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7419U - 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7419U
CN215907419U CN202121075299.9U CN202121075299U CN215907419U CN 215907419 U CN215907419 U CN 215907419U CN 202121075299 U CN202121075299 U CN 202121075299U CN 215907419 U CN215907419 U CN 215907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upporting
clamping
ro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52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宪云
孟天祥
宋兴旺
汪冬冬
栗孝美
史海威
胡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Hen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He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Hen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He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52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7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7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7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支撑装置包括:底板、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套管、支撑杆、蜗轮、蜗杆、螺纹杆、第二套管;第二套管设有内螺纹孔;第一套管固定于底板上,支撑杆、蜗轮和第二套管从下至上的位于第一套管内,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滑动配合;支撑杆的一端与底板转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蜗轮固定连接;螺纹杆与蜗轮固定连接,且伸至内螺纹孔内与内螺纹孔螺纹配合;蜗杆伸至第一套管内的部分与蜗轮啮合,蜗杆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套管之外。蜗杆带动蜗轮旋转,使得螺纹杆旋转带动第二套管上下移动,以调整夹持空间的高度,可对各种建筑模板支撑,提升建筑模板支撑稳定性,增加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各大城市都在加速进行城市基础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建筑模板经常被大量使用。目前在使用建筑模板过程中,因建筑模板不能被安全存放和支撑,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从业者采用支撑装置对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因建筑模板有各种不同的规格尺寸,对于高度较高的建筑模板,目前的支撑装置不能有效进行支撑,导致较高的建筑模板稳定性较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的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建筑模板的高度调节支撑点,使得各种不同规格的建筑模板均可以得到有效支撑,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建筑模板,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组件的夹持空间的高度;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套管、支撑杆、蜗轮、蜗杆、螺纹杆、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套管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杆、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二套管的一部分从下至上的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且伸至所述内螺纹孔内与所述内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蜗杆伸至所述第一套管内的部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套管之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管的一部分伸至所述第一套管之外;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夹持件、第一连接杆、第二固定板、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可伸缩连接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连接板、驱动部件、压紧杆和压紧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和所述压紧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板设有压紧平面,所述压紧平面用于与建筑模板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或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杆位于所述第一套管之外的部分连接有把手。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设备,包括:两本申请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插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条与其中一个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条与其中另一个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块将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条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条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插接块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条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条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条能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条内,以使各所述第一连接孔能够与任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对齐。
本申请提供的支撑装置,使用时,转动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由此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螺纹杆旋转,因螺纹杆与第二套管的内螺纹孔螺纹配合,因此螺纹杆转动时,第二套管可以随着螺纹杆的转动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第二套管向上移动时,夹持空间的高度变大,此时可以夹持高度较高的建筑模板。第二套管向下移动时,夹持空间的高度变小,此时可以夹持高度较小的建筑模板。由上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可以调整夹持空间的高度,从而适用于对不同高度的建筑模板进行支撑,提升了建筑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增加了安全系数。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底板1,调节组件2,第一套管21,支撑杆22,蜗轮23,蜗杆24,螺纹杆25,第二套管26,内螺纹孔261,把手27,夹持组件3,第一固定板 31,第一夹持件32,第一卡槽321,第一连接杆33,第二固定板34,第二连接杆35,第二夹持件36,第二卡槽361,压紧组件4,连接板41,驱动部件42,压紧杆43,压紧板44,连接组件5,第一连接条51,第一连接孔511,第二连接条52,第二连接孔521,插接块5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请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调节组件2和夹持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2设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夹持组件3设于所述调节组件2上;所述夹持组件3用于夹持建筑模板,所述调节组件2用于调节所述夹持组件3的夹持空间的高度。
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套管21、支撑杆22、蜗轮23、蜗杆24、螺纹杆25、第二套管26;所述第二套管26设有内螺纹孔261;所述第一套管21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支撑杆22、所述蜗轮23和所述第二套管 26的一部分从下至上的位于所述第一套管21内,所述第二套管26与所述第一套管21滑动配合。
所述支撑杆2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蜗轮23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5与所述蜗轮23固定连接,且伸至所述内螺纹孔261内与所述内螺纹孔261螺纹配合;所述蜗杆24伸至所述第一套管21内的部分与所述蜗轮23啮合,所述蜗杆24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套管21之外。其中支撑杆22起到支撑蜗轮23的作用,从而增加支撑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使用时,转动蜗杆24,蜗杆24与蜗轮23啮合,由此带动蜗轮23转动,蜗轮23转动带动螺纹杆25旋转,因螺纹杆25与第二套管26的内螺纹孔261螺纹配合,因此螺纹杆25转动时,第二套管26可以随着螺纹杆 25的转动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螺纹杆25顺时针旋转时,第二套管26向上移动;螺纹杆25逆时针转动时,第二套管26 向下移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螺纹杆25顺指针旋转时,第二套管26向下移动;螺纹杆25逆时针旋转时,第二套管26向上移动。第二套管26向上移动时,夹持空间的高度变大,此时可以夹持高度较高的建筑模板。第二套管26向下移动时,夹持空间的高度变小,此时可以夹持高度较小的建筑模板。
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可以调整夹持空间的高度,从而适用于对不同高度的建筑模板进行支撑,提升了建筑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增加了安全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管26的一部分伸至所述第一套管21之外;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一夹持件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固定板34、第二连接杆35和第二夹持件36;所述第一夹持件32上设有第一卡槽321,所述第二夹持件36上设有第二卡槽361。
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与所述第一套管2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所述第一夹持件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4与所述第二套管2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 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4和所述第二夹持件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321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卡槽361的开口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当第二套管26向上移动时,第二套管26带动第二夹持件36向上移动,此时,第二夹持件36和第一夹持件32之间的距离增加,因此夹持空间的高度增加,从而可以支撑高度较高的建筑模板。当第二套管26向下移动时,第二套管26带动第二夹持件36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夹持件36和第一夹持件32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夹持空间的高度减小,从而可以支撑高度较低的建筑模板。
当需要支撑建筑模板时,将第二套管26向上移动,使得夹持空间的高度大于建筑模板的高度,然后将建筑模板的底部放置于第一卡槽321内,然后将第二套管26向下移动,使得建筑模板的顶部位于第二卡槽361内。由此,可以简单快速的对不同规格的建筑模板进行支撑,且支撑稳定性比较强,安全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3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5均为可伸缩连接杆。由此,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5的长度均可以调整,由此,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5的长度,从而调整第一夹持件32和第二夹持件36对建筑模板的支撑稳定性,使得第一夹持件32 和第二夹持件36在垂直向基本处于平齐状态。更具体的,因高度较高的建筑模板容易出现翘曲现象,因此,通过设置伸缩杆,调整第一夹持件32和第二夹持件36各自与调节组件的距离,可以对发生翘曲的建筑模板起到一定的校正作用,有利于较好的夹持发生翘曲的建筑模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压紧组件 4,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连接板41、驱动部件42、压紧杆43和压紧板44。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第一套管2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4之间;所述驱动部件42的固定端与所述连接板41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杆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42的驱动端和所述压紧板44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板44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32 和所述第二夹持件36之间。
在第一夹持件32和第二夹持件36对建筑模板进行支撑时,若建筑模板高度较高,在进行竖向夹持时稳定性较差,因此设置压紧组件4对建筑模板的中部进行支撑。具体的,建筑模板还未就位时,驱动部件42回缩并带动压紧杆43移动,压紧杆43带动压紧板44离夹持空间一定的距离,方便建筑模板的就位。当第一夹持件32和第二夹持件36对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后,再驱动部件42带动压紧杆43移动,压紧杆43带动压紧板44靠近夹持空间,并与建筑模板接触,为建筑模板的中部提供支撑力,从而增加建筑模板的稳定性,提升安全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板44设有压紧平面,所述压紧平面用于与建筑模板接触。压紧平面可以与建筑模板面面接触,从而增加支撑平面,使得建筑模板的稳定性增加,防止建筑模板倾倒,从而增加安全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42包括电机或气缸。若驱动部件42 为电机,则电机的主体与连接板41固定,电机的伸缩轴可以带动压紧杆 43移动,压紧杆43再带动压紧板44移动,以使压紧板44与建筑模板接触或远离。若驱动部件42为气缸,则气缸的缸体与连接板41固定,气缸的连杆可以带动压紧杆43移动,压紧杆43再带动压紧板44移动,以使压紧板44与建筑模板接触或远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杆24位于所述第一套管21之外的部分连接有把手27。第二套管26需要向下或者向上移动时,作业人员可以利用该把手27进行操作,从而增加操作便利性。
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设备,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以及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条51、第二连接条52和插接块53。所述第一连接条51与其中一个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条52 与其中另一个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块53将所述第一连接条51 和所述第二连接条52可拆卸连接。
因建筑模板一般成双使用,因此设置两个支撑装置,从而可以同时对两个建筑模板进行支撑。然后利用连接组件5将两个支撑装置连接,可以增加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条5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511,所述第二连接条5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521;所述插接块53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5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521中,以将所述第一连接条51和所述第二连接条52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连接孔511、第二连接孔521和插接块53配合的方式,使得两个支撑装置可靠连接,且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条51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 511,所述第二连接条52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521;所述第一连接条51能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条52内,以使各所述第一连接孔511能够与任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521对齐。因建筑模板具有不同的规格,因此相对应的可以设置不同规格的支撑装置,不同规格的支撑装置,其底板1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不尽相同。此时,第一连接条51上设多个第一连接孔 511,第二连接条52上设多个第二连接孔521,即使需要连接的两个底板1 的形状和大小有差异,但第一连接条51和第二连接条52是一致的,从而使得不同的第一连接孔511和第二连接孔521对齐,能满足不同规格的两个底板1,通过插接块53连接。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建筑模板,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空间的高度;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套管、支撑杆、蜗轮、蜗杆、螺纹杆、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套管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杆、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二套管的一部分从下至上的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配合;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且伸至所述内螺纹孔内与所述内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蜗杆伸至所述第一套管内的部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套管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的一部分伸至所述第一套管之外;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夹持件、第一连接杆、第二固定板、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可伸缩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连接板、驱动部件、压紧杆和压紧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和所述压紧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设有压紧平面,所述压紧平面用于与建筑模板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或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位于所述第一套管之外的部分连接有把手。
8.一种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以及两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插接块;
所述第一连接条与其中一个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条与其中另一个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块将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条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条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插接块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条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条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条能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条内,以使各所述第一连接孔能够与任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对齐。
CN202121075299.9U 2021-05-19 2021-05-19 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 Active CN215907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5299.9U CN215907419U (zh) 2021-05-19 2021-05-19 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5299.9U CN215907419U (zh) 2021-05-19 2021-05-19 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7419U true CN215907419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7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5299.9U Active CN215907419U (zh) 2021-05-19 2021-05-19 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7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9436B (zh) 一种塑料大棚钢结构骨架安装施工方法
CN215907419U (zh) 用于支撑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及支撑设备
CN210819210U (zh) 一种电容加工用夹具
CN217975551U (zh) 一种可调式异型钢桁架临时支撑胎架
CN213196548U (zh) 一种钢材加工用打孔设备
CN112025892B (zh) 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红木板材成型后防腐加工工艺
CN220254313U (zh) 一种电动机定子固定装置
CN218658618U (zh) 一种pcba板校准夹具
CN111710497A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高频变压器
CN220051534U (zh) 一种接头对中装置
CN112139295A (zh) 一种u型螺栓弯曲前原材料校直设备
CN218487768U (zh) 一种用于铣床夹具的松紧组件
CN216967657U (zh) 一种用于电机生产线的定转子装配装置
CN204181684U (zh) 医用锯及其夹头
CN215986654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光学元件装置
CN216731627U (zh) 一种洒水器的出水管的打孔安装设备
CN110899422A (zh) 一种铝型材折弯装置
CN216216418U (zh) 马达转子镶件组装设备
CN216398306U (zh)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加工的攻丝装置
CN212123023U (zh) 一种新型的异型复杂件的装夹装置
CN211497883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纺丝设备用组件筒
CN209006843U (zh) 一种发电机控制面板的焊接治具
CN217800240U (zh) 一种车床可调节偏心夹头
CN221030134U (zh) 一种软地面粉喷桩机的安装定位结构
CN219852264U (zh) 一种调节支撑尺寸的片材打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