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5053U -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5053U
CN215835053U CN202121679627.6U CN202121679627U CN215835053U CN 215835053 U CN215835053 U CN 215835053U CN 202121679627 U CN202121679627 U CN 202121679627U CN 215835053 U CN215835053 U CN 215835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fixing
guide tube
fixing devi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796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录尧
李海林
郭红
康卫中
崔玉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796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5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5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50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线束包括波纹管和容置于波纹管内的多根导线,以通过波纹管将多根导线聚集为一个整体形成线束,然后再通过线束固定装置将线束固定于车身上。线束固定装置具体包括线束导向管及安装支架。且线束导向管上形成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导向安装槽,且线束导向管外周壁上沿线束导向管的轴向开设有与导向安装槽连通的开口,开口允许线束通过后容置于导向安装槽内,安装支架与线束导向管连接用于装配线束导向管。在实际操作时,将安装支架装配于车辆的车身上,将线束通过开口置于线束导向管的导向安装槽内,从而将线束波纹管固定于车辆上,使得线束安装简便且很容易安装到位。

Description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作为电器件的传输载体的汽车线束也越来越多,如果任由汽车线束散乱布置,那么不仅会占据较大的车身内部空间,而且还严重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因此,汽车线束的安装以及保护方式越来越受到设计者们的关注。
现有技术中,汽车线束在穿过车身饭金件的区域时,普遍采用线束波纹管套设线束,对线束进行防护,同时将线束波纹管与车身连接,实现了线束的安装。
然而这种安装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线束波纹管与车身的连接并不方便,反而使得线束的安装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线束安装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该线束固定装置具有安装简单且结构稳定的技术效果。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
线束导向管,所述线束导向管上形成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导向安装槽,且所述线束导向管的外周壁上沿所述线束导向管的轴向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安装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允许线束通过后容置于所述导向安装槽内;及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线束导向管连接,用于装配所述线束导向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导向管沿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均与所述导向安装槽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开口延伸连通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线束导向管上还开设有第一固定槽;
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缠绕固定所述线束导向管和所述线束波纹管,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限位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导向管呈90度弯管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至少三个;
其中,所述线束导向管自身轴向相对的两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至少三个;
其中,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中的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端,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中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二端,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剩余的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线束导向管上,所述安装支架卡接于所述卡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线束导向管还开设有第二固定槽;
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缠绕固定所述线束导向管和所述安装支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固定件限位嵌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线束导向管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个固定槽内限位嵌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导向管面向所述导向安装槽一侧的槽壁设置有适配安装槽,所述适配安装槽用于与所述线束中波纹管表面的波纹凸起配合安装。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安装支架装配于所述车身上。
上述线束固定装置,可应用于车辆上用于固定线束,具体地,线束包括波纹管和容置于波纹管内的多根导线,以通过波纹管将多根导线聚集为一个整体形成线束,然后再通过线束固定装置将线束固定于车身上。线束固定装置具体包括线束导向管及安装支架,线束导向管可将线束沿自身轴向引导到合适的方位进行连接;且线束导向管上形成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导向安装槽,且线束导向管外周壁上沿线束导向管的轴向开设有与导向安装槽连通的开口,开口允许线束通过后容置于导向安装槽内,安装支架与线束导向管连接用于装配线束导向管。在实际操作时,将安装支架装配于车辆的车身上,将线束通过开口置于线束导向管的导向安装槽内,从而将线束波纹管固定于车辆上,使得线束安装简便且很容易安装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与线束装配后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线束固定装置;10、线束导向管;11、第一端;12、第二端;a:通孔;13、导向安装槽;14、开口;16、第一固定槽;17、第二固定槽;18、适配安装槽;20、安装支架;30、第一固定件;40、第二固定件;50、卡接部;51、定位卡扣;200、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100,可以应用于车辆的车身上,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设置线束固定装置100的设备中,在此不做限定,本申请以应用在车辆的车身上为例进行介绍。
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100,用于固定线束。具体地,线束200包括波纹管和容置于波纹管内的多根导线,以通过波纹管将多根导线聚集为一个整体形成线束200,然后再通过线束固定装置100将线束200固定于车身上。
具体地,参阅图1至图2,线束固定装置100包括线束导向管10及安装支架20,线束导向管10可将线束200沿线束导向管10的轴向方向引导到合适的方位进行连接。线束导向管10上形成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导向安装槽13,且线束导向管10外周壁上沿线束导向管10的轴向开设有与导向安装槽13连通的开口14,开口14允许线束200通过后容置于导向安装槽13内,安装支架20与线束导向管10连接用于装配线束导向管10。在实际操作时,将安装支架20安装于车辆的车身上,再将线束200通过开口14置入线束导向管10的导向安装槽13内,从而将线束固定装置100固定于车辆上,使得线束安装简便且很容易安装到位。
进一步地,线束导向管10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导向安装槽13连通的第一通孔a和第二通孔b,具体地,线束导向管10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通孔a开设于第一端11上,第二通孔b开设于第二端12上。开口14延伸连通于第一通孔a和第二通孔b之间。如此,线束200从开口14被置入导向安装槽13内时,可以完全按照导向安装槽13的轴向方向被置入而不产生变形。线束200从开口14被完全置入导向安装槽13内后,两端从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处设置的第一通孔a和第二通孔b穿出,从而将待固定的线束200固定于线束固定装置100上,两端的第一通孔a和第二通孔b便于线束200从两端伸出,连接其余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0,线束导向管10还具有第一固定槽16,第一固定槽16开设于导向安装槽13外,第一固定件30用于缠绕固定线束导向管10和线束200,且第一固定件30至少部分限位卡嵌于第一固定槽16内,当线束200通过开口14被置于导向安装槽13内后,采用第一固定件30将线束200与线束导向管10固定连接,从而紧固连接线束200与线束导向管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0还具有卡接部50,卡接部50设于线束导向管10上,安装支架20卡接于卡接部50上,从而用于装配线束导向管10上,安装支架20可安装于车身上,从而实现线束导向管10与车身的固定连接。
具体地,安装支架20与卡接部50的卡接方式可以是嵌套卡接,也可以是卡扣卡接,此处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接部50包括两个卡接块51,安装支架20卡接于两个卡接块51上,从而将安装支架20稳定的与线束导向管10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卡接块51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卡接部50的结构形式也不限于卡接块51,只要是能实现安装支架20与线束导向管10固定连接的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40,线束导向管10还还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7,第二固定件40用于缠绕固定线束导向管10和安装支架20,且第二固定件40限位嵌设于第二固定槽17内。当安装支架20定位安装于卡接块51上之后,通过第二固定件40可以实现线束导向管10和安装支架20的二次紧固,将安装支架20与线束导向管10连接的更加牢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40包括两个,第二固定槽17也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固定槽17沿线束导向管1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二固定槽17内限位卡嵌有一个第二固定件40,通过第二固定槽17的限位,避免第二固定件40在装配之后产生位置的移动。当安装支架20定位安装于卡接块51上之后,通过两个第二固定件40能够更进一步的保证安装支架20与线束导向管10的紧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束导向管10面向导向安装槽13一侧的槽壁设置有适配安装槽18,一般的线束200中的波纹管表面具有波浪形波纹凸起结构,适配安装槽18用于与线束200中波纹管表面的波纹凸起配合安装,当线束200通过开口14被置于导向安装槽13内后,线束表面的波纹凸起能够卡嵌于适配安装槽18内,从而与线束匹配,将线束200准确的定位安装于导向安装槽13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束导向管10呈90度弯管状设置,线束导向管10的轴向也呈现90度夹角。同样地,导向安装槽13与开口14也呈现与线束导向管10相同的弧度,从而适用于不同空间布置需求的多种线束200的装配需求。
具体地,当线束导向管10呈90度弯管状设置股,将线束200从开口14置入导向安装槽13内时,线束导向框弯折部位的线束200会从开口14处向导向安装槽13外鼓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置第一固定件30包括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第一固定件30的部分设于第一端11,至少三个第一固定件30的另一部分设于第二端12,至少三个第一固定件30的剩余部分设于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之间,如此,通过多个第一固定件30分别在第一端11、第二端12及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之间进行固定,保证线束200能够被完全固定于线束导向管10内。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30与第二固定件40可以设置为环状结构套设缠绕于对应结构外,也可设置为其他能够实现固定连接的结构,此处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地,在实际应用中,可改变适配安装槽18的大小,以适应多种规格的线束100中的波纹管表面凸起。
同样的,也可改变线束导向管10的外廓尺寸和导向角度,以适应多种线束200的空间布置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100及车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线束固定装置100具体包括线束导向管10及安装支架20,线束导向管10可将线束200沿线束导向管10的轴向方向引导到合适的方位进行连接。线束导向管10上形成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导向安装槽13,且线束导向管10外周壁上沿线束导向管10的轴向开设有与导向安装槽13连通的开口14,开口14允许线束200通过后容置于导向安装槽13内,安装支架20与线束导向管10连接用于装配线束导向管10。在实际操作时,将安装支架20安装于车辆的车身上,再将线束200通过开口14置入线束导向管10的导向安装槽13内,从而将线束固定装置100固定于车辆上,使得线束安装简便且很容易安装到位;
(2)通过设置线束固定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0,线束导向管10还具有第一固定槽16,第一固定槽16开设于导向安装槽13外,第一固定件30用于缠绕固定线束导向管10和线束200,且第一固定件30至少部分限位卡嵌于第一固定槽16内,当线束200通过开口14被置于导向安装槽13内后,采用第一固定件30将线束200与线束导向管10固定连接,从而紧固连接线束200与线束导向管10;
(3)通过设置线束导向管10还具有卡接部50,安装支架20的一端卡接于卡接部50上,从而装配于线束导向管10上;同时设置包括第二固定件40,线束导向管10还具有第二固定槽17,第二固定件40用于缠绕固定线束导向管10和安装支架20,且第二固定件40限位嵌设于第二固定槽17内。当安装支架20定位安装于卡接块51上之后,通过第二固定件40可以实现线束导向管10和安装支架20的二次紧固,将安装支架20与线束导向管10连接的更加牢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束导向管,所述线束导向管上形成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导向安装槽,且所述线束导向管的外周壁上沿所述线束导向管的轴向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安装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允许线束通过后容置于所述导向安装槽内;及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线束导向管连接,用于装配所述线束导向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向管沿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均与所述导向安装槽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开口延伸连通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线束导向管上还开设有第一固定槽;
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缠绕固定所述线束导向管和所述线束波纹管,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限位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向管呈90度弯管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向管自身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至少三个;
其中,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中的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端,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中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二端,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剩余的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线束导向管上,所述安装支架卡接于所述卡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线束导向管还开设有第二固定槽;
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缠绕固定所述线束导向管和所述安装支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固定件限位嵌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线束导向管的轴向相互间隔布设,每个固定槽内限位嵌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固定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导向管面向所述导向安装槽一侧的槽壁设置有适配安装槽,所述适配安装槽用于与所述线束中波纹管表面的波纹凸起配合安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安装支架装配于所述车身上。
CN202121679627.6U 2021-07-22 2021-07-22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835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9627.6U CN215835053U (zh) 2021-07-22 2021-07-22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9627.6U CN215835053U (zh) 2021-07-22 2021-07-22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5053U true CN215835053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2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7962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835053U (zh) 2021-07-22 2021-07-22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5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98608B1 (en) Device comprising a vehicle and a wire harness
EP2908385B1 (en) Charging inlet device
EP2579404A1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reof
US20090236486A1 (en) Clamp for plural wire harnesses
US10236634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 member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 member-equipped wiring device
CN103443602B (zh) 蓄电池用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用夹子
US10773673B2 (en) Cable conduit device for connection cables of an airbag module, wiring system, airbag module, and steering wheel or vehicle comprising a cable conduit device of said type
JP2019097223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支持部材、支持部材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支持部材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支持構造
JP5500940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750264B2 (ja) 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
CN215835053U (zh)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KR200442541Y1 (ko) 와이어 하네스용 프로텍터
CN112428942A (zh) 布设方法和布设结构
CN111561611A (zh) 线束管夹以及线束装置
JP5166841B2 (ja) 保護部材
KR200388148Y1 (ko) 와이어 하네스 고정클립
CN212556073U (zh) 汽车中控屏固定支架及汽车
JP2014016280A (ja) 液温検出装置
KR101006471B1 (ko) 자동차용 클리어런스 클립
EP4016775B1 (en) Connector for device
CN217788933U (zh) 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及车辆
CN215826652U (zh) 一种管线束支架及车辆
CN214898796U (zh) 线束压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5528520U (zh) 线束保护壳及车辆
CN216969560U (zh) 线束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