽拉的安装孔13,箱体上设置有把手15便于更换生石灰,内壳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箱体的支撑凸起17。循环风道中于放置窗的下游设置有过滤器12,过滤器用于吸收掉落下来的石灰粉,过滤器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循环风道中于放置窗下游设置有第二发热管体11,第二发热管体中同样是流动的20-30℃的温水,用于加热气体,同时也可以将热量传至内壳体。
该干燥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干燥室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检测器。温湿度检测器包括上温湿度检测器9和下温湿度检测器10,上温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干燥室上部环境的温湿度,下温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最上层两个夹板之间环境的温湿度。由于干燥室内热量随空气向上流动,温湿度检测器的这种布置方式能过更好的便于人们监测干燥室内部的温度。温湿度检测器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温湿度检测器固定于外壳体上,其检测头伸入干燥室内。
本实施例中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连接柱(图中未显示),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或者内壳体的前、后侧壁与外壳体的前、后侧壁之间没有间隙,以将循环风道分割成左循环风道和右循环风道,空气流动如图中箭头所示,干燥室内出来的气体进入左循环风道和右循环风道,最终风机将左循环风道和右循环风道中的空气送回干燥室。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可以不设置隔板其二者之间各侧壁之间均具有间隙,此时循环风道为立体的环形风道即干燥室内送出的空气向四周扩散最终经过风机送回干燥室,此时放置窗可以为多个沿周向呈弧形的箱体拼装组成且各弧形的箱体上均设置有把手能够独立抽拉更换生石灰。
在使用时,将待干燥的食用菌放置于架板上,位于干燥室内的第一发热管体中的温水提供热量,食用菌被加热器水分散发到干燥室内的空气中。排风扇将干燥室内带水汽的气体送入循环风道中,待水汽的气体和补入的新风一起经过放置窗,生石灰吸收水分并发热,干燥并加热的气体再次经过第二发热管体加热,最终由风机送回干燥室,落下来的石灰粉由过滤器吸收。采用流动的温水源源不断提供热量,同时采用空气环流对食用菌进行干燥,能大大提高食用菌的干燥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过滤器;架板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1个或2个或4个及以上;放置窗也可以固定设置于循环风道中,此时外壳体上设置有可打开的窗口;放置窗也可以为网板结构;水也可以由其他流动介质代替例如油等。
Claims (7)
1.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的腔体形成干燥室,干燥室内上下间隔设置有至少一层供食用菌放置的架板,各架板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发热管体,第一发热管体用于输送具有特定温度的流体介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循环风道,内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连通孔以连通干燥室与循环风道,上连通孔处设置于排风扇,内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连通孔以连通循环风道和干燥室,下连接孔处设置有风机;循环风道中于排风扇与风机之间设置有放置窗,放置窗用于放置生石灰并供气体通过;外壳体上设置有补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中于放置窗的下游设置有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中于放置窗下游设置有第二发热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干燥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干燥室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检测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器包括上温湿度检测器和下温湿度检测器,上温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干燥室上部环境的温湿度,下温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最上层两个夹板之间环境的温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窗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箱体的底壁为多孔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箱体水平抽拉的安装孔,箱体上设置有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82844.XU CN215909560U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82844.XU CN215909560U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09560U true CN215909560U (zh) | 2022-02-25 |
Family
ID=80313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82844.XU Active CN215909560U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09560U (zh) |
-
2021
- 2021-10-26 CN CN202122582844.XU patent/CN2159095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30123A (zh) | 一种船载烘虾装置 | |
CN215909560U (zh) | 一种水介质双循环干燥装置 | |
CN208082816U (zh) | 一种铜线灯烘干装置 | |
CN206459447U (zh) | 一种红枣烘干装置 | |
CN205547191U (zh) | 一种香菇烘干装置 | |
CN209605511U (zh) | 一种能够减少尾气污染的物料烘干室 | |
CN207585304U (zh) |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 |
CN105532848A (zh) | 一种香菇烘干装置 | |
CN214276356U (zh) | 一种大热容量高烘干品质的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 | |
CN206300420U (zh) | 黑木耳的烘干装置 | |
CN212186149U (zh) | 一种余热回收节能型燃气蒸箱 | |
CN209706515U (zh) | 一种天然气直燃热交换式三层网带烘干机 | |
CN207706973U (zh) | 一种具有温度湿度调节功能的羊舍 | |
CN206831964U (zh) |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 |
CN206978708U (zh) | 一种核桃烘烤设备 | |
CN213955815U (zh) | 一种蔬菜种植用种子脱水烘干设备 | |
CN212138611U (zh) | 一种现代化农业大棚种植用供暖装置 | |
CN216363031U (zh) | 一种鹅反季节养殖温度控制装置 | |
CN205143396U (zh) | 六堡茶自动化发酵室 | |
CN219829269U (zh) | 一种农产品干燥系统 | |
CN214148596U (zh) | 一种中药干燥用热风烘箱 | |
CN108826839A (zh) | 一种渔网绳烘干装置 | |
CN212566578U (zh) | 一种水产饲料烘干装置 | |
CN221005740U (zh) | 一种热风干燥箱 | |
CN216314410U (zh) | 一种食用菌菌棒灭菌用灭菌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