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0854U -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0854U
CN215870854U CN202122074733.8U CN202122074733U CN215870854U CN 215870854 U CN215870854 U CN 215870854U CN 202122074733 U CN202122074733 U CN 202122074733U CN 215870854 U CN215870854 U CN 215870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battery cluster
battery
voltag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47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日
曹伟
周俭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747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0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0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0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变换器通过第二直流汇流母线以及相应第二开关,为对应电池簇提供串联的电压,以促进其运行参数的均衡;而其他无需进行均衡的电池簇,通过相应的第一开关直接汇流至第一直流汇流母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各电池簇的功率传输支路上的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输出的电压仅需要调整不同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偏差,其功率容量、输入电压及输出电压设计范围均能够满足电池簇之间电压偏差的需求即可,降低了相应成本;而且,由于上述连接关系的设置,经过变换器的功率只是电池簇功率的很小一部分,而电池簇的大部分功率传输并不需要经过变换器,所以避免了一级损耗,电池簇的电能传输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储能系统方案的架构中,多簇电池簇Rack直接并联接入DCAC变换器的直流侧;由于簇内电芯个体容量、电池簇内阻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不同电池簇Rack之间的SOC(State of Charge,电池荷电状态,也称剩余电量)存在差异,加上各电池簇Rack实际工作环境温度无法保持完全一致,导致多电池簇Rack并联出现不可避免的SOC及簇电压失配问题。例如,某一电池簇Rack的SOC为n个电池簇Rack中SOC值的最小值,则在放电过程中,由于其电量最少,导致其将最先放空,提前达到放电截止电压,进而退出运行,DCAC变换器无法按设计时间持续满功率放电,大大降低了储能系统的恒功率运行能力。
针对该问题,目前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在每个电池簇Rack功率传输支路中设置一个DCDC变换器,通过DCDC变换器来均衡不同电池簇Rack之间的SOC,使得各个电池簇Rack的SOC均相等,即不同电池簇Rack的可用电量始终保持一致,同时也允许了DCDC变换器的电池侧电压出现不同步,解决了不同电池簇Rack之间并联失配的问题。
但是图1所示的该方案中,由于DCDC变换器是设置于电池簇Rack功率传输支路中的,必然会导致功率传输多一级损耗,因此不仅导致效率损失严重,还会带来散热成本较高的问题;另外,这种设置方式还会导致DCDC变换器的功率容量、输入电压及输出电压设计范围均较高,导致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以降低损耗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包括:变换器、至少两个电池簇、至少两个第一开关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开关;其中:
各所述电池簇分别与一个相应的所述第一开关串联连接,构成一个串联支路;各个所述串联支路的两端通过第一直流汇流母线实现并联连接;
各所述第一开关的一侧,还分别通过一个相应的所述第二开关,连接第二直流汇流母线的一极;各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侧,还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直流汇流母线的另一极;
所述第二直流汇流母线通过所述变换器连接电源。
可选的,运行参数满足均衡进入条件的所述电池簇,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为断开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关为闭合状态;
运行参数不满足所述均衡进入条件的所述电池簇,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为闭合状态,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关为断开状态;
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簇的运行参数满足所述均衡进入条件时,所述变换器为运行状态,且初始电压为预设电压值;全部所述电池簇的运行参数均不满足所述均衡进入条件时,所述变换器为停止状态。
可选的,首次满足的所述均衡进入条件为:相应所述运行参数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或者,各所述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又或者,存在至少一个所述运行参数为全部所述运行参数中的最大值;
后续满足的所述均衡进入条件为:相应所述运行参数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
可选的,所述变换器的动作,优先于相应所述第二开关的动作以及相应所述第一开关的动作。
可选的,所述运行参数为:电压、SOC、SOH或者平均温度;
所述变换器具备:正电压输出能力、负电压输出能力或者正负电压可调输出能力;
各所述电池簇分别与所述第二直流汇流母线同向串联或反向串联;
各所述第一开关分别设置于相应所述电池簇的正极、负极或其中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包之间;且各所述串联支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的位置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所述变换器为DCDC变换器,其连接的所述电源为所述第一直流汇流母线。
可选的,所述变换器为ACDC变换器,其交流侧连接的所述电源为所述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的辅助供电变压器、交流母线或电网。
可选的,所述变换器为隔离式变换器或者非隔离式变换器。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DCAC变换器;
所述DCAC变换器的直流侧连接至所述第一直流汇流母线;
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用于直接或间接连接电网和/或负载,和/或,用于提供辅助供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变换器能够通过第二直流汇流母线以及相应第二开关,为对应电池簇提供串联的电压,以促进其运行参数的均衡;而其他无需进行均衡的电池簇,可以通过相应的第一开关直接汇流至第一直流汇流母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各电池簇的功率传输支路上的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输出的电压仅需要调整不同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偏差,其功率容量、输入电压及输出电压设计范围均能够满足电池簇之间电压偏差的需求即可,降低了相应成本;而且,由于上述连接关系的设置,经过变换器的功率只是电池簇功率的很小一部分,而电池簇的大部分功率传输并不需要经过变换器,所以避免了一级损耗,电池簇的电能传输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的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变换器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CDC变换器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DCDC变换器设置于电池簇功率传输支路中的方案,其存在多个缺点,具体如下所述:
参见图1,各个电池簇Rack中,1#Rack的SOC为SOC1,n#Rack的SOC为SOCn;假设此系统为1C系统,其电池簇1#Rack的容量为P1 kWh,其DCDC变换器1#DCDC的功率容量为P2 kW,由于是1C系统,所以在数值上P2=P1,令P2=P1=P;也即,DCDC变换器的功率容量必须设计为大于等于电池簇容量的值。而对于0.5C系统,则是DCDC变换器的功率容量必须设计为大于等于0.5倍的电池簇容量值。无论何种系统,都要求DCDC变换器的功率容量大,成本高。
另外,假设1#Rack的最大工作电压为U1,1#DCDC的最大工作电压为U2,则1#DCDC的最大工作电压U2必须大于等于U1,即U2≥U1;因此,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设计范围必须大于等于电池簇最高电压,而输入电压较高,也会导致成本高。
再假设DCAC变换器要求的最低可运行直流电压为U4,DCDC变换器汇流侧允许最大工作电压为U3,则U3必须大于等于U4,即U3≥U4;也即,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设计范围必须大于等于DCAC变换器的最低可运行直流电压值,而输出电压较高,也会导致成本高。
再假设1#Rack的工作电流为I,1#DCDC的转换效率为a,则1#DCDC的功率损耗为P*(1-a),而损耗高、降低效率的同时,还会带来散热成本较高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以降低损耗和成本。
参见图2a至图3b,该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包括:变换器(如图2a至图3b中所示的DCDC)、至少两个电池簇(如图2a至图3b中所示的1#Rack、2#Rack…n#Rack)、至少两个第一开关(如图2a至图3b中所示的K1、K2…Kn)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开关(如图2a至图3b中所示的K11、K12…K1n);其中:
各电池簇分别与一个相应的第一开关串联连接,构成一个串联支路;各个串联支路的两端通过第一直流汇流母线(如图2a至图3b中所示的直流汇流母线1)实现并联连接。如图2a至图3b中所示,电池簇1#Rack与第一开关K1串联构成第一个串联支路,电池簇2#Rack与第一开关K2串联构成第二个串联支路,电池簇n#Rack与第一开关Kn串联构成第n个串联支路;各个串联支路均并联至直流汇流母线1。
实际应用中,该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DCAC变换器;如图2a至图3b中所示,该DCAC变换器的直流侧连接直流汇流母线1,而其交流侧用于直接或间接连接电网和/或负载,和/或,用于提供辅助供电,比如,该交流侧可以通过并网变压器连接电网,也可以通过负载供电变压器连接负载,还可以通过辅助供电变压器提供系统配电;实际应用中,其交流侧可以连接并网变压器、负载供电变压器以及辅助供电变压器中的至少一个;此处不做限定,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各个电池簇与相应第一开关之间的串联连接,各个第一开关可以分别设置于相应电池簇的正极、负极或其中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包之间。图2a和图3a中,均以各第一开关分别设置于相应电池簇的负极为例进行展示,图2b和图3b中,均以各第一开关分别设置于相应电池簇的正极为例进行展示。实际应用中,优选各第一开关分别设置于相应电池簇的同一极。当然,各第一开关也可以分别串联接入对应电池簇的不同位置,此处不做限定,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各第一开关的一侧,还分别通过一个相应的第二开关,连接第二直流汇流母线(如图2a至图3b中所示的直流汇流母线2)的一极;各第一开关的另一侧,还直接连接第二直流汇流母线的另一极。如图2a至图3b中所示,第一开关K1的左侧通过第二开关K11连接直流汇流母线2的一极,第一开关K2的左侧通过第二开关K12连接直流汇流母线2的一极,第一开关Kn的左侧通过第二开关K1n连接直流汇流母线2的一极,第一开关K1、K2以及Kn的右侧,分别直接与直流汇流母线2的另一极相连。实际应用中,各个第二开关可以连接于直流汇流母线2的正极或负极,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直流汇流母线2通过变换器连接电源。该变换器可以为DCDC变换器,也可以为ACDC变换器,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而且,当该变换器为DCDC变换器(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DCDC)时,其连接的电源为直流源,实际应用中可以直接利用该直流汇流母线1来实现;该变换器为ACDC变换器(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ACDC)时,其交流侧连接的电源为交流源,比如系统中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或电网,或者,系统的辅助供电变压器,利用交流辅助供电变压器设置低压绕组,节省额外的交流电源设置。上述仅为一些具体示例,当然,该变换器所接的电源也可以是其他额外的电源,其具体选择视其应用环境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实际应用中,各变换器均为隔离式变换器或者非隔离式变换器。其具体拓扑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此处不做限定,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
以图2a所示结构为例,其具体的工作原理为:
当各电池簇的一致性很好时,即电池簇之间的电压一致时,将所有第一开关Ki闭合,所有的第二开关K1i断开,DCDC不运行,将系统损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而当各个电池簇中的某个电池簇的SOC与平均SOC差值大于阈值时,比如第i个电池簇的SOC超过平均SOC的差值大于该阈值时,则控制其第一开关Ki断开、第二开关K1i闭合并控制DCDC运行;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开启DCDC并使其输出电压为预设电压值,比如零,再闭合对应的第二开关K1i、断开对应的第一开关Ki,然后使DCDC开始均衡。
均衡过程中,该DCDC可以输出合适的电压,比如正电压或负电压,以调整各个串联支路的电压,扩大各个串联支路之间的压差;则电压较高的电池簇所在串联支路的电压会更高,而电压较低的电池簇所在串联支路的电压会更低于其他串联支路;因此,各串联支路并联情况下,会使电压较低的电池簇更多的获得或保留一些电能,而电压较高的电池簇更多的释放或更少的存储一些电能;进而促使各个电池簇之间的SOC趋于平衡。
也即,由于DCDC的均衡作用,会使得各个电池簇的SOC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再继续判断所有电池簇的SOC,直至其中某一簇电池簇的SOC与平均SOC之间的差值成为新的最大者,比如其SOC大于当前正在均衡的电池簇的SOC为止,则停止DCDC,当前均衡电池簇对应的第一开关Ki闭合、第二开关K1i断开。然后启动DCDC,最大SOC的电池簇对应的第二开关闭合、第一开关断开,开启均衡。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所有电池簇的SOC与平均SOC的差值均小于设定阈值为止,停止均衡。
实际应用中,一般发现任意一个电池簇的SOC与平均SOC之间的差值过大时,即可对其进行上述均衡操作。当然,也并不排除会出现两个或多个电池簇同时需要调整的情况,则可同时控制相应的开关阵列动作,以DCDC通过直流汇流母线2同时为相应电池簇提供均衡电压;其过程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电池簇的SOC与电压成正比关系,所以实际应用中并不仅限于对上述电压参数进行判断,也可以以SOC来代替电压实现上述判断过程;或者,还可以用SOH(state of health,电池健康度)或者平均温度等,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只要是为了满足各个电池簇之间相应指标的均衡要求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也就是说,当首次出现电池簇的运行参数,比如电压、SOC、SOH或者平均温度等,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即可判定其满足均衡进入条件,开启一个电池簇级均衡操作。而当后续出现其他电池簇的运行参数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成为新的最大者之后,则判定这一电池簇为新的满足均衡进入条件者,开启另一个电池簇级均衡操作,之前进行均衡的电池簇则停止均衡;直至各个电池簇之间的相应指标趋于平衡,完成一轮系统级均衡操作。另外,实际应用中,上述系统级均衡操作,可以实时或周期性进行,只要出现至少一个电池簇的运行参数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开启一轮系统级均衡操作。
而且,每次进行电池簇级均衡操作时,优选DCDC先调节自身输出电压为预设电压值,然后再闭合第二开关、断开对应的第一开关,避免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同时闭合,而导致直流汇流母线2出现短路故障。同样的,停止均衡时,优选DCDC先停机或调节自身输出电压为预设电压值,然后再闭合其第一开关、断开其第二开关。并且,该预设电压值优选为零,但并不仅限于此,比如可以在零上下的一定小范围内浮动;当然也可以取其他数值,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级均衡操作的均衡进入条件判断,并不仅限于上述内容,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各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或者,存在至少一个运行参数为全部运行参数中的最大值等等,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如图3a和图3b所示,当变换器为ACDC变换器时,由于ACDC的直流侧需要输出的电压很低,所以将ACDC的交流侧接至系统的辅助供电变压器即可,辅助供电变压器通过调整变比将交流电压调整至适配ACDC直流电压的水平,均衡策略与上述方案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变换器能够通过第二直流汇流母线以及相应第二开关,为对应电池簇提供串联的电压,以促进其运行参数的均衡;而其他无需进行均衡的电池簇,可以通过相应的第一开关直接汇流至第一直流汇流母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各电池簇的功率传输支路上的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输出的电压仅需要调整不同电池簇之间的电压偏差,所以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可以大幅度降低,使得变换器的器件耐压降低,相同电流等级的情况下,器件耐压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器件成本的下降,并且电压等级降低,安规的成本也相应的降低;而变换器的输入端电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条件灵活设计,如追求变换效率时,可以将相应电源的电压值设计成和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值接近;同时,变换器的功率容量也不受限于相应电池簇的功率容量;也即,其功率容量、输入电压及输出电压设计范围均能够满足电池簇之间电压偏差的需求即可,降低了相应成本;而且,由于上述连接关系的设置,经过变换器的功率只是电池簇功率的很小一部分,而电池簇的大部分功率传输并不需要经过变换器,所以避免了一级损耗,电池簇的电能传输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在不影响不同电池簇均衡效果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图1中所需DCDC变换器的功率等级,降低了成本。
再者,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每个电池簇的开关阵列,将变换器投切至不同电池簇进行均衡,也即所有电池簇只需要用一个变换器进行均衡即可,减少了变换器需要使用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而且,本实施例通过共用变换器的均衡策略,能够通过对该变换器所接电源,使得存在电池簇进行均衡时,其所带来的功率传输,会通过直流母线汇流1流入或流出,进而形成系统内部的功率内循环,进而使能量在各个电池簇间转移,尽可能的减小功率损耗,利于推广。
另外,各个串联支路并联汇流至第一直流汇流母线,即使在后级DCAC变换器不运行期间,也即该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在静置期间,也可以通过该变换器实现多个电池簇间的均衡,保障各电池簇在接入DCAC变换器整体运行之前先达到状态同步。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可选的,其变换器分别具备:正电压输出能力、负电压输出能力或者正负电压可调输出能力。
当变换器均具备正电压输出能力时,其对于相应串联支路的电压调整方向相同,即均增大;其只能实现对于运行参数较大者的均衡调整。
而当变换器均具备负电压输出能力时,其对于相应串联支路的电压调整方向相同,即均减小;其只能实现对于运行参数较小者的均衡调整。
当变换器均具备正负电压可调输出能力时,即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输出正电压和负电压中的任意一种;若需要均衡的电池簇的电压低于平均值,则其对相应串联支路的电压调整方向为减小;而若需要均衡的电池簇的电压高于平均值,则其对相应串联支路的电压调整方向为增大;相应串联支路电压增大或减小的目标均为更加远离该平均值。虽然其可以实现对于运行参数较大者和较小者这两种电池簇的均衡调整,但其每次进行电池簇级均衡操作时,也只能对其中一种电池簇进行均衡调整。
实际应用中,假如变换器仅可以输出一种方向的电压,以隔离式拓扑为例,其结构可以如图4a所示的DCDC变换器,也可以如图5a所示的ACDC变换器,则其通过第二直流汇流母线与相应电池簇同向串联时,其输出电压将正向作用于电池簇的电压,即具备正电压输出能力;而当其通过第二直流汇流母线与相应电池簇反向串联时,其输出电压将反向作用于电池簇的电压,即具备负电压输出能力。当其具备正负电压可调输出能力时,要求其内部拓扑能够使其输出两种方向的电压,仍以隔离式拓扑为例,则其结构如图4b所示的DCDC变换器,或如图5b所示的ACDC变换器。
其余结构及原理均与上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换器、至少两个电池簇、至少两个第一开关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开关;其中:
各所述电池簇分别与一个相应的所述第一开关串联连接,构成一个串联支路;各个所述串联支路的两端通过第一直流汇流母线实现并联连接;
各所述第一开关的一侧,还分别通过一个相应的所述第二开关,连接第二直流汇流母线的一极;各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侧,还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直流汇流母线的另一极;
所述第二直流汇流母线通过所述变换器连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行参数满足均衡进入条件的所述电池簇,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为断开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关为闭合状态;
运行参数不满足所述均衡进入条件的所述电池簇,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为闭合状态,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关为断开状态;
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簇的运行参数满足所述均衡进入条件时,所述变换器为运行状态,且初始电压为预设电压值;全部所述电池簇的运行参数均不满足所述均衡进入条件时,所述变换器为停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首次满足的所述均衡进入条件为:相应所述运行参数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或者,各所述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又或者,存在至少一个所述运行参数为全部所述运行参数中的最大值;
后续满足的所述均衡进入条件为:相应所述运行参数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最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的动作,优先于相应所述第二开关的动作以及相应所述第一开关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为:电压、SOC、SOH或者平均温度;
所述变换器具备:正电压输出能力、负电压输出能力或者正负电压可调输出能力;
各所述电池簇分别与所述第二直流汇流母线同向串联或反向串联;
各所述第一开关分别设置于相应所述电池簇的正极、负极或其中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包之间;且各所述串联支路中,所述第一开关的位置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为DCDC变换器,其连接的所述电源为所述第一直流汇流母线。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为ACDC变换器,其交流侧连接的所述电源为所述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的辅助供电变压器、交流母线或电网。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为隔离式变换器或者非隔离式变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DCAC变换器;
所述DCAC变换器的直流侧连接至所述第一直流汇流母线;
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用于直接或间接连接电网和/或负载,和/或,用于提供辅助供电。
CN202122074733.8U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 Active CN215870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4733.8U CN215870854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4733.8U CN215870854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0854U true CN215870854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4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4733.8U Active CN215870854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085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6581A (zh) * 2022-03-15 2022-04-1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源串的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800414A (zh) * 2022-06-10 2023-03-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系统及其储能系统、调节方法
CN115800422A (zh) * 2022-09-20 2023-03-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调节方法
CN115986883A (zh) * 2023-01-19 2023-04-18 深圳市超创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6581A (zh) * 2022-03-15 2022-04-1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源串的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36581B (zh) * 2022-03-15 2022-07-1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源串的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800414A (zh) * 2022-06-10 2023-03-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系统及其储能系统、调节方法
CN115800414B (zh) * 2022-06-10 2023-11-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系统及其储能系统、调节方法
WO2023236616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系统及其储能系统、调节方法
CN115800422A (zh) * 2022-09-20 2023-03-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调节方法
CN115800422B (zh) * 2022-09-20 2023-11-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调节方法
CN115986883A (zh) * 2023-01-19 2023-04-18 深圳市超创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70854U (zh)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
CN113517747B (zh)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37780B (zh) 一种电池簇均衡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U2735728C2 (ru) Зарядка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 батареи постоянным током
CN113541268B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70881B (zh) 一种储能系统、储能系统的均衡控制方法及光伏发电系统
Ling et al. Energy bus-based equalization scheme with bi-directional isolated Cuk equalizer for series connected battery strings
CN116349106A (zh) 一种储能系统、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光伏发电系统
US110250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Ma et al. Enhanced SOH balancing method of MMC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cell equalization capability
CN114709497A (zh) 一种并联电池簇状态控制系统及其环流抑制方法、荷电状态均衡方法
WO2015092441A2 (e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US11811310B2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7713314A (zh) 一种共直流母线的储能系统簇间均衡系统及方法
CN113612277B (zh) 一种电池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CN116073647A (zh) 一种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15162B (zh) 场站级储能系统及其能量管理系统和方法
Crespo et al. Active equalization of series/parallel Li-ion battery modules including no-load conditions
CN114336581B (zh) 一种直流电源串的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4181349A1 (en) Solar powered battery system with multilevel converter for traction power networks
CN114006580B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85124B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EP4181346A1 (en) Solar powered battery system with multilevel converter for traction power networks
CN115313440B (zh) 电能储能系统
Li et al. Research of droop control strategy in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