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2279U -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82279U
CN215782279U CN202121608081.5U CN202121608081U CN215782279U CN 215782279 U CN215782279 U CN 215782279U CN 202121608081 U CN202121608081 U CN 202121608081U CN 215782279 U CN215782279 U CN 215782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vacuum
ozone
filter element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80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骁诚
李贤勇
林庆旋
王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ji Equipment Whole Se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ji Equipment Whole Se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ji Equipment Whole Se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ji Equipment Whole Se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80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82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82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82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吸引站系统中维修工作人员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且滤芯上附着的各种细菌和病毒,若处理不当,也会存在着细菌和病毒扩散危险的问题,包括贯通安装于吸引系统管道上的过滤机构,吸引系统管道包括连接吸引终端的真空输入管和连接吸引系统设备的真空输出管,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器壳体和内置于过滤器壳体的滤芯;还包括有分别安装于真空输入管和真空输出管上的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所述过滤器壳体上设有用于滤芯更换前处理的消毒灭菌系统。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配套使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消毒灭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以往的中心吸引系统中,有的虽有吸引过滤器,但没有消毒灭菌装置,有的连过滤器都没有。但是作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应该符合现行GB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以及新冠疫情以来,国卫办医函(2020)104号文件要求,不光要满足真空系统的废气排放的要求,更要考虑系统内设备、管道、阀门等的消毒灭菌,防止细菌和病毒感染,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现有的中心吸引系统仅通过过滤器来过滤系统中的细菌,虽然可以达到过滤细菌和病毒的目的,但维修工作人员却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且滤芯上附着的各种细菌和病毒,若处理不当,也会存在着细菌和病毒扩散的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现有的吸引站系统仅通过过滤器来过滤系统中的细菌,维修工作人员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且滤芯上附着的各种细菌和病毒,若处理不当,也会存在着细菌和病毒扩散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包括贯通安装于吸引系统管道上的过滤机构,吸引系统管道包括连接吸引终端的真空输入管和连接吸引系统设备的真空输出管,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贯通连接于真空输入管和真空输出管之间的过滤器壳体和内置于过滤器壳体的滤芯,真空输入管连通过滤器壳体对应滤芯的位置,真空输出管连通于过滤器壳体经滤芯过滤后的气体输出位置;还包括有分别安装于真空输入管和真空输出管上的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所述过滤器壳体上设有用于滤芯更换前处理的消毒灭菌系统。
可选地,所述消毒灭菌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一端连通于过滤器壳体对应滤芯位置且另一端连通于臭氧发生器输出端的臭氧输入管、安装于臭氧输入管上的臭氧输入阀;还包括有连通于过滤器壳体经滤芯过滤后气体输出位置的臭氧排出管,臭氧排出管上安装有臭氧排出阀。
可选地,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底端安装有排污阀。
可选地,所述过滤器壳体上安装有用于观察差压情况而确定滤芯状况的差压表。
可选地,所述过滤器壳体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滤芯更换的端盖。
可选地,所述滤芯的过滤精度为0.01μm。
可选地,所述真空输入管的最低点通过排污管贯通安装有集污器,且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
可选地,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外壁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启停的电源开关和用于控制工作时长的定时单元,且臭氧发生器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前置式的细菌过滤器,实现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前置过滤,不会进入吸引站,保证了吸引站的设备洁净和安全,防止吸引站成为细菌和病毒感染源,而用于吸引气体过滤的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更换,确保了对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持续过滤。
2、本实用新型利用臭氧作为消毒剂,在更换滤芯时对其先行消毒灭菌,防止细菌和病毒感染,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满足了真空系统的废气排放的要求,防止废弃的滤芯存在细菌和病毒扩散,更使得吸引系统内的设备、管道、阀门作无菌化处理,保障维修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本实用新型于过滤机构的上游设置集污器,用于先收集吸引气体中的含菌污液,从而减少含菌污液对滤芯的污染,提高对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过滤效果,并进一步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用于观察差压情况而确定滤芯状况的差压表,随着滤芯在使用中的逐步堵塞,差压表的显示数值会逐步增大,进而根据观察到的差压情况而确定是否要更换滤芯,确保医院中心吸引系统中吸引气体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真空输入管1、进气阀门1a、过滤器壳体2、滤芯3、排污阀4、臭氧发生器5、臭氧输入管6、臭氧输入阀6a、臭氧排出管7、臭氧排出阀7a、排污管8、排污阀8a、集污器9、差压表10、真空输出管11、出气阀门11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包括贯通安装于吸引系统管道上的过滤机构,吸引系统管道包括连接吸引终端的真空输入管1和连接吸引系统设备的真空输出管11,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贯通连接于真空输入管1和真空输出管11之间的过滤器壳体2和内置于过滤器壳体2的滤芯3,真空输入管1连通过滤器壳体2对应滤芯3的位置、真空输出管11连通于过滤器壳体2经滤芯3过滤后的气体输出位置;还包括有分别安装于真空输入管1和真空输出管11上的进气阀门1a和出气阀门11a;所述过滤器壳体2上设有用于滤芯3更换前处理的消毒灭菌系统;所述滤芯3的过滤精度为0.01μm,对废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高精度过滤;
本实施例中,医院中心吸引系统的吸引系统设备(即吸引站)通过吸引系统管道与吸引终端相连,从而实现气体吸引,安装于真空输入管1和真空输出管11之间的过滤器壳体2和内置于过滤器壳体2的滤芯3实现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前置过滤,不会进入吸引站,保证了吸引站的设备洁净和安全,防止吸引站成为细菌和病毒感染源,而用于吸引气体过滤的滤芯3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更换,确保了对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持续过滤。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消毒灭菌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5、一端连通于过滤器壳体2对应滤芯3位置且另一端连通于臭氧发生器5输出端的臭氧输入管6、安装于臭氧输入管6上的臭氧输入阀6a;还包括有连通于过滤器壳体2经滤芯3过滤后气体输出位置的臭氧排出管7,臭氧排出管7上安装有臭氧排出阀7a;
在更换滤芯3时需对其先行消毒灭菌,保障维修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的,在更换滤芯3前,先关闭真空输入管1上的进气阀门1a和真空输出管11上的出气阀门11a,随后开启臭氧输入管6上臭氧输入阀和臭氧排出管7上的臭氧排出阀7a,启动臭氧发生器5运行30~60分钟,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来杀灭过滤器壳体2内腔和滤芯3上的各种细菌和病毒,保证工作人员不被感染,防止废弃的滤芯3存在细菌和病毒扩散。
可以理解的是,常态的臭氧(O3)为强氧化剂,其消毒杀菌原理如下:
O3为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为溶菌级方法,杀菌彻底,无残留,杀菌广谱,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病毒粉碎和死亡;O3能够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还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另外,O3为气体,被充入过滤器腔内后能迅速弥漫到整个腔内的空间内,灭菌无死角,对霉菌也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同时O3由于稳定性差,经高温很快会自行分解为氧气或单个氧原子,而单个氧原子能自行结合成氧分子,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解决了消毒剂消毒方法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是一种无污染的消毒剂。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器壳体2的底端安装有排污阀4,用于排放过滤器壳体2内部可能堆积的含菌污液。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过滤器壳体2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滤芯3更换的端盖。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真空输入管1的最低点通过排污管8贯通安装有集污器9,且排污管8上安装有排污阀8a,集污器9安装于过滤机构的上游,用于先收集吸引气体中的含菌污液,从而减少含菌污液对滤芯3的污染,提高对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过滤效果,并进一步延长了滤芯3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集污器9为可拆卸式安装,便于更换或清理。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臭氧发生器5的外壁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启停的电源开关和用于控制工作时长的定时单元,本实施例中,定时单元为旋钮式定时器,旋钮式定时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且臭氧发生器5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外界电源可为市电或移动电源,按需选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发生器5的发生量为10~30g/h,可以理解的是,臭氧发生器5的发生量大小,根据过滤器的大小而选定;
具体的,在更换滤芯3前,先关闭真空输入管1上的进气阀门1a和真空输出管11上的出气阀门11a,随后开启臭氧输入管6上臭氧输入阀和臭氧排出管7上的臭氧排出阀7a,通过臭氧发生器5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启动臭氧发生器5,并结合旋钮式定时器控制臭氧发生器5的运行时间为30~60分钟,臭氧发生器5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来杀灭过滤器壳体2内腔和滤芯3上的各种细菌和病毒,防止细菌和病毒感染,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器壳体2上安装有用于观察差压情况而确定滤芯3状况的差压表10,随着滤芯3在使用中的逐步堵塞,差压表10的显示数值会逐步增大,进而根据观察到的差压情况而确定是否要更换滤芯3。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内置于过滤器壳体2的滤芯3实现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前置过滤,不会进入连接吸引系统设备,保证了医院中心吸引系统的设备洁净和安全,而用于吸引气体过滤的滤芯3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更换,确保了对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持续过滤;
在更换滤芯3时需对其先行消毒灭菌,保障维修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的,在更换滤芯3前,先关闭真空输入管1上的进气阀门1a和真空输出管11上的出气阀门11a,随后开启臭氧输入管6上臭氧输入阀和臭氧排出管7上的臭氧排出阀7a,启动臭氧发生器5运行30~60分钟,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来杀灭过滤器壳体2内腔和滤芯3上的各种细菌和病毒,保证工作人员不被感染,防止废弃的滤芯3存在细菌和病毒扩散风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包括贯通安装于吸引系统管道上的过滤机构,吸引系统管道包括连接吸引终端的真空输入管(1)和连接吸引系统设备的真空输出管(11),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贯通连接于真空输入管(1)和真空输出管(11)之间的过滤器壳体(2)和内置于过滤器壳体(2)的滤芯(3),真空输入管(1)连通过滤器壳体(2)对应滤芯(3)的位置,真空输出管(11)连通于过滤器壳体(2)经滤芯(3)过滤后的气体输出位置;还包括有分别安装于真空输入管(1)和真空输出管(11)上的进气阀门(1a)和出气阀门(11a);所述过滤器壳体(2)上设有用于滤芯(3)更换前处理的消毒灭菌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灭菌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5)、一端连通于过滤器壳体(2)对应滤芯(3)位置且另一端连通于臭氧发生器(5)输出端的臭氧输入管(6)、安装于臭氧输入管(6)上的臭氧输入阀(6a);还包括有连通于过滤器壳体(2)经滤芯(3)过滤后气体输出位置的臭氧排出管(7),臭氧排出管(7)上安装有臭氧排出阀(7a)。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壳体(2)的底端安装有排污阀(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壳体(2)上安装有用于观察差压情况而确定滤芯(3)状况的差压表(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壳体(2)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滤芯(3)更换的端盖。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3)的过滤精度为0.01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输入管(1)的最低点通过排污管(8)贯通安装有集污器(9),且排污管(8)上安装有排污阀(8a)。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5)的外壁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启停的电源开关和用于控制工作时长的定时单元,且臭氧发生器(5)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CN202121608081.5U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Active CN215782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081.5U CN215782279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081.5U CN215782279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82279U true CN215782279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82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8081.5U Active CN215782279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822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579A (zh) * 2022-06-07 2022-10-04 杨通跃 一种医疗用净化器滤芯非接触式拆除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579A (zh) * 2022-06-07 2022-10-04 杨通跃 一种医疗用净化器滤芯非接触式拆除设备
CN115143579B (zh) * 2022-06-07 2023-12-15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医疗用净化器滤芯非接触式拆除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05066Y (zh) 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结构消毒机
CN215782279U (zh) 一种吸引前置的细菌过滤器
CN204460505U (zh) 一种高效净化室内空气的装置
CN111623445A (zh) 一种中心吸引系统废气消毒灭活装置
CN211419904U (zh) 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
CN212383007U (zh) 一种医院中心负压吸引系统气水排放消杀装置
CN212348102U (zh) 下水井、污水井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无害化排放处理器
CN111282013A (zh) 一种医院中心负压吸引系统气水排放消杀装置
CN215740778U (zh) 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
CN214880439U (zh) 一种新型吸引集污器
CN214287475U (zh) 医院中心吸引系统排气在线实时消毒灭菌除味装置
CN213964531U (zh) 一种用于污染空气消毒灭菌的排放处理装置
CN214581671U (zh) 智能负压空气消毒化学处理机组
CN213237880U (zh) 一种消化内科治疗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7510898U (zh) 一种医用中心负压吸引系统的主管路消杀装置
CN112717647A (zh) 医院中心吸引系统排气在线实时消毒灭菌除味装置
CN107875424A (zh) 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结构消毒机
CN211863412U (zh) 一种电厂通风系统的消毒灭菌除尘装置
CN209507840U (zh) 一种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过滤装置
CN112057277A (zh) 传染疾病简易快速充气式治疗隔离舱
CN205351586U (zh) 一种适用于医院环境净化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212619060U (zh) 一种超氧等离子空气净化消毒机
CN220582655U (zh) 一种插片式净化空气的多效复合消毒设备
CN213192949U (zh) 一种生物臭气用过滤净化装置
CN212067285U (zh) 一种医疗真空系统灭菌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