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7326U - 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7326U
CN215907326U CN202121425301.0U CN202121425301U CN215907326U CN 215907326 U CN215907326 U CN 215907326U CN 202121425301 U CN202121425301 U CN 202121425301U CN 215907326 U CN215907326 U CN 215907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module
pedal
scaffol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53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糜行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wei Guol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4253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7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7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7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模块以及可拆卸的脚踏板模块和爬梯模块;脚手架模块包括四根两两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支撑杆,位于前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以及位于后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交叉支撑杆,位于左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以及位于右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上水平支撑杆和下水平支撑杆,上水平支撑杆与下水平支撑杆平行且分别位于脚手架模块上下两侧;脚踏板模块包括脚踏板本体和脚踏盖板,脚踏板本体两侧均设置有脚踏板挂钩,脚踏板挂钩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上;爬梯模块存在攀爬状态和支撑状态两种工作状态。不仅增大了站立面积,而且还节省了爬梯的收纳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搭设脚手架以便工人行走、操作,为方便工人攀爬往往需要设置爬梯。现有技术中有内置式爬梯和外观式爬梯两种,内置式爬梯设置在脚手架内部,在脚手架占地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脚踏板的面积会相对减少;外挂式爬梯设置在脚手架外侧,虽然不占用脚踏板的面积,但是倾斜设置的外挂式爬梯占用施工现场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模块以及可拆卸的脚踏板模块和爬梯模块;
所述脚手架模块包括四根两两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支撑杆,位于前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以及位于后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交叉支撑杆,位于左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以及位于右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上水平支撑杆和下水平支撑杆,所述上水平支撑杆与下水平支撑杆平行且分别位于脚手架模块上下两侧;
所述脚踏板模块包括脚踏板本体和脚踏盖板,所述脚踏板本体两侧均设置有脚踏板挂钩,所述脚踏板挂钩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上;
所述爬梯模块存在攀爬状态和支撑状态两种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爬梯模块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侧杆,两根所述侧杆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阶梯板,每根所述侧杆内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转动销,所述阶梯板与转动销转动连接;两根所述侧杆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承重杆,每个所述阶梯板上均设置有承重杆定位槽;每根所述侧杆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杆,每个所述阶梯板上均设置有限位槽;每根所述侧杆两端均设置有爬梯挂钩,每根所述侧杆上均设置有两个上支撑杆卡槽,所述爬梯挂钩的开口方向与上支撑杆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当爬梯模块为攀爬状态时,所述爬梯模块整体处于倾斜状态,位于侧杆上端的爬梯挂钩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上,位于侧杆下端的爬梯挂钩扣接在下水平支撑杆上,所述承重杆位于承重杆定位槽内,所述脚踏盖板扣接在脚踏板本体上;
当爬梯模块为支撑状态时,所述爬梯模块整体处于水平状态,所述侧杆上的上支撑杆卡槽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上,所述限位杆位于限位槽内,所述脚踏盖板扣接在爬梯模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杆的截面圆心与转动销的截面圆心的连线与侧杆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45°,目的是当爬梯模块为攀爬状态时,使阶梯板与侧板之间的夹角为45°,以便工人更加平稳安全的攀爬到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截面圆心与转动销的截面圆心的连线与侧杆的长度方向平行,目的是当爬梯模块为支撑状态时,使阶梯板与侧板平行,以便扣接脚踏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盖板、脚踏板本体和阶梯板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系数,使攀爬、施工过程更加安全。
进一步的,每根所述垂直支撑杆下端均设置有地脚板,用以增大垂直支撑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整体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每根所述上水平支撑杆下方均设置有加固杆,使整体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阶梯板与转动销之间设置有阻尼材料,用以增大阶梯板的转动阻力,使工人踩踏阶梯板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采用可拆卸的脚踏板模块与爬梯模块,使脚手架的搭建更加快捷高效;爬梯模块存在攀爬状态和支撑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工人能够随机快速切换两种状态;同时可以利用爬梯模块当作支撑架,结合脚踏盖板实现了脚踏板模块的扩展,不仅增大了站立面积,而且还节省了爬梯的收纳空间,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攀爬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攀爬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5为攀爬状态下爬梯模块的右前轴测示意图;
图6为攀爬状态下爬梯模块的左后轴测示意图;
图7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支撑状态下的爬梯模块和脚踏盖板爆炸示意图。
其中,1、脚手架模块,2、脚踏板模块,3、爬梯模块,101、垂直支撑杆,102、上水平支撑杆,103、下水平支撑杆,104、交叉支撑杆,105、地脚板,201、脚踏板主体,202、脚踏板挂钩,203、脚踏盖板,301、侧杆,302、阶梯板,303、爬梯挂钩,304、承重杆,305、承重杆定位槽,306、限位槽,307、限位杆,308、上支撑杆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8所示的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模块1以及可拆卸的脚踏板模块2 和爬梯模块3;
所述脚手架模块1包括四根两两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支撑杆101,位于前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101之间以及位于后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101之间均设置有交叉支撑杆104,位于左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101之间以及位于右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101之间均设置有上水平支撑杆102和下水平支撑杆103,所述上水平支撑杆102与下水平支撑杆103平行且分别位于脚手架模块1上下两侧;
所述脚踏板模块2包括脚踏板本体和脚踏盖板203,所述脚踏板本体两侧均设置有脚踏板挂钩202,所述脚踏板挂钩202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102上;
所述爬梯模块3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侧杆301,两根所述侧杆301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阶梯板302,每根所述侧杆301内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转动销,所述阶梯板302 与转动销转动连接;两根所述侧杆301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承重杆304,每个所述阶梯板302上均设置有承重杆定位槽305;每根所述侧杆301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杆307,每个所述阶梯板302上均设置有限位槽306;每根所述侧杆301两端均设置有爬梯挂钩303,每根所述侧杆301上均设置有两个上支撑杆卡槽308,所述爬梯挂钩303的开口方向与上支撑杆卡槽308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爬梯模块3存在攀爬状态和支撑状态两种工作状态;
当爬梯模块3为攀爬状态时,所述爬梯模块3整体处于倾斜状态,位于侧杆301上端的爬梯挂钩303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102上,位于侧杆301下端的爬梯挂钩303扣接在下水平支撑杆103上,所述承重杆304位于承重杆定位槽305内,所述脚踏盖板203扣接在脚踏板本体上;
当爬梯模块3为支撑状态时,所述爬梯模块3整体处于水平状态,所述侧杆301上的上支撑杆卡槽308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102上,所述限位杆307位于限位槽306内,所述脚踏盖板203扣接在爬梯模块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杆304的截面圆心与转动销的截面圆心的连线与侧杆301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45°,目的是当爬梯模块3为攀爬状态时,使阶梯板302与侧板之间的夹角为45°,以便工人更加平稳安全的攀爬到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307的截面圆心与转动销的截面圆心的连线与侧杆301的长度方向平行,目的是当爬梯模块3为支撑状态时,使阶梯板302与侧板平行,以便扣接脚踏盖板2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踏盖板203、脚踏板本体和阶梯板302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系数,使攀爬、施工过程更加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每根所述垂直支撑杆101下端均设置有地脚板105,用以增大垂直支撑杆10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整体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每根所述上水平支撑杆102下方均设置有加固杆,使整体更加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阶梯板302与转动销之间设置有阻尼材料,用以增大阶梯板302的转动阻力,使工人踩踏阶梯板302更加安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使用前先将脚手架模块1架设好,然后将爬梯模块3扣在脚手架模块1上,即将侧杆301上端的爬梯挂钩303扣接在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102上,将侧杆301下端的爬梯挂钩303扣接在下水平支撑杆103上;然后将脚踏板模块2扣接在脚手架模块1上,即将脚踏板本体两侧的脚踏板挂钩202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102上;抠下脚踏盖板203后,踩在脚踏板本体上,将爬梯模块3调转并搭载上水平支撑杆102上,即侧杆301上的上支撑杆卡槽308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102上;最后将脚踏盖板203扣接在脚踏板本体上完成安装。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架模块以及可拆卸的脚踏板模块和爬梯模块;
所述脚手架模块包括四根两两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支撑杆,位于前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以及位于后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交叉支撑杆,位于左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以及位于右侧的两根垂直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上水平支撑杆和下水平支撑杆,所述上水平支撑杆与下水平支撑杆平行且分别位于脚手架模块上下两侧;
所述脚踏板模块包括脚踏板本体和脚踏盖板,所述脚踏板本体两侧均设置有脚踏板挂钩,所述脚踏板挂钩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上;
所述爬梯模块存在攀爬状态和支撑状态两种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模块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侧杆,两根所述侧杆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阶梯板,每根所述侧杆内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转动销,所述阶梯板与转动销转动连接;两根所述侧杆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承重杆,每个所述阶梯板上均设置有承重杆定位槽;每根所述侧杆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杆,每个所述阶梯板上均设置有限位槽;每根所述侧杆两端均设置有爬梯挂钩,每根所述侧杆上均设置有两个上支撑杆卡槽,所述爬梯挂钩的开口方向与上支撑杆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当爬梯模块为攀爬状态时,所述爬梯模块整体处于倾斜状态,位于侧杆上端的爬梯挂钩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上,位于侧杆下端的爬梯挂钩扣接在下水平支撑杆上,所述承重杆位于承重杆定位槽内,所述脚踏盖板扣接在脚踏板本体上;
当爬梯模块为支撑状态时,所述爬梯模块整体处于水平状态,所述侧杆上的上支撑杆卡槽扣接在上水平支撑杆上,所述限位杆位于限位槽内,所述脚踏盖板扣接在爬梯模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杆的截面圆心与转动销的截面圆心的连线与侧杆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截面圆心与转动销的截面圆心的连线与侧杆的长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盖板、脚踏板本体和阶梯板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垂直支撑杆下端均设置有地脚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上水平支撑杆下方均设置有加固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板与转动销之间设置有阻尼材料。
CN202121425301.0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Active CN215907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5301.0U CN215907326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5301.0U CN215907326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7326U true CN215907326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8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5301.0U Active CN215907326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73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8069A (zh) * 2023-09-04 2023-10-03 福建荣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8069A (zh) * 2023-09-04 2023-10-03 福建荣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116838069B (zh) * 2023-09-04 2023-12-19 福建荣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0732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梯脚手架
CN21386885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多功能脚手架
WO2012064204A2 (en) A scaffold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same
CN213391121U (zh)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
CN21242805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梯
CN211949471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饰装修用脚手架
KR20100000024U (ko) 건축용 지지대의 수직지주
CN213418457U (zh) 一种建筑脚手架用挂梯
CN214697648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增高架
CN212249102U (zh) 一种折叠式脚手架
CN220580457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结构
CN211949468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高空维修脚手架
CN219298746U (zh) 建筑装修用脚手架
CN21177712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带有保护装置的扶梯
CN212614468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移动型爬梯
CN211775612U (zh) 悬挂式的外架填芯操作平台
CN217631212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盘扣式脚手架钢爬梯
CN219411784U (zh) 一种具有挂梯调节功能的脚手架
CN216042488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施工用施工架
CN211691371U (zh) 一种可调节式建筑用脚手架
CN217602555U (zh) 一种施工作业用梯笼
CN210947647U (zh) 一种建筑用可拆卸便携式脚手架
CN21525443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
CN217841499U (zh) 一种便捷式临时防滑梯
CN220487470U (zh) 一种外挂便携式高空作业上人爬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2

Address after: No. 69, Group 8, Feilong Village, Yunji Town, Changshou District, Chongqing, 401220

Patentee after: Tang Hongju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Wei Guoyin

Patentee after: Xiao Ping

Address before: 277599 No. 52, yard 1, Longyang street, Longyang Town, Tengzhou City,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i Xingtao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6

Address after: 400060, Building 10, No. 3-C, Jinzi Street,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Zhongwei Guol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69, Group 8, Feilong Village, Yunji Town, Changshou District, Chongqing, 401220

Patentee before: Tang Hongju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Wei Guoyin

Patentee before: Xiao 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