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1464U -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1464U
CN215891464U CN202122419395.7U CN202122419395U CN215891464U CN 215891464 U CN215891464 U CN 215891464U CN 202122419395 U CN202122419395 U CN 202122419395U CN 215891464 U CN215891464 U CN 215891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pipe
fastening sleeve
auxiliary
pipe
steel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93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簪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4193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1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1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1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防漏连接管件,包括有相互对接插入一起的主空心管和辅空心管、及将主空心管和辅空心管相紧固一起连接的螺母,在所述主空管与辅空心管之间还依次安装有数个软质密封圈、钢珠紧固套装置;本实用新型在辅空心管不用开螺纹牙的情况下,通过螺母、锥形紧固套、钢珠、软质密封圈及螺母之间的相互连接作用,利用钢珠与内凹痕的咬合,使得辅助空心管难以从主空心管内拔出来,以及无数个软质密封圈层状受力挤压后达到了防止漏水渗水或漏气的现象发生,可以大大延长气体管道或水管道的使用寿命,节省人工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管件与管件之间连接牢靠,可以有效防止漏水、渗水或渗漏气体情况发生的防漏连接管件。
背景技术
自来水管或燃气管道的无限长度,需要依靠无数个有限长度的短管依次连接起来进行使用,因此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传统的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依靠在管道上进行开螺纹牙,相互旋接起来;其在长期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渗水或漏水的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则渗漏出来的自来水容易腐蚀水管周边的配件,从而影响到水管的使用寿命;同理,气体供应管道也一样,当气压增大时,流经气管内的气体也会容易出现渗漏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牢靠,利用多层密封圈层及钢珠有效防止渗水、漏水或漏气现象发生的防漏连接管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漏连接管件,包括有相互对接插入一起的主空心管和辅空心管、及将主空心管和辅空心管相紧固一起连接的螺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空管与辅空心管之间还依次安装有数个软质密封圈和钢珠紧固套装置。
所述的钢珠紧固套装置包括有锥形紧固套和无数个钢珠。
所述的钢珠活动排列设置在锥形紧固套的边缘口内。
所述的钢珠依次焊接在锥形紧固套的边缘口内。
所述主空心管的一端头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形成外螺纹头,所述的数个软质密封圈是安装在所述外螺纹头内。
所述的锥形紧固套是套接在辅空心管上,锥形紧固套的大头端与辅助空心管的外壁形成放置钢珠的空隙。
所述的辅空心管的管径小于主空心管的管径,方便辅空心管插入到主空心管上。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的连接方法,包括将数个软质密封圈和锥形紧固套依次装入到辅助空心管上后,再将辅助空心管对接插入到主空心管内,并且保证锥形紧固套的大头端远离主空心管进行安装状态;利用锥形紧固套的小头端将数个软质密封圈推送进入到主空心管的外螺纹头内,再将数个钢珠插入到锥形紧固套大头端与辅助空心管的管壁之间,最后利用螺母锁紧在主空心管的外螺纹头上,而其内的锥形紧固套被迫压紧,随即分布在锥形紧固套大头端口内的钢珠压迫辅助空心管的管壁,使得辅助空心管的管壁周圈被迫压成内凹痕;利用钢珠与内凹痕的咬合,使得辅助空心管难以从主空心管内拔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辅空心管不用开螺纹牙的情况下,通过螺母、锥形紧固套、钢珠、软质密封圈及螺母之间的相互连接作用,利用钢珠与内凹痕的咬合,使得辅助空心管难以从主空心管内拔出来,以及无数个软质密封圈层状受力挤压后达到了防止漏水渗水或漏气的现象发生,可以大大延长气体管道或水管道的使用寿命,节省人工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辅空心管上的部件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锥形紧固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空心管被钢珠压迫后形成的内凹痕示意图。
下列是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主空心管;2、软质密封圈;3、钢珠紧固套装置;4、辅空心管;5、螺母;101、外螺纹头;301、钢珠;302、锥形紧固套;401、内凹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防漏连接管件,包括有相互对接插入一起的主空心管1和辅空心管4、及将主空心管1和辅空心管4相紧固一起连接的螺母5,主空心管和辅空心管即可以为水管也可以为气道管;为了防止两管道之间的连接处产生漏水或漏气的现象,在所述主空管1与辅空心管4之间还依次安装有数个软质密封圈2、钢珠紧固套装置3;钢珠紧固套装置3可进一步将数个软质密封圈2进行层层压紧,达到连接紧密作用;而钢珠紧固套装置3内的钢珠在螺母5的紧固作用下,将辅助空心管4管壁压迫成内凹痕401。
如图1所示,所述主空心管的1一端头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形成外螺纹头101,所述的数个软质密封圈2是安装在所述外螺纹头内,进一步通过锥形紧固套302对其压紧;所述的锥形紧固套3的小口端靠近软质密封圈,利用小口端的端面将无数个密封圈推入管内。
如图4所示,当钢珠紧固套装置3内的钢珠是活动放置时,数个软质密封圈和锥形紧固套依次装入到辅助空心管4上后,再将辅助空心管对接插入到主空心管1内,并且保证锥形紧固套302的大头端远离主空心管1进行安装状态;利用锥形紧固套302的小头端将数个软质密封圈2推送进入到主空心管1的外螺纹头内,再将数个钢珠301插入到锥形紧固套302大头端与辅助空心管4的管壁之间,最后利用螺母锁紧在主空心管的外螺纹头上,而其内的锥形紧固套被迫压紧,随即分布在锥形紧固套302大头端口内的钢珠压迫辅助空心管4的管壁,使得辅助空心管4的管壁周圈被迫压成内凹痕401;利用钢珠与内凹痕401的咬合,使得辅助空心管4难以从主空心管1内拔出来。
当然,钢珠紧固套装置3内的钢珠301是直接焊接在锥形紧固套302的大头端口内壁时,锥形紧固套302与钢珠301形成一个整体直接安装在辅助空心管上,同样可以起到钢珠压迫辅助空心管4的管壁,使得辅助空心管4的管壁周圈被迫压成内凹痕401
所述的辅空心管4的管径小于主空心管1的管径,方便辅空心管4插入到主空心管1上。
由于辅空心管在不用开螺纹牙的情况下可以无限连接若干个水管或气管,连接紧密,安装方便。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防漏连接管件,包括有相互对接插入一起的主空心管和辅空心管、及将主空心管和辅空心管相紧固一起连接的螺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空心管与辅空心管之间还依次安装有数个软质密封圈和钢珠紧固套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钢珠紧固套装置包括有锥形紧固套和无数个钢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钢珠活动排列设置在锥形紧固套的边缘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钢珠依次焊接在锥形紧固套的边缘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主空心管的一端头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形成外螺纹头,所述的数个软质密封圈是安装在所述外螺纹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锥形紧固套是套接在辅空心管上,锥形紧固套的大头端与辅助空心管的外壁形成放置钢珠的空隙。
CN202122419395.7U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 Active CN215891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9395.7U CN215891464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9395.7U CN215891464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1464U true CN215891464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8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9395.7U Active CN215891464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1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15135U (zh) 管道快修螺纹套管接头
CN201071991Y (zh) 卡爪锁紧式管接头
CN215891464U (zh)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
CN113775834A (zh) 一种防漏连接管件及管件的连接方法
CN201715134U (zh) 管道快修套管接头
CN205001756U (zh) 管道抢修器
CN112762272B (zh) 一种新型防水堵漏工艺
CN214466814U (zh) 一种石油机械管道用连接结构
CN215060208U (zh) 多环防漏连接管件
CN211059553U (zh) 一种异径薄壁不锈钢管连接结构
CN215445418U (zh) 密封性能强的水管连接件
CN208074323U (zh) 用于连接异径管的水密连接件
CN2450492Y (zh) 内螺纹锁紧连接头
CN207514466U (zh) 一种塑料管与钢管用异径弯头
CN217422569U (zh) 一种不锈钢三通接头
CN209781913U (zh) 水管连接头
CN206439531U (zh) 一种内衬不锈钢管接头配件
CN201330905Y (zh) 输送管接头
CN214119228U (zh) 一种新型管件的连接装置
CN211599811U (zh) 一种承插伸缩式闭合节装置
CN216408101U (zh) 一种管中管封装头
CN217130593U (zh) 一种防漏油的液压接头
CN202812585U (zh) 一种消防软管用高密封性接扣
CN220488534U (zh) 一种给排水管道密封结构
CN220186137U (zh) 一种管道非开挖隔热软管内衬修复连接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