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8823U - 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8823U
CN215778823U CN202120856700.6U CN202120856700U CN215778823U CN 215778823 U CN215778823 U CN 215778823U CN 202120856700 U CN202120856700 U CN 202120856700U CN 215778823 U CN215778823 U CN 215778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contact
pressing
contact part
key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67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嘉业
姚志坚
陈思远
李双双
黄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67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8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8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8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按键壳体包括:壳体本部;按压接触部,凹设于壳体本部上,且按压接触部环绕在按键本体的周缘,且按键本体凸设于按压接触部的底部。本申请方案通过在壳体本部设置上设置按压接触部,且按压接触部环绕于按键本体上,使得用户的手指按压按键本体时,用户的手指刚好位于按压接触部,减少了壳体本部对用户手指施加的力,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牙刷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调查显示,电动牙刷与普通牙刷相比,更为科学有效;可以更彻底清除牙菌斑、减少牙龈炎和牙龈出血,也是目前欧美许多国家普遍流行的日用品,而电动牙刷通过震动电机带动金属轴快速震动,使牙刷产生高频振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与此同时,刷毛的颤动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有意想不到的按摩效果。
电动牙刷包括手柄,在手柄上设置有按压式的开关按键,通过开关按键从而控制对电动牙刷的开、关档位切换等等操作;而现有的电动牙刷并没有对开关按键进行处理,使得用户按压开关按键时需要对开关按键施加更大的力才能启动电动牙刷,造成用户的体验感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用户按压开关按键的体验感极差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按键壳体,所述按键壳体包括:壳体本部;按压接触部,凹设于所述壳体本部上,且所述按压接触部环绕在所述按键本体的周缘,且所述按键本体凸设于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设于所述按键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按键本体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凹设于所述壳体本部上,且用户的手指按压所述按键本体时,用户的手指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部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具有两个第一端部以及第一顶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两个第二端部以及第二顶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两个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的连线经过两个所述第一端部连线的中点,且所述第一顶部到所述中点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顶部到所述中点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本体的中心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一端部连线的中点重合,所述按键本体具有相背设置的按压面以及接触面,所述按压面凸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连接处,所述接触面设置有触控部。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本体的中心沿靠近所述壳体本部内侧方向按压,且所述按键本体在按压实现所述按键本体启动时,所述按键本体的按压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或第二接触部的底部间距差不大于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两个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延伸面的中点位相对于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连线的距离差不大于15mm。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面还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按键本体通过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按压接触部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接触部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本体、电子驱动组件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壳体,所述壳体本部具有一容纳腔,所述电子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电子驱动组件的电子按键与所述按压接触部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方案通过在壳体本部设置上设置按压接触部,且按压接触部环绕于按键本体上,使得用户的手指按压按键本体时,用户的手指刚好位于按压接触部,减少了壳体本部对用户手指施加的力,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F-F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E-E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按键本体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按键壳体;101、第一接触部;102、第二接触部;103、壳体本部;200、按键本体;201、按压面;202、接触面;203、触控部;300、电子驱动组件;301、电子按键;400、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使用者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按键壳体,所述按键壳体包括:壳体本部 103以及按压接触部,所述按压接触部设于所述壳体本部103上,且所述按压接触部可与所述壳体本部103一体成型,也可以与所述壳体本部103 进行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按压接触部凹陷的深度可根据不同的实用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一一赘述。
一种按键壳体包括壳体本部103,所述壳体本部103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电子驱动组件300,所述壳体本部103可以设置成一体成型,使得电子驱动组件300无法从所述容纳腔内取出,所述壳体本部 103也可以设置成可拆卸结构,使得电子驱动组件300可从所述容纳腔内取出,比如,在所述壳体本部103的底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本部103上,且盖板与电子驱动组件300时间设置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用于防止水从盖板与壳体本部103的连接处进入,进而烧坏所述电子驱动组件300,所述壳体本部103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可拆卸结构,只要是将壳体本部103设置成可拆卸结构,均属于本申请方案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按键壳体还包括按压接触部,按压接触部凹设于所述壳体本部103上,且所述按压接触部环绕在所述按键本体200的周缘,且所述按键本体200凸设于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底部。
示例性的,所述按压接触部可设置成圆形,也可以设置成两段不同弧形的凹槽,其中,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形状以及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形状大小可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设定,比如,当用户为小孩群体时,可将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形状设置成适于小孩的手指400大小以及形状,当用户为大人群体时,可将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形状设置成适于大人的手指400大小以及形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按压接触部也可设定成统一形状以及大小,在此不过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按压接触部设置成凹窝状的“类手指400结构”,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形状结构识别性高,提升了按键本体200的标记性,且能提升按压手感以及舒适性。
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按压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部101以及第二接触部102;所述第一接触部101设于所述按键本体20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部102设于所述按键本体200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接触部101的端部对应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02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101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部102均凹设于所述壳体本部103上,且用户的手指400按压所述按键本体200时,用户的手指400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01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部102适配。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101的左右两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02的左右两端平齐,且所述第一接触部10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02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10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02沿垂直于所述壳体本部 103的方向向内凹陷的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接触部101具有两个第一端部以及第一顶部,所述第二接触部102具有两个第二端部以及第二顶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接触部101的两个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正视图;所述第一接触部10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接触部10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两个所述第一端部的连线以及两个所述第二端部的连线均处于水平方向,且两个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一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或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用户的手指400宽度,从而保证用户的手指400按压按键本体200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的连线经过两个所述第一端部连线的中点,且所述第一顶部到所述中点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顶部到所述中点的距离,使得所述按压接触部与用户的手指400适配,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F-F剖视图;所述按键本体200的中心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一端部连线的中点重合,所述按键本体200具有相背设置的按压面201以及接触面202,所述按压面201凸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部10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02的连接处,所述接触面202设置有触控部203。
为了保证用户的手指400按压所述按键本体200时,手指400左右两侧收到的力相同,将所述按键本体200的中心与两个第一端部连线的中心重合,在优选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本体200的按压面201不高于所述壳体本部103本部的外侧。
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E-E剖视图,所述按键本体200的中心沿靠近所述壳体本部103内侧方向按压,且所述按键本体200在按压实现所述按键本体200启动时,所述按键本体200的按压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101或第二接触部102的底部间距差不大于3mm。
在优选的一方案中,所述按键本体200在按压过程中,可相对于所述按压接触部凹设,即所述按键本体200的按压面201低于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底面,所述按键本体200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101或所述第二接触部 102的底部向内凹陷的距离不大于3mm,这样,用户使用手指400按压按键本体200至电子驱动组件300的电子按键301被触发,电动牙刷启动或者关闭的过程中,手指400始终处于舒适状态(保证合理的手指400下压尺寸),保证按键本体200的按压手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101的两个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 101延伸面的中点位相对于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连线的距离差不大于15mm。
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的按键本体200工作示意图;其图中K1为所述按键本体200的总位移, K2为按键本体200的按压面201与第一接触部101在按键本体200的底部延伸面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K2值不大于3mm、所述按压接触部的上端面之差的总值不大于15mm。
如图5所示,所述接触面202还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按键本体200通过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按压接触部卡接;所述按压接触部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示例性的,所述按键本体200可设置成类似于软质材料制成,使得用户的手指400按压时,所述按键本体200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而自动回复原来形状;其中,所述接触面20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分布于所述接触面202的上下两端,且所述凸起部沿靠近所述电子驱动组件300的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按键本体200并一定要贯穿所述按压接触部,即当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制成材料也采用类似于软质材料时,所述按压接触部可在手指400的作用力下发生一定的形变,此时,所述按键本体200设于所述按压接触部上即可;在另一实用情形下,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实用材料可使用与所述壳体本部103一致的材料,即将所述按压接触部与所述壳体本部103一体成型即可。
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本体200、电子驱动组件300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壳体,所述壳体本部103具有一容纳腔,所述电子驱动组件300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电子驱动组件300的电子按键 301与所述按压接触部对应设置。
本申请方案通过在壳体本部设置上设置按压接触部,且按压接触部环绕于按键本体上,使得用户的手指按压按键本体时,用户的手指刚好位于按压接触部,减少了壳体本部对用户手指施加的力,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使用者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壳体,应用在电子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壳体包括:
壳体本部;
按压接触部,凹设于所述壳体本部上,且所述按压接触部环绕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按键本体的周缘,且所述按键本体凸设于所述按压接触部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设于所述按键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按键本体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凹设于所述壳体本部上,且当用户的手指按压所述按键本体时,用户的手指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部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具有两个第一端部以及第一顶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两个第二端部以及第二顶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两个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的连线经过两个所述第一端部连线的中点,且所述第一顶部到所述中点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顶部到所述中点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的中心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一端部连线的中点重合,所述按键本体具有相背设置的按压面以及接触面,所述按压面凸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连接处,所述接触面设置有触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的中心沿靠近所述壳体本部内侧方向按压,且所述按键本体在按压实现所述按键本体启动时,所述按键本体的按压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或第二接触部的底部间距差不大于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两个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延伸面的中点位相对于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连线的距离差不大于15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还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按键本体通过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按压接触部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接触部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键本体;
电子驱动组件;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壳体,所述壳体本部具有一容纳腔,所述电子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电子驱动组件的电子按键与所述按压接触部对应设置。
CN202120856700.6U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778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6700.6U CN215778823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6700.6U CN215778823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8823U true CN215778823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1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6700.6U Active CN215778823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8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90297B (en) Electric toothbrush
JPH01500490A (ja) 口腔手入れ用電気器具
CN215778823U (zh) 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CN216854928U (zh) 一种口腔洁具
CN113100988A (zh) 一种按键壳体及其电子设备
KR100413209B1 (ko) 정회전 및 역회전이 가능한 전동칫솔
CN209827069U (zh) 一种洁面刷牙两用电动刷
CN214434634U (zh) 一种柔护渐进式电动牙刷
CN210185743U (zh) 一种电动牙刷内塞式开关按键
CN214285251U (zh) 一种口腔清洁器具
CN215080079U (zh) 一种手持结构及其电子设备
CN216818139U (zh) 一种电动牙刷的新型按键
CN111494050A (zh) 一种可移动式电动牙刷刷头
CN216535623U (zh) 一种电动牙刷的功能模式切换开关
CN213993812U (zh) 一种超声波牙刷
CN213552551U (zh) 一种u形电动牙刷
CN212281741U (zh) 一种可移动式电动牙刷刷头
CN219350047U (zh) 可拆分的按键及电动牙刷
CN111973308B (zh) 电动牙刷
CN217525464U (zh) 一种方便更换刷头的电动牙刷
CN213665908U (zh) 一种电动牙刷的壳体结构
CN214672334U (zh) 一种旋钮开关结构以及冲牙器
CN213525614U (zh) 一种电动牙刷的刷头
CN212679314U (zh) 电动牙刷
CN211244501U (zh) 一种旋转开关式美容导入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