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5560U - 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 Google Patents

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5560U
CN215815560U CN202121880689.3U CN202121880689U CN215815560U CN 215815560 U CN215815560 U CN 215815560U CN 202121880689 U CN202121880689 U CN 202121880689U CN 215815560 U CN215815560 U CN 215815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llision
shell
cavity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06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桢飞
黄浩迪
岳名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unyu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unyu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unyu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unyu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06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5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5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5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包括外壳,外壳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外壳表面的第一防撞部、与设置于第一防撞部表面的第二防撞部,当外界物体撞击接触外壳时,外壳上的第一防撞部与第二防撞部均用于缓冲外界物体对外壳产生的冲击力,第一防撞部由内到外包括有第一防撞层、空腔、第一填充层、弹性橡胶柱、第二防撞层、缓冲层,第一防撞层包覆于外壳的表面,空腔形成于第一防撞层与第二防撞层之间,弹性橡胶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弹性橡胶柱均纵向置于空腔内,第一填充层填充于空腔与弹性橡胶柱的间隙处;缓冲层包覆于第二防撞层的表面;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撞部与第二防撞部,实现了增强了外壳的防撞能力。

Description

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使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互感器针对平衡大电流冲击时产生的剩余电流会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屏蔽,来解决大电流产生的磁场造成互感器产生的误差。
但是由于互感器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同时外壳的防护性能欠佳,使得在受到外部因素撞击时容易发生磨损,同时也会对安装在外壳内部的互感器也受到相因的损坏,致使降低了互感器的使用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外壳表面的第一防撞部、与设置于第一防撞部表面的第二防撞部,当外界物体撞击接触外壳时,外壳上的第一防撞部与第二防撞部均用于缓冲外界物体对外壳产生的冲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撞部由内到外包括有第一防撞层、空腔、第一填充层、弹性橡胶柱、第二防撞层、缓冲层,所述第一防撞层包覆于外壳的表面,所述空腔形成于第一防撞层与第二防撞层之间,所述弹性橡胶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性橡胶柱均纵向置于空腔内,所述第一填充层填充于空腔与弹性橡胶柱的间隙处;所述缓冲层包覆于第二防撞层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撞层与第二防撞层均为ACF人工软骨泡沫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防撞层与缓冲层的厚度均在0.002~0.01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在 0.001~0.01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充层为酚醛泡沫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撞部由外到内包括有第四防撞层、缓冲组件、空腔、第三防撞层,所述第三防撞层包覆于缓冲层的表面,所述空腔形成于第四防撞层与第三防撞层之间,所述缓冲组件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缓冲组件阵列置于空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于空腔一侧内壁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末端固定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一侧表面与空腔的一侧内壁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的内部穿设有伸缩杆,所述橡胶块远离空腔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伸缩杆的末端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撞层与第四防撞层均为氯化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三防撞层与第四防撞层的厚度均在0.0015~0.02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撞部与第二防撞部,继而实现了增强了外壳的防撞能力,对安装在其内部互感器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互感器的安全性,也延长了互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外壳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外壳;2、防护机构;21、第一防撞部;211、第一防撞层; 212、第一填充层;213、弹性橡胶柱;214、第二防撞层;215、缓冲层; 22、第二防撞部;221、第三防撞层;222、空腔;223、缓冲组件;2231、橡胶块;2232、伸缩杆;2233、缓冲弹簧;224、第四防撞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2,防护机构2包括设置于外壳1表面的第一防撞部21、与设置于第一防撞部21表面的第二防撞部22,当外界物体撞击接触外壳1时,外壳1上的第一防撞部21与第二防撞部22均用于缓冲外界物体对外壳产生的冲击力。
在使用时,通过在外壳1的表面设置防护机构2,能够增强外壳1的防撞能力,使得能够对安装在其内部互感器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了互感器的安全性,也延长了互感器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第一防撞部21由内到外包括有第一防撞层211、空腔、第一填充层212、弹性橡胶柱213、第二防撞层214、缓冲层215,第一防撞层211包覆于外壳1的表面,空腔形成于第一防撞层211与第二防撞层214之间,弹性橡胶柱21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弹性橡胶柱213均纵向置于空腔内,第一填充层212填充于空腔与弹性橡胶柱213的间隙处;缓冲层215包覆于第二防撞层214的表面。
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撞层211、第二防撞层214、缓冲层215,能够提高外壳1在受到外部撞击时防撞缓冲的性能,然后再通过在空腔内安装弹性树脂材质的弹性橡胶柱213,当外物在对外壳1发生撞击时,弹性橡胶柱213会通过自身的弹性作用力进行缓冲,使得外壳1能够快速地恢复初始状态,继而提高了外壳1在受到外物撞击时的缓冲防护性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第一防撞层211 与第二防撞层214均为ACF人工软骨泡沫材料制成,第一防撞层211与缓冲层215的厚度均在0.002~0.01毫米。
在使用时,将第一防撞层211与第二防撞层214均用ACF软骨仿生材料制成,由于该材料的主要特性是能够吸收90%以上的冲击力,使得外壳 1具有防撞特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缓冲层215为聚氨酯材料制成,缓冲层215的厚度在0.001~0.01毫米。
在使用时,将缓冲层215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由于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与隔热性,使得外壳1具有相应的缓冲特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第一填充层212 为酚醛泡沫塑料。
在使用时,由于酚醛泡沫塑料具有优良的冲击、振动能量的吸收性,使得能够大大降低外物对外壳1撞击时产生的破损,致使进一步提高了外壳1的防撞防护性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第二防撞部22由外到内包括有第四防撞层224、缓冲组件223、空腔222、第三防撞层221,第三防撞层221包覆于缓冲层215的表面,空腔222形成于第四防撞层224 与第三防撞层221之间,缓冲组件223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缓冲组件223 阵列置于空腔222内。
在使用时,通过在第一防撞部21的表面又设置第二防撞部22,能够进一步提高外壳1的提高外壳1的防撞强度,通过在空腔222内设置缓冲组件223,能够对外壳1的表面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降低外物撞击对外壳 1表面产生的冲击力和震动程度,减小对外壳1表面的损坏程度,减少外壳 1因剧烈晃动发生碰撞而破裂的可能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缓冲组件223包括固定于空腔222一侧内壁的缓冲弹簧2233,缓冲弹簧2233的末端固定有橡胶块2231;橡胶块2231的一侧表面与空腔222的一侧内壁固定,缓冲弹簧2233的内部穿设有伸缩杆2232,橡胶块2231远离空腔222的一侧表面与伸缩杆2232的末端固定。
在使用时,当外壳1受到撞击时,这时缓冲弹簧2233会受到相应的压缩,也会连带伸缩杆2232进行相应的伸缩,由于伸缩杆2232设置在缓冲弹簧2233的内部,使得缓冲弹簧2233与缓冲弹簧2233的活动方向保持一致,致使能够缓冲掉外部对外壳1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再进一步提高外壳1 的缓冲防撞性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第三防撞层221 与第四防撞层224均为氯化聚乙烯材料制成,第三防撞层221与第四防撞层224的厚度均在0.0015~0.025毫米。
在使用时,将第三防撞层221与第四防撞层224由氯化聚乙烯材料制成,由于氯化聚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致使又进一步提高了外壳1的防撞保护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2),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设置于外壳(1)表面的第一防撞部(21)、与设置于第一防撞部(21)表面的第二防撞部(22),当外界物体撞击接触外壳(1)时,外壳(1)上的第一防撞部(21)与第二防撞部(22)均用于缓冲外界物体对外壳产生的冲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部(21)由内到外包括有第一防撞层(211)、空腔、第一填充层(212)、弹性橡胶柱(213)、第二防撞层(214)、缓冲层(215),所述第一防撞层(211)包覆于外壳(1)的表面,所述空腔形成于第一防撞层(211)与第二防撞层(214)之间,所述弹性橡胶柱(21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性橡胶柱(213)均纵向置于空腔内,所述第一填充层(212)填充于空腔与弹性橡胶柱(213)的间隙处;所述缓冲层(215)包覆于第二防撞层(214)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层(211)与第二防撞层(214)均为ACF人工软骨泡沫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防撞层(211)与缓冲层(215)的厚度均在0.002~0.01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215)为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层(215)的厚度在0.001~0.0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层(212)为酚醛泡沫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撞部(22)由外到内包括有第四防撞层(224)、缓冲组件(223)、空腔(222)、第三防撞层(221),所述第三防撞层(221)包覆于缓冲层(215)的表面,所述空腔(222)形成于第四防撞层(224)与第三防撞层(221)之间,所述缓冲组件(223)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缓冲组件(223)阵列置于空腔(2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23)包括固定于空腔(222)一侧内壁的缓冲弹簧(2233),所述缓冲弹簧(2233)的末端固定有橡胶块(2231);所述橡胶块(2231)的一侧表面与空腔(222)的一侧内壁固定,所述缓冲弹簧(2233)的内部穿设有伸缩杆(2232),所述橡胶块(2231)远离空腔(222)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伸缩杆(2232)的末端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撞层(221)与第四防撞层(224)均为氯化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三防撞层(221)与第四防撞层(224)的厚度均在0.0015~0.025毫米。
CN202121880689.3U 2021-08-12 2021-08-12 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Active CN215815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0689.3U CN215815560U (zh) 2021-08-12 2021-08-12 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0689.3U CN215815560U (zh) 2021-08-12 2021-08-12 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5560U true CN215815560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30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0689.3U Active CN215815560U (zh) 2021-08-12 2021-08-12 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5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20655B1 (ko) 충격흡수구조
CN215815560U (zh) 超微晶屏蔽矩形漏电互感器
KR101937612B1 (ko) 내진용 몰드 변압기
CN106992100A (zh) 高压继电器
CN106981400A (zh) 一种高压继电器
CN211013003U (zh) 一种珐珀传感器防护壳
CN214706799U (zh) 一种具备减震和防撞击功能的控制柜
CN214378682U (zh) 一种高强度的新式铅酸蓄电池保护壳
KR101878917B1 (ko) 면진 및 내진장치가 구비되는 배전반
CN100426185C (zh) 精密电子装置的隔振系统
KR102201228B1 (ko) 충격 완화장치를 구비한 내진분전반
KR101243316B1 (ko) 복합형 컷 아웃 스위치
CN213583354U (zh) 电梯控制柜用具有保护功能的变压器
CN213845975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户外配电箱
CN206758369U (zh) 一种高压继电器
CN218632274U (zh) 电池包箱体和车辆
CN210537106U (zh) 一种防护式加固计算机的防护柜体
CN208634257U (zh) 一种基于锁能超材料的自适应高过载冲击隔离结构
CA3199864A1 (en) Battery tray,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US20220275849A1 (en) Displacement-controlled earthquake-resistant transformer employing friction damper
CN1949390B (zh) 一种可以防震的硬盘
CN109411134A (zh) 一种运输安全防破损的电缆
CN216045196U (zh) 一种高防护抗冲击的软交换机设备
CN216720662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配电箱
CN216145450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耐挤压的多芯电线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