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5360U - 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5360U
CN215835360U CN202121634450.8U CN202121634450U CN215835360U CN 215835360 U CN215835360 U CN 215835360U CN 202121634450 U CN202121634450 U CN 202121634450U CN 215835360 U CN215835360 U CN 215835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 frame
rotating shaft
planting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344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文俪
周涛
贺亮
周韵娴
张馨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n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344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5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5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5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包括猪圈、菜地、光伏板,所述猪圈的前端设置有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转筒,所述转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缠绕有第一连接绳,所述转筒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缠绕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猪圈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光伏板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的上端,所述光伏板的下端设置有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光伏板的角度,方便光伏板充分的转化光能。

Description

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背景技术
生态棚是以生态循环为主,使资源的利率提高,平衡物质能量代谢,以达到农业的可持续永久性耕作,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分、能源,以最小的外源补充而达到最佳的自身平衡与修复效果,一个良好的大棚生态系统可实现零排放、能耗少、免农药、少化肥,实现绿色有机的现代耕作模式,现有的生态棚经常使用太阳能光合板来转化太阳能以减少耗能,但是太阳能光合板会随着太阳的转动而改变太阳能转化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可以改变太阳能光合板的角度以找对太阳能光合板的最佳位置,方便光合板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包括猪圈、菜地、光伏板,所述猪圈的前端设置有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转筒,所述转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缠绕有第一连接绳,所述转筒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缠绕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猪圈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光伏板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的上端,所述光伏板的下端设置有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条。
优选的,所述光伏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耳,两组所述转耳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架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支撑架与转耳之间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光伏板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转筒的内侧设置有发条,所述第一连接绳与发条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的外侧,所述转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为L 形,所述固定板的前端第二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转把为L形,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开设有插孔,所述转把的前端设置有插柱,所述插孔与插柱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第三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滑条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滑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挡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支撑架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与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的外侧限位板与防护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摇动转把能够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将第二连接绳收卷起,通过转把能够方便第二转轴的转动,从而方便第二连接绳的收卷,通过第二连接绳方便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会带动齿轮转动使滑条在滑轨的内部向上滑动,通过滑条将光伏板向上推起,通过挡块能够防止滑条从滑轨的内侧滑出造成光伏板的损坏,通过转耳和第四转轴可以方便光伏板在第二支撑架上转动,方便光伏板的角度调整,第三转轴转动的同时会将第一连接绳收起,通过第一连接绳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使发条收缩,将插柱插到插口内将转把固定,通过插柱、插口能够防止第二转轴回转,需要收起光伏板时将插柱拔出,发条会张开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将第一连接绳收卷在第一转轴上,同时带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滑条重新滑入滑轨的内侧,使光伏板收起,通过发条能够方便第一连接绳的收卷,方便光伏板回落,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光伏板的角度,方便光伏板充分的转化光能,可以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的收线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的C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的D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猪圈;2、菜地;3、光伏板;4、收线机构;41、转筒;42、第一转轴;43、第一连接绳;44、发条;45、挡板;46、连接板;47、固定板;48、第二转轴;49、第二连接绳;410、转把;5、提升组件;51、第一支撑架;52、滑轨;53、滑条;54、支撑板; 55、齿轮;56、第三转轴;57、限位板;58、防护板;59、滑槽; 510、挡块;6、第二支撑架;7、转耳;8、第四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如图1-8所示,包括猪圈1、菜地2、光伏板3,猪圈1的前端设置有收线机构4,收线机构4包括转筒41,转筒4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42,第一转轴42的外侧缠绕有第一连接绳43,转筒4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7,固定板4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 48,第二转轴48的外侧缠绕有第二连接绳49,猪圈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6,光伏板3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光伏板3的下端设置有提升组件5,提升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架51,第一支撑架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52,滑轨5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条53。
本实施例中,光伏板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耳7,两组转耳7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架6的前后两端,第二支撑架6与转耳7之间设置有第四转轴8,光伏板3通过第四转轴8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
具体的,通过转耳7和第四转轴8可以方便光伏板3在第二支撑架6上转动,方便光伏板3的角度调整。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42的外侧转筒41的内侧设置有发条44,第一连接绳43与发条44之间设置有挡板45,挡板45 的一端与第一转轴42的一端固定连接,挡板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56的外侧限位板57的后方,转筒4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6,固定板47为L形,固定板47的前端第二转轴48的外侧设置有转把410。
本实施例中,转把410为L形,固定板47的外侧开设有插孔,转把410的前端设置有插柱,插孔与插柱相契合。
具体的,摇动转把410能够带动第二转轴48转动将第二连接绳49收卷起,通过转把410能够方便第二转轴48的转动,从而方便第二连接绳49的收卷,通过发条44的张开能带动第一转轴42转动,将第一连接绳43收卷在第一转轴42上,同时带动第三转轴56转动,带动滑条53重新滑入滑轨52的内侧,使光伏板3收起,通过发条44能够方便第一连接绳43的收卷,方便光伏板3回落。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51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4,支撑板5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56,两组支撑板54 之间第三转轴5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55,滑条53的一侧设置有齿条,齿轮55与齿条相啮合,滑条5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510,第一支撑架5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9,挡块510滑动连接在滑槽59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第三转轴5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58,第一支撑架5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7,限位板57位于第一支撑架51的前端。
具体的,通过第三转轴56转动能带动齿轮55转动使滑条 53在滑轨52的内部向上滑动,通过滑条53将光伏板3向上推起,通过挡块510能够防止滑条53从滑轨52的内侧滑出造成光伏板3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绳49的一端与第二转轴48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绳4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56的外侧限位板57与防护板58之间。
具体的,通过第一连接绳43和第二连接绳49能够将第三转轴56和第一转轴42与第二转轴48连接起来,方便发条44与转把410带动第三转轴56转动,方便光伏板3的提升与回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使用时通过光伏板3能够提供猪圈1内所需能源,猪圈1内所产生的猪粪可以作为菜地2的肥料使用,菜地2产生的烂菜叶可以作为猪食,摇动转把410能够带动第二转轴48转动将第二连接绳49收卷起,同时通过第二连接绳49带动第三转轴56转动,第三转轴56转动会带动齿轮55转动,使滑条53在滑轨52的内部向上滑动,通过滑条53将光伏板3向上推起,通过转耳7 和第四转轴8能方便光伏板3在第二支撑架6上转动,第三转轴56转动的同时会将第一连接绳43收起,通过第一连接绳43 带动第一转轴42转动使发条44收缩,然后将插柱插到插口内将转把410固定,需要收起光伏板3时将插柱拔出,发条44会张开带动第一转轴42转动将第一连接绳43收卷在第一转轴42 上,同时带动第三转轴56转动,带动滑条53重新滑入滑轨52 的内侧,使光伏板3收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包括猪圈(1)、菜地(2)、光伏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猪圈(1)的前端设置有收线机构(4),所述收线机构(4)包括转筒(41),所述转筒(4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42),所述第一转轴(42)的外侧缠绕有第一连接绳(43),所述转筒(4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7),所述固定板(4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8),所述第二转轴(48)的外侧缠绕有第二连接绳(49),所述猪圈(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6),所述光伏板(3)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所述光伏板(3)的下端设置有提升组件(5),所述提升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架(51),所述第一支撑架(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52),所述滑轨(5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条(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耳(7),两组所述转耳(7)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架(6)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支撑架(6)与转耳(7)之间设置有第四转轴(8),所述光伏板(3)通过第四转轴(8)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42)的外侧转筒(41)的内侧设置有发条(44),所述第一连接绳(43)与发条(44)之间设置有挡板(45),所述挡板(45)的一端与第一转轴(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56)的外侧,所述转筒(4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6),所述固定板(47)为L形,所述固定板(47)的前端第二转轴(48)的外侧设置有转把(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410)为L形,所述固定板(47)的外侧开设有插孔,所述转把(410)的前端设置有插柱,所述插孔与插柱相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51)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4),所述支撑板(5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56),两组所述支撑板(54)之间第三转轴(5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55),所述滑条(53)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55)与齿条相啮合,所述滑条(5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510),所述第一支撑架(5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9),所述挡块(510)滑动连接在滑槽(59)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5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58),所述第一支撑架(5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7),所述限位板(57)位于第一支撑架(51)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绳(49)的一端与第二转轴(48)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4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56)的外侧限位板(57)与防护板(58)之间。
CN202121634450.8U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Active CN215835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4450.8U CN215835360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4450.8U CN215835360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5360U true CN215835360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2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34450.8U Active CN215835360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5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3831U (zh) 园林种植防晒遮阳装置
CN212728289U (zh) 一种新型大棚结构
CN215835360U (zh) 一种种养一体化生态棚
CN208227898U (zh) 一种果树移植的可调节扶正装置
CN204948936U (zh) 一种果蔬育苗温室内遮阳帘幕装置
CN212464253U (zh) 一种太阳能折叠遮雨大棚
CN213662790U (zh) 一种葡萄避雨棚
CN213127341U (zh) 太阳能温室大棚控制装置
CN210868989U (zh) 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
CN209806619U (zh) 一种温室屋顶遮阳防晒补光装置
CN208354135U (zh) 一种具备照明装置的蔬菜大棚
CN211430304U (zh) 一种温室用自动启闭装置
CN204837314U (zh) 一种大棚放风装置
CN202907548U (zh) 环保温室大棚通风装置
CN217742552U (zh) 一种菌类养殖大棚移动式遮阳调节装置
CN219961500U (zh) 育苗温室自动遮阳装置
CN212393376U (zh) 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保温防雨棚
CN216219197U (zh) 一种新型食用菌玉米蘑菇种植大棚保暖装置
CN218999002U (zh) 一种具有通风排湿功能的种植大棚
CN212966982U (zh) 防水性能好的户外广告牌
CN209572610U (zh) 日光温室育苗棚装置
CN209788005U (zh) 一种园艺大棚遮阳机构
CN204252581U (zh) 公交指示站牌雨棚
CN219146281U (zh) 日光温室自动遮阳装置
CN213603434U (zh) 一种日光温室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