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6529U -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6529U
CN215886529U CN202121295602.6U CN202121295602U CN215886529U CN 215886529 U CN215886529 U CN 215886529U CN 202121295602 U CN202121295602 U CN 202121295602U CN 215886529 U CN215886529 U CN 215886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istribution
main pipe
water
fill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956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卉
刘玉龙
娜雅
冒建华
安莹玉
何洪昌
王力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956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6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6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6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其中,(1)为模块箱体,(2)为模块进出水接口,(3)为上层进水主管,(4)为配水控制阀门,(5)为配水支管,(6)为上层出水主管,(7)为下层进水主管,(8)为下层出水主管,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层配水区填料,主体填料和下层配水区填料,湿地植物在上层配水区填料中;其中模块箱体中容纳上层配水区填料,主体填料和下层配水区填料,其中上层的配水支管为穿孔管,一端通过配水控制阀门与上层进水主管连接,另一端上层出水主管连接。人工湿地不需要池体土建;进水方式可以在水平流、下行流、上行流之间进行变化,提高标准化程度和运行灵活度。还可加载曝气系统、化学填料等强化处理手段。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
技术领域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属于人工湿地领域。
背景技术
潜流人工湿地: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水生植物,使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下的孔隙间流动并得到净化的构筑物。
模块:以标准化参数建造的人工湿地基本单元,可以相互拼接形成不同处理规模的人工湿地。
流向:指潜流人工湿地内的水流方向,包括水平流、上行流、下行流等。
人工湿地是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典型代表,通常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构筑物。按照污水流动方式,人工湿地又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freewater surface flow wetland,FWS)、水平潜流湿地(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wetland,HSSF)和垂直潜流湿地(vertical flow wetland,VF)。人工湿地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河湖水净化等领域,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人工湿地技术与传统生化、物化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系统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建设投资和运转成本低、生态景观价值高的优点,但也具有标准化程度低、占地面积大、土建施工复杂、堵塞后不易修复的缺点。尤其是在污水处理规模较大,或作为临时工程,亦或地质条件较差时,往往由于上述特点限制而无法采用人工湿地。模块化、可装配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人工湿地技术发展完善的主要方向之一,对水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人工湿地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模块化,进而完成较为简便的人工湿地安装和填料更换;一是采用模块化筐篮作为人工湿地的单元分隔,二是采用标准化的填料设置和配水管道设置。
现有技术的缺点
(1)湿地模块结构独立性不足,池体土建工程量仍然较大。
(2)配水方式的灵活性不足,一旦模块建造好,进水方式就固定,难以更改。
本实用新型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1)不需要池体土建,人工湿地模块可以在安装前完成通水调试,现场连接集配水主管后即可运行。
(2)进水方式可以根据运行情况,在水平流、下行流、上行流之间进行变化,提高标准化程度和运行灵活度。
(3)在标准化模块的基础上也可以加载曝气系统、化学填料等强化处理手段,使模块化湿地实现定制化功能。
发明内容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中,1为模块箱体,2为模块进出水接口,3为上层进水主管,4为配水控制阀门,5为配水支管,6为上层出水主管,7为下层进水主管,8为下层出水主管,9为上层配水区填料,10为主体填料,11为下层配水区填料,12为湿地植物。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层配水区填料,主体填料和下层配水区填料,湿地植物在上层配水区填料中;
其中模块箱体1用于容纳湿地填料和配水系统,其中上层的配水支管为穿孔管,一端通过配水控制阀门4与上层进水主管3连接,另一端上层出水主管6连接;
下层的配水支管一端通过配水控制阀门4与下层进水主管7连接,另一端下层出水主管8连接;
配水控制阀门4为三通阀门,进水可以通过上层进水主管3进入模块,也可以通过下层进水主管7进入模块。
模块中配水有三种模式。
一是下行流配水:进水通过上层进水主管3进入模块,配水控制阀门向配水支管开启,进水经上层进水主管、配水控制阀门进入上层配水支管,并通过上层配水支管中的穿孔向下配水,并通过下层配水支管中的穿孔进入下层配水支管,并汇入下层出水主管8,流出模块箱体。
二是上行流配水:进水通过下层进水主管7进入模块,下层配水控制阀门向配水支管开启,进水经下层进水主管、配水控制阀门进入下层配水支管,并通过下层配水支管中的穿孔向上配水,并通过上层配水支管中的穿孔进入上层配水支管,并汇入上层出水主管6,流出模块箱体1。
三是水平流配水:进水通过上层进水主管3进入模块,配水控制阀门向配水支管关闭,进水经上层进水主管、配水控制阀门进入靠近进水端的三通出水口,渗入靠近进水端的填料层,并在填料层中水平流至出水端,经下层配水支管、下层出水主管流出模块箱体。
其中,上层配水区填料9和下层配水区填料11的粒径为10~25mm,装填后孔隙率为30~55%;主体填料10的粒径为2~10mm,装填后孔隙率为30~45%。
模块箱体为两个以上时,通过上层/下层进水主管与上层/下层出水主管相互连接。
在标准化模块的基础上也可以加载曝气系统、化学填料等强化处理手段,使模块化湿地实现定制化功能。
应用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块,并进行初始通水,保持水位在填料表面10cm,进行湿地植物养护,湿地植物成熟后可降低水位至填料表面以下。
1)根据工程处理规模和场地平面特征,选择一定数量的模块,将模块并排安装于场地上;模块排列的原则为,同一排模块的进/出水口朝向相同。
2)确定人工湿地流向,并开启或关闭模块中对应的配水阀门。
3)连接模块之间的进水主管、出水主管。
4)通水测试,完成模块化装配式人工湿地安装。
5)在运行期间,通过阀门的开关,实现水平流与垂直流之间的切换。
6)当需要更换填料或需要维修时,断开待维修模块与主管的连接,对该模块进行离线维修,或者直接替换新的同规格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人工湿地模块的即插即用式安装,简化设计流程,减少土建成本,缩短调试时间,并可结合搭载工具实现移动化。
本实用新型实现人工湿地模块的流向可调节功能,使同一个模块能够作为水平潜流湿地、上行流垂直潜流湿地和下行流垂直潜流湿地使用,提高了模块的适用性和标准化程度,降低了规模化生产成本。
利用金属或工程塑料箱体作为人工湿地模块池体,简化了土建需求,并实现即插即用式安装。
配水系统的独创式设计使人工湿地模块在安装后依然能够改变流向,提高标准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模块透视示意图
图2模块剖面示意图
图3穿孔管示意图
图4实施例平面连接示意图
图5实施例剖面连接示意图(下行流模式)
图6实施例剖面连接示意图(水平流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块化变流向人工湿地主要由箱体、配水系统、填料、植物等部分组成,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
其中,1为模块箱体,2为模块进出水接口,3为上层进水主管,4为配水控制阀门,5为配水支管,6为上层出水主管,7为下层进水主管,8为下层出水主管,9为上层配水区填料,10为主体填料,11为下层配水区填料,12为湿地植物。
其中模块箱体1用于容纳湿地填料和配水系统,可以由不锈钢、碳钢、玻璃钢、工程塑料等材质制造,形状可以是立方体、圆柱体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模块进出水接口可以是承插连接、法兰连接、软管连接等形式,并采用防水胶带、橡胶垫圈等方式密封。进水主管、出水主管和配水支管可以是金属管、塑料管或复合管材,其中配水支管5为穿孔管,一端通过配水控制阀门与主管连接,另一端安装堵头;下层配水支管中可安装曝气软管。配水控制阀门4为三通阀门,用于开闭、调节向配水支管的流量。进水可以通过上层进水主管3进入模块,也可以通过下层进水主管7进入模块。模块中配水有三种模式。一是下行流配水:进水通过上层进水主管3进入模块,配水控制阀门向配水支管开启,进水经上层进水主管、配水控制阀门进入上层配水支管,并通过上层配水支管中的穿孔向下配水,并通过下层配水支管中的穿孔进入下层配水支管,并汇入下层出水主管8,流出模块箱体。二是上行流配水:进水通过下层进水主管7进入模块,下层配水控制阀门向配水支管开启,进水经下层进水主管、配水控制阀门进入下层配水支管,并通过下层配水支管中的穿孔向上配水,并通过上层配水支管中的穿孔进入上层配水支管,并汇入上层出水主管6,流出模块箱体1。三是水平流配水:进水通过上层进水主管3进入模块,配水控制阀门向配水支管关闭,进水经上层进水主管、配水控制阀门进入靠近进水端的三通出水口,渗入靠近进水端的填料层,并在填料层中水平流至出水端,经下层配水支管、下层出水主管流出模块箱体。配水区和主体填料可以是粗砂、火山岩、石灰石、陶粒、废砖、有机填料及多种填料混合物。其中,上层配水区填料9和下层配水区填料11的粒径为10~25mm,装填后孔隙率为30~55%;主体填料10的粒径为2~10mm,装填后孔隙率为30~45%。湿地植物可以是芦苇、香蒲、美人蕉、翠芦莉等挺水植物或湿生植物。
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块化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主要由箱体、配水管道、阀门、填料、植物等部分组成。
总体技术方案实现过程如下:
1)制作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块,并进行初始通水,保持水位在填料表面10cm,进行湿地植物养护,湿地植物成熟后可降低水位至填料表面以下。
2)根据工程处理规模和场地平面特征,选择一定数量的模块,待工程场地完成平整,满足结构要求后,将模块并排安装于场地上;模块排列的原则为,同一排模块的进/出水口朝向相同。
3)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人工湿地流向,并开启或关闭模块中对应的配水阀门。
4)连接模块之间的进水主管、出水主管。
5)通水测试,完成模块化装配式人工湿地安装。
6)在运行期间,可以通过阀门的开关,实现水平流与垂直流之间的切换。
7)当需要更换填料或需要维修时,断开待维修模块与主管的连接,对该模块进行离线维修,也可直接替换新的同规格模块。
实例1硬件连接示意图、流程图
可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并联作为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其平面连接图如下:
参考图3、图4、图5所示连接方式平面图和剖面图,实例1技术方案实现过程如下:
(1)制作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块,并进行初始通水,保持水位在填料表面10cm,进行湿地植物养护,湿地植物成熟后可降低水位至填料表面以下。
(2)根据工程处理规模和场地平面特征,选择3个立方体模块,待工程场地完成平整,满足结构要求后,将模块并排安装于场地上;进水口统一朝西布置,出水口朝东布置。
(3)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人工湿地流向为下行垂直流,故保持支管配水阀门开启。
(4)连接模块之间的上层进水主管。
(5)连接模块之间的下层出水主管。
(6)通水测试,完成模块化装配式人工湿地安装。
(7)在运行期间,当需要转换湿地为水平流时,关闭上层、下层支管配水阀门,则湿地模块转换为水平流。
(8)当需要更换填料或需要维修时,断开待维修模块与主管的连接,对该模块进行离线维修,也可直接替换新的同规格模块。

Claims (3)

1.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其中,(1)为模块箱体,(2)为模块进出水接口,(3)为上层进水主管,(4)为配水控制阀门,(5)为配水支管,(6)为上层出水主管,(7)为下层进水主管,(8)为下层出水主管,(9)为上层配水区填料,(10)为主体填料,(11)为下层配水区填料,(12)为湿地植物;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层配水区填料,主体填料和下层配水区填料,湿地植物在上层配水区填料中;
其中模块箱体中容纳上层配水区填料,主体填料和下层配水区填料,其中上层的配水支管为穿孔管,一端通过配水控制阀门(4)与上层进水主管(3)连接,另一端上层出水主管(6)连接;
下层的配水支管一端通过配水控制阀门与下层进水主管(7)连接,另一端下层出水主管(8)连接;
配水控制阀门(4)为三通阀门,上层进水主管连接模块箱体,或者下层进水主管连接模块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
其中,上层配水区填料和下层配水区填料的粒径为10~25mm,装填后孔隙率为30~55%;主体填料的粒径为2~10mm,装填后孔隙率为3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
模块箱体为两个以上时,通过上层/下层进水主管与上层/下层出水主管相互连接。
CN202121295602.6U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 Active CN215886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5602.6U CN215886529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5602.6U CN215886529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6529U true CN215886529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0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95602.6U Active CN215886529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6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39320U (zh) 一种模拟天然河道的实验系统装置
CN104926038B (zh)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
CN107827311A (zh) 治理污染水体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用四位一体就地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2219335A (zh) 蚯蚓土壤渗滤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CN203922957U (zh) 化粪池
CN2828027Y (zh) 一种潜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
CN101955263A (zh) 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215886529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变流向潜流人工湿地
CN107445304B (zh) 适于潜流人工湿地的强化脱氮方法及强化脱氮湿地系统
CN105601043A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生态化微动力处理系统
CN206532507U (zh) 一种非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地下水渗流规律模拟试验仪
CN201825788U (zh) 一种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208065925U (zh) 一体化水处理工艺系统
CN207348008U (zh) 一种尾矿的堆坝或溃坝相似模型实验装置
CN203159411U (zh) 零能耗土地吸附床污水处理系统
CN205076891U (zh) 一种多级自由组合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水处理单元
CN209161755U (zh) 一种模块化湿地系统
CN203946995U (zh) 速分式污水处理系统
CN107215958A (zh) 一种复合垂直潮汐流人工湿地的方法及装置
CN210711144U (zh) 一种模块化反冲洗人工湿地装置
CN107117777A (zh) 小型模块化蜂窝状污水处理池
CN210287064U (zh) 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湿地
CN105862967A (zh) 适用于城市绿地的雨水蓄水回渗模块和系统
CN107083761B (zh) 一种农村河道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处理系统
CN202465356U (zh) 兼具污染物削减与景观利用的缓流河道侧沟修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