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6608U -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6608U
CN215866608U CN202122250991.7U CN202122250991U CN215866608U CN 215866608 U CN215866608 U CN 215866608U CN 202122250991 U CN202122250991 U CN 202122250991U CN 215866608 U CN215866608 U CN 215866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oxygen
channel
shell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09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a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09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6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6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6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防水壳体、氧传感器、电路板和接线器;防水壳体设于装置壳体上,防水壳体的内部为一端开口的传感器容纳腔,传感器容纳腔内用于放置氧传感器;电路板设于装置壳体内部,且与接线器、氧传感器电连接;接线器设于装置壳体外壁上,与电路板电连接;装置壳体包括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有与传感器容纳腔连通的旁路通道;防水壳体且与装置壳体的旁路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旁路通道引流,且在旁路通道处设置防水膜片来阻断水分流入到传感器测试腔中;解决了在检测氧气的氧浓度时,水分冷凝后与氧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接触会导致传感器故障或者损坏的技术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平面空气中氧含量为20.95%,在海拔3500米处,为海平面氧含量的77.1%,在海拔5000米处,为海平面氧含量的61.8%。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吸氧改善机体缺氧症状已经成为高原缺氧防护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在高原列车、汽车中安装弥散供氧系统,在车厢内建立起富氧环境,有益于提升在高原地区的旅行安全和舒适度;在办公室、酒店等室内安装弥散供氧系统建立富氧环境,有助于改善生活品质,维护身体健康。
在弥散供氧系统中,通常采用制氧机分离氧气,但是制氧机分离出氧气中含有水分。在检测氧气的氧浓度时,这些水分冷凝后与氧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接触会导致传感器故障或者损坏----这已经成为高原弥散供氧行业困扰已久的技术难题。
因此,亟待出现一种可以应用于弥散供氧系统中具有防水功能的氧浓度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弥散供氧系统中通常采用制氧机分离氧气,但是制氧机分离出氧气中含有水分;在检测氧气的氧浓度时,这些水分冷凝后与氧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接触会导致传感器故障或者损坏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解决了水分冷凝后与氧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接触会导致传感器故障或者损坏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防水壳体、氧传感器、电路板和接线器;所述防水壳体设于装置壳体上,所述防水壳体的内部为一端开口的传感器容纳腔,所述传感器容纳腔内用于放置氧传感器;所述电路板设于装置壳体内部,且与接线器、氧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接线器设于装置壳体外壁上,与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装置壳体包括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有与传感器容纳腔连通的旁路通道;所述防水壳体与装置壳体的旁路通道连通。
工作原理是:基于现有的弥散供氧系统中通常采用制氧机分离氧气,但是制氧机分离出氧气中含有水分;在检测氧气的氧浓度时,这些水分冷凝后与氧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接触会导致传感器故障或者损坏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弥散供氧系统中具有防水功能的氧浓度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打破常规传感器设置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之间的通道上的设计思路,即传感器没有放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之间的通道上,而是采用旁路通道引流,且在旁路通道处设置防水膜片来阻断水分流入到传感器测试腔中;解决了在检测氧气的氧浓度时,水分冷凝后与氧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接触会导致传感器故障或者损坏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应用于高原列车或者其他室内环境中用于检测氧浓度、车厢内(室内)压力和温度等环境参数的装置;该装置适合在高原列车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分为导气侧和电气侧,导气侧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第二通道;所述旁路通道一端与第二通道连通,另一端设于导气侧靠近防水壳体的一侧,并通过第一通道与传感器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通道靠近进气口的一侧设有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限定氧气流速。这是考虑到高原气压及氧气气源压力变化导致氧气流量大范围波动,因此在进气口处设置限流装置,防止高原气压变化导致氧气流量大范围波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装置包括贯穿限流装置两端的限流通道,所述限流通道是第二通道加工出来的一段狭窄通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流通道的孔径为0.3~0.7mm。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壳体为长方体,在传感器容纳腔靠近开口端设有第一螺纹,在第一螺纹的底部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圈;
在传感器容纳腔内没有螺纹的位置设有贯穿防水壳体的第一通道,在第一通道端口处设有防水膜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水膜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制作而成的膜片。
进一步地,所述氧传感器包括检测单元、传感器线和密封环,传感器线一端与检测单元连接,用于为检测单元提供电源并输出传感器信号;密封环上设有供传感器线穿过的过线孔,传感器线通过所述过线孔穿过密封环并与密封环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环与第一平台上的第一密封圈形成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壳体还包括压环和腔盖,压环外周设有与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过压环将密封环固定在传感器容纳腔中;腔盖设于防水壳体的开口端,在腔盖和防水壳体之间设有引出传感器线的缺口(设置在防水壳体靠近电路板的一侧,以便于传感器线连接到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的导气侧与防水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密封圈;
在进气口还设有过滤装置和用于固定过滤装置的压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装置为不锈钢烧结滤网,滤径为3~5um。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的电气侧设有用于容纳电路板的电气空腔,以及用于密封电气空腔的保护盖;电气空腔的一侧设有与外壁连通的通孔,接线器的电线通过所述通孔连接到电路板;所述电气空腔靠近导气侧的一侧,与所述缺口对应的位置设有传感器线引入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模块、微处理器、压力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CO2监测模块;把本装置应用于高原列车中用于检测氧浓度、车厢内压力和温度等环境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的四周还设有用于固定该装置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的传感器没有放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之间的通道上,而是采用旁路通道引流,且在旁路通道处设置防水膜片来阻断水分流入到传感器测试腔中;解决了在检测氧气的氧浓度时,水分冷凝后与氧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接触会导致传感器故障或者损坏的技术难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通过限流装置的孔径来限定通入本实用新型的氧气流量,避免因为大气压、氧气气源压力变化导致的流量过大问题。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应用于高原列车中用于检测氧浓度、车厢内压力和温度等环境参数的装置;该装置适合在高原列车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的导气侧和防水壳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的电气空腔示意图。
附图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装置壳体,101-进气口,102-出气口,103-第二通道,104-限流装置,105-过滤装置,106-压环,107-旁路通道,108-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密封圈,109-安装孔,110-电气空腔,2-防水壳体,201-传感器容纳腔,202-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圈,203-腔盖,204-第一通道,205-防水膜片,3-氧传感器,301-密封环,4-电路板,5-接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防水壳体2、氧传感器3、电路板4和接线器5;所述防水壳体2设于装置壳体1上,且装置壳体1与防水壳体2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防水壳体2的内部为一端开口的传感器容纳腔201,所述传感器容纳腔201内用于放置氧传感器3;所述电路板4设于装置壳体1内部,且与接线器5、氧传感器3电连接;所述接线器5设于装置壳体1外壁上,与电路板4电连接;
所述装置壳体1包括一个进气口101和一个出气口102,在所述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之间设有与传感器容纳腔201连通的旁路通道107;所述防水壳体2与装置壳体1的旁路通道107连通。
所述装置壳体1分为导气侧和电气侧,左侧为导气侧,右侧为电气侧;导气侧上设有进气口101、出气口102,以及连通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的第二通道103;所述旁路通道107一端与第二通道103连通,另一端设于导气侧靠近防水壳体2的一侧,并通过第一通道204与传感器容纳腔201连通。
在所述第二通道103靠近进气口101的一侧设有限流装置104,所述限流装置104限定氧气流速。这是考虑到高原气压及氧气气源压力变化导致氧气流量大范围波动,因此在进气口处设置限流装置,防止高原气压及氧气气源压力变化导致氧气流量大范围波动。
所述限流装置104包括贯穿限流装置104两端的限流通道,所述限流通道是第二通道103加工出来的一段狭窄通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流通道的孔径为0.3~0.7mm。
所述电路板4包括电源模块、微处理器、压力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CO2监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弥散供氧系统中具有防水功能的氧浓度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打破常规传感器设置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之间的通道上的设计思路,即传感器没有放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之间的通道上,而是采用旁路通道引流,且在旁路通道处设置防水膜片来阻断水分流入到传感器测试腔中;解决了在检测氧气的氧浓度时,水分冷凝后与氧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接触会导致传感器故障或者损坏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应用于高原列车中用于检测氧浓度、车厢内压力和温度等环境参数的装置;该装置适合在高原列车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水壳体2为长方体,在传感器容纳腔201靠近开口端设有第一螺纹,在第一螺纹的底部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圈202;
在传感器容纳腔201内没有螺纹的位置设有贯穿防水壳体2的第一通道204,在第一通道204端口处设有防水膜片2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水膜片205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制作而成的膜片。
具体地,所述氧传感器3包括检测单元、传感器线和密封环301,传感器线一端与检测单元连接,用于为检测单元提供电源并输出传感器信号;密封环301上设有供传感器线穿过的过线孔,传感器线通过所述过线孔穿过密封环301并与密封环301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环301与第一平台上的第一密封圈形成密封连接。
具体地,所述防水壳体2还包括压环和腔盖203,压环外周设有与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过压环将密封环301固定在传感器容纳腔201中;腔盖203设于防水壳体2的开口端,在腔盖203和防水壳体2之间设有引出传感器线的缺口;这是考虑到设置在防水壳体靠近电路板的一侧,以便于传感器线连接到电路板上。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导气侧与防水壳体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密封圈108;
在进气口101还设有过滤装置105和用于固定过滤装置105的压环106;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装置105为不锈钢烧结滤网,滤径为3~5um。
具体地,所述装置壳体1的电气侧设有用于容纳电路板4的电气空腔110,以及用于密封电气空腔110的保护盖;电气空腔110的一侧设有与外壁连通的通孔,接线器5的电线通过所述通孔连接到电路板4;所述电气空腔110靠近导气侧的一侧,与所述缺口对应的位置设有传感器线引入孔。
具体地,所述装置壳体1的四周还设有用于固定该装置的安装孔109。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防水壳体(2)、氧传感器(3)、电路板(4)和接线器(5);所述防水壳体(2)设于装置壳体(1)上,所述防水壳体(2)的内部为一端开口的传感器容纳腔(201),所述传感器容纳腔(201)内用于放置氧传感器(3);所述电路板(4)设于装置壳体(1)内部,且与接线器(5)、氧传感器(3)电连接;所述接线器(5)设于装置壳体(1)外壁上,与电路板(4)电连接;
所述装置壳体(1)包括一个进气口(101)和一个出气口(102),在所述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之间设有与传感器容纳腔(201)连通的旁路通道(107);所述防水壳体(2)与装置壳体(1)的旁路通道(10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分为导气侧和电气侧,导气侧上设有进气口(101)、出气口(102),以及连通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的第二通道(103);所述旁路通道(107)一端与第二通道(103)连通,另一端设于导气侧靠近防水壳体(2)的一侧,并通过第一通道(204)与传感器容纳腔(2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通道(103)靠近进气口(101)的一侧设有限流装置(104),所述限流装置(104)限定氧气流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104)包括贯穿限流装置(104)两端的限流通道,所述限流通道是第二通道(103)加工出来的一段狭窄通道;所述限流通道的孔径为0.3~0.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壳体(2)为长方体,在传感器容纳腔(201)靠近开口端设有第一螺纹,在第一螺纹的底部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圈(202);
在传感器容纳腔(201)内没有螺纹的位置设有贯穿防水壳体(2)的第一通道(204),在第一通道(204)端口处设有防水膜片(2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传感器(3)包括检测单元、传感器线和密封环(301),传感器线一端与检测单元连接,用于为检测单元提供电源并输出传感器信号;密封环(301)上设有供传感器线穿过的过线孔,传感器线通过所述过线孔穿过密封环(301)并与密封环(301)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环(301)与第一平台上的第一密封圈形成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壳体(2)还包括压环和腔盖(203),压环外周设有与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过压环将密封环(301)固定在传感器容纳腔(201)中;腔盖(203)设于防水壳体(2)的开口端,在腔盖(203)和防水壳体(2)之间设有引出传感器线的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导气侧与防水壳体(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密封圈(108);
在进气口(101)还设置有过滤装置(105)和用于固定过滤装置(105)的压环(10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电气侧设有用于容纳电路板(4)的电气空腔(110),以及用于密封电气空腔(110)的保护盖;电气空腔(110)的一侧设有与外壁连通的通孔,接线器(5)的电线通过所述通孔连接到电路板(4);所述电气空腔(110)靠近导气侧的一侧,与所述缺口对应的位置设有传感器线引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4)包括电源模块、微处理器、压力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CO2监测模块。
CN202122250991.7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Active CN215866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0991.7U CN215866608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0991.7U CN215866608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6608U true CN215866608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21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0991.7U Active CN215866608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6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6542B (zh) 气体传感器
CN213660489U (zh) 一种监测装置及其电池系统
CN108956957A (zh) 一种用于油中溶解气体检测的氢气传感器
CN215866608U (zh)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CN113671132A (zh) 一种列车供氧检测装置
CN211013024U (zh) 一种防水的环境监测仪
CN110850240A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臭氧在线监测装置
CN212301401U (zh) 抗硅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CN110657913A (zh) 一种检测汽车尾气颗粒捕捉压力传感器装置
CN215004076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的防尘防油结构
CN209820525U (zh) 六氟化硫微水与密度在线监测装置
CN212674880U (zh) 一种轨道车辆空气质量检测仪
CN112525968A (zh) 一种基于吹气方法的酒精传感器及智能设备
CN215727964U (zh) 泵吸气体检测仪
CN112253315A (zh) 磁性屑末检测信号器
CN215196020U (zh) 一种报警膜式过滤器
CN216925980U (zh) 一种线束插接器密封性检测模块
CN213734948U (zh) 一种双通单向阀组件及制动气路系统
CN212807446U (zh) 一种压力变送器高压隔离装置
CN217334449U (zh) 一种船用高密封的高低压插座箱
CN219035070U (zh)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仪的寄生泵
CN218298114U (zh) 一种便携式pH值检测仪
CN216133019U (zh) 一种密封性好、防水效果好的混合气体探测器
CN219349410U (zh) 一种智能控制气体流量和温湿度的传感器检测装置
CN216285042U (zh) 一种固态聚合物传感器模块及甲醛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