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1328U - 一种束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束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1328U
CN215821328U CN202120951182.6U CN202120951182U CN215821328U CN 215821328 U CN215821328 U CN 215821328U CN 202120951182 U CN202120951182 U CN 202120951182U CN 215821328 U CN215821328 U CN 215821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binding
fixing part
restraint
restrai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511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莳芳
吴熙瑞
胡青
邓春丽
刘莉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zou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9511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1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1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1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束缚装置,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该束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共同限定形成用于束缚手掌的束缚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缚装置,通过设置安装件,便于使用人员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辅助用具,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束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束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锻炼功能的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患者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谵妄、不配合治疗等行为,对治疗和看护存在较大的影响。患者由于重病失去意识处于昏迷状态,在昏迷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躁动的肢体动作,比如拉扯维持生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伤口引流管和胃管插管等,甚至产生伤害陪同亲友或医务人员的过激举动,这些不受意识支配的不良活动严重影响了口服药物、静脉液路通道建立等治疗措施的正常进行,这给医护人员造成极大的困扰,更重要的是,极有可能在医护人员暂时无法发现时出现生病危险,威胁患者生命。
因此,医务人员为防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常对患者采取身体约束。然而,不恰当的约束会对患者造成身心伤害。医务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以及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
目前,市面上的“约束手套”功能都较为单一,仅具有约束功能,不能保证肢体的功能性,不能对其进行锻炼,影响患者的恢复。同时还没有呼叫功能,此外也不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日常的手部查看和临床操作。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锻炼功能的肢体约束装置来解决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防止约束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患者的肢体锻炼,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束缚装置,通过设置安装件,使得该束缚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装置安装在安装件上,便于医务人员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束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共同限定形成用于束缚手掌的束缚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件。通过设置安装件,使得该束缚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患者当前治疗状况的辅助装置安装在安装件上,便于患者的看护和康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束缚装置,所述安装件上可拆卸设置有握力训练装置和/或呼叫装置。安装呼叫装置或者握力训练装置,以便患者可以在需要医护人员时进行呼叫,同时也便于患者在需要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时使用握力训练装置,由于握力训练装置和呼叫装置均与安装件可拆卸连接,因此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同一患者的不同治疗期间进行精准看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束缚装置,所述束缚腔的入口设置有柔性垫。将柔性垫设置在束缚腔的入口处,使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即可使用手腕垫和手套,便于病患得到及时到位的看护。同时柔性垫的高度与束缚腔能更好适配,便于患者手部血液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束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观察窗口。便于医生在日常检查中即使的查看患者手背和手腕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束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覆盖所述观察窗口的透明片。设置透明片覆盖窗口,既能保证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手背,又能保证患者的手无法从观窗口挣脱出来。因此,透明片的面积可与手背相当,其边缘与第二固定部上观察窗口的边缘稳固连接,可以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整个手背的血管情况。此外,由于患者的手掌束缚在束缚装置内,可能会出汗,因此,透明片上也可设置透气通孔,避免患者手掌出汗发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束缚装置,所述束缚腔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的拉链。便于医护人员快速检测患者的手指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束缚装置,所述安装件为环形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束缚装置,所述自由端的口径小于所述固定端的口径。便于将握力训练装置(握力球)塞入环形弹性带,也便于训练装置(握力球)的取出,同时在使用的时候,能很好的固定握力训练装置或者鸣叫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束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束缚带,还设置与有所述第一束缚带相适配的粘贴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束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两根第二束缚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缚装置,通过设置安装件,使得该束缚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装置安装在安装件上,便于医务人员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I;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II;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缚装置打开后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部与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安装握力训练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呼叫装置的示意图。
图标:1-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21-观察窗口;3-安装件;31-自由端;32-固定端;4-握力训练装置;5-呼叫装置;6-开口;7-拉链;8-第一束缚带;81-粘贴件;9-第二束缚带;100-束缚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若出现“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束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共同限定形成用于束缚手掌的束缚腔100,所述第一固定部1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件3。
通过设置安装件3,使得该束缚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患者当前治疗状况的辅助装置安装在安装件3上,便于患者的看护和康复。具体而言,所述安装件3上可拆卸设置有握力训练装置4和/或呼叫装置5。医护人员视患者情况,安装呼叫装置5或者握力训练装置4,以便患者可以在需要医护人员时进行呼叫,同时也便于患者在需要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时使用握力训练装置4,由于握力训练装置4和呼叫装置5均与安装件3可拆卸连接,因此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同一患者的不同治疗期进行精准看护。
束缚腔100上设置有开口6,所述开口6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6的拉链7。
使用时,将患者的手从开口6处放入,当手放到位后,将拉链7拉和,再将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和/或第二固定部2上的第一束缚带8,绕手腕绑一圈或多圈,再粘贴在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和/或第二固定部2上的粘贴件 81上,即可使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绑好,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将束缚装置绑在患者的手上,达到束缚患者手掌,避免其无意识躁动引发不必要的危险。
然后再将两根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和/或第二固定部2上的第二束缚带 9绑在床沿或其他位置,达到进一步固定的效果。第二束缚带9可设置为伸缩型的绑带,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距离的点进行绑定。
需要说明的是,医院的呼叫装置5一般设置于床头,然后通过悬设于床头的拉绳呼叫医护人员,然而,当患者处于意识不清或者肌无力时,基本是无法通过床头的拉绳主动呼叫医护人员,而对于意识稍微清楚的重症病人,也没有力气将手抬起至拉动拉绳,以便呼叫医护人员。因此,呼叫装置5可用于当患者存在气管插管不能说话,或者术后全麻未醒等情况,患者可以通过bb哨的发声,让医务人员知道患者的需求,也可以让医务人员第一时间观察全麻未醒的患者。
对于意识不清,或者是患者肌力异常时,可以在加设握力训练装置4 (如握力球等),患者可以进行肢体锻炼便于患者康复。
然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呼叫装置5,使得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病程和状态,在束缚装置的安装件3上安装该呼叫装置5。呼叫装置5优选为 bb哨,患者在躁动时,手不断的碰触到床板或栏杆,使得呼叫装置5发出声响,进而提醒医护人员注意该病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者是否有其他一些不适的地方。
因此,当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评判其需要进行手部训练时,则可以将呼叫装置5取出,再将握力训练装置4放入安装件3内,使得患者自己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手部关节康复训练,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降低医护人员的负担。
在现有技术中,束缚手套和手腕垫都是分开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手腕垫的材质稍微偏硬,虽然上面设置有一定的柔软层,但对于患者而言还是不太友好,另外,绑缚好后,手腕垫的高度往往远高于手掌,不利于患者手部血液的循环,容易造成坏死,此外,由于二者是分开的两个部件,在收纳时容易出错,导致使用时不能第一时间找到进行使用。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束缚装置的束缚腔100的入口处设置有柔性垫,将柔性垫设置在束缚腔100的入口,优选为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的上壁上,能够使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即可使用手腕垫和手套,使病患得到及时到位的看护。
此外,柔性垫的主体优选为硅胶,硅胶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能更好的支撑手腕,并且能给患者带来最优的使用感受。
由于患者在使用束缚装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汗的情况,因此,在柔性垫上设置一层吸汗层,能更有利于患者使用,提升患者的使用感受。
此外,患者的手腕位置需要观察,可以在束缚腔100的入口处(即手腕位置)也设置观察位,具体而言,是在第一固定部1或第二固定部2的对应位置(对应位置)设置手腕观察窗,窗口也设置具有通孔的透明片,便于观察,同时也防止出汗。
在现有技术中,所有的束缚装置都只考虑了是否可以将患者的手很好的束缚,避免患者在无意识或者意识不受控制时拉扯身上的医疗仪器线管,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发明人发现,由于手套遮住了患者的手背和手腕,医生在日常检查中无法很好的查看患者手背和手腕情况。
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上述束缚装置的第二固定部2 上设置有观察窗口21,观察窗口21的大小以患者的手不会从中挣脱出来为宜。
考虑到患者的手可能从观察窗口21内挣脱出来,观察窗口21的大小则不宜过大,但在实践中就依然不利于医生检查。因此,可以在观察窗口21上设置透明片覆盖窗口,既能保证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手背,又能保证患者的手无法从观窗口挣脱出来。透明片的面积可与手背相当(基本等大),其边缘与第二固定部2上观察窗口21的边缘稳固连接,可以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整个手背的血管情况。此外,由于患者的手掌束缚在束缚装置内,可能会出汗,因此,透明片上也可设置透气通孔,避免患者手掌出汗发胀。
对于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安装件3,其可以是任意一种方式:
1、安装件3整体为环形弹性带,所述环形弹性带包括自由端31和固定端32,所述固定端32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连接,所述自由端31的口径小于所述固定端32的口径,便于将握力训练装置4(握力球)塞入环形弹性带,也便于训练装置(握力球)的取出;
2、安装件3为魔术贴加袋子的形式,将握力训练装置4或鸣叫装置放入袋子中,再将袋子贴在魔术贴上,即可实现辅助装置(握力训练装置4 或鸣叫装置等)的快速安装。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缚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效果一,通过设置安装件3,便于医疗辅助用具可拆卸设置在束缚装置上,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医疗辅助器具,包括但不限于握力训练装置4和鸣叫装置等。
效果二,通过设置环形弹性带,便于握力训练装置4和鸣叫装置等医疗辅助装置卡设于安装件3上,安装和拆卸都较为简单。
效果三,由于鸣叫装置是bb哨,握力训练装置4为握力球,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推广。
效果四,柔性垫为硅胶主体包被吸汗层,即可以很好的支撑患者的手腕部,又可以吸收患者手部的汗液,提升患者的使用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共同限定形成用于束缚手掌的束缚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为环形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上可拆卸设置有握力训练装置和/或呼叫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腔的入口设置有柔性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观察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覆盖所述观察窗口的透明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腔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的拉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的口径小于所述固定端的口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束缚带,还设置与有所述第一束缚带相适配的粘贴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两根第二束缚带。
CN202120951182.6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束缚装置 Active CN215821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1182.6U CN215821328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束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1182.6U CN215821328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束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1328U true CN215821328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8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51182.6U Active CN215821328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束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1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03405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bdominal Orientation and Activity
US2015025765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nditions
CN205759076U (zh) 多功能防手部肿胀防拔管手部护具
Perry et al. Mosby's Pocket Guide to Nursing Skills and Procedures-E-Book
JP7403049B2 (ja) 保護・運動用手拘束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CN215821328U (zh) 一种束缚装置
US11819334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bdominal orientation and activity for prevention of poor respiratory disease outcomes
US20230113555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bdominal orientation and activity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ressure sores
CN210872329U (zh) 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
CN211326003U (zh) 一种躁动病人专用束缚手套
CN205758651U (zh) 一种动脉穿刺约束带
CN210096039U (zh) 一种连袖可拆卸式约束手套
CN212938132U (zh) 一种压掌约束手套
CN215780574U (zh) 留置针保护装置
CN220360482U (zh) 一种躁动患者约束用的约束手套
CN213848859U (zh) 一种临床手术用患者手臂固定套
CN210447326U (zh) 一种医用约束器
CN213156842U (zh) 一种适用于侧卧位患者的手部约束带
CN210056414U (zh) 约束装置及监测系统
CN213130204U (zh) 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防护手罩
CN218739298U (zh) 一种带有握力球的约束手套
CN211512244U (zh) 用于固定动静脉内瘘患者上肢的约束带
US20240081726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bdominal orientation and activity for prevention of poor disease outcomes
Voth et 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N220370108U (zh) 一种指部约束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7

Address after: No.102 luojiajing, Chen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ZHOU NO.1 PEOPLE'S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423000 group 1, niuping village, aoshang Town, Suxian District, Chen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n Sh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