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3971U - 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3971U
CN215773971U CN202121103894.9U CN202121103894U CN215773971U CN 215773971 U CN215773971 U CN 215773971U CN 202121103894 U CN202121103894 U CN 202121103894U CN 215773971 U CN215773971 U CN 215773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transmission
main part
light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ain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038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unyi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uangl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uangl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uangl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038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3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3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3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涉及跨区域光传输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在使用时常常由于降温不够好而导致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所述光传输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竖块,所述限位竖块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竖板,且防护竖板与限位竖块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测温传感器,所述光传输主体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块,且散热风块与光传输主体通过卡块固定连接,所述测温传感器与散热风块通过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区域光传输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工业水平也在不断增加,而在对跨区域光传输进行使用时就会使用到多种多样的辅助设备,在这些辅助设备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就是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现有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在使用时常常由于降温不够好而导致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在使用时常常由于降温不够好而导致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包括光传输主体,所述光传输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竖块,所述限位竖块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竖板,且防护竖板与限位竖块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测温传感器,所述光传输主体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块,且散热风块与光传输主体通过卡块固定连接,所述测温传感器与散热风块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传输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主控接口,所述主控接口的一侧设置有插接网口,且插接网口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光传输主体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L型连接外块,且L型连接外块与光传输主体焊接连接,所述光传输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卡孔,且固定卡孔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光传输主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T型块活动槽,所述T型块活动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掉落挡块,且防掉落挡块与光传输主体焊接连接,所述防护竖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凸块,且缓冲凸块与防护竖板通过黏性连接,所述缓冲凸块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防掉落挡块的一侧设置有T型卡块,且T型卡块与限位竖块焊接连接,所述T型卡块的一端延伸至T型块活动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板上方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主控模块,所述固定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缓冲下垫块,且缓冲下垫块与固定底板通过黏性连接,所述缓冲下垫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缓冲弹簧的下方设置有滤网固定块,且滤网固定块与固定底板焊接连接,所述滤网固定块上方的内壁设置有滤网限位卡块,所述滤网限位卡块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滤网,所述防尘滤网的下方设置有预留孔槽,所述预留孔槽的下端设置有漏气锥形槽,所述漏气锥形槽的下端设置有排气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与现有的跨区域光传输用辅助装置相比,配备了测温传感器和散热风块,测温传感器的设计可以让散热风块的动作更加灵敏,散热风块的设计可以让该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的降温更加迅速,解决了现有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在使用时常常由于降温不够好而导致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
2.该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与现有的跨区域光传输用辅助装置相比,配备了防尘滤网,防尘滤网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光传输主体的内部,解决了现有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在使用时常常由于灰尘的堆积而导致内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区局部放大图。
图中:1、光传输主体;2、上通气孔;3、L型连接外块;4、螺栓固定孔;5、防滑竖条块;6、插接网口;7、主控接口;8、固定底板;9、固定卡孔;10、T型块活动槽;11、T型卡块;12、限位竖块;13、排气槽;14、测温传感器;15、主控模块;16、散热风块;17、防护竖板;18、缓冲凸块;19、缓冲弹簧;20、缓冲下垫块;21、防掉落挡块;22、防尘滤网;23、滤网固定块;24、滤网限位卡块;25、漏气锥形槽;26、预留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包括光传输主体1,光传输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8,固定底板8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竖块12,限位竖块1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竖板17,且防护竖板17与限位竖块12通过缓冲弹簧19固定连接,让防护竖板17与限位竖块12的连接更加牢固,缓冲弹簧1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测温传感器14,光传输主体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块16,且散热风块16与光传输主体1通过卡块固定连接,让散热风块16与光传输主体1的连接更加牢固,测温传感器14与散热风块16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光传输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主控接口7,主控接口7的一侧设置有插接网口6,且插接网口6设置有若干个,光传输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上通气孔2,且上通气孔2设置有若干个,光传输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竖条块5,且防滑竖条块5与光传输主体1通过黏性连接,让防滑竖条块5与光传输主体1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滑竖条块5设置有若干个。
进一步,光传输主体1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L型连接外块3,且L型连接外块3与光传输主体1焊接连接,让L型连接外块3与光传输主体1的连接更加牢固,光传输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卡孔9,且固定卡孔9设置有两个,L型连接外块3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固定孔4,且螺栓固定孔4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光传输主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T型块活动槽10,T型块活动槽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掉落挡块21,且防掉落挡块21与光传输主体1焊接连接,让防掉落挡块21与光传输主体1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护竖板17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凸块18,且缓冲凸块18与防护竖板17通过黏性连接,让缓冲凸块18与防护竖板17的连接更加牢固,缓冲凸块18设置有若干个。
进一步,防掉落挡块21的一侧设置有T型卡块11,且T型卡块11与限位竖块12焊接连接,让T型卡块11与限位竖块12的连接更加牢固,T型卡块11的一端延伸至T型块活动槽10的内部。
进一步,固定底板8上方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主控模块15,固定底板8的下方设置有缓冲下垫块20,且缓冲下垫块20与固定底板8通过黏性连接,让缓冲下垫块20与固定底板8的连接更加牢固,缓冲下垫块20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弹簧19的下方设置有滤网固定块23,且滤网固定块23与固定底板8焊接连接,让滤网固定块23与固定底板8的连接更加牢固,滤网固定块23上方的内壁设置有滤网限位卡块24,滤网限位卡块24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滤网22,防尘滤网22的下方设置有预留孔槽26,预留孔槽26的下端设置有漏气锥形槽25,漏气锥形槽25的下端设置有排气槽13。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该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处,然后就可以将该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牢牢固定住,当测温传感器14感知到该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内部的温度升高时,此时就会将信号穿输给散热风块16,然后散热风块16就可以让光传输主体1内部的热量通过光传输主体1上端的多个上通气孔2排出,而在气流流入到光传输主体1内部时,气流内部的灰尘就会被滤网固定块23内部的防尘滤网22就可以让灰尘更好的被吸收,此时可以大大增加该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包括光传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8),所述固定底板(8)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竖块(12),所述限位竖块(1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竖板(17),且防护竖板(17)与限位竖块(12)通过缓冲弹簧(19)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1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测温传感器(14),所述光传输主体(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块(16),且散热风块(16)与光传输主体(1)通过卡块固定连接,所述测温传感器(14)与散热风块(16)通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主控接口(7),所述主控接口(7)的一侧设置有插接网口(6),且插接网口(6)设置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主体(1)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L型连接外块(3),且L型连接外块(3)与光传输主体(1)焊接连接,所述光传输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卡孔(9),且固定卡孔(9)设置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主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T型块活动槽(10),所述T型块活动槽(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掉落挡块(21),且防掉落挡块(21)与光传输主体(1)焊接连接,所述防护竖板(17)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凸块(18),且缓冲凸块(18)与防护竖板(17)通过黏性连接,所述缓冲凸块(18)设置有若干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掉落挡块(21)的一侧设置有T型卡块(11),且T型卡块(11)与限位竖块(12)焊接连接,所述T型卡块(11)的一端延伸至T型块活动槽(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8)上方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主控模块(15),所述固定底板(8)的下方设置有缓冲下垫块(20),且缓冲下垫块(20)与固定底板(8)通过黏性连接,所述缓冲下垫块(20)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缓冲弹簧(19)的下方设置有滤网固定块(23),且滤网固定块(23)与固定底板(8)焊接连接,所述滤网固定块(23)上方的内壁设置有滤网限位卡块(24),所述滤网限位卡块(24)的一侧设置有防尘滤网(22),所述防尘滤网(22)的下方设置有预留孔槽(26),所述预留孔槽(26)的下端设置有漏气锥形槽(25),所述漏气锥形槽(25)的下端设置有排气槽(13)。
CN202121103894.9U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Active CN215773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03894.9U CN215773971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03894.9U CN215773971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3971U true CN215773971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7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03894.9U Active CN215773971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3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73971U (zh) 一种安全性强的跨区域光传输系统
CN211930500U (zh) 一种防尘型三电平双向直流交换器
CN209486144U (zh) 一种散热型自动测试仪
CN20828567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载无线移动通信端
CN206283616U (zh) 一种视频光纤收发器
CN212229772U (zh) 一种消防工程中的无线火灾报警装置
CN214480620U (zh) 一种可见光通信用光信号增强装置
CN212267254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
CN213991433U (zh) 一种门禁机核心板
CN216253700U (zh) 一种具有高速散热效果的高频雷达控制器机箱
CN216209408U (zh)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反窃电智能分析识别设备
CN217983625U (zh) 一种低成本的无线射频环行器
CN212677520U (zh) 一种高散热通信管理机
CN215495791U (zh) 一种机床触控可视化控制机构
CN210295374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用高温报警装置
CN212566206U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新风控制装置
CN212685570U (zh) 一种车载视频交换机
CN220272154U (zh) 一种数据存储器
CN220890313U (zh) 一种发电机组保护装置
CN219698295U (zh) 一种工业物联技术终端装置
CN211879891U (zh) 一种智能配网开关防火墙装置
CN216307155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网络运维监控装置
CN212160546U (zh) 一种具有抗震性能的微机机箱
CN212620808U (zh) 一种具有位移功能的传感器
CN212807386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蓄电池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7

Address after: Room 2618, No. 9 Yikang Street, Jiany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Yunyi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room 429, building 5, No. 399, Zhongyang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Guanglan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