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2463U - 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2463U
CN215872463U CN202121920492.8U CN202121920492U CN215872463U CN 215872463 U CN215872463 U CN 215872463U CN 202121920492 U CN202121920492 U CN 202121920492U CN 215872463 U CN215872463 U CN 215872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wireless
module
gear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204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1219204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2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2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2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无线供电模块、无线受电模块、无线数据发射模块、无线数据接收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第一电路板中部和第二电路板中部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和无线受电模块中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之间连接有金属管,金属管上端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金属管下端与第二电路板转动连接,所述金属管外套设有散热管,散热管内侧和外侧均呈环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所述第二电路板外侧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外侧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啮合有齿轮,齿轮下侧连接有电机,齿轮上侧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左侧设置有若干个扇叶。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能量传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能量传输作为一种能量传输手段,可以在非接触的状态下,不借助线缆等媒介实现电能传输,近年来无线能量传输在无线充电领域获得了成功应用,而在无线能量和信息同时传输等结合领域也有了一定探索,目前无线能量和无线信息同时传输,有采用磁场共振和微波辐射传输两种方法,分别对应窄带和宽带通信系统;激光扫描雷达在工作时激光扫描雷达工作时,其光电传感装置需360°旋转以实现对各个方位障碍物距离的采集,其光电传感采集装置必然需要相对于其供电及数据接收模块做旋转运动。为了给光电传感采集装置供能,并将光电传感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数据接收模块,现有解决方案中大都采用无线数传及导电滑环方式实现;但是导电滑环方式涉及到成本和可靠性的问题,因此实际采用无线信能同传设备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和无线供电的功能,然而无线供电方式产生的磁场对无线数据传输会产生较大干扰,影响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可靠性,同时无线充电模块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使得对应电路板通常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降低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实用、调节快速、无线信能同传互不干扰稳定可靠、且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无线供电模块、无线受电模块、无线数据发射模块、无线数据接收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第一电路板中部和第二电路板中部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和无线受电模块中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之间连接有金属管,金属管上端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金属管下端与第二电路板转动连接,所述金属管外套设有散热管,散热管内侧和外侧均呈环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所述第二电路板外侧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外侧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啮合有齿轮,齿轮下侧连接有电机,齿轮上侧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左侧设置有若干个扇叶。
优选的,无线数据发射模块通过信号发射光电管发射信号,无线数据接收模块通过信号接收光管接收信号,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第三电路板和光电传感采集模块,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磁芯和供电线圈,所述无线受电模块包括受电磁芯和收电线圈。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采用铜或铁或铝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管和散热翅为铜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下端设置有支撑其旋转的轴座。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上端设置有支撑其旋转的轴座。
优选的,所述齿环的直径大于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锥齿轮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线数据发射模块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之间设置有金属管,无线数据在金属管内传输,金属管能够降低无线充电时产生的电磁波对无线信息传输时产生影响,无线信能同传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当电机通过齿轮和齿环带动第二电路板相对于第一电路板低速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扇叶的高速旋转,扇叶产生的气流吹向散热翅和散热管,同时第二电路板转动时,带动散热管和散热翅转动,散热翅能够对热的空气进行搅动,随着散热管和散热翅的旋转,使得散热效果更好,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利用装置本身的电机驱动扇叶旋转风冷散热,无需另外添加驱动组件,减轻装置本体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3、无线供电模块,4、无线受电模块,5、无线数据发射模块,6、无线数据接收模块,7、信号采集模块,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金属管,11、散热管,12、散热翅,13、固定环,14、齿环,15、齿轮,16、电机,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1、第二电路板2、无线供电模块3、无线受电模块4、无线数据发射模块5、无线数据接收模块6和信号采集模块7,所述第一电路板1中部和第二电路板2中部均设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无线供电模块3和无线受电模块4中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8连通的第二通孔9,两个第二通孔9之间连接有金属管10,金属管10上端与第一电路板1固定连接,金属管10下端与第二电路板2转动连接,所述金属管10外套设有散热管11,散热管11内侧和外侧均呈环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12,所述第二电路板2外侧设置有固定环13,固定环13外侧设置有齿环14,所述齿环14啮合有齿轮5,齿轮5下侧连接有电机16,齿轮14上侧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第一锥齿轮17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8左侧设置有若干个扇叶19。
为了实现无线充电和无线信号传输同时进行,本实施例中,无线数据发射模块5通过信号发射光电管发射信号,无线数据接收模块6通过信号接收光管接收信号,所述信号采集模块7包括第三电路板和光电传感采集模块,所述无线供电模块3包括供电磁芯和供电线圈,所述无线受电模块4包括受电磁芯和收电线圈。
为了避免无线充电和无线数据传输同时进行时,电磁波互相干扰,影响本装置性能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1采用铜或铁或铝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管11和散热翅12为铜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为了支撑金属管1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10下端设置有支撑其旋转的轴座。
为了支撑散热管11的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11上端设置有支撑其旋转的轴座。
为了实现第二电路板2低速转动,同时实现散热的快速转动,提高扇叶19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齿环14的直径大于齿轮15的直径,所述第一锥齿轮17的直径大于第二锥齿轮18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无线供电模块3和无线受电模块4以及无线数据发射模块5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6均上下正对设置,且设置在齿环的旋转轴心处,第二电路板相对于第一电路板旋转时,无线供电模块3和无线受电模块4以及无线数据发射模块5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6之间的距离均保持不变,保证了无线充电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无线数据发射模块5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6之间设置有金属管10,金属管10能够降低无线充电时产生的电磁波对无线信息传输时产生影响,同时无线信息传输产生的电磁波无法对充电产生影响,无线信能同传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当电机16通过齿轮15和齿环14带动第二电路板2相对于第一电路板1低速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扇叶19的高速旋转,扇叶19产生的气流吹向散热翅12和散热管11,同时第二电路板2转动时,带动散热管11和散热翅12转动,散热翅12能够对热的空气进行搅动,随着散热管11和散热翅12的旋转,使得散热效果更好,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利用装置本身的电机转动,无需另外添加驱动组件,减轻装置本体的负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无线供电模块、无线受电模块、无线数据发射模块、无线数据接收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中部和第二电路板中部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和无线受电模块中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之间连接有金属管,金属管上端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金属管下端与第二电路板转动连接,所述金属管外套设有散热管,散热管内侧和外侧均呈环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所述第二电路板外侧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外侧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啮合有齿轮,齿轮下侧连接有电机,齿轮上侧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左侧设置有若干个扇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数据发射模块通过信号发射光电管发射信号,无线数据接收模块通过信号接收光管接收信号,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第三电路板和光电传感采集模块,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磁芯和供电线圈,所述无线受电模块包括受电磁芯和收电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采用铜或铁或铝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管和散热翅为铜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下端设置有支撑其旋转的轴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上端设置有支撑其旋转的轴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的直径大于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锥齿轮的直径。
CN202121920492.8U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 Active CN215872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0492.8U CN215872463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0492.8U CN215872463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2463U true CN215872463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9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20492.8U Active CN215872463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2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8478B (zh) 基于电磁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的空间大功率导电旋转关节
CN108448763B (zh) 外转子电机
CN215872463U (zh) 一种无线信能同传控制装置
CN107912077A (zh) 电力传输装置及天线
CN111911780A (zh) 一种5g设备专用信号检测装置
AU2017370496A1 (en) Conductive ring assembly, conductive device and wind turbine
CN206004505U (zh) 一种轮毂电机及电动汽车
WO2021196230A1 (zh) 激光雷达
CN108829218A (zh) 一种便携式笔记本电脑降温装置
CN209358699U (zh) 一种网络交换机散热系统
CN213921423U (zh) 一种用于无人船防撞毫米波雷达
CN218717245U (zh) 用于双驱动风力发电的信号塔
CN11295257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电力的智能配电柜
CN205621859U (zh) 一种雷达水平调节方位传动装置
CN212540710U (zh) 一种高精度北斗毫米波雷达
CN207399731U (zh) 一种可调节信号转换器
CN114236503A (zh) 一种用于地貌测绘的旋转式激光雷达测绘装置
CN209819128U (zh) 单线激光雷达旋转装置
CN212540692U (zh) 一种雷达散热装置
CN112421881B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外转子电机
CN111991757A (zh) 一种带发电及无线传输模块的踩踏式运动装置
CN213660595U (zh) 一种无人机通信指挥车通信天线
CN220325894U (zh) 一种具有自检缺陷的5g通信线路板
CN206060499U (zh)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自供电激光扫描装置
CN220553886U (zh) 一种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