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9391U - 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 - Google Patents

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9391U
CN215839391U CN202122162114.4U CN202122162114U CN215839391U CN 215839391 U CN215839391 U CN 215839391U CN 202122162114 U CN202122162114 U CN 202122162114U CN 215839391 U CN215839391 U CN 215839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transition pipe
wall surface
pipe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21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621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9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9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9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硬吸管,所述过渡管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过渡管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负压软管,通过设置的挤压柱,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通过将挤压柱按压进移动孔的内部,进而将进管孔内部的负压软管挤压进按压槽,从而对过渡管内部进行负压控制,避免硬吸管在进出女性宫腔时,内部的余压对女性宫腔内膜层造成损伤,通过设置的限位柱,医护人员按压挤压柱时可以推动限位柱,使限位柱的一端移出定位槽进入限位槽的内部,可以对挤压柱进行固定,避免医护人员吸取孕囊时长时间按压挤压柱,而导致手部肌肉酸痛。

Description

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每年有平均有800余万次人工流产,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重复流产率高达50%,88.2%的不孕不育女性做过人流手术,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就一直积极倡导在我国推行PAC(流产后关爱)项目,自从2009年发起“科学避孕,远离人流”的倡议书至今,PAC项目已有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每年仍有很多非意愿妊娠的发生,人工流产是非意愿妊娠后采取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的负压吸引术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技术操作方法,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负压吸引术的技术规范中要求,感到宫壁粗糙,提示组织吸净,此时将橡皮管手动折叠,取出吸管,用小号刮匙轻轻搔刮宫底及两侧宫角,检查宫腔是否吸净,必要时重新放入吸管,再次用低负压吸宫腔1圈,折叠橡皮管的目的是阻断负压,减少吸管进出时对宫腔宫颈的损伤,减少宫腔宫颈粘连的发生。
现有的临床工作中,由于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需要用手指折叠橡皮管,而患者孕囊偏大时,会堵塞吸管,从而需多次进出宫腔,手指折叠橡皮管并不能完全阻断负压,会导致患者宫腔宫颈发生粘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解决了患者孕囊偏大时,会堵塞吸管,从而需多次进出宫腔,手指折叠橡皮管并不能完全阻断负压,会导致患者宫腔宫颈发生粘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硬吸管,所述过渡管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过渡管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负压软管;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渡管的一端,用于控制所述过渡管内部的负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负压软管,医护人员通过挤压负压软管可以对过渡管内部的负压进行控制,便于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吸取孕囊。
较佳的,所述负压组件包括:负压块,所述负压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渡管的一端,所述负压块的一端开设有进管孔,所述负压软管与所述进管孔活动套接,所述负压块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柱,所述进管孔的内圆壁面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挤压柱与所述按压槽活动卡接;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按压槽的内部底面,用于对所述挤压柱进行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挤压柱,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通过将挤压柱按压进移动孔的内部,进而将进管孔内部的负压软管挤压进按压槽,从而对过渡管内部进行负压控制,避免硬吸管在进出女性宫腔时,内部的余压对女性宫腔内膜层造成损伤。
较佳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按压槽的内部底面,所述按压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弹簧固定安装,所述移动孔的内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挤压柱的顶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挤压柱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定位槽相连通,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定位槽活动套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限位柱,医护人员按压挤压柱时可以推动限位柱,使限位柱的一端移出定位槽进入限位槽的内部,可以对挤压柱进行固定,避免医护人员吸取孕囊时长时间按压挤压柱,而导致手部肌肉酸痛,当医护人员需要让负压软管内部进入空气时,可以将限位柱移动出限位槽,从而解除限位柱对挤压柱的限制,此时弹簧的弹力会将挤压柱向上移动,可以解除挤压柱对负压软管的挤压,使空气进入负压软管的内部,便于医护人员控制过渡管内部的负压。
较佳的,所述过渡管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对所述硬吸管进行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便于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可以在患者宫腔内调节硬吸管的角度。
较佳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开设在所述过渡管的外圆壁面,所述调节块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硬吸管与所述固定孔固定套接,所述调节块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旋转槽活动套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调节块,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通过拨动调节块带动硬吸管在患者宫腔内进行转动,从而可以达到硬吸管在患者宫腔内调节位置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过渡管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指针,所述调节块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刻度,当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需要清楚硬吸管转动的角度时,通过指针指向的刻度,可以看到调节块转动后的角度,从而使工作人员清楚硬吸管在宫腔内转动的幅度,节省了医护人员反复定位硬吸管在宫腔内位置的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挤压柱,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通过将挤压柱按压进移动孔的内部,进而将进管孔内部的负压软管挤压进按压槽,从而对过渡管内部进行负压控制,避免硬吸管在进出女性宫腔时,内部的余压对女性宫腔内膜层造成损伤,通过设置的限位柱,医护人员按压挤压柱时可以推动限位柱,使限位柱的一端移出定位槽进入限位槽的内部,可以对挤压柱进行固定,避免医护人员吸取孕囊时长时间按压挤压柱,而导致手部肌肉酸痛,当医护人员需要让负压软管内部进入空气时,可以将限位柱移动出限位槽,从而解除限位柱对挤压柱的限制,此时弹簧的弹力会将挤压柱向上移动,可以解除挤压柱对负压软管的挤压,使空气进入负压软管的内部,便于医护人员控制过渡管内部的负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结构左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过渡管;2、硬吸管;3、负压软管;4、指针;5、负压块;6、进管孔;7、按压槽;8、移动孔;9、挤压柱;10、滑动槽;11、定位槽;12、限位柱;13、限位槽;14、弹簧;15、活动板;16、调节块;17、固定槽;18、旋转槽;19、固定孔;20、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图2和图3,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包括过渡管1,所述过渡管1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硬吸管2,调节块16设置在过渡管1的外圆壁面,负压软管3固定套接在过渡管1的内圆壁面,过渡管1的一端设置有负压组件,用于控制过渡管1内部的负压,通过设置的负压软管3,医护人员通过挤压负压软管3可以对过渡管1内部的负压进行控制,便于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吸取孕囊,负压组件包括负压块5,负压块5固定安装在过渡管1的一端,进管孔6开设在负压块5的一端,负压软管3与进管孔6活动套接,移动孔8开设在负压块5的外圆壁面,挤压柱9滑动连接在移动孔8的内部,按压槽7开设在进管孔6的内圆壁面,挤压柱9与按压槽7活动卡接,按压槽7的内部底面设置有限位件,用于对挤压柱9进行限位,通过设置的挤压柱9,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通过将挤压柱9按压进移动孔8的内部,进而将进管孔6内部的负压软管3挤压进按压槽7,从而对过渡管1内部进行负压控制,避免硬吸管2在进出女性宫腔时,内部的余压对女性宫腔内膜层造成损伤。
参考图3和图4,限位件包括弹簧14,弹簧14固定安装在按压槽7的内部底面,活动板15设置在按压槽7的内部,活动板15与弹簧14固定安装,限位槽13开设在移动孔8的内部一侧,滑动槽10开设在挤压柱9的顶面,定位槽11开设在挤压柱9的一侧,滑动槽10与定位槽11相连通,限位柱12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0的内部,限位柱12为一个圆柱和一个矩形块构成的结构,限位柱12与定位槽11活动套接,通过设置的限位柱12,医护人员按压挤压柱9时可以推动限位柱12,使限位柱12的一端移出定位槽11进入限位槽13的内部,可以对挤压柱9进行固定,避免医护人员吸取孕囊时长时间按压挤压柱9,而导致手部肌肉酸痛,当医护人员需要让负压软管3内部进入空气时,可以将限位柱12移动出限位槽13,从而解除限位柱12对挤压柱9的限制,此时弹簧14的弹力会将挤压柱9向上移动,可以解除挤压柱9对负压软管3的挤压,使空气进入负压软管3的内部,便于医护人员控制过渡管1内部的负压。
参考图1、图2和图5,过渡管1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对硬吸管2进行调节,调节组件包括旋转槽18,旋转槽18开设在过渡管1的外圆壁面,固定孔19开设在调节块16的一端,硬吸管2与固定孔19固定套接,固定槽17开设在调节块16的一端,固定环20固定套接在固定槽17的内圆壁面,固定环20与旋转槽18活动套接,通过设置的调节块16,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通过拨动调节块16带动硬吸管2在患者宫腔内进行转动,从而可以达到硬吸管2在患者宫腔内调节位置的效果,过渡管1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指针4,调节块16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刻度,通过设置的刻度,当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需要清楚硬吸管2转动的角度时,通过指针4指向的刻度,可以看到调节块16转动后的角度,从而使工作人员清楚硬吸管2在宫腔内转动的幅度,节省了医护人员反复定位硬吸管2在宫腔内位置的时间。
工作原理:请参考图1-图5所示,通过设置的挤压柱9,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通过将挤压柱9按压进移动孔8的内部,进而将进管孔6内部的负压软管3挤压进按压槽7,从而对过渡管1内部进行负压控制,避免硬吸管2在进出女性宫腔时,内部的余压对女性宫腔内膜层造成损伤,通过设置的限位柱12,医护人员按压挤压柱9时可以推动限位柱12,使限位柱12的一端移出定位槽11进入限位槽13的内部,可以对挤压柱9进行固定,避免医护人员吸取孕囊时长时间按压挤压柱9,而导致手部肌肉酸痛,当医护人员需要让负压软管3内部进入空气时,可以将限位柱12移动出限位槽13,从而解除限位柱12对挤压柱9的限制,此时弹簧14的弹力会将挤压柱9向上移动,可以解除挤压柱9对负压软管3的挤压,使空气进入负压软管3的内部,便于医护人员控制过渡管1内部的负压。
通过设置的调节块16,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时,通过拨动调节块16带动硬吸管2在患者宫腔内进行转动,从而可以达到硬吸管2在患者宫腔内调节位置的效果,通过设置的刻度,当医护人员在吸取孕囊需要清楚硬吸管2转动的角度时,通过指针4指向的刻度,可以看到调节块16转动后的角度,从而使工作人员清楚硬吸管2在宫腔内转动的幅度,节省了医护人员反复定位硬吸管2在宫腔内位置的时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渡管(1),所述过渡管(1)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硬吸管(2),所述过渡管(1)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调节块(16),所述过渡管(1)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负压软管(3);
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渡管(1)的一端,用于控制所述过渡管(1)内部的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包括:
负压块(5),所述负压块(5)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渡管(1)的一端,所述负压块(5)的一端开设有进管孔(6),所述负压软管(3)与所述进管孔(6)活动套接,所述负压块(5)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移动孔(8),所述移动孔(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柱(9),所述进管孔(6)的内圆壁面开设有按压槽(7),所述挤压柱(9)与所述按压槽(7)活动卡接;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按压槽(7)的内部底面,用于对所述挤压柱(9)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弹簧(14),所述弹簧(14)固定安装在所述按压槽(7)的内部底面,所述按压槽(7)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与所述弹簧(14)固定安装,所述移动孔(8)的内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挤压柱(9)的顶面开设有滑动槽(10),所述挤压柱(9)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滑动槽(10)与所述定位槽(11)相连通,所述滑动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2),所述限位柱(12)与所述定位槽(11)活动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1)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对所述硬吸管(2)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旋转槽(18),所述旋转槽(18)开设在所述过渡管(1)的外圆壁面,所述调节块(16)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19),所述硬吸管(2)与所述固定孔(19)固定套接,所述调节块(16)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17),所述固定槽(17)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20),所述固定环(20)与所述旋转槽(18)活动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1)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指针(4),所述调节块(16)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刻度。
CN202122162114.4U 2021-09-08 2021-09-08 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 Active CN215839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2114.4U CN215839391U (zh) 2021-09-08 2021-09-08 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2114.4U CN215839391U (zh) 2021-09-08 2021-09-08 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9391U true CN215839391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57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2114.4U Active CN215839391U (zh) 2021-09-08 2021-09-08 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9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63911A (en) Hand actuated medical suction apparatus
CN103462667B (zh) 一次性导向型肛肠痔吻合器
CN205391459U (zh) 中医妇科上药装置
US20210338474A1 (en) Catamenial fluid removal
JP2016531677A (ja) 卵巣癌スクリーニング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15839391U (zh) 方便控制负压的人流吸管
CN101869735A (zh) 具有双侧翼的阴道扩张器
CN210408563U (zh) 一种新型刮宫器
CN207323526U (zh) 妇科刮宫器
CN209269757U (zh) 一种痔瘘手术专用臀部牵开器
CN203710107U (zh) 吸头角度可调的宫腔吸引器
CN201735046U (zh) 具有双侧翼的阴道扩张器
CN208693399U (zh) 一种便携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
CN106267539A (zh) 一种妇科疾病用定点给药器
CN208822923U (zh) 一种便于伸缩的妇科用刮宫器
CN200945175Y (zh) 一种带有吸头的子宫切除剪刀
CN206548548U (zh) 一种宫颈固定防烟窥阴器
Peretz et al. Evacuation of the gravid uterus by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evacuation)
CN215308811U (zh) 一种防止吸引口堵塞的宫腔组织吸引管
CN204709617U (zh) 一种扩阴器
CN204428165U (zh) 一种新型唇部手术固定夹紧装置
CN108618833A (zh) 妇科刮宫器
CN202376296U (zh) 一种角膜异物取出工具
CN107693092A (zh) 一种便携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
CN211187476U (zh) 一种妇科临床用人流吸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