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1329U - 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1329U
CN215821329U CN202121373158.5U CN202121373158U CN215821329U CN 215821329 U CN215821329 U CN 215821329U CN 202121373158 U CN202121373158 U CN 202121373158U CN 215821329 U CN215821329 U CN 215821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patient
palm
holding part
f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31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英
吴健
张娜
王荆
张文珠
王莹
郭影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ao No2 Peopl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ao No2 Peopl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ao No2 Peopl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ongliao No2 Peopl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3731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1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1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1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属于约束人体或人体组成部分的器件,具体的是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所述约束带包括握手部、固定部;握手部包括本体部、掌根部、指端部、上沿、下沿,固定部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带、弹力带、魔术贴、扣板、锁具、夹板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以患者手背部和/或手腕部为锚点将握手部限定在患者手掌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硬板状支撑物形成对患者的手、腕、前臂的限制结构,可防止患者手及臂发生轴向偏转,防止患者手部形成抓握、拉扯其他医疗装置。此外,具有Z字形的约束带可以暴露患者的手背部、及腕和前臂的内侧,尤其是手背部的位置,约束装置不会影响其上的管线等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属于约束人体或人体组成部分的器件,具体的是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手术之后,病患由护理人员看护,为了防止病人坠床、创伤、抓伤和拔管,确保病人安全常常使用到一些约束的方法。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有神志不清、昏迷等意识障碍的患者虽然已经约束仍然发生拔管和抓伤皮肤情况。约束性措施既是一种强制性的护理方法,也是一种保护性的护理行为,但在约束保护过程中,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约束带是一种保护患者安全的装置,用于躁动患者、有自伤例如自行拔管等或坠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活动。现在临床上应用的约束手套能将患者的手腕固定在床边,但病人躁动的原因约束带会上移到前臂甚至肘部或者脱出,导致手部活动范围增大未达到约束作用,患者仍然有拔管和自伤的可能。此外,常规约束带多采用固定长度的限制索具来约束手部的活动范围,这种固定方式极易引发患者的不安、暴躁情绪,甚至使患者有意或无意的挣脱约束,影响护理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可适度活动的护理约束带,其具有对患者手(腕)部及上肢的限定作用,起到防止其抓伤和拔管等不利护理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约束带并非将患者手(腕)部及上肢绝对地固定在病床或类似牢固体上,而是采用一种弹性缓冲的方式加以限定,允许患者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以减少其消极情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以下简称“约束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约束带包括握手部、固定部;握手部呈板状,握手部设置在患者手掌内、且患者的拇指与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在内的其他手指分别处于握手部的两侧,握手部能够被患者握持;固定部设置在患者的手背部和/或手腕部,且固定部与握手部的上下两端相连、以便将握手部限定在患者手掌部而防止握手部从患者手掌脱落;
握手部包括本体部、掌根部、指端部、上沿、下沿,本体部位于居中位置,本体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为上沿和下沿,指端部位于本体部前侧、患者手指所向前延伸的方向上,掌根部位于指端部的相对一侧、靠近患者虎口及掌根的位置;
掌根部的中上部呈内凹的弧形、且靠近患者虎口的内凹最深,掌根部的中下部呈平滑过渡的弧线形;掌根部的上下两端均分别向患者手腕部方向延伸,并逐渐分别与上沿和下沿相连,形成上突点和下突点;
固定部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带、弹力带、魔术贴、扣板、锁具、夹板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以患者手背部和/或手腕部为锚点将握手部限定在患者手掌内,固定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突点和下突点相连接;
握手部的本体部设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可伸缩柔索结构;
可伸缩柔索结构包括回线轮、柔索,柔索一端固定在回线轮上、另一端伸出本体部的空腔,且伸出空腔的柔索端部固定在靠近患者手部的固定物(如病床)上;
可伸缩柔索结构设有回绕装置,该回绕装置用于控制回线轮回卷柔索或柔索被外力拉出。
所述指端部设有延长板,该延长板设在握手部本体部的空腔内,且本体部空腔朝向指端部一侧设有开口,延长板能够经该开口滑出空腔;
所述延长板设有齿条,该齿条与可伸缩柔索结构的回线轮通过齿轮相装配传动连接。
所述齿条包括驱动段、空闲段,驱动段设有齿牙、且能够与回线轮相传动连接,空闲段没有齿牙、不能与回线轮相传动连接。
所述握手部包括指部限位带,该指部限位带用于防止握手部侧倾而远离手掌位置;
所述指部限位带设在患者的靠近掌骨的近节指骨位置。
所述上沿和下沿均分别在沿握手部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朝患者手背侧延伸出挡板,该挡板用于防止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脱离握手部。
所述固定部是夹板结构,该夹板与握手部相连或与握手部呈一体化结构;
所述夹板与握手部相连接处设有与握手部的掌根部弧形内凹相匹配的内凹结构,两部分内凹结构合并形成通手孔,该通手孔用于患者的掌部穿过其中;
所述夹板沿患者前臂向肘部延伸,夹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绑带。
所述约束带呈Z字形,分为正Z字形或反Z字形,正Z字形适用于左手、反Z字形适用于右手;
Z字形约束带由握手部段、通手孔段、夹板段三段组成,其中握手部段和夹板段为Z字的两端边部分、通手孔段为Z字的中间部分;
握手部段与通手孔段、通手孔段与夹板段之间均分别采用人体工程学平滑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硬板状支撑物形成对患者的手、腕、前臂的限制结构,可防止患者手及臂发生轴向偏转,且握手部位于手掌内,可进一步防止患者手部形成抓握、拉扯其他医疗装置。此外,具有Z字形的约束带可以暴露患者的手背部、及腕和前臂的内侧,尤其是手背部的位置,约束装置不会影响其上的管线等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握手部 11本体部 12掌根部 13指端部 14上沿 15下沿 16空腔 17上突点 18下突点
2固定部 21夹板 22通手孔 23绑带
3可伸缩柔索结构 31回线轮 32柔索
4延长板 41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所述约束带包括握手部、固定部;握手部呈板状,握手部设置在患者手掌内、且患者的拇指与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在内的其他手指分别处于握手部的两侧,握手部能够被患者握持;固定部设置在患者的手背部和/或手腕部,且固定部与握手部的上下两端相连、以便将握手部限定在患者手掌部而防止握手部从患者手掌脱落;握手部是一个上下宽度超过患者手掌宽度、前后长度与患者手掌前后长度差不多的一块硬质板,可握持在患者掌内;握手部上下部超出手掌,并分别向后延伸形成突出部,可将患者手掌限定在该两个突出部所形成的内凹结构中、防止握手部脱出;另外,握手部的前后长度与患者手掌长度相仿,这样设计既便于握手部能够被握在掌内,又不会使患者手指完全合拢、形成抓握姿势,可防止患者抓握、拉扯其他医疗装置。
握手部包括本体部、掌根部、指端部、上沿、下沿,本体部位于居中位置,本体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为上沿和下沿,指端部位于本体部前侧、患者手指所向前延伸的方向上,掌根部位于指端部的相对一侧、靠近患者虎口及掌根的位置;
掌根部的中上部呈内凹的弧形、且靠近患者虎口的内凹最深,掌根部的中下部呈平滑过渡的弧线形;掌根部的上下两端均分别向患者手腕部方向延伸,并逐渐分别与上沿和下沿相连,形成上突点和下突点;
固定部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带、弹力带、魔术贴、扣板、锁具、夹板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以患者手背部和/或手腕部为锚点将握手部限定在患者手掌内,固定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突点和下突点相连接;当所述约束带仅具有握手部一个结构时,固定部可采用柔性带状结构缠绕在患者手背和/或腕处,以将握手部限定在掌内,本实施例即展示了这种结构。此外,固定部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如在患者手腕向后设置一块夹板,如实施例二所示,该夹板也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且夹板靠近手部方向的位置具有能够与握手部上突点和下突点相匹配且相连的连接结构,从而使握手部与夹板(固定部)形成一个整体,具体结构如实施例二所述。
握手部的本体部设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可伸缩柔索结构;
可伸缩柔索结构包括回线轮、柔索,柔索一端固定在回线轮上、另一端伸出本体部的空腔,且伸出空腔的柔索端部固定在靠近患者手部的固定物(如病床)上;
可伸缩柔索结构设有回绕装置,该回绕装置用于控制回线轮回卷柔索或柔索被外力拉出。
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指端部设有延长板,该延长板设在握手部本体部的空腔内,且本体部空腔朝向指端部一侧设有开口,延长板能够经该开口滑出空腔;所述延长板设有齿条,该齿条与可伸缩柔索结构的回线轮通过齿轮相装配传动连接。
所述齿条包括驱动段、空闲段,驱动段设有齿牙、且能够与回线轮相传动连接,空闲段没有齿牙、不能与回线轮相传动连接。
延长板用于在患者拉动可伸缩柔索结构的柔索时,由回线轮(可能需要其他齿轮结构等配合)驱动齿条将延长板向外顶出,使握手部的前后长度尺寸加大,则能够进一步限制患者手部的抓握,即:如患者作出抬手等动作,则约束带将进一步加强对手部的约束,以有效限制患者作进一步的抓握动作。
实施例三: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所述握手部包括指部限位带,该指部限位带用于防止握手部侧倾而远离手掌位置;所述指部限位带设在患者的靠近掌骨的近节指骨位置。
所述上沿和下沿均分别在沿握手部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朝患者手背侧延伸出挡板,该挡板用于防止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脱离握手部。
实施例四: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所述固定部是夹板结构,该夹板与握手部相连或与握手部呈一体化结构;
所述夹板与握手部相连接处设有与握手部的掌根部弧形内凹相匹配的内凹结构,两部分内凹结构合并形成通手孔,该通手孔用于患者的掌部穿过其中;
所述夹板沿患者前臂向肘部延伸,夹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绑带。
所述绑带包括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一绑带是指靠近患者腕部的绑带,第二绑带是指靠近患者肘部的绑带;第一绑带设在患者的腕部;
夹板设有能够允许第一绑带穿过的带孔,且带孔上下地设有两个,两个带孔呈八字形布置,朝腕部一侧的间距小于朝掌部一侧的间距。
实施例五: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所述约束带呈Z字形,分为正Z字形或反Z字形,正Z字形适用于左手、反Z字形适用于右手;
Z字形约束带由握手部段、通手孔段、夹板段三段组成,其中握手部段和夹板段为Z字的两端边部分、通手孔段为Z字的中间部分;
握手部段与通手孔段、通手孔段与夹板段之间均分别采用人体工程学平滑过渡连接。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以下简称“约束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约束带包括握手部、固定部;握手部呈板状,握手部设置在患者手掌内、且患者的拇指与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在内的其他手指分别处于握手部的两侧,握手部能够被患者握持;固定部设置在患者的手背部和/或手腕部,且固定部与握手部的上下两端相连、以便将握手部限定在患者手掌部而防止握手部从患者手掌脱落;
握手部包括本体部、掌根部、指端部、上沿、下沿,本体部位于居中位置,本体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为上沿和下沿,指端部位于本体部前侧、患者手指所向前延伸的方向上,掌根部位于指端部的相对一侧、靠近患者虎口及掌根的位置;
掌根部的中上部呈内凹的弧形、且靠近患者虎口的内凹最深,掌根部的中下部呈平滑过渡的弧线形;掌根部的上下两端均分别向患者手腕部方向延伸,并逐渐分别与上沿和下沿相连,形成上突点和下突点;
固定部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带、弹力带、魔术贴、扣板、锁具、夹板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以患者手背部和/或手腕部为锚点将握手部限定在患者手掌内,固定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突点和下突点相连接;
握手部的本体部设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可伸缩柔索结构;
可伸缩柔索结构包括回线轮、柔索,柔索一端固定在回线轮上、另一端伸出本体部的空腔,且伸出空腔的柔索端部固定在靠近患者手部的固定物上;
可伸缩柔索结构设有回绕装置,该回绕装置用于控制回线轮回卷柔索或柔索被外力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端部设有延长板,该延长板设在握手部本体部的空腔内,且本体部空腔朝向指端部一侧设有开口,延长板能够经该开口滑出空腔;
所述延长板设有齿条,该齿条与可伸缩柔索结构的回线轮通过齿轮相装配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包括驱动段、空闲段,驱动段设有齿牙、且能够与回线轮相传动连接,空闲段没有齿牙、不能与回线轮相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手部包括指部限位带,该指部限位带用于防止握手部侧倾而远离手掌位置;
所述指部限位带设在患者的靠近掌骨的近节指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沿和下沿均分别在沿握手部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朝患者手背侧延伸出挡板,该挡板用于防止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脱离握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是夹板结构,该夹板与握手部相连或与握手部呈一体化结构;
所述夹板与握手部相连接处设有与握手部的掌根部弧形内凹相匹配的内凹结构,两部分内凹结构合并形成通手孔,该通手孔用于患者的掌部穿过其中;
所述夹板沿患者前臂向肘部延伸,夹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绑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约束带呈Z字形,分为正Z字形或反Z字形,正Z字形适用于左手、反Z字形适用于右手;
Z字形约束带由握手部段、通手孔段、夹板段三段组成,其中握手部段和夹板段为Z字的两端边部分、通手孔段为Z字的中间部分;
握手部段与通手孔段、通手孔段与夹板段之间均分别采用人体工程学平滑过渡连接。
CN202121373158.5U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 Active CN215821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3158.5U CN215821329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3158.5U CN215821329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1329U true CN215821329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3158.5U Active CN215821329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1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8002726B1 (pt) Sistema de proteção médica e de contenção de exercício
CN215821329U (zh) 一种便于装配使用的护理约束装置
CN202128584U (zh) 医用多功能肢体固定袖套
CN204655239U (zh) 一种预防烦躁患者拔管的医用约束手套
CN211023382U (zh) 一种具有锻炼功能的约束手套
CN208785031U (zh) 一种多功能约束手套
CN220714122U (zh) 一种约束手套
CN217472201U (zh) 一种改良式约束手套
CN202313870U (zh) 一种保持手功能位约束手套
CN213788078U (zh) 约束手套
CN220344578U (zh) 一种医用约束带
CN218589218U (zh) 一种防拔管病人手部约束装置
CN220370108U (zh) 一种指部约束手套
CN209770630U (zh)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约束带
CN213821963U (zh) 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
CN213588658U (zh) 一种防护约束手套
CN212699283U (zh) 一种用于保护性约束的手套
CN220546348U (zh) 一种手部约束装置
CN214231677U (zh) 一种icu患者使用的安全舒适型上肢约束护理辅助用具
CN216060943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患者手部约束装置
CN215020124U (zh) 一种易于观察的约束装置
CN218922934U (zh) 一种约束手套
CN215606718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的约束替代工具
CN213910785U (zh) 一种用于精神病人的约束器具
CN215131223U (zh) 一种手套式约束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