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0884U - 一种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0884U
CN215870884U CN202121691571.6U CN202121691571U CN215870884U CN 215870884 U CN215870884 U CN 215870884U CN 202121691571 U CN202121691571 U CN 202121691571U CN 215870884 U CN215870884 U CN 215870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lectric energy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generat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915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其君
熊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
Priority to CN2021216915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0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0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0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用于解决使用遥控式开关控制发光器件发光时,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充电,费时费力的问题,其中,控制设备包括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电能管理单元和控制单元,摩擦纳米发电单元将给定能源转换为电能,并输出交流电,电能管理单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进行存储,控制单元通过该直流电进行供电,并根据交流电得到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传输至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发光。由于控制单元由电能管理单元存储的直流电进行供电,该直流电为将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进行转换得到的,因此该控制设备可以自供电,无需更换电池或充电,从而可以节省时间,节省人力,提高控制设备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目前许多商业活动离不开的照明和显示工具,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工厂的照明和显示,针对LED显示过程的控制,通常采用固定开关,比如墙壁上安装的灯具开关、控制台等,使用固定开关安装位置比较固定,不能满足较高的互动性和移动性,目前还可以采用遥控式开关,比如遥控器、智能手机等,使用移动性强的遥控式开关,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充电,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遥控式开关控制发光器件发光时,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充电,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电能管理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用于将给定能源转换为电能,输出交流电;
所述电能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所述直流电;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电能管理单元中的直流电进行供电,并根据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输出控制信号至发光单元,以使所述发光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发光。
可选的,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中同一行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相互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电能管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作为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一端;
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中同一列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第二电极相互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电能管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作为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输出所述交流电。
可选的,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和/或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一端和接地端之间;
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电能管理单元包括电能转换模块和电能存储模块;
所述电能转换模块,用于输入所述交流电,将所述交流电转换成所述直流电;
所述电能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直流电。
可选的,所述电能转换模块包括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能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电能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电能存储模块包括锂电子电池,所述锂电子电池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控制单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锂电子电池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和接地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能存储模块还包括电容;
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锂电子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锂电子电池的负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锂电子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锂电子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锂电子电池用于为所述发光单元提供供电电压。
可选的,还包括无线发射单元;
所述无线发射单元,与所述电能管理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电能管理单元提供的直流电作为供电电压,并将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发光单元,以使所述发光单元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接收所述交流电的输入端、检测到的接收所述交流电的时长和检测到的接收所述交流电的次数,确定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给定能源为机械能、热能或由设备工作而产生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摩擦纳米发电单元将给定能源转换为电能,并输出交流电,电能管理单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进行存储,控制单元通过该直流电进行供电,并根据交流电得到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传输至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发光。由于控制单元由电能管理单元存储的直流电进行供电,该直流电为将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进行转换得到的,因此该控制设备可以自供电,无需更换电池或充电,从而可以节省时间,节省人力,提高控制设备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能管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能管理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能存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电路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与LED灯带有线连接时的控制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与LED灯带无线连接时控制设备的控制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与LED灯带无线连接时LED灯带的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摩擦纳米发电单元10、电能管理单元20和控制单元30;
摩擦纳米发电单元10,用于将给定能源转换为电能,输出交流电;
电能管理单元20,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所述直流电;
控制单元30,用于通过所述电能管理单元中的直流电进行供电,并根据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输出控制信号至发光单元,以使所述发光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发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摩擦纳米发电单元将给定能源转换为电能,并输出交流电,电能管理单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进行存储,控制单元通过该直流电进行供电,并根据交流电得到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传输至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发光。由于控制单元由电能管理单元存储的直流电进行供电,该直流电为将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进行转换得到的,因此该控制设备可以自供电,无需更换电池或充电,从而可以节省时间,节省人力,提高控制设备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摩擦纳米发电单元10可以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摩擦纳米发电机100;
在纳米发电机单元10中,同一行的纳米发电机100的第一电极相互连接,并与控制单元30的第一输入端和电能管理单元2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作为摩擦纳米发电单元10的第一端;同一列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第二电极相互连接,并与控制单元30的第二输入端和电能管理单元2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作为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
其中,摩擦纳米发电单元10的第一端和摩擦纳米发电单元10的第二端用于输出交流电。
需要说明的是,纳米发电机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端和多个第二端,即阵列的每行对应一个纳米发电机单元的第一端,阵列的每列对应一个纳米发电机单元的第二端,相应的,控制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输入端和多个第一输出端,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一端和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一一对应,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和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一一对应。而对于电源管理单元,包括一个第一输入端和一个第二输入端,每个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一端与电能管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每个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与电能管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图2中的阵列为6*6的阵列,即包括6行,6列,36个纳米发电机,当用户按压或轻踩摩擦纳米发电机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输出交流电,该交流电一部分进入电能管理单元,由电能管理单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进行存储,另一部分进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检测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电压信号(数字信号),判断阵列中哪些摩擦发电机被按压或轻踩,即判断按键被按下的位置,根据判断的按键被按下的位置,确定输出控制发光单元进行发光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发光单元。
结合图2,比如阵列中的第一行第二列的摩擦纳米发电机被按压,则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D0和第二输入端D10检测到电压信号,则根据D0和D10确定控制指令,将该控制指令发送至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的行与列连接方式简单,6*6的阵列不需要检测36个信号,只需要通过6+6=12个信号即可判断定位,简化了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减小信号的处理时长,从而可以提高控制设备的系统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发光单元可以为WS2812b可寻址LED灯带,WS2812b可寻址LED灯带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向与该控制指令对应的灯带输送驱动电流,驱动对应的灯带发光。
在具体确定控制指令时,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接收交流电的输入端、检测到的接收交流电的时长和检测到的接收交流电的次数进行确定。
比如,控制单元判断阵列中按键按下的位置(如,‘21’代表检测到第二行第一列按键按下),进一步判断按键按下的时间(大于2s为长按),然后判断该信号对应的指令,输出该次按压或轻踩对应的指令到WS2812b可寻址LED灯带。
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单元首先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根据数字信号生成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图均为示意图,图中直接将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连接至D0-D11的数字管脚,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部分在图中未画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给定能源可以为机械能、热能或由设备工作而产生的能量。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上电极301、摩擦层302、支撑层303、下电极304,在外力的作用下,摩擦层302与下电极304发生接触分离,上电极301与下电极304之间形成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交流电形式的感应电流,将机械能、热能或由设备工作而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在具体实施中,上电极301和下电极302可以使用Ag(银)布或镀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s,ITO)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摩擦层可以使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FEP)或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电极、下电极和摩擦层还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为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采用6*6矩阵形式排列,使用Ag布和FEP,可以制作尺寸为2cm*2cm的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Ag布和PTFE制作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尺寸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如制作尺寸为30cm*30cm的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包括但不限于6*6的形式,还可以为其他阵列形式,比如8*8阵列。
摩擦纳米发电机制作简单,原材料价格便宜易得,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摩擦纳米发电机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一电阻和/或第二电阻,如图4所示,第一电阻(R11、R12、R13、R14、R15和R16)连接于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一端与接地端之间,第二电阻(R21、R22、R23、R24、R25和R26)连接于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
如图4所示,包括6个第一电阻和6个第二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起保护作用,第一电阻可以防止负电流流入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电阻可以防止负电流流入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具体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可以为3MΩ。
在实际情况中,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起电灵活,有多方向的自由度,反应灵敏等特点,可以很好地匹配人类的运动;同时,摩擦纳米发电机中电信号的反馈速度要远远大于常规的传感器中信号的反馈速度,且对于用户的点击或按压可以很敏感地感知到,所以不管是轻微运动还是剧烈运动,均可以立刻通过摩擦纳米发电机感知到并输出电信号,保证了控制信号反馈的灵敏度和完整性。
并且,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灵活性、易安装的优势,使其可以集成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之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能管理单元20可以包括电能转换单元201和电能存储单元202。如图5所示,电能转换模块201的两个输入端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用于将纳米发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电能存储单元202,用于存储该直流电。
具体的,如图6所示,电能转换模块201可以包括整流桥D1,整流桥D1第一输入端作为电能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作为电能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交流电;
电能存储模块202可以包括锂电子电池,锂电子电池的正极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和控制单元的供电端连接,锂电子电池的负极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和接地端连接,用于存储直流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电能管理单元可以为控制单元供电,因此,锂电子电池在存储了直流电后,在控制单元工作时,为控制单元提供电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能管理单元除了可以为控制单元供电,还可以为发光单元供电,即将锂电子电池的正极与发光单元的供电端连接,为发光单元提供供电电压。
如图7所示,电能存储模块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第一端与锂电子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锂电子电池的负极连接。
电容C1的作用为临时存储电能。
在具体实施中,电能管理单元中整理桥的个数、锂电子电池的个数、电容的个数可以根据矩阵或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个数确定,比如包括一个整流桥、一个锂电子电池和一个电容,或包括与行和列的个数相同的整流桥、一个锂电子电池和一个电容,或包括与行和列的个数相同的整流桥、与行和列的个数相同的锂电子电池和与行和列的个数相同的电容,或包括与行和列的个数相同的整流桥、一个锂电子电池和与行和列的个数相同的电容,或包括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个数相同的整流桥、一个锂电子电池和一个电容,或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个数相同的整流桥、一个锂电子电池和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个数相同的电容,或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个数相同的整流桥、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个数相同的锂电子电池和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个数相同的电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锂电子电池可以为输入电压为10V,输出电压为5V的锂电子电池,还可以为输入电压为25V,输出电压为5V的锂电子电池,电容的容值可以为1uF,也可以为500uF。
电容C1的容值为1uF,锂离子电池的输入电压可以为10V,输出电压可以为5V;电容C1的容值为500uF,锂离子电池的输入电压可以为25V,输出电压可以为5V。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单元和发光单元之间可以通过有线连接,如图2和图4所示,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
下面分别对图8、图9和图10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无线发射单元40,与电能管理单元20和控制单元30连接,用于将电能管理单元20提供的直流电作为供电电压,并将控制单元30输出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控制信号。
其中,电能管理单元可以为无线发送模块提供电能,从而可以实现控制设备的自供电,提高设备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控制单元和发光单元通过无线连接时,控制单元包括无线发送模块,发光单元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控制单元通过无线发送模块向发光单元的无线接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发光单元的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发光器件发光。
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可以为蓝牙模块,也可以为wifi模块,还可以为其他能够进行无线传输的模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以蓝牙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设备的电路示意图。从图9中可以看出,蓝牙发送模块40接地端(GND)接地,接收端(RXD)与控制单元30的输出端(D12引脚)连接,发送端(TXD)与控制单元30的一个输入端(D13引脚)连接,供电端(VCC)与控制单元的5V供电端连接。
蓝牙发送模块40通过RXD接收控制信号,并通过蓝牙发送模块40的TXD发送至发光单元的蓝牙接收模块。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图10中,发光单元包括蓝牙接收模块101、控制单元(MCU2)102和WS2812b可寻址LED灯带103;蓝牙接收模块101的GND与MCU2的GND连接,蓝牙接收模块101的VCC与MCU2的5V连接,蓝牙接收模块101的RXD与MCU2的D8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通过D8输出至D13,蓝牙接收模块91的TXD与MCU2的D7连接;
WS2812b可寻址LED灯带的5V与MCU2的另一个5V连接,WS2812b可寻址LED灯带的GND与MCU2的另一个GND连接,WS2812b可寻址LED灯带的Din与MCU2的D13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蓝牙发送模块和蓝牙接收模块的型号可以为HC-05,当然,还可以为其他型号,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1所示,控制设备与LED灯带有线连接,当用户按压或轻踩6*6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时,6*6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产生摩擦纳米发电机电信号,控制单元的单片机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单片机根据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判断阵列中按键按下的位置,(如,‘21’代表检测到第二行第一列按键按下),并判断按键按下的时间(大于2s为长按,然后判断该信号对应的指令,输出按压或轻踩对应的指令到LED灯带,当用户长按超过2s时,控制LED灯带切换为对应模式,如闪烁模式、渐变模式,当用户短按不超过2s时,若短按一次,则控制单元的单片机对LED灯带进行寻址,根据单片机定位到的按压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位置,控制LED灯带的对应位置的LED灯开启,若短按多次,则控制单元的单片机对LED灯带进行寻址,根据单片机定位到的按压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位置,控制LED灯带对应位置的LED灯变色。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控制设备与LED灯带无线连接,当用户按压或轻踩6*6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时,6*6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产生TENG信号,控制单元的单片机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单片机根据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判断阵列中按键按下的位置,(如,‘21’代表检测到第二行第一列按键按下),并判断按键按下的时间(大于2s为长按,然后判断该信号对应的指令,输出按压或轻踩对应的指令到蓝牙信号发射装置,通过蓝牙模块转换成蓝牙信号输出。
如图13所示,与蓝牙信号接收装置连接的单片机读取蓝牙模块发送出的指令,按照指令控制WS2812b可寻址LED灯带。当用户长按超过2s时,控制LED灯带切换为对应模式,如闪烁模式、渐变模式,当用户短按不超过2s时,若短按一次,则与蓝牙信号接收装置连接的单片机对LED灯带进行寻址,根据单片机定位到的按压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位置,控制LED灯带的对应位置的LED灯开启,若短按多次,则控制单元的单片机对LED灯带进行寻址,据单片机定位到的按压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位置,控制LED灯带对应位置的LED灯变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摩擦纳米发电单元将给定能源转换为电能,并输出交流电,电能管理单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进行存储,控制单元通过该直流电进行供电,并根据交流电得到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传输至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发光。由于控制单元由电能管理单元存储的直流电进行供电,该直流电为将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进行转换得到的,因此该控制设备可以自供电,无需更换电池或充电,从而可以节省时间,节省人力,提高控制设备的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电能管理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用于将给定能源转换为电能,输出交流电;
所述电能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所述直流电;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电能管理单元中的直流电进行供电,并根据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输出控制信号至发光单元,以使所述发光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中同一行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相互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电能管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作为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一端;
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中同一列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第二电极相互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电能管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作为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输出所述交流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和/或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一端和接地端之间;
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管理单元包括电能转换模块和电能存储模块;
所述电能转换模块,用于输入所述交流电,将所述交流电转换成所述直流电;
所述电能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直流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模块包括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能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电能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电能存储模块包括锂电子电池,所述锂电子电池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控制单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锂电子电池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和接地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存储模块还包括电容;
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锂电子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锂电子电池的负极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子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锂电子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锂电子电池用于为所述发光单元提供供电电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发射单元;
所述无线发射单元,与所述电能管理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电能管理单元提供的直流电作为供电电压,并将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发光单元,以使所述发光单元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接收所述交流电的输入端、检测到的接收所述交流电的时长和检测到的接收所述交流电的次数,确定所述控制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能源为机械能、热能或由设备工作而产生的能量。
CN202121691571.6U 2021-07-24 2021-07-24 一种控制设备 Active CN215870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1571.6U CN215870884U (zh) 2021-07-24 2021-07-24 一种控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1571.6U CN215870884U (zh) 2021-07-24 2021-07-24 一种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0884U true CN215870884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2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1571.6U Active CN215870884U (zh) 2021-07-24 2021-07-24 一种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08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24334A (zh) * 2023-01-10 2023-05-16 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24334A (zh) * 2023-01-10 2023-05-16 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07266U (zh) 一种滑动触摸式调光led手电筒
CN215870884U (zh) 一种控制设备
Ma et al. From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o self-powered smart floor: a minimalist design
CN101927492A (zh) 一种家用智能机器人系统
US20030095101A1 (en) Computer peripherial pointing device with power generating means
CN104802181A (zh) 机器人的三指灵巧手执行装置
CN102289981A (zh) 一种可编程学习型机器人
CN202870789U (zh) 一种遥控器
CN207580069U (zh) 车踏板、自行车及自行车监控系统
US10536066B2 (en) Pressed generator, remote control signal transmitter,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shower equipped with pressed generator
CN212566196U (zh) 带触摸功能led点阵显示的远程控制空调遥控系统
Shi et al. Applications in internet of thing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N109246895B (zh) 一种照明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8903232U (zh) 触摸屏被动触发装置
CN109166423B (zh) 开发板和学习教具
CN202035180U (zh) 一种信号灯电路及信号灯
CN207336671U (zh) 一种按键式电容屏的测试电路和测试板
CN217067603U (zh) 一种武警搏击训练辅助系统
CN220556492U (zh) 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家电控制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5693576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整流电源装置
CN110609627A (zh) 一种触控笔、触控面板、触控系统和触控方法
CN218829221U (zh) 一种遥控器
CN220419936U (zh) 一种鼠标
CN211583111U (zh) 智能健康监测仪
Zhang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