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0859U - 便携风扇 - Google Patents

便携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0859U
CN215860859U CN202121129001.8U CN202121129001U CN215860859U CN 215860859 U CN215860859 U CN 215860859U CN 202121129001 U CN202121129001 U CN 202121129001U CN 215860859 U CN215860859 U CN 215860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ver
switch
air inlet
fan
fa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90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友
黄林忠
李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90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0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0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0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风扇,包括外壳及扇轮,所述扇轮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扇轮所在位置设有进风口,且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的开关盖,所述开关盖可顺沿所述进风口的轴向运动以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开关盖在所述打开位置时凸伸于所述进风口外侧,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供外部空气流入所述进风口内的进风通道,所述开关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进风口被所述开关盖遮蔽。

Description

便携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风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便利的生活,为了满足户外活动或其他生活场景需要使用风扇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便携式风扇,例如挂脖式风扇、手持式风扇等。便携式风扇的出现,解决了人们运动、户外活动、办公室等各种使用场景随时随地吹风的效果。
风扇的外壳上均需设置进风口以提供风扇工作时进风,然而,在风扇非使用状态下,容易出现杂物从进风口进入外壳内,从而影响风扇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杂物容易进入外壳内,从而有效维持风扇性能的便携风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风扇,包括外壳及扇轮,所述扇轮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扇轮所在位置设有进风口,且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的开关盖,所述开关盖可顺沿所述进风口的轴向运动以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开关盖在所述打开位置时凸伸于所述进风口外侧,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供外部空气流入所述进风口内的进风通道,所述开关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进风口被所述开关盖遮蔽。
其中,所述外壳于所述进风口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有侧壁,所述侧壁围设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行程开关,所述开关盖面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抵压部,所述开关盖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开关盖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抵压部脱离所述行程开关;所述开关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抵压部抵顶所述行程开关,使得所述抵压部被所述行程开关夹持。
其中,所述行程开关包括座体及位于所述座体内的弹性件和弹性夹爪,所述开关盖在按压作用力下切换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抵压部抵顶所述弹性夹爪迫使所述弹性件压缩,所述弹性夹爪闭合而夹住所述抵压部,将所述开关盖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开关盖再次受到按压作用力时,所述弹性夹爪松开所述抵压部,所述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而推动所述开关盖切换至所述打开位置。
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进风口内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座体装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其中,所述开关盖上设有朝所述进风口所在方向延伸的倒钩,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与所述倒钩对应的扣持孔,所述开关盖通过所述倒钩卡持于对应扣持孔内而装设于所述安装架上。
其中,所述弹性夹爪和所述座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开关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导通而形成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盖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断开而形成第二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件凸伸出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内设有电路板,所述扇轮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开关;
所述开关盖在所述打开位置时,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扇轮开启、关闭或档位,所述开关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扇轮关闭;或,所述开关盖切换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扇轮开启,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调节所述扇轮的档位,所述开关盖切换到关闭位置时所述扇轮关闭。
其中,所述开关盖的尺寸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开关盖的边缘朝向所述收容腔内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导风柱,相邻所述导风柱之间形成有进风窗口,所述进风通道由所述进风窗口组成。
其中,所述外壳呈与人体颈部形状适配的弧形,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扇轮;所述出风口包括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出风孔。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风扇,外壳对应进风口处设有开关盖,开关盖可顺沿进风口的轴向运动,分别形成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开关盖在打开位置时凸伸于所述进风口外侧,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供外部空气流入所述进风口内的进风通道,所述开关盖在关闭位置时,所述进风口被所述开关盖遮蔽,开关盖的设置有助于防止便携风扇工作时从进风口处将用户的头发或杂物吸入,使得产品使用时更安全;便携风扇处于关机状态收纳携带时,开关盖可处于关闭位置,有效防止杂物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便携风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开关盖处于打开位置;
图2为图1所示便携风扇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其中开关盖处于关闭位置;
图3为图1所示的便携风扇的分解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开关盖所在位置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风扇,包括外壳10及扇轮20,所述扇轮20收容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外壳10对应所述扇轮20所在位置设有进风口11,且所述外壳10上还设有出风口12,所述外壳10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11处的开关盖13,所述开关盖13可顺沿所述进风口11的轴向运动以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打开位置时凸伸于所述进风口11外侧,与所述进风口11之间形成供外部空气流入所述进风口11内的进风通道14,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进风口11被所述开关盖13遮蔽。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便携风扇中,外壳10对应进风口11处设有开关盖13,开关盖13可顺沿进风口11的轴向运动,分别形成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开关盖13在打开位置时凸伸于所述进风口11外侧,与所述进风口11之间形成供外部空气流入所述进风口11内的进风通道14,所述开关盖13在关闭位置时,所述进风口11被所述开关盖13被遮蔽,开关盖13的设置有助于防止便携风扇开机工作时从进风口11处将用户的头发或杂物吸入,使得产品使用时更安全;开关盖13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便携风扇处于关机状态携带时,开关盖13可处于关闭位置,有效防止杂物进入。
其中,便携风扇可以是挂脖风扇、手持式风扇等各种便携式风扇。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便携风扇为挂脖风扇为例进行描述,挂脖风扇的外壳10呈与人体颈部形状适配的弧形,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扇轮20,所述外壳10也称为颈戴架,挂脖风扇在使用时,所述颈戴架用于绕设于用户脖颈上,其中,所述颈戴架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或由多段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组成。可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颈戴架包括本体座及连接于所述本体座的相对两端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颈戴架整体呈圆弧形,由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本体座三段连接形成;作为另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颈戴架也可以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段连接形成。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别呈弯弧状,扇轮20包括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远离所述本体座一端的第一扇轮和第二扇轮。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内分别形成有将对应本体上的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连通的风道17。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可以分别由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地组装形成,风道17由对应所述上壳和下壳合围形成。
可选的,所述外壳10于所述进风口11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有侧壁15,所述侧壁15围设形成收容腔150,所述收容腔150内设有行程开关30,所述开关盖13面向所述进风口11的一侧设有抵压部131,所述开关盖13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收容腔150内,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抵压部131脱离所述行程开关30;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抵压部131抵顶所述行程开关30,使得所述抵压部131被所述行程开关30夹持。其中,开关盖13通过与行程开关30配合实现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开关盖13关闭进风口11时可以防止杂物进入。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行程开关30还具有信号触发作用,开关盖13初始状态为凸伸于进风口11外侧的打开位置时,用户可以按压开关盖13使得开关盖13沿进风口11的轴向朝向扇轮20所在方向运动,此时,开关盖13通过抵压部131逐渐抵顶行程开关30而使得开关盖13处于关闭位置,且此时行程开关30电性导通。行程开关30电性导通而形成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扇轮控制器,扇轮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控制扇轮20停止工作或切换到低档位工作。当所述开关盖13处于关闭位置时,用户可以再次按压开关盖13,使得开关盖13沿进风口11的轴向朝远离扇轮20所在方向运动,此时,开关盖13的抵压部131逐渐脱离行程开关30而使得开关盖13处于打开位置,此时行程开关30电性断开。行程开关30电性断开而形成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扇轮控制器,扇轮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控制扇轮20开启工作或切换到高档位工作。本实施例中,开关盖13通过设置抵压部131与行程开关30配合,操作开关盖13打开或关闭进风口11的同时,可以实现对扇轮20开闭或档位的调节,可以提升便携风扇的智能使用体验。
可选的,所述行程开关30包括座体31及位于所述座体31内的弹性件33和弹性夹爪32,所述开关盖13在按压作用力下切换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抵压部131抵顶所述弹性夹爪32迫使所述弹性件33压缩,所述弹性夹爪32闭合而夹住所述抵压部131,将所述开关盖13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开关盖13再次受到按压作用力时,所述弹性夹爪32松开所述抵压部131,所述弹性件33恢复弹性形变而推动所述开关盖13切换至所述打开位置。弹性夹爪32包括可相对夹紧闭合的两个爪臂,两个爪臂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以及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自由端,所述爪臂之间的间隔从连接端向自由端逐渐增加。弹性件33可以为弹簧,位于爪臂的连接端的一侧。当开关盖13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切换时,抵压部131从爪臂的自由端伸入两个爪臂之间,并抵顶弹性夹爪32向座体31内的空间运动,两个爪臂受到座体31的挤压相互靠拢而逐渐收容于座体31内,爪臂夹住抵压部131而将所述开关盖13保持在关闭位置,此时,弹性件33处于被压缩状态。开关盖13再次受到按压作用力时,弹性夹爪32进一步收拢且弹性件33进一步被压缩,在按压作用力撤销的瞬间,在弹性件3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而推动弹性夹爪32脱离座体31的挤压,如此,弹性夹爪32逐渐松开抵压部131,开关盖13回复至打开位置。
可选的,所述外壳1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进风口11内的安装架16,所述安装架16上设有定位孔161,所述座体31装设于所述定位孔161内。所述安装架16包括位于进风口11中央的圆盘部及连接于圆盘部边缘与进风口11内周缘之间的连接肋条。定位孔161设于圆盘部上,座体31可拆卸地装设于定位孔161内。可选的,所述开关盖13上设有朝所述进风口11所在方向延伸的倒钩133,所述安装架16上设有与所述倒钩133对应的扣持孔162,所述开关盖13通过所述倒钩133卡持于对应扣持孔162内而装设于所述安装架16上。其中,扣持孔162同样可设于圆盘部上,扣持孔162的数量与倒钩133的数量可以一一对应,将开关盖13装设于进风口11处时,可使倒钩133穿设对应的扣持孔162后使得勾体与圆盘部的下表面抵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夹爪32和所述座体31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312,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312导通而形成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312断开而形成第二控制信号。座体31的顶端可以从边缘向内弯折形成的折边,当开关盖13处于关闭位置时,弹性夹爪32的爪臂收拢而逐渐收容于座体31的空腔内,折边可对爪臂的自由端顶端提供一定的阻挡力,以进一步保持开关盖13处于关闭位置,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312可以分别形成于折边和爪臂的自由端顶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312的设置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设于当开关盖13从打开位置切换到关闭位置时,弹性夹爪32和座体31由相互不接触切换为相互接触的任意部位。可选的,爪臂的自由端可形成为相对于弹性夹爪32运动方向倾斜的斜面,即能实现当开关盖13在关闭位置时与座体31顶端的折边抵靠而提供维持开关盖13在关闭位置的保持力,又能在当开关盖13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切换时,在弹性件33的弹性恢复作用下脱离折边的抵靠而使开关盖13实现向打开位置的顺利切换。
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电件312凸伸出所述座体31的底部,所述外壳10内设有电路板18,所述扇轮20和所述第二导电件312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8电连接。座体31装设于安装架16的圆盘部的定位孔161内,座体31的底端朝扇轮20所在位置凸伸,电路板18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件312电连接。其中,扇轮控制器及驱动扇轮20工作的驱动电路均可设于所述电路板18上。可选的,所述电路板18上可以设有控制开关181,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打开位置时,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181控制所述扇轮20开启、关闭或调节档位,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扇轮20关闭;即,当所述开关盖13处于打开位置时,用户可以操作所述控制开关181控制扇轮20开启、关闭或进行档位切换,当所述开关盖13处于关闭位置时,控制开关181处于不可用状态,扇轮20关闭。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扇轮20开启,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181控制所述扇轮20于不同档位之间切换,所述开关盖13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扇轮20关闭,即直接通过开关盖13控制扇轮20的开启或关闭。其中,控制开关181可与扇轮控制器连接,控制开关181的部分穿设外壳10而凸伸于外壳10外侧,由扇轮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行程开关30导通或断开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扇轮20的开闭、及所述控制开关181的可用状态。作为另一可选实施例,行程开关30可直接与控制开关181的控制信号端连接,行程开关30导通或断开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改变控制开关181的控制信号端的输入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开关181控制扇轮20开闭或档位调节。可选的,电路板18的一侧装设有充电电池19,通过所述充电电池19提供扇轮20工作的电能。
可选的,所述开关盖13的尺寸与所述收容腔150的尺寸相匹配,即大小接近,开关盖13的边缘朝收容腔150内间隔地设置多个导风柱141,相邻所述导风柱141之间形成有进风窗口142,所述进风通道14由所述进风窗口142组成。开关盖13处于打开位置时,进风通道14由环设于开关盖周围的进风窗口142组成,将进风通道14通过导风柱141分离呈进风窗口142,可以有效地防止便携风扇开启使用过程中将使用者头发缴入。
上述实施例中,进风口11是设于外壳10的外侧,可选的,所述外壳10的内侧于所述扇轮20所在位置设有另一进风口11。即外壳10的相对两侧与扇轮20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进风口11,以增加扇轮20的进风量。可选的,所述出风口12包括沿所述外壳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出风孔。出风孔沿外壳10的长度方向分布,可以增加出风范围,提升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风扇,至少具备如下特点:
第一、开关盖13可上下活动地连接于进风口11处,可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活动,开关盖13位于打开位置时,其侧面的进风窗口142露出,可供扇轮20从壳体外侧进风,开关盖13位于闭合位置时,进风口11被开关盖13所遮挡,防止杂物进入,且有效防止绞发。
第二、开关盖13通过设置抵压部131与行程开关30配合,操作开关盖13打开或关闭进风口11的同时,可以实现对扇轮20开闭或档位的调节,可以提升便携风扇的智能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0)

1.一种便携风扇,包括外壳及扇轮,所述扇轮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扇轮所在位置设有进风口,且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的开关盖,所述开关盖可顺沿所述进风口的轴向运动以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开关盖在所述打开位置时凸伸于所述进风口外侧,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供外部空气流入所述进风口内的进风通道,所述开关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进风口被所述开关盖遮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于所述进风口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有侧壁,所述侧壁围设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行程开关,所述开关盖面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抵压部,所述开关盖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开关盖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抵压部脱离所述行程开关;所述开关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抵压部抵顶所述行程开关,使得所述抵压部被所述行程开关夹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包括座体及位于所述座体内的弹性件和弹性夹爪,所述开关盖在按压作用力下切换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抵压部抵顶所述弹性夹爪迫使所述弹性件压缩,所述弹性夹爪闭合而夹住所述抵压部,将所述开关盖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开关盖再次受到按压作用力时,所述弹性夹爪松开所述抵压部,所述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而推动所述开关盖切换至所述打开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进风口内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座体装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盖上设有朝所述进风口所在方向延伸的倒钩,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与所述倒钩对应的扣持孔,所述开关盖通过所述倒钩卡持于对应扣持孔内而装设于所述安装架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爪和所述座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开关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导通而形成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盖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断开而形成第二控制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凸伸出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外壳内设有电路板,所述扇轮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开关;
所述开关盖在所述打开位置时,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扇轮开启、关闭或调节档位,所述开关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扇轮关闭;或,所述开关盖切换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扇轮开启,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调节所述扇轮的档位,所述开关盖切换到关闭位置时,所述扇轮关闭。
9.如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盖的尺寸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开关盖的边缘朝向所述收容腔内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导风柱,相邻所述导风柱之间形成有进风窗口,所述进风通道由所述进风窗口组成。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与人体颈部形状适配的弧形,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扇轮;所述出风口包括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出风孔。
CN202121129001.8U 2021-05-24 2021-05-24 便携风扇 Active CN215860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9001.8U CN215860859U (zh) 2021-05-24 2021-05-24 便携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9001.8U CN215860859U (zh) 2021-05-24 2021-05-24 便携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0859U true CN21586085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7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9001.8U Active CN215860859U (zh) 2021-05-24 2021-05-24 便携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0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33606A1 (en) * 2019-10-25 2022-10-20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Ltd Neck fa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33606A1 (en) * 2019-10-25 2022-10-20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Ltd Neck fan
US11661947B2 (en) 2019-10-25 2023-05-30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Neck fan
US11719250B2 (en) 2019-10-25 2023-08-08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Neck fan
US11754080B2 (en) * 2019-10-25 2023-09-12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Neck fan
US11795957B2 (en) 2019-10-25 2023-10-24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Neck fa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93909A1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US5508123A (en) Power supplying device
US7062057B2 (en) Rechargeable hearing aid
USD477821S1 (en) Combined ear piece and microphone with on and off switch
CN215860859U (zh) 便携风扇
US11873825B2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CN212536134U (zh) 一种多功能脖戴风扇
JPS585623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2024059939A (ja) 首掛けファン
CN212899135U (zh) 便携风扇
US20070159133A1 (en) Battery Charger
US9445653B2 (en) Bluetooth audio
CN214742192U (zh) 挂脖风扇
CN213628072U (zh) 挂脖式风扇
CN211874797U (zh) 挂脖风扇
CN212332325U (zh) 一种不遮挡出风口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手机支架装置
CN210054360U (zh) 一种伸缩式灭蚊灯
CN218682291U (zh) 一种安全帽
CN218479935U (zh) 便携式风扇
CN112211837A (zh) 挂脖风扇
CN215170878U (zh) 挂脖风扇
CN213206104U (zh) 挂脖风扇
CN220248292U (zh) 气泵装置
CN213116770U (zh) 一种绕风扇式挂脖风扇
CN212959176U (zh) 一种圆形挂脖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