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9684U - 一种组合式触控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触控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9684U
CN215769684U CN202122267441.6U CN202122267441U CN215769684U CN 215769684 U CN215769684 U CN 215769684U CN 202122267441 U CN202122267441 U CN 202122267441U CN 215769684 U CN215769684 U CN 215769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point
pen point
cor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74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674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9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9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9684U/zh
Priority to TW111207202U priority patent/TWM635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触控笔,涉及电子设备的信号输入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笔头无法更换的问题,该组合式触控笔包括笔身(1)和多个触控笔头,所述笔身(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11)和第二连接头(12),多个所述触控笔头可更换连接在第一连接头(11)和第二连接头(12)上。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触控笔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喜好更换不同的触控笔头,适用于不同的触屏式电子设备,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触控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信号输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触控笔。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新型科技的日益增加,各种触屏式的电子产品不断增多,人们对于可触屏的电子厂品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大,例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厂品。在使用触屏式电子产品时,人们一般通过手指点触屏幕来出入指令,但对于触摸键盘等较小的指令图标时,手指输入较为不便且容易出错。因此人们设计了触控笔,通过触控笔指向设备来出入信息。
触控笔是一种笔形的工具,用户可以通过触控笔点击触控屏幕来将指令输入到电脑屏幕、移动设备、绘图板等具有触摸屏的设备。触控笔根据使用产品的不同有不同的种类,触控笔头的种类也不同。现有的触控笔一般只是针对于一种电子产品来设计,触控笔头无法更换且适用的电子设备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将触控笔应用于不同电子设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触控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笔头无法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触控笔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喜好更换不同的触控笔头,适用于不同的触屏式电子设备,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包括笔身和多个触控笔头,所述笔身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多个所述触控笔头可更换连接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设置有相同的外螺纹,多个所述触控笔头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多个所述触控笔头通过螺纹可更换连接于所述笔身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笔身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设置于所述笔身的中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触控笔头包括第一笔头、第二笔头、第三笔头、第四笔头、第五笔头和第六笔头;所述第一笔头、第二笔头、第三笔头和第四笔头均包括笔盖和笔芯,所述笔盖内部设置有供所述笔芯穿过的穿孔,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笔盖的内侧,所述笔盖内靠近所述内螺纹的位置设置有抵接台,所述笔芯上设置有卡圈,所述第一笔头、第二笔头、第三笔头和第四笔头连接于所述笔身上时,所述卡圈卡于所述笔身的端部与所述笔头的抵接台之间;所述第五笔头和第六笔头均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笔头包括第一笔芯,所述第一笔芯的一端设有圆锥头且在圆锥头的顶部延伸出笔尖,所述第一笔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笔头包括第二笔芯,所述第二笔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柱头,所述第一圆柱头的端部为半球形,在所述第二笔芯的另一端设置有柱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笔头包括第三笔芯,所述第三笔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圆柱头,所述第二圆柱头的端部为半球形,在所述第三笔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四笔头包括第四笔芯和导电套,所述第四笔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柱头,所述第三圆柱头的端部为半球形,在所述第四笔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抵接杆,在所述第四笔芯靠近所述第三圆柱头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导电套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导电套的端部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卡勾,所述导电套套于所述第三圆柱头上并通过所述卡勾卡于所述卡槽中以固定于所述第四笔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五笔头内部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五笔头的内侧,所述第五笔头为圆柱状且圆柱的顶端为半球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六笔头内部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第六笔头的内侧,所述第六笔头为圆锥状且在圆锥的顶端延伸出柱状头,在所述第六笔头内设置有支撑针,所述支撑针延伸至所述第六笔头的柱状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触控笔,通过包括笔身和多个触控笔头,笔身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多个触控笔头可更换连接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触控笔通过将多个触控笔头可更换的连接在笔身的两端,使使用者能够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性安装不同的触控笔头在笔身上,用于在触屏式电子设备上使用,当使用不同的电子设备时,只需要更换相适配的触控笔头即可,无需配备多个触控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笔身和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笔头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笔头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笔头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四笔头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五笔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六笔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的触控笔的爆炸图;
图9为实施例2中的触控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的触控笔的爆炸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的触控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4中的触控笔的爆炸图;
图13为实施例4中的触控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5中的触控笔的爆炸图;
图15为实施例5中的触控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笔身;11、第一连接头;12、第二连接头;2、支撑管;3、笔盖;31、抵接台;32、穿孔;4、第一笔头;41、第一笔芯;411、笔尖;412、圆锥头;413、第一卡圈;414、第一抵接杆;5、第二笔头;51、第二笔芯;511、第一圆柱头;512、第二卡圈;513、柱杆;6、第三笔头;61、第三笔芯;611、第二圆柱头;612、第三卡圈;613、第二抵接杆;7、第四笔头;71、第四笔芯;711、第三圆柱头;712、第四卡圈;713、第三抵接杆;714、卡槽;72、导电套;721、卡勾;722、容置腔;8、第五笔头;9、第六笔头;91、支撑针。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如图1-图7所示,包括笔身1和多个触控笔头,笔身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11和第二连接头12,多个触控笔头可更换连接在第一连接头11和第二连接头12上。本实施例的组合式触控笔通过将多个触控笔头可更换的连接在笔身的两端,使使用者能够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性安装不同的触控笔头在笔身上,用于在触屏式电子设备上使用,当使用不同的电子设备时,只需要更换相适配的触控笔头即可,无需配备多个触控笔。本实施例的组合式触控笔,适用于不同的触屏式电子设备,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优选地,第一连接头11和第二连接头12上设置有相同的外螺纹,多个触控笔头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多个触控笔头通过螺纹可更换连接于笔身1的两端。螺纹连接便于更换操作,更换触控笔头时简单方便,且适用于不同的触控笔头。
优选地,在笔身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管2,支撑管2设置于笔身1的中段。支撑管用于对触控笔头进行支撑固定。优选地,笔身1的外侧设有两平面和两曲面,以便于手持。笔身1的材质可为金属或塑料。
优选地,触控笔头包括第一笔头4、第二笔头5、第三笔头6、第四笔头7、第五笔头8和第六笔头9,不同的笔头用于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效果。
第一笔头4、第二笔头5、第三笔头6和第四笔头7均包括笔盖3和笔芯,笔盖3内部设置有供笔芯穿过的穿孔32,内螺纹设置于笔盖3的内侧,笔盖3内靠近内螺纹的位置设置有抵接台31,笔芯上设置有卡圈,第一笔头4、第二笔头5、第三笔头6和第四笔头7连接于笔身1上时,卡圈卡于笔身1的端部与笔头的抵接台31之间,以使笔盖3将笔芯连接于笔身1上。第五笔头8和第六笔头9均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笔头4包括第一笔芯41,第一笔芯41的一端设有圆锥头412且在圆锥头的顶部延伸出笔尖411,第一笔芯4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杆414。在第一笔芯41靠近圆锥头4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圈413,第一卡圈413的外径大于第一抵接杆414的直径。第一笔头4连接于笔身1上时,第一卡圈413卡于笔身1的端部与笔盖3的抵接台31之间,第一笔芯41的圆锥头412伸出至笔盖3的外侧。笔尖411为直径2.55mm的柱状,第一笔芯41为一体式结构,聚甲醛材质,能够适用于红外触控屏。第一抵接杆414抵靠在支撑管2的端部,以对第一笔芯41进一步固定。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笔头5包括第二笔芯51,第二笔芯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柱头511,第一圆柱头511的端部为半球形,在第二笔芯51的另一端设置有柱杆513。柱杆513与第一圆柱头511之间设置有第二卡圈512,第二笔头5连接于笔身1上时,第二卡圈512卡于笔身1的端部与笔头的抵接台31之间。柱杆513的长度小于第一抵接杆414的长度。第二笔芯51利用自身的弹性通过过盈固定在笔身1上。第一圆柱头511的直径为8mm。第二笔芯51为聚乙烯材质通过发泡烧结工艺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触感如粉笔一样,能够适用于红外触控屏。优选地,如图4所示,第三笔头6包括第三笔芯61,第三笔芯6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圆柱头611,第二圆柱头611的端部为半球形,在第三笔芯6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接杆613。第二抵接杆613与第二圆柱头611之间设置有第三卡圈612,第三笔头6连接于笔身1上时,第三卡圈612卡于笔身1的端部与笔头的抵接台31之间。第二抵接杆613的长度等于第一抵接杆414的长度。第二抵接杆613也用于抵靠在支撑管2的端部,以对第三笔芯61进一步固定。第二圆柱头611的直径为8mm。第三笔芯61为导电的聚甲醛材质注塑成型,触感较为顺滑,可同时适用于红外触控屏和电容触控屏。
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四笔头7包括第四笔芯71和导电套72,第四笔芯7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柱头711,第三圆柱头711的端部为半球形,在第四笔芯7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抵接杆713,在第四笔芯71靠近第三圆柱头711的位置设置有卡槽714,导电套72内部设置有容置腔722,导电套72的端部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卡勾721,导电套72套于第三圆柱头711上并通过卡勾721卡于卡槽714中以固定于第四笔芯71上。第三抵接杆与第三圆柱头711之间设置有第四卡圈712,卡槽714设置于第四卡圈712与第三圆柱头711之间,第四笔头7连接于笔身1上时,第四卡圈712卡于笔身1的端部与笔头的抵接台31之间。第三圆柱头711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头611的直径且大于笔尖的直径。第三抵接杆713的长度等于第一抵接杆414的长度。第三抵接杆713也用于抵靠在支撑管2的端部,以对第四笔芯71进一步固定。第四笔头7外侧设有导电套72,导电套72为导电硅胶制成,适用于电容触控屏。
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五笔头8内部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内螺纹设置于第五笔头8的内侧,第五笔头8为圆柱状且圆柱的顶端为半球状。第五笔头8顶端的半球直径为8mm。第五笔头8导电的聚甲醛材质注塑成型,可适用于红外触控屏和电容触控屏。第五笔头8内部为空腔结构,使其使用时较为柔软且有弹性。
优选地,如图7所示,第六笔头9内部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内螺纹设置于第六笔头9的内侧,第六笔头9为圆锥状且在圆锥的顶端延伸出柱状头,在第六笔头9内设置有支撑针91,支撑针91延伸至第六笔头9的柱状头内。柱状头的直径为3.5mm。支撑针91用于增加第六笔头9的强度,支撑针91为聚甲醛材质注塑成型,能够适用于红外触控屏。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笔头4、第二笔头5、第三笔头6、第四笔头7、第五笔头8和第六笔头9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用途和触感,能够让使用者根据用途和喜好来选择不同的触控笔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笔身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笔头4和第二笔头5。本实施例的笔身1的两端的触控笔头的大小不同,且触感不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笔身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笔头4和第三笔头6。本实施例的笔身1的两端的触控笔头的大小不同,且用途不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笔身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笔头4和第四笔头7。本实施例的笔身1的两端的触控笔头的大小不同,且用途与触感均不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笔身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笔头8和第六笔头9。本实施例的笔身1的两端的触控笔头的大小不同,且用途不同。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身(1)和多个触控笔头,所述笔身(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11)和第二连接头(12),多个所述触控笔头可更换连接在第一连接头(11)和第二连接头(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2)上设置有相同的外螺纹,多个所述触控笔头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多个所述触控笔头通过螺纹可更换连接于所述笔身(1)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笔身(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管(2),所述支撑管(2)设置于所述笔身(1)的中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头包括第一笔头(4)、第二笔头(5)、第三笔头(6)、第四笔头(7)、第五笔头(8)和第六笔头(9);所述第一笔头(4)、第二笔头(5)、第三笔头(6)和第四笔头(7)均包括笔盖(3)和笔芯,所述笔盖(3)内部设置有供所述笔芯穿过的穿孔(32),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笔盖(3)的内侧,所述笔盖(3)内靠近所述内螺纹的位置设置有抵接台(31),所述笔芯上设置有卡圈,所述第一笔头(4)、第二笔头(5)、第三笔头(6)和第四笔头(7)连接于所述笔身(1)上时,所述卡圈卡于所述笔身(1)的端部与所述笔头的抵接台(31)之间;所述第五笔头(8)和第六笔头(9)均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笔头(4)包括第一笔芯(41),所述第一笔芯(41)的一端设有圆锥头(412)且在圆锥头的顶部延伸出笔尖(411),所述第一笔芯(4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杆(4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笔头(5)包括第二笔芯(51),所述第二笔芯(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柱头(511),所述第一圆柱头(511)的端部为半球形,在所述第二笔芯(51)的另一端设置有柱杆(5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笔头(6)包括第三笔芯(61),所述第三笔芯(6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圆柱头(611),所述第二圆柱头(611)的端部为半球形,在所述第三笔芯(6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接杆(6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笔头(7)包括第四笔芯(71)和导电套(72),所述第四笔芯(7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柱头(711),所述第三圆柱头(711)的端部为半球形,在所述第四笔芯(7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抵接杆(713),在所述第四笔芯(71)靠近所述第三圆柱头(711)的位置设置有卡槽(714),所述导电套(72)内部设置有容置腔(722),所述导电套(72)的端部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卡勾(721),所述导电套(72)套于所述第三圆柱头(711)上并通过所述卡勾(721)卡于所述卡槽(714)中以固定于所述第四笔芯(71)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笔头(8)内部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五笔头(8)的内侧,所述第五笔头(8)为圆柱状且圆柱的顶端为半球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笔头(9)内部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第六笔头(9)的内侧,所述第六笔头(9)为圆锥状且在圆锥的顶端延伸出柱状头,在所述第六笔头(9)内设置有支撑针(91),所述支撑针(91)延伸至所述第六笔头(9)的柱状头内。
CN202122267441.6U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组合式触控笔 Active CN215769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7441.6U CN215769684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组合式触控笔
TW111207202U TWM635665U (zh) 2021-09-17 2022-07-06 一種組合式觸控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7441.6U CN215769684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组合式触控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9684U true CN215769684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9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7441.6U Active CN215769684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组合式触控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9684U (zh)
TW (1) TWM63566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5665U (zh) 2022-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8281A (zh) 具有可调式压力感测结构的电容触控笔
WO2008061448A1 (fr) Stylo d'écriture manuelle sans fil et sans alimentation, utilisé de façon universelle pour divers types de dispositifs électroniques
TWM411613U (en) Touch-control pen
CN202815751U (zh) 触摸笔
KR20110105500A (ko) 스타일러스 펜 기능을 갖는 필기구
CN215769684U (zh) 一种组合式触控笔
CN110968209A (zh) 笔芯组件及触控笔
JPH10171580A (ja) 静電容量型座標入力パッド用入力ペン
WO2024103742A1 (zh) 电子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CN107102751A (zh) 具有可置换导电笔芯的电容笔
KR101614575B1 (ko)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펜 겸용 볼펜
KR101180973B1 (ko) 터치펜 기능을 갖는 필기구
US6702500B1 (en) Writing instrument with combination pocket clip and stylus assembly
CN220208225U (zh) 一种弹性触控笔
CN210691276U (zh) 笔芯组件及触控笔
KR101260904B1 (ko) 터치 스크린용 스타일러스 펜의 기능을 갖는 필기구
CN215867789U (zh) 能够伸缩的电子笔
CN201214341Y (zh) 一种可用于操作触控屏幕的手写笔
CN210199713U (zh) 一种主动式电容钢笔
CN202166983U (zh) 一种具多功能的触控笔结构改良
CN215181911U (zh) 电子设备手写笔
CN213958025U (zh) 触控笔
CN109455018A (zh)
CN21575160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两色圆珠笔
CN210072568U (zh) 一种电容笔笔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