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9611U -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9611U
CN215829611U CN202122160564.XU CN202122160564U CN215829611U CN 215829611 U CN215829611 U CN 215829611U CN 202122160564 U CN202122160564 U CN 202122160564U CN 215829611 U CN215829611 U CN 215829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rainfall drainage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05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瑞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605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9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9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9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面,所述基面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边,两个护边的相对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水坡,两个护边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水泵两侧的进水管连接积水区进行水流的汲取,通过水泵提供动力将水流通过下水管输送到底部的导水槽内,水流经过缓冲槽和分水网送入储水罐内,进行水流的存储,通过储水罐与涵养层相连,可以将储水罐内的水流进行基体的养护,提高建筑施工的排水工作效率,避免现有的建筑施工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降雨排水机构,导致建筑施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话动,它包括从施工准备、破土动工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部生产过程。
一般情况下现有的建筑施工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降雨排水机构,导致建筑施工工作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面,所述基面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边,两个护边的相对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水坡,两个护边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动力机构,两个护边和两个导水坡内共同安装有存储机构。
优选的,为了提供工作时的动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护边顶部的两个水泵,两个水泵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两个水泵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水管,两个下水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基体内。
优选的,为了进行水流的暂时存储,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两个护边与两个导水坡内的两个导水槽,两个导水槽的底部均设有缓冲槽,两个缓冲槽的底部均安装有分水网,两个分水网分别固定连接基面的两侧,两个分水网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储水罐,多个储水罐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环,多个储水罐内均开设有进水孔。
优选的,为了进行基体底部的支撑,所述基体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底,所述基面与基底之间设有涵养层。
优选的,为了提高基体表面的防护,所述基体内设有防水层,所述基面的顶部安装有挡水网,两个导水坡分别位于挡水网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动力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水泵两侧的进水管连接积水区进行水流的汲取,通过水泵提供动力将水流通过下水管输送到底部的导水槽内;
2、通过存储机构的配合使用,水流经过缓冲槽和分水网送入储水罐内,进行水流的存储,通过储水罐与涵养层相连,可以将储水罐内的水流进行基体的养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水泵两侧的进水管连接积水区进行水流的汲取,通过水泵提供动力将水流通过下水管输送到底部的导水槽内,水流经过缓冲槽和分水网送入储水罐内,进行水流的存储,通过储水罐与涵养层相连,可以将储水罐内的水流进行基体的养护,提高建筑施工的排水工作效率,避免现有的建筑施工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降雨排水机构,导致建筑施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侧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储水罐结构图。
图中:1进水管、2水泵、3下水管、4护边、5导水坡、6挡水网、7基体、8导水槽、9缓冲槽、10分水网、11储水罐、12防水层、13涵养层、14基面、15基底、16进水孔、17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基体7,进行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内部配套部件的保护和安装,基体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面14,进行顶部水流的传输,基面14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边4,进行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两侧的防护,两个护边4的相对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水坡5,便于水流的流通,两个护边4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动力机构,提供水流汲取的动力,两个护边4和两个导水坡5内共同安装有存储机构,用于水流的暂存。
在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护边4顶部的两个水泵2,两个水泵2均与外部配套部件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动力的控制,两个水泵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用于水流的进入,两个水泵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水管3,用于水流的排出,两个下水管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基体7内,通过水泵2两侧的进水管1连接积水区进行水流的汲取,通过水泵2提供动力将水流通过下水管3输送到底部的导水槽8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存储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两个护边4与两个导水坡5内的两个导水槽8,两个导水槽8的底部均设有缓冲槽9,两个缓冲槽9的底部均安装有分水网10,两个分水网10分别固定连接基面14的两侧,两个分水网10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储水罐11,多个储水罐11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环17,多个储水罐11内均开设有进水孔16,水流经过缓冲槽9和分水网10送入储水罐11内,进行水流的存储,通过储水罐11与涵养层13相连,可以将储水罐11内的水流进行基体7的养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基体7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底15,用于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底部的支撑,基面14与基底15之间设有涵养层13,便于水流存储的涵养转化。
实施例2
参照图1-4,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基体7,进行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内部配套部件的保护和安装,基体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面14,进行顶部水流的传输,基面14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边4,进行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两侧的防护,两个护边4的相对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水坡5,便于水流的流通,两个护边4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动力机构,提供水流汲取的动力,两个护边4和两个导水坡5内共同安装有存储机构,用于水流的暂存。
在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护边4顶部的两个水泵2,两个水泵2均与外部配套部件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动力的控制,两个水泵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用于水流的进入,两个水泵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水管3,用于水流的排出,两个下水管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基体7内,通过水泵2两侧的进水管1连接积水区进行水流的汲取,通过水泵2提供动力将水流通过下水管3输送到底部的导水槽8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存储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两个护边4与两个导水坡5内的两个导水槽8,两个导水槽8的底部均设有缓冲槽9,两个缓冲槽9的底部均安装有分水网10,两个分水网10分别固定连接基面14的两侧,两个分水网10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储水罐11,多个储水罐11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环17,多个储水罐11内均开设有进水孔16,水流经过缓冲槽9和分水网10送入储水罐11内,进行水流的存储,通过储水罐11与涵养层13相连,可以将储水罐11内的水流进行基体7的养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基体7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底15,用于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底部的支撑,基面14与基底15之间设有涵养层13,便于水流存储的涵养转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基体7内设有防水层12,进行内部的防水,基面14的顶部安装有挡水网6,两个导水坡5分别位于挡水网6的两侧,将水流送入挡水网6内。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在基面14的顶部安装有挡水网6,用于将水流送入挡水网6内,提高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使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时,通过底部基体7将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设备安装到需要降雨排水的建筑底部,通过水泵2两侧的进水管1连接积水区进行水流的汲取,通过水泵2提供动力将水流通过下水管3输送到底部的导水槽8内,水流经过缓冲槽9和分水网10送入储水罐11内,进行水流的存储,通过储水罐11与涵养层13相连,可以将储水罐11内的水流进行基体7的养护,提高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基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面(14),所述基面(14)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边(4),两个护边(4)的相对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水坡(5),两个护边(4)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动力机构,两个护边(4)和两个导水坡(5)内共同安装有存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护边(4)顶部的两个水泵(2),两个水泵(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两个水泵(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水管(3),两个下水管(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基体(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两个护边(4)与两个导水坡(5)内的两个导水槽(8),两个导水槽(8)的底部均设有缓冲槽(9),两个缓冲槽(9)的底部均安装有分水网(10),两个分水网(10)分别固定连接基面(14)的两侧,两个分水网(10)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储水罐(11),多个储水罐(11)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环(17),多个储水罐(11)内均开设有进水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7)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底(15),所述基面(14)与基底(15)之间设有涵养层(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7)内设有防水层(12),所述基面(14)的顶部安装有挡水网(6),两个导水坡(5)分别位于挡水网(6)的两侧。
CN202122160564.X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Active CN215829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564.XU CN215829611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564.XU CN215829611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9611U true CN215829611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0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0564.XU Active CN215829611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9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31721U (zh) 一种水流反转消能装置
CN215829611U (zh)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CN210315444U (zh) 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的渗漏水集水井
CN204125968U (zh) 一种电缆井防积水装置
CN205348355U (zh) 城市大雨防内涝智慧分洪设备
CN213204424U (zh) 一种一体化截流井
CN210976044U (zh) 一种用于截污工程的壁挂式微型排水泵站
CN205223996U (zh) 一种尾矿库内浮船式柔性软管自供水和排水装置
CN208056167U (zh) 自适应水位高度的取水船
CN206667363U (zh) 一种潜没式涵洞进水结构
CN215290494U (zh) 一种综合管廊排水系统
CN214940843U (zh) 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检查井
CN210491875U (zh) 一种节能型大棚
CN210684773U (zh) 综合管廊的交叉连接枢纽舱
CN218508843U (zh) 一种屋面排水结构
CN218541224U (zh) 智慧安全生物方舱顶部防雨水沉积结构
CN215371539U (zh) 一种大型埋地供水管道检查排水装置
CN212026332U (zh) 一种雨水快速排放的管廊装置
CN217580404U (zh) 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
CN212772689U (zh) 一种集调蓄、排涝和水处理于一体的多功能调蓄系统
CN217843510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211597419U (zh) 一种建筑用排雨装置
CN216339923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排水装置
CN213268122U (zh) 一种集蓄水池功能和潜水泵集水池功能的新型水池
CN219011427U (zh) 下沉式博物馆的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