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7297U -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7297U
CN215867297U CN202121243047.2U CN202121243047U CN215867297U CN 215867297 U CN215867297 U CN 215867297U CN 202121243047 U CN202121243047 U CN 202121243047U CN 215867297 U CN215867297 U CN 215867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main cylinder
lens
diaphragm
out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30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龙
唐亚
阮佩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Phoenix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Phoenix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Phoenix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Phoenix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30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7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7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7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镜头调焦装置,包括前主筒,侧壁设有前主筒直槽;前凸轮套于前主筒外,侧壁设有前凸轮斜槽;前镜座套设于前主筒内,内置第一镜片组,外壁设有对应穿设前主筒直槽和前凸轮斜槽的前镜座限位凸块,前凸轮转动时带动前镜座轴向移动;后主筒,侧壁设有后主筒直槽,并与前主筒固连;后凸轮套于后主筒外,侧壁设有后凸轮斜槽;后镜座套于后主筒内,内置第二镜片组,外壁设有对应穿设后主筒直槽和后凸轮斜槽的后镜座限位凸块,后凸轮转动时带动后镜座轴向移动;连接座局部套于后主筒外,并与后主筒固连。镜头结构紧凑、稳定性高,组装和调试难度低,生产成本低、效率和良率高,外部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调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头调焦装置。
背景技术
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
现有市场上主流的变焦镜头结构,通常采用模具成型,易受外界温湿度变化和外力影响,导致镜头精度和寿命受限,维护拆卸易损耗。或采用在镜座通过导钉组入与镜筒进行过渡的方式,由于批量加工一致性性低,部件的公差叠加与组装差异性,导致产品生产难度加大,生产效率低、调试频繁,成本高,良率波动大。均难以兼顾组装精度、效率和更强的外部环境适应能力,因此,为改善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镜头调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镜头调焦装置,该镜头具有更强的外部环境适应能力、抗冲击能力,并有助于保证组装稳定性、降低组装和调试难度、以及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且承接部位结构强度高,结构紧凑,维护拆卸不易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镜头调焦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前主筒、前凸轮、前镜座、后主筒、后凸轮、连接座和后镜座,其中:
前主筒,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平行于轴线的前主筒直槽;
前凸轮,套设于前主筒外,且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前凸轮斜槽;
前镜座,套设于前主筒内,且内置有第一镜片组,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前镜座限位凸块,前镜座限位凸块对应穿设前主筒直槽和前凸轮斜槽,前凸轮转动时带动前镜座沿轴向移动;
后主筒,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平行于轴线的后主筒直槽,并与前主筒固连;
后凸轮,套设于后主筒外,且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后凸轮斜槽;
后镜座,套设于后主筒内,且内置有第二镜片组,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后镜座限位凸块,后镜座限位凸块对应穿设后主筒直槽和后凸轮斜槽,后凸轮转动时带动后镜座沿轴向移动;
连接座,局部套设于后主筒外,并与后主筒固连。
优选地,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前外罩和后外罩,前外罩套设于前凸轮外,后外罩套设于后凸轮和连接座外,前外罩的侧壁开设有前外罩固定孔和前外罩锁付孔,前凸轮的侧壁还开设有前凸轮锁付孔和前凸轮固定孔,前凸轮与前外罩通过穿设前外罩固定孔和前凸轮固定孔的第一固定钉固连,前凸轮锁付孔和前外罩锁付孔穿设有第一锁付钉,后外罩的侧壁开设有后外罩直槽和至少一个后外罩锁付孔,连接座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座锁付孔,后凸轮的侧壁还开设有后凸轮锁付孔,后外罩与连接座通过穿设后外罩锁付孔和连接座锁付孔的第三固定钉固连,后外罩直槽和后凸轮锁付孔穿设有第三锁付钉。
优选地,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光阑和光阑调焦环,前主筒的后壁还开设有光阑槽,光阑位于光阑槽内,光阑调焦环套设于前外罩、后主筒、后凸轮和后外罩外,且侧壁开设有光阑锁付孔,内壁设有光阑柄槽,光阑的光阑柄卡设于光阑柄槽内,光阑调焦环转动时驱动光阑调节光通量,光阑锁付孔穿设有第二锁付钉。
优选地,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前压圈,前主筒的前侧内壁还设有第一螺纹,前压圈与前主筒通过第一螺纹配合连接对前镜座进行轴向限位。
优选地,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后压圈,后主筒的前侧内壁还设有第二螺纹,后压圈与后主筒通过第二螺纹配合连接对后镜座进行轴向限位。
优选地,前主筒的后壁还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后主筒的后壁还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前壁还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前主筒与后主筒通过穿设第三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的第四固定钉固连,连接座的后壁还设有第四连接孔,后主筒与连接座通过穿设第二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的第二固定钉固连。
优选地,连接座的外壁还设有用于外接相机的第三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镜头结构紧凑、整体稳定性高,组装和调试难度低,生产成本低、效率和良率高;且通过镜座和光阑的调节锁紧有助于保证调焦精度,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主筒前端设置的压圈,限制镜座的移动范围,有助于防止脱离主筒或损坏光阑;通过外罩的防护作用,具有更强的外部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能力,且承接部位结构强度高,维护拆卸不易损耗,使用寿命长,外观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调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调焦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主筒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主筒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外罩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镜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光阑调焦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主筒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主筒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外罩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镜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前主筒;A1、第一螺纹;A2、前主筒直槽;A3、光阑槽;A4、第一连接孔;B、前凸轮;B1、前凸轮斜槽;B2、前凸轮锁付孔;B3、前凸轮固定孔;C、前外罩;C1、前外罩固定孔;C2、前外罩锁付孔;D、前镜座;D1、前镜座限位凸块;L、第一镜片组;E、光阑;F、光阑调焦环;F1、光阑锁付孔;F2、光阑柄槽;G、后主筒;G1、第二螺纹;G2、后主筒直槽;G3、第二连接孔;G4、第三连接孔;H、后凸轮;H1、后凸轮斜槽;H2、后凸轮锁付孔;I、连接座;I1、第四连接孔;I2、连接座锁付孔;I3、第三螺纹;J、后外罩;J1、后外罩锁付孔;J2、后外罩直槽;K、后镜座;K1、后镜座限位凸块;M、第二镜片组;201、前压圈;202、后压圈;501、第一锁付钉;502、第二锁付钉;503、第三锁付钉;504、第一固定钉;505、第二固定钉;506、第三固定钉;507、第四固定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
如图1-14所示,一种镜头调焦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前主筒A、前凸轮B、前镜座D、后主筒G、后凸轮H、连接座I和后镜座K,其中:
前主筒A,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平行于轴线的前主筒直槽A2;
前凸轮B,套设于前主筒A外,且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前凸轮斜槽B1;
前镜座D,套设于前主筒A内,且内置有第一镜片组L,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前镜座限位凸块D1,前镜座限位凸块D1对应穿设前主筒直槽A2和前凸轮斜槽B1,前凸轮B转动时带动前镜座D沿轴向移动;
后主筒G,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平行于轴线的后主筒直槽G2,并与前主筒A固连;
后凸轮H,套设于后主筒G外,且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后凸轮斜槽H1;
后镜座K,套设于后主筒G内,且内置有第二镜片组M,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后镜座限位凸块K1,后镜座限位凸块K1对应穿设后主筒直槽G2和后凸轮斜槽H1,后凸轮H转动时带动后镜座K沿轴向移动;
连接座I,局部套设于后主筒G外,并与后主筒G固连。
其中,本申请镜头调焦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前主筒A、前凸轮B、前镜座D、后主筒G、后凸轮H、连接座I和后镜座K,后主筒G与前主筒A固连,连接座I与后主筒G固连用于外接相机,连接方式可为螺钉连接、螺纹连接、粘接或压圈压紧固定等。前镜座D与后镜座K优选为模具成型的塑料材质,确保第一镜片组L和第二镜片组M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第一镜片组L和第二镜片组M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或为现有技术中任一镜片调焦群,其余部件均为金属部件,外观上更加具有美感,同时具有更好的环境高低温适应能力与抗碰撞能力。前镜座D包括三个环向均布的前镜座限位凸块D1,前镜座限位凸块D1一一对应穿设前主筒直槽A2和前凸轮斜槽B1,前凸轮B转动时带动前镜座D沿轴向移动。后镜座K包括三个环向均布的后镜座限位凸块K1,后镜座限位凸块K1一一对应穿设后主筒直槽G2和后凸轮斜槽H1,后凸轮H转动时带动后镜座K沿轴向移动,前镜座限位凸块D1和镜座限位凸块K1结构相同,如包括相互连接的矩形块和圆柱段,矩形块和圆柱段分别与前主筒直槽A2和前凸轮斜槽B1、或分别与后主筒直槽G2和后凸轮斜槽H1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前镜座限位凸块D1和镜座限位凸块K1还可直接为圆柱体或采用导向螺钉连接等。
在一实施例中,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前外罩C和后外罩J,前外罩C套设于前凸轮B外,后外罩J套设于后凸轮H和连接座I外,前外罩C的侧壁开设有前外罩固定孔C1和前外罩锁付孔C2,前凸轮B的侧壁还开设有前凸轮锁付孔B2和前凸轮固定孔B3,前凸轮B与前外罩C通过穿设前外罩固定孔C1和前凸轮固定孔B3的第一固定钉504固连,前凸轮锁付孔B2和前外罩锁付孔C2穿设有第一锁付钉501,后外罩J的侧壁开设有后外罩直槽J2和至少一个后外罩锁付孔J1,连接座I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座锁付孔I2,后凸轮H的侧壁还开设有后凸轮锁付孔H2,后外罩J与连接座I通过穿设后外罩锁付孔J1和连接座锁付孔I2的第三固定钉506固连,后外罩直槽J2和后凸轮锁付孔H2穿设有第三锁付钉503。
其中,前外罩C和后外罩J优选为金属材质,且具有更好的防护作用和抗冲击能力,防止漏油。前凸轮B与前外罩C通过穿设前外罩固定孔C1和前凸轮固定孔B3的第一固定钉504固连,前外罩固定孔C1和前凸轮固定孔B3一一对应,且可为任意数量,前凸轮锁付孔B2和前外罩锁付孔C2穿设有第一锁付钉501,因前凸轮B与前外罩C固连且前外罩C套设于前凸轮B外,通过转动前外罩C即可带动前镜座D沿轴向移动,当前镜座D调整至合适位置时,通过旋拧第一锁付钉501抵靠至前主筒A进行锁紧定位,防止前镜座D轴向移动偏离位置,有助于保证调焦效果。后外罩J与连接座I通过穿设后外罩锁付孔J1和连接座锁付孔I2的第三固定钉506固连,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环向均布的第三固定钉506,第三固定钉506还可为任意数量,后外罩直槽J2和后凸轮锁付孔H2穿设有第三锁付钉503,因后外罩J与连接座I固连,连接座I与后主筒G固连,第三锁付钉503通过后凸轮锁付孔H2与后凸轮H连接,可带动后凸轮H沿后外罩直槽J2运动,从而带动后镜座K沿轴向移动,当后镜座K调整至合适位置时,通过旋拧第三锁付钉503抵靠至后主筒G进行锁紧定位,防止后镜座K轴向移动偏离位置,有助于保证调焦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光阑E和光阑调焦环F,前主筒A的后壁还开设有光阑槽A3,光阑E位于光阑槽A3内,光阑调焦环F套设于前外罩C、后主筒G、后凸轮H和后外罩J外,且侧壁开设有光阑锁付孔F1,内壁设有光阑柄槽F2,光阑E的光阑柄卡设于光阑柄槽F2内,光阑调焦环F转动时驱动光阑E调节光通量,光阑锁付孔F1穿设有第二锁付钉502。
其中,前主筒A的后壁开设有光阑槽A3,光阑E位于光阑槽A3内,前主筒A和后主筒G上还开设有用于避让光阑E的光阑柄运动的槽口,当光阑调焦环F转动驱动光阑E调节至合适光通量时,旋拧第二锁付钉502抵靠至后主筒G进行锁紧定位,保证最佳光通量。本实施例中,后主筒G的前端还设有环状凸台,该环状凸台套设于前主筒A外,使第二锁付钉502可抵靠至后主筒G,需要说明的是,光阑E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后主筒G还可为任意形状,第二锁付钉502还可抵靠至前主筒A,或同时抵靠前主筒A和后主筒G等。
在一实施例中,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前压圈201,前主筒A的前侧内壁还设有第一螺纹A1,前压圈201与前主筒A通过第一螺纹A1配合连接对前镜座D进行轴向限位。前镜座D沿前主筒直槽A2进行轴向运动时,前压圈201可对前镜座D的移动范围起到限制作用,防止前镜座D脱离出前主筒A。在前主筒A的后侧内壁还可设有任意形状的第一凸台,如为环形凸台,通过前主筒A前端设置的前压圈201和第一凸台,限制前镜座D的移动范围,防止脱离前主筒A或损坏光阑E。
在一实施例中,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后压圈202,后主筒G的前侧内壁还设有第二螺纹G1,后压圈202与后主筒G通过第二螺纹G1配合连接对后镜座K进行轴向限位。后镜座K沿后主筒直槽G2进行轴向运动时,后压圈202可对后镜座K的移动范围起到限制作用,防止后镜座K脱离出后主筒G。在后主筒G的后侧内壁还可设有任意形状的第二凸台,如为环形凸台,通过后主筒G前端设置的后压圈202和第二凸台,限制前镜座D的移动范围,防止脱离后主筒G或损坏光阑E。
在一实施例中,前主筒A的后壁还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A4,后主筒G的后壁还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G3,前壁还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G4,前主筒A与后主筒G通过穿设第三连接孔G4和第一连接孔A4的第四固定钉507固连,连接座I的后壁还设有第四连接孔I1,后主筒G与连接座I通过穿设第二连接孔G3和第四连接孔I1的第二固定钉505固连。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座I的外壁还设有用于外接相机的第三螺纹I3。连接座I还可与相机通过螺钉连接。
该镜头结构紧凑、整体稳定性高,组装和调试难度低,生产成本低、效率和良率高;且通过镜座和光阑的调节锁紧有助于保证调焦精度,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主筒前端设置的压圈,限制镜座的移动范围,有助于防止脱离主筒或损坏光阑;通过外罩的防护作用,具有更强的外部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能力,且承接部位结构强度高,维护拆卸不易损耗,使用寿命长,外观美观大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的实施例,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镜头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调焦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前主筒(A)、前凸轮(B)、前镜座(D)、后主筒(G)、后凸轮(H)、连接座(I)和后镜座(K),其中:
所述前主筒(A),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平行于轴线的前主筒直槽(A2);
所述前凸轮(B),套设于所述前主筒(A)外,且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前凸轮斜槽(B1);
所述前镜座(D),套设于所述前主筒(A)内,且内置有第一镜片组(L),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前镜座限位凸块(D1),所述前镜座限位凸块(D1)对应穿设所述前主筒直槽(A2)和前凸轮斜槽(B1),所述前凸轮(B)转动时带动所述前镜座(D)沿轴向移动;
所述后主筒(G),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平行于轴线的后主筒直槽(G2),并与所述前主筒(A)固连;
所述后凸轮(H),套设于所述后主筒(G)外,且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后凸轮斜槽(H1);
所述后镜座(K),套设于所述后主筒(G)内,且内置有第二镜片组(M),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后镜座限位凸块(K1),所述后镜座限位凸块(K1)对应穿设所述后主筒直槽(G2)和后凸轮斜槽(H1),所述后凸轮(H)转动时带动所述后镜座(K)沿轴向移动;
所述连接座(I),局部套设于所述后主筒(G)外,并与所述后主筒(G)固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前外罩(C)和后外罩(J),所述前外罩(C)套设于所述前凸轮(B)外,所述后外罩(J)套设于所述后凸轮(H)和连接座(I)外,所述前外罩(C)的侧壁开设有前外罩固定孔(C1)和前外罩锁付孔(C2),所述前凸轮(B)的侧壁还开设有前凸轮锁付孔(B2)和前凸轮固定孔(B3),所述前凸轮(B)与前外罩(C)通过穿设所述前外罩固定孔(C1)和前凸轮固定孔(B3)的第一固定钉(504)固连,所述前凸轮锁付孔(B2)和前外罩锁付孔(C2)穿设有第一锁付钉(501),所述后外罩(J)的侧壁开设有后外罩直槽(J2)和至少一个后外罩锁付孔(J1),所述连接座(I)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座锁付孔(I2),所述后凸轮(H)的侧壁还开设有后凸轮锁付孔(H2),所述后外罩(J)与连接座(I)通过穿设所述后外罩锁付孔(J1)和连接座锁付孔(I2)的第三固定钉(506)固连,所述后外罩直槽(J2)和后凸轮锁付孔(H2)穿设有第三锁付钉(5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光阑(E)和光阑调焦环(F),所述前主筒(A)的后壁还开设有光阑槽(A3),所述光阑(E)位于所述光阑槽(A3)内,所述光阑调焦环(F)套设于所述前外罩(C)、后主筒(G)、后凸轮(H)和后外罩(J)外,且侧壁开设有光阑锁付孔(F1),内壁设有光阑柄槽(F2),所述光阑(E)的光阑柄卡设于所述光阑柄槽(F2)内,所述光阑调焦环(F)转动时驱动所述光阑(E)调节光通量,所述光阑锁付孔(F1)穿设有第二锁付钉(5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前压圈(201),所述前主筒(A)的前侧内壁还设有第一螺纹(A1),所述前压圈(201)与前主筒(A)通过所述第一螺纹(A1)配合连接对所述前镜座(D)进行轴向限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调焦装置还包括后压圈(202),所述后主筒(G)的前侧内壁还设有第二螺纹(G1),所述后压圈(202)与后主筒(G)通过所述第二螺纹(G1)配合连接对所述后镜座(K)进行轴向限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筒(A)的后壁还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A4),所述后主筒(G)的后壁还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G3),前壁还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G4),所述前主筒(A)与后主筒(G)通过穿设所述第三连接孔(G4)和第一连接孔(A4)的第四固定钉(507)固连,所述连接座(I)的后壁还设有第四连接孔(I1),所述后主筒(G)与连接座(I)通过穿设所述第二连接孔(G3)和第四连接孔(I1)的第二固定钉(505)固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I)的外壁还设有用于外接相机的第三螺纹(I3)。
CN202121243047.2U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 Active CN215867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3047.2U CN215867297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3047.2U CN215867297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7297U true CN215867297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3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3047.2U Active CN215867297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72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2557A (zh) * 2022-05-13 2022-08-26 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阑调节装置和具有其的镜头
CN116184609A (zh) * 2023-03-08 2023-05-30 广州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外接的定向高精度调焦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2557A (zh) * 2022-05-13 2022-08-26 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阑调节装置和具有其的镜头
CN114942557B (zh) * 2022-05-13 2024-01-26 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阑调节装置和具有其的镜头
CN116184609A (zh) * 2023-03-08 2023-05-30 广州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外接的定向高精度调焦环
CN116184609B (zh) * 2023-03-08 2023-11-21 广州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外接的定向高精度调焦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67297U (zh) 一种镜头调焦装置
US3931629A (en) Control element for displacing components of optical systems
CN109541786B (zh) 一种低畸变大相对孔径广角tof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97638B (zh) 一种具有超大光圈的宽光谱微光摄像镜头
CN202159177U (zh) 日夜两用大变倍比高分辨率变焦镜头
CN111061027A (zh) 一种带液体镜头的可变光圈机器视觉镜头
CN111522115B (zh) 一种大通光长焦距高清定焦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02346287B (zh) 透镜固定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CN109239893B (zh) 一种低主光线入射角超广角光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358419B (zh) 一种宽光谱高清微光变焦镜头及其工作方法
CN210038290U (zh) 一种适用于三片式vr光学镜头的镜筒结构
CN104965296B (zh) 高分辨率日夜两用经济款镜头的调焦方法
CN110716298A (zh) 1.1英寸大靶面16mm焦距高清低畸变工业用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08060820U (zh) 一种新型的多头螺纹传动变倍结构
CN102902045A (zh) 高分辨率单组移动工业用摄像镜头
CN111522133B (zh) 大光圈大靶面高分辨率半组补偿调焦镜头及其工作方法
CN212379630U (zh) 一种大通光长焦距高清定焦镜头
CN213399031U (zh) 一种小型化短焦高分辨率镜头
CN211454085U (zh) 1.1英寸大靶面16mm焦距高清低畸变工业用镜头
CN212379654U (zh) 大靶面高清低畸变工业用镜头
JPS59136707A (ja) ズ−ムレンズ鏡筒
CN107589524B (zh) 紧凑型长焦电视摄像镜头
CN209167665U (zh) 1/1.8英寸大靶面6mm焦距高清低畸变工业用镜头
CN219957961U (zh) 一种千万级像素低畸变定焦镜头
CN219328931U (zh) 一种镜片组及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