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0077U - 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80077U
CN215780077U CN202122309092.XU CN202122309092U CN215780077U CN 215780077 U CN215780077 U CN 215780077U CN 202122309092 U CN202122309092 U CN 202122309092U CN 215780077 U CN215780077 U CN 215780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uff
silica gel
spon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90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
胡家群
唐晓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angj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angj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angj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angji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3090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80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80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80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包括硅胶垫板、海绵垫、防滑垫、连接板、弧形板、海绵柱条以及贴合机构;其中所述硅胶垫板底侧表面与所述海绵垫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垫底侧表面与所述防滑垫顶侧表面粘接,所述硅胶垫板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顶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柱条;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连接带、公魔术贴、母魔术贴以及提手,所述连接带左侧表面与所述弧形板底端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顶侧表面与所述提手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底侧表面与所述公魔术贴顶侧表面固定连接。该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设计新颖、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鼻氧管卡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成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心脏功能不全等的高发人群,为了提高生存质量,长期氧疗也成了常用的治疗方式,长期氧疗的给氧方式多为双腔式鼻氧管给氧,而鼻氧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因长时间压迫鼻唇沟、脸颊,及耳部皮肤导致局部皮肤受损,导致压力性损伤。
目前是通过纱布缠绕鼻氧管方式来缓解导管对局部皮肤的压力,但是由于每天需要更换氧气管,纱布垫缠绕费时,有些患者排斥此种方法会爪扯致使纱布脱落,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实用新型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用于解决目前是通过纱布缠绕鼻氧管方式来缓解导管对局部皮肤的压力,但是由于每天需要更换氧气管,纱布垫缠绕费时,有些患者排斥此种方法会爪扯致使纱布脱落,影响使用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包括硅胶垫板、海绵垫、防滑垫、连接板、弧形板、海绵柱条以及贴合机构;其中所述硅胶垫板底侧表面与所述海绵垫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垫底侧表面与所述防滑垫顶侧表面粘接,所述硅胶垫板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顶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柱条;
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连接带、公魔术贴、母魔术贴以及提手,所述连接带左侧表面与所述弧形板底端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顶侧表面与所述提手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底侧表面与所述公魔术贴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公魔术贴底侧表面与所述母魔术贴顶侧粘接,所述母魔术贴底侧表面与所述硅胶垫板右端顶侧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垫板、海绵垫以及防滑垫三者中两者之间接触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垫板厚度是海绵垫厚度的两倍,所述海绵垫厚度与所述防滑垫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相对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关于弧形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表面与弧形板左侧底端转动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柱条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海绵柱条在弧形板内壁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海绵柱条在弧形板内壁平行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正侧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弧形板底侧表面与所述硅胶垫板顶侧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柱条长度与所述弧形板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公魔术贴与所述母魔术贴长度相等,所述公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接。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硅胶垫板、海绵垫、防滑垫、连接板、弧形板、海绵柱条以及贴合机构,解决了目前是通过纱布缠绕鼻氧管方式来缓解导管对局部皮肤的压力,但是由于每天需要更换氧气管,纱布垫缠绕费时,有些患者排斥此种方法会爪扯致使纱布脱落,影响使用的问题,便于将装置套接在鼻氧管表面,通过弧形板以及海绵柱条将鼻氧管进行套接,便于对鼻氧管进行限位夹持放置,便于将连接带通过公魔术贴以及母魔术贴与硅胶垫板固定连接,便于弧形板进行限位放置,且便于将弧形板与鼻氧管进行分离,方便更换操作,便于通过防滑垫贴在患者局部皮肤表面,通过海绵垫以及硅胶垫板将鼻氧管与患者局部皮肤隔开,避免传统通过纱布缠绕鼻氧管方式来缓解导管对局部皮肤的压力,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表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胶垫板;2、海绵垫;3、防滑垫;4、连接板;5、海绵柱条;6、弧形板;7、转动轴;8、连接带;9、公魔术贴;10、母魔术贴;11、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施例中的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可以适用于各种鼻氧管,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鼻氧管,本实施例中的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可以用来进行放置如下鼻氧管。
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鼻氧管,包括鼻氧管本体和设于鼻氧管本体上的两个进鼻管,所述鼻氧管本体和进鼻管连通,所述鼻氧管本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有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进鼻管与鼻氧管本体之间具有倾斜角。
可选地,所述进鼻管上套设有防脱环。
可选地,所述鼻氧管本体和进鼻管连接处包裹有密封带。
可选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尺寸不同。
可选地,所述鼻氧管本体的两端均连接有波纹管。
可选地,所述单向阀包括固定支架和设于固定支架一侧的膜片,所述固定支架和膜片通过连接结构相连。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设于固定支架的边缘处。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固定支架边缘处的通孔和设于膜片边缘处与通孔相配合的插销。
可选地,所述进鼻管和防脱环一体成型。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放置其他结构的鼻氧管。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包括硅胶垫板1、海绵垫2、防滑垫3、连接板4、弧形板6、海绵柱条5以及贴合机构;其中所述硅胶垫板1底侧表面与所述海绵垫2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垫2底侧表面与所述防滑垫3顶侧表面粘接,所述硅胶垫板1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一侧设置有所述弧形板6,所述弧形板6顶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柱条5;
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连接带8、公魔术贴9、母魔术贴10以及提手11,所述连接带8左侧表面与所述弧形板6底端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8顶侧表面与所述提手11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8底侧表面与所述公魔术贴9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公魔术贴9底侧表面与所述母魔术贴10顶侧粘接,所述母魔术贴10底侧表面与所述硅胶垫板1右端顶侧表面固定连接,便于将连接带8通过公魔术贴9以及母魔术贴10与硅胶垫板1固定连接,便于弧形板6进行限位放置,且便于将弧形板6与鼻氧管进行分离。
所述硅胶垫板1、海绵垫2以及防滑垫3三者中两者之间接触面紧密贴合,保障硅胶垫板1、海绵垫2以及防滑垫3三者之间放置紧凑;所述硅胶垫板1厚度是海绵垫2厚度的两倍,所述海绵垫2厚度与所述防滑垫3厚度相等;所述弧形板6相对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关于弧形板6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弧形板6之间通过转动轴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7表面与弧形板6左侧底端转动套接,便于弧形板6与转动轴7的转动连接;所述海绵柱条5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海绵柱条5在弧形板6内壁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海绵柱条5在弧形板6内壁平行放置,便于海绵柱条5的使用;所述弧形板6正侧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弧形板6底侧表面与所述硅胶垫板1顶侧表面贴合,便于弧形板6放置使用;所述海绵柱条5长度与所述弧形板6长度相等;所述公魔术贴9与所述母魔术贴10长度相等,所述公魔术贴9与母魔术贴10粘接,便于粘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鼻氧管放置在弧形板6内腔中,通过连接带8带动弧形板6绕着转动轴7转动,连接带8带动弧形板6将鼻氧管进行套接,而弧形板6通过内壁固定连接的海绵柱条5与接触的鼻氧管进行贴合稳定,通过连接带8一侧固定连接的公魔术贴9与硅胶垫板1顶侧固定连接的母魔术贴10进行粘接,保障弧形板6稳定通过海绵条对鼻氧管进行夹持,提高装置与鼻氧管连接的稳定,使用中通过防滑垫3与患者局部皮肤进行贴合,通过海绵垫2以及硅胶垫板1将鼻氧管与患者局部皮肤隔开,避免传统通过纱布缠绕鼻氧管方式来缓解导管对局部皮肤的压力,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且便于工作者将鼻氧气管从装置中取出,降低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更换效率,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该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便于将装置套接在鼻氧管表面,通过弧形板6以及海绵柱条5将鼻氧管进行套接,便于对鼻氧管进行限位夹持放置,方便使用。
2.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贴合机构的作用下,便于将连接带8通过公魔术贴9以及母魔术贴10与硅胶垫板1固定连接,便于弧形板6进行限位放置,且便于将弧形板6与鼻氧管进行分离,方便更换操作。
3.在使用时,便于通过防滑垫3将装置与患者局部皮肤贴合,通过海绵垫2以及硅胶垫板1将鼻氧管与患者局部皮肤隔开,避免传统通过纱布缠绕鼻氧管方式来缓解导管对局部皮肤的压力,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实用性价值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垫板(1)、海绵垫(2)、防滑垫(3)、连接板(4)、弧形板(6)、海绵柱条(5)以及贴合机构;其中所述硅胶垫板(1)底侧表面与所述海绵垫(2)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垫(2)底侧表面与所述防滑垫(3)顶侧表面粘接,所述硅胶垫板(1)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一侧设置有所述弧形板(6),所述弧形板(6)顶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柱条(5);
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连接带(8)、公魔术贴(9)、母魔术贴(10)以及提手(11),所述连接带(8)左侧表面与所述弧形板(6)底端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8)顶侧表面与所述提手(11)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8)底侧表面与所述公魔术贴(9)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公魔术贴(9)底侧表面与所述母魔术贴(10)顶侧粘接,所述母魔术贴(10)底侧表面与所述硅胶垫板(1)右端顶侧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板(1)、海绵垫(2)以及防滑垫(3)三者中两者之间接触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板(1)厚度是海绵垫(2)厚度的两倍,所述海绵垫(2)厚度与所述防滑垫(3)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6)相对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关于弧形板(6)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弧形板(6)之间通过转动轴(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7)表面与弧形板(6)左侧底端转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柱条(5)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海绵柱条(5)在弧形板(6)内壁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海绵柱条(5)在弧形板(6)内壁平行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6)正侧截面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弧形板(6)底侧表面与所述硅胶垫板(1)顶侧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柱条(5)长度与所述弧形板(6)长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魔术贴(9)与所述母魔术贴(10)长度相等,所述公魔术贴(9)与母魔术贴(10)粘接。
CN202122309092.X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Active CN215780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9092.XU CN215780077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9092.XU CN215780077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80077U true CN215780077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65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9092.XU Active CN215780077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80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80077U (zh) 一种防鼻氧管压力性损伤的卡套
CN110681026A (zh) 一种可局部分区打开的医疗多动能呼吸面罩
CN211584349U (zh) 一种新型胃管固定装置
CN211132576U (zh) 一种护理医疗用呼吸罩
CN211461654U (zh) 一种麻醉科用吸氧管
CN215900678U (zh) 一种血液透析护理导管固定装置
CN213285108U (zh) 一种改进型儿科用吸氧管
CN209734694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吸氧用鼻塞固定装置
CN218607671U (zh) 一种新生儿的双鼻导管固定装置
CN211301580U (zh) 心血管内科吸氧用鼻塞固定装置
CN217988011U (zh) 一种医疗用固定带
CN219835876U (zh) 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贴
CN209751866U (zh) 一种气切套管试堵管的患者的固定带
CN213724292U (zh) 一种防拔管胃管固定带
CN220275804U (zh) 一种用于睡眠障碍辅助治疗的外用敷贴
CN215022596U (zh)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10433606U (zh) 一种方形管道专用胶贴及其专用制作设备
CN213192030U (zh) 一种危重症呼吸患者用氧气管固定装置
CN217724128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02289139U (zh) 鼻外呼吸器
CN213994517U (zh) 一种术后护理装置
CN211751607U (zh) 一种新生儿无创呼吸机鼻塞固定装置
CN213347378U (zh) 一种防皮肤破损的吸氧管及胃导管固定架
CN218187501U (zh) 一种用于气管插管的绑带
CN214967209U (zh) 一种用于高流量吸氧的面部保护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