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5415U - 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5415U
CN215835415U CN202122563812.5U CN202122563812U CN215835415U CN 215835415 U CN215835415 U CN 215835415U CN 202122563812 U CN202122563812 U CN 202122563812U CN 215835415 U CN215835415 U CN 215835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fixedly connected
joint
connecting plat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38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金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ongy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5638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5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5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5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涉及到路由器领域,包括路由器本体,所述路由器本体上表面的两侧分别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信号接收杆,两个所述信号接收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端,所述路由器本体的上表面通过卡接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对接槽,两个所述对接槽的内壁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头,两个所述对接头的内壁上表面均固定半圆信号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在路由器使用的时候对路由器接收的信号面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增加,防止路由器因墙体门框或者其他物体遮挡信号而无法有效的接收,不仅提高了网络信号的稳定性,并且增加了信号的接收效果,以及增强了人们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由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型的网络设备,它能够理解不同的协议,例如某个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协议,因特网使用的TCP/IP协议,这样路由器可以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网络传来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把非TCP/IP网络的地址转换成TCP/IP地址或者反之,再根据选定的路由算法把各数据包按最佳路线传送到指定位置,所以路由器可以把非TCP/IP网络连接到因特网上。
目前我们家家户户基本都会使用到路由器进行网络连接,现有的路由器在使用的时候经常会被墙体或者门框之类的减弱信号,使得路由器在接收信号时出现信号弱的情况,从而影响网络的传播和接收速度,十分影响使用感受。
因此,发明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路由器在使用的时候经常会被墙体或者门框之类的减弱信号,使得路由器在接收信号时出现信号弱的情况,从而影响网络的传播和接收速度,十分影响使用感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体,所述路由器本体上表面的两侧分别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信号接收杆,两个所述信号接收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端;
所述路由器本体的上表面通过卡接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对接槽,两个所述对接槽的内壁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头,两个所述对接头的内壁上表面均固定半圆信号板,两个所述信号接收端的表面分别延伸至相应的对接槽内壁并与相应的半圆信号板的下表面接触,两个所述对接头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通信号线,两个所述连通信号线的另一端均贯穿相应的对接槽内壁上表面并延伸至连接板的上表面,两个所述连通信号线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小型信号接收雷达。
优选的,所述小型信号接收雷达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分别与连接板的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器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路由器本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固定块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固定槽,所述连接板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两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接凸起,所述连接板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卡接杆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块上表面开设的卡接槽内壁并通过弹性卡接凸起与其卡接,两个所述定位固定杆的下表面分别与相应的定位固定槽内壁插接。
优选的,所述路由器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壳,所述散热壳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壳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信号接收杆、信号接收端、连接板、对接槽、对接头、半圆信号板、连通信号线、小型信号接收雷达,从而能够对在路由器使用的时候对路由器接收的信号面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增加,防止路由器因墙体门框或者其他物体遮挡信号而无法有效的接收,不仅提高了网络信号的稳定性,并且增加了信号的接收效果,以及增强了人们使用感受。
2、通过设置卡接杆、弹性卡接凸起、固定块、卡接槽、定位固定杆、定位固定槽,从而能够便于就连接板和连接板连接的零件与路由器本体弧形快速的定位安装。
3、通过设置连接块,从而能够便于将小型信号接收雷达与连接板进行连接,通过设置散热壳、散热风扇、散热孔,从而能够在路由器本体使用的时候对其进行散热,防止其温度过高影响其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路由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由器本体;2、信号接收杆;3、信号接收端;4、连接板;5、对接槽;6、对接头;7、半圆信号板;8、连通信号线;9、小型信号接收雷达;10、卡接杆;11、弹性卡接凸起;12、固定块;13、卡接槽;14、定位固定杆;15、定位固定槽;16、连接块;17、散热壳;18、散热风扇;19、散热孔;20、支撑块;21、固定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体1,路由器本体1上表面的两侧分别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信号接收杆2,两个信号接收杆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端3,路由器本体1的上表面通过卡接器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对接槽5,两个对接槽5的内壁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头6,两个对接头6的内壁上表面均固定半圆信号板7,两个信号接收端3的表面分别延伸至相应的对接槽5内壁并与相应的半圆信号板7的下表面接触,两个对接头6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通信号线8,两个连通信号线8的另一端均贯穿相应的对接槽5内壁上表面并延伸至连接板4的上表面,两个连通信号线8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小型信号接收雷达9,能够对在路由器使用的时候对路由器接收的信号面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增加,防止路由器因墙体门框或者其他物体遮挡信号而无法有效的接收,不仅提高了网络信号的稳定性,并且增加了信号的接收效果,以及增强了人们使用感受。
如图1所示,小型信号接收雷达9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两个连接块16的下表面分别与连接板4的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便于将小型信号接收雷达9与连接板4进行连接,路由器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壳17,散热壳17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的散热风扇18,散热壳1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9,能够在路由器本体1使用的时候对其进行散热,防止其温度过高影响其使用效果,散热壳17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0,多个支撑块20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吸盘21,能够对路由器本体1进行吸附固定,防止在碰撞的时候发生掉落和移动。
如图1-4所示,卡接器包括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下表面与路由器本体1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固定块12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卡接槽13,固定块12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固定槽15,连接板4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卡接杆10,卡接杆10两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接凸起11,连接板4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固定杆14,卡接杆10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块12上表面开设的卡接槽13内壁并通过弹性卡接凸起11与其卡接,两个定位固定杆14的下表面分别与相应的定位固定槽15内壁插接,能够便于就连接板4和连接板4连接的零件与路由器本体1弧形快速的定位安装,方便装置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将路由器本体1通过散热壳17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四个固定吸盘21将路由器本体1进行固定;
然后在使用的时候通过信号接收杆2和信号接收端3对传递的信号就接收和传播,人工在接收的时候信号不强影响网络速度的话,将连接板4连接的小型信号接收雷达9与路由器本体1进行安装,安装的时候将连接板4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卡接杆10插入到路由器本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快速开始的定位固定槽15中,然后将连接板4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的定位固定杆14插入到固定块12上表面两侧开设的定位固定槽15中,即可将连接板4和小型信号接收雷达9与路由器本体1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信号会被小型信号接收雷达9捕捉,然后通过连通信号线8传递到信号接收端3,信号接收端3会将信号传递到路由器本体1中,即可增加路由器本体1接收的信号值;
路由器在发热的时候散热风扇18启动,对路由器本体1的下表面进行散热,然后在平时使用的时候气体通过散热孔19进入到散热壳17内部然后对路由器本体1的下表面进行散热,产生的热气在通过散热孔19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路由器本体(1),所述路由器本体(1)上表面的两侧分别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信号接收杆(2),两个所述信号接收杆(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端(3);
所述路由器本体(1)的上表面通过卡接器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对接槽(5),两个所述对接槽(5)的内壁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头(6),两个所述对接头(6)的内壁上表面均固定半圆信号板(7),两个所述信号接收端(3)的表面分别延伸至相应的对接槽(5)内壁并与相应的半圆信号板(7)的下表面接触,两个所述对接头(6)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通信号线(8),两个所述连通信号线(8)的另一端均贯穿相应的对接槽(5)内壁上表面并延伸至连接板(4)的上表面,两个所述连通信号线(8)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小型信号接收雷达(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信号接收雷达(9)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两个所述连接块(16)的下表面分别与连接板(4)的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器包括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下表面与路由器本体(1)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2)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卡接槽(13),所述固定块(12)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固定槽(15),所述连接板(4)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卡接杆(10),所述卡接杆(10)两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接凸起(11),所述连接板(4)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固定杆(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杆(10)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块(12)上表面开设的卡接槽(13)内壁并通过弹性卡接凸起(11)与其卡接,两个所述定位固定杆(14)的下表面分别与相应的定位固定槽(15)内壁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壳(17),所述散热壳(17)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的散热风扇(18),所述散热壳(1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17)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0),多个所述支撑块(20)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吸盘(21)。
CN202122563812.5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 Active CN215835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3812.5U CN215835415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3812.5U CN215835415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5415U true CN215835415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0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3812.5U Active CN215835415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5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82296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to maintain a tcp connection
CN215835415U (zh) 一种提高信号接收效果的路由器
CN212649492U (zh) 一种高效自动散热的路由器
CN213989439U (zh) 一种可有效防止连接线脱落的路由器
CN211089848U (zh) 一种路由器用安装固定盒
CN211931182U (zh) 一种路由器散热装置
CN213754805U (zh) 一种新型路由器
CN216252822U (zh) 一种防掉线的多功能路由器
CN211152121U (zh) 一种防网线脱落路由器固定装置
CN216085291U (zh) 一种内置天线保护结构
CN213547723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路由器防尘设备
CN106656813B (zh) 数据传输方法
Cisco 11.1(8)IA Caveats/11.1(9)IA Modifications
Cisco Cisco IOS Software Release 11.1, 11.1AA and 11.1CA Caveats
CN216123356U (zh) 一种具有固定线路结构的路由器
Cisco X.25 Configuration Commands
Cisco Configuring CSS Network Protocols
Cisco X.25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Cisco X.25 Commands
Cisco X.25 Configuration Commands
Cisco X.25 Configuration Commands
Cisco SNMP Commands
CN210807324U (zh) 一种智能安防路由器
CN216313307U (zh) 一种5g智能路由器
CN216531361U (zh) 一种可以调节角度的路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