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3537U - 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 - Google Patents

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3537U
CN215773537U CN202122313275.9U CN202122313275U CN215773537U CN 215773537 U CN215773537 U CN 215773537U CN 202122313275 U CN202122313275 U CN 202122313275U CN 215773537 U CN215773537 U CN 215773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box
box bod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32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132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3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3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3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容纳盒包括:盒体;盖体,所述盖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盒体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传动机构能够沿所述盒体深度方向活动;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铁可驱动所述第一磁铁运动,所述第一磁铁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以使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盒体具有第一相对角度或第二相对角度。

Description

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耳机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无线蓝牙耳机能够免除使用过程中电线缠绕的困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感受,所以选择使用无线蓝牙耳机的用户越来越多。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线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手动开盖或合盖,部分品牌的容纳盒甚至需要用户双手才能够打开,大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能够解决用户使用无线蓝牙耳机的过程中,需要手动开合容纳盒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纳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面设置为敞口,所述盒体用于收纳耳机;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的设置于所述盒体的敞口处,所述盖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盒体与所述盒体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盖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传动机构能够沿所述盒体深度方向活动;
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设置;
所述盖体打开时,对所述第二磁铁通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磁铁向所述第二磁铁的方向移动,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盖体扣合于所述盒体上;
所述盖体扣合时,对所述第二磁铁通第二电流,所述第一磁铁向远离所述第二磁铁的方向移动,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顶起所述盖体,以使所述盖体打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盒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容纳盒以及耳机,所述容纳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磁铁内通第一电流或第二电流,进而通过传动机构能够拉动盖体扣合或推动盖体打开,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控制第二磁铁内所通的电流,即可实现盖体的扣合或打开,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盖体扣合时容纳盒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盖体打开时容纳盒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纳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盒体;11、第二端;12、第四磁铁;2、盖体;21、第一端;22、第三磁铁;23、安装部;3、传动机构;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4、第一磁铁;5、第二磁铁;6、转轴;7、第一铰链;8、第二铰链;9、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纳盒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容纳盒,包括:
盒体1;盒体1的顶面设置为敞口,盒体1用于收纳耳机,其中,盒体1具有容纳腔,耳机收纳在容纳腔中。
盖体2,所述盖体2的第一端21与所述盒体1的第二端11转动连接;其中,盖体2可开合的设置于盒体1的敞口处;第一端21和第二端11通过铰接或通过转轴6连接等方式均可。
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盒体1内,所述传动机构3的一端与第一端2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磁铁4,所述传动机构3能够沿所述盒体1深度方向活动;通过传动机构3,能够拉动盖体2扣合在盒体1的敞口处,或是推动盖体2打开。
第二磁铁5,所述第二磁铁5固定于所述盒体1内,所述第二磁铁5与所述第一磁铁4相对设置;其中,以第二磁铁5是电磁铁为例,第二磁铁5处于通电状态时,能够产生于第一磁铁4相同或相反的磁极,进而实现推动第一磁铁4远离第二磁铁5,推力通过传动机构3传递至盖体2上,从而实现将盖体2打开的效果;或使第一磁铁4向第二磁铁5方向移动,通过传动机构3拉动盖体2,从而实现将盖体2扣合的效果。
所述第二磁铁5可驱动所述第一磁铁4运动,所述第一磁铁4带动所述传动机构3运动,以使所述盖体2相对于所述盒体1具有第一相对角度或第二相对角度。其中,第一相对角度为盖体2打开的状态,第二相对角度为盖体2关闭的状态。
具体地,盖体2相对于盒体1具有第一相对角度时,对第二磁铁5通第一电流,第一磁铁4向第二磁铁5的方向移动,并通过传动机构3带动盖体2扣合于盒体1上;以第一磁铁4朝向第二磁铁5一侧为N极,第二磁铁5内通有第一电流时,第二磁铁5朝向第一磁铁4一侧产生S极的磁极,第二磁铁5和第一磁铁4之间产生吸力。由于第二磁铁5位置固定,第二磁铁5和第一磁铁4之间产生的吸力将第一磁铁4向第二磁铁5方向拉拽,传动机构3受力向盒体1的底面移动。由于传动机构3与盖体2之间为转动连接,所以随着传动机构3位移量的增大,盖体2与传动机构3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进而带动盖体2关闭。
盖体2相对于盒体1具有第二相对角度时,对第二磁铁5通第二电流,第一磁铁4向远离第二磁铁5的方向移动,并通过传动机构3顶起盖体2,以使盖体2打开。以第一磁铁4朝向第二磁铁5一侧为N极,第二磁铁5内通有第二电流时,第二磁铁5朝向第一磁铁4一侧产生N极的磁极,第二磁铁5和第一磁铁4之间产生斥力。由于第二磁铁5位置固定,第二磁铁5和第一磁铁4之间产生的斥力将第一磁铁4向远离第二磁铁5方向推动,传动机构3受力向远离盒体1的底面的方向移动。由于传动机构3与盖体2之间为转动连接,所以随着传动机构3位移量的增大,盖体2与传动机构3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进而带动盖体2打开。
根据不同生产厂家的要求不同,可以设计与容纳盒配套的APP,在APP上设置有扣合盖体2以及打开盖体2,当用户选择扣合盖体2时,第二磁铁5内有通有第一电流,进而将盖体2扣合;当用户选择打开盖体2时,第二磁铁5内有通有第二电流,进而将盖体2扣合。用户无需接触容纳盒,即可实现对容纳盒的开合进行控制,如用户一只手持有其他物体,不方便打开或扣合容纳盒,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大大简化操作难度。同时,控制容纳盒开合的方式并不限于某一种,例如通过在容纳盒上设置实体按键、或是语音控制模块等相应结构,进而能够控制对第二磁铁5内通何种电流即可。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3与所述第二端11同侧设置,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3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1远离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21上,所述第二连杆32远离所述第一连杆31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4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避免盖体2在开合过程中传动机构3的损坏,第一连杆31能够随着盖体2的开合,产生相应角度的转动。由于现在用户更加青睐体积较小的容纳盒,所以将传动机构3靠近第二端11设置,能够减小传动机构3占用容纳盒内部的空间,进而避免容纳盒体1积过大。
可选地,所述第二磁铁5与所述第一磁铁4同侧设置,所述第二磁铁5固定于靠近所述盒体1底部的位置。为了保证盖体2能够打开至预设位置或是扣合至预设位置,均需要传动机构3有着较长的运动行程。同时,为了保证第二磁铁5和第一磁铁4之间能够产生足够带动盖体2转动的吸力或斥力,所以将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均靠近第二端11设置,使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所述盖体2上与所述第一端21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磁铁22,所述盒体1上与所述第二端11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磁铁12,所述第三磁铁22和所述第四磁铁12磁极相反。在容纳盒扣合时,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产生吸力,当盖体2与第一端21相对的一侧逐渐靠近盒体1时,第三磁铁22和第四磁铁12之间产生吸力,且随着盖体2的移动,吸力逐渐增强,能够辅助盖体2的扣合。同时,在日常携带容纳盒的过程中,容纳盒会产生晃动甚至受到碰撞,盖体2受外力影响而打开,导致耳机从容纳盒内掉落。不但会消耗耳机的电量,导致用户需要使用耳机时出现没电的情况,同时还会导致耳机的遗失,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本实施例汇总利用第三磁铁22和第四磁铁12之间的吸力,能够保证盖体2稳定的扣合于盒体1上,提高容纳盒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21上与所述第二端11相接处设置有安装部23,所述安装部23与所述盒体1之间通过转轴6连接,所述安装部23与所述传动机构3之间通过第一铰链7连接。安装部23设置于第一端21上并向盖体2的对侧突出,转轴6能够使盖体2具有较大的转动角度。而第一铰链7则能够对第一连杆31拉动或推动安装部23移动的过程中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避免第一连杆31和安装部23之间的转动角度过大,无法将盖体2推开使盖体2打开或无法将盖体2拉动使盖体2扣合。
具体地,由于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也能够相对转动,所以若是第一连杆31和安装部23之间的可转动角度过大,容纳盒内传动机构3的运动行程,很容易导致无法将盖体2推动或拉动指定位置,从而导致盖体2的打开或扣合动作失败。
可选地,所述盖体2处于第一相对角度时,所述第一铰链7与所述盒体1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盖体2处于第二相对角度时,所述第一铰链7与所述盒体1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转轴6与盒体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不变,随着盖体2由第一相对角度向第二相对角度运动、或是盖体2由第二相对角度向第一相对角度运动,第一铰链7与盒体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且第一铰链7与第二端11之间的距离也会乡音该发生改变,从而保证盖体2能够顺利的扣合或打开。
具体地,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为转动连接,在盖体2开合的过程中,第二连杆32在盒体1深度方向上竖直运动,随着第二连杆32的运动,第一连杆31的倾斜角度出现变化,从而使安装部23绕转轴6产生转动,进而实现盖体2的开合。
可选地,所述盒体1上与所述第二端11同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槽9,所述第一连杆31穿设于所述导向槽9内,所述导向槽9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杆31在所述盒体1内水平方向的位移量。为了避免第一连杆31在盒体1内出现弯折,导致第二磁铁5和第一磁铁4之间的吸力或斥力无法使盖体2扣合或打开,所以需要对第一连杆31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一连杆31沿盒体1深度方向竖直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32之间通过第二铰链8连接。通过将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通过第二铰链8连接,能够有效的对第一连杆31进行限位,避免第一连杆31的转动角度过大,造成对安装部23的推力或拉力过小无法使盖体2打开或扣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磁铁5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铁5能够产生与所述第一磁铁4相同或相反的磁极。对第二磁铁5内通有第一电流时,第二磁铁5产生于第一磁铁4相同的磁极,从而使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产生相斥的磁力,能够有效的辅助用户打开盖体2;对第二磁铁5内通有第二电流时,第二磁铁5产生于第一磁铁4相反的磁极,从而使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产生相吸的磁力,能够提高盖体2扣合后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铰链7与所述第一端2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铰链8与所述第一端21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第一铰链7和第二铰链8在盒体1深度方向上错位设置,也就是使第一连杆31倾斜设置。例如盖体2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第一铰链7与第一端21之间的距离如果小于第二铰链8与第一端21之间的距离,对第二磁铁5内通第一电流后,第二磁铁5和第一磁铁4之间产生拉力,但是由于第一连杆31倾斜的角度问题,第一连杆31无法拉动盖体2关闭。即使第一铰链7与第二铰链8与第一端21的距离相等,也很难实现将盖体2扣合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容纳盒内设置有跌落感应装置,所述跌落感应装置触发控制,对所述第二磁铁5通第一电流。在容纳盒内设置跌落感应装置,当盖体2处于打开状态时,若容纳盒发生跌落的情况,此时跌落感应装置感应到容纳盒跌落并触发,触发信号反馈至容纳盒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对第二磁铁5内通第一电流,使盖体2迅速扣合,避免耳机从容纳盒内掉落,造成损坏。同时盖体2处于打开状态跌落会对容纳盒造成更大的损伤,所以无论容纳盒内有没有收纳耳机,盖体2扣合后都能够减小损失。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盒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容纳盒以及耳机,所述容纳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本实施例中的容纳盒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只需单手便可以实现打开盖体2,进而将耳机取出的动作,同时关闭后盖体2后,盖体2和盒体1之间扣合的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和携带时的便利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容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
盖体,所述盖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盒体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传动机构能够沿所述盒体深度方向活动;
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磁铁可驱动所述第一磁铁运动,所述第一磁铁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以使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盒体具有第一相对角度或第二相对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端同侧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同侧设置,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靠近所述盒体底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磁铁,所述盒体上与所述第二端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四磁铁的磁极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上与所述第二端相接处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盒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传动机构之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处于第一相对角度时,所述第一铰链与所述盒体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所述盖体处于第二相对角度时,所述第一铰链与所述盒体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与所述第二端同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杆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杆在所述盒体内水平方向的位移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铁能够产生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同或相反的磁极。
10.一种充电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容纳盒以及耳机,所述容纳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
CN202122313275.9U 2021-09-23 2021-09-23 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 Active CN215773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3275.9U CN215773537U (zh) 2021-09-23 2021-09-23 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3275.9U CN215773537U (zh) 2021-09-23 2021-09-23 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3537U true CN215773537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0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3275.9U Active CN215773537U (zh) 2021-09-23 2021-09-23 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3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3077C (zh)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开启和闭合装置
CN110166664A (zh) 电子设备及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
CN208236165U (zh) 一种智能储物柜
CN110138041A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
CN109103956A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215773537U (zh) 容纳盒及充电盒组件
KR20180113310A (ko) 전자기 유도방식을 이용한 전자도어락 충전장치 및 충전방법
CN113994709B (zh) 盒子及可移动终端
CN110504585B (zh) 充电插座
CN208142881U (zh) 一种便携式旋转收纳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CN209200256U (zh) 充电接口防护组件及电动汽车
CN205565838U (zh) 一种充电枪托架
JP2023553240A (ja) ロック装置
CN107083643A (zh) 盖体组件、洗衣机、门盖体开关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
CN208040081U (zh) 一种智能电力箱柜锁
CN113810818B (zh) 耳机组件
CN210609610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08849513U (zh) 一种磁吸翻盖的双烟杆电子烟充电座
EP1289250A3 (en) Close-assist device and auto original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device
CN207565358U (zh) 一种壁挂式充电桩箱体及壁挂式充电桩
CN207821087U (zh) 电子烟烟盒
CN217602331U (zh) 一种多功能存放钥匙的密码锁
CN220705404U (zh) 一种斜拉智能拉手
CN217388978U (zh) 一种手势开盖的tws耳机充电盒
CN106401373B (zh) 一种电动密码抽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