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0055U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60055U CN215760055U CN202122307832.6U CN202122307832U CN215760055U CN 215760055 U CN215760055 U CN 215760055U CN 202122307832 U CN202122307832 U CN 202122307832U CN 215760055 U CN215760055 U CN 2157600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ge
- frame
- roller
- cylinder
- light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涉及采光结构的技术领域,改善通过采光单元进入室内的光照强度过高的问题,安装于屋顶上,包括底座、壳体、通风管、窗户和第一笼骨,第一笼骨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两侧设置有弯板,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箱,电箱的表面设置有卷拉门,电箱的内部设置有框架,框架位于第一笼骨的中心处,第一笼骨的顶部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三角板,框架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滑块与三角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光板,本申请通过立柱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使阳光过于强烈,立柱两侧的反光板可以将阳光反射到壳体的内壁,使阳光分散折射,达到室内亮度高但不集中的效果,增加人们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采光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
背景技术
采光单元是一套采集天然光,并经管道传输到室内,进行天然光照明的采光系统。
现有的采光单元无法根据人们的需求调节进入室内的光照强度,而阳光的强度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导致室内的光线过强而刺激人们眼部使得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降低人们的舒适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采光单元进入室内的光照强度过高,导致室内的光线过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通过采光单元进入室内的光照强度过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安装于屋顶上,包括安装在屋顶顶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表面设置有窗户,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笼骨,所述第一笼骨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设置有弯板,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箱,所述电箱的表面设置有卷拉门,所述电箱的内部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位于第一笼骨的中心处,所述第一笼骨的顶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三角板,所述框架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三角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光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板位于立柱的两侧,这样的设计通过立柱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使阳光过于强烈,立柱两侧的反光板可以将阳光反射到壳体的内壁,使阳光分散折射,达到室内亮度高但不集中的效果,增加人们的舒适度。
可选的,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出口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通过履带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表面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通过滚轮连接有遮阳布,所述滚轮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遮阳布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筒的两端设置有卡环,防止绳索脱落,第一滚筒设置有两组,滚轮设置有若干个,遮阳布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筒,通过电机旋转带动第一滚筒滚动,第一滚筒通过绳索拉动遮阳布,遮阳布带动第二滚筒滚动,使遮阳布展开达到遮挡太阳的效果,避免室内阳光过大刺激人们眼部使得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降低人们的舒适感。
可选的,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的长度保持一致,所述第一滚筒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第二滚筒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第二滚筒位于第一滚筒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筒的直径小于第二滚筒,通过对支架的设计方便第一滚筒的固定连接,通过对立柱的设计方便固定第二滚筒。
可选的,所述滑块与框架之间滑动连接,滑块位于反光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计使第二滚筒位于框架的表面调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反光板的折射角度,使室内阳光的扩散性更好,增加人们使用的舒适感。
可选的,所述通风管的内壁通过合页连接有窗户,所述窗户的正面设置有玻璃,所述玻璃的背部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通过内部滚珠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位于通风管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窗户雨水天气打开,减少雨水的进入,玻璃的边框大于窗户的边框,这样的设计更好的遮阳雨水,支座通过内部滚珠连接有液压杆,这样的设计使液压杆顶住支座使窗户打开,通过液压杆与支座的相互配合,可减少人员的操作,方便人们的使用,通风管设置有若干个,通风管的设计增加了换气效率。
可选的,所述三角板位于第一笼骨的中心处,所述三角板通过第二笼骨固定连接有第一笼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板顶部为平顶,这样的设计方便固定第一笼骨,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第一笼骨与三角板之间的结构强度,使三角板的稳定性更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框架位于第一笼骨的中心处,第一笼骨的顶部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三角板,框架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滑块与三角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光板,这样的设计通过立柱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使阳光过于强烈,立柱两侧的反光板可以将阳光反射到壳体的内壁,使阳光分散折射,达到室内亮度高但不集中的效果,增加人们的舒适度。
2.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一端出口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轮,转轮通过履带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第一滚筒的两端设置有卡环,防止绳索脱落,第一滚筒设置有两组,第一滚筒表面设置有绳索,绳索通过滚轮连接有遮阳布,滚轮设置有若干个,遮阳布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筒,通过电机旋转带动第一滚筒滚动,第一滚筒通过绳索拉动遮阳布,遮阳布带动第二滚筒滚动,使遮阳布展开达到遮挡太阳的效果,避免室内阳光过大刺激人们眼部使得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降低人们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通风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电机运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屋顶;2、底座;3、壳体;31、第一笼骨;32、第二笼骨;4、通风管;41、合页;42、液压杆;5、窗户;51、玻璃;52、支座;6、电箱;61、卷拉门;62、框架;63、电机;631、转轮;64、第一滚筒;65、绳索;651、滚轮;66、第二滚筒;661、遮阳布;7、三角板;71、反光板;72、立柱;73、滑块;8、盖板;81、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参照图1、图2和图3,安装于屋顶1上,包括安装在屋顶1顶部的底座2,屋顶1内部开设有天窗,屋顶1与底座2之间相互贯通,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壳体3,壳体3的两侧设置有通风管4,通风管4的表面设置有窗户5,通风管4的内壁通过合页41连接有窗户5,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窗户5雨水天气打开,减少雨水的进入,窗户5的正面设置有玻璃51,玻璃51的边框大于窗户5的边框,这样的设计更好的遮阳雨水,玻璃51的背部设置有支座52,液压杆42通过铰接方式设置于通风管4内壁,液压杆42的活塞杆与支座52内部的滚珠相连接,通过液压杆42与支座52的相互配合,可减少人员的操作,方便人们的使用,液压杆42位于通风管4的底部,通风管4设置有若干个,通风管4的设计增加了换气效率。
参照图1、图2、图3,壳体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笼骨31,第一笼骨3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8,盖板8的两侧设置有弯板81,盖板8与弯板81均为透光板,壳体3的一侧设置有电箱6,电箱6的表面设置有卷拉门61,电箱6的内部设置有框架62,框架62位于第一笼骨31的中心处,第一笼骨31的顶部设置有立柱72,立柱72的顶部设置有三角板7,框架62的两侧设置有滑块73,滑块73与三角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光板71,滑块73与框架62之间滑动连接,滑块73位于反光板71的底部,使室内阳光的扩散性更好,增加人们使用的舒适感,三角板7位于第一笼骨31的中心处,三角板7顶部为平顶,这样的设计方便固定第一笼骨31,三角板7通过第二笼骨32固定连接有第一笼骨31,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第一笼骨31与三角板7之间的结构强度,使三角板7的稳定性更好,这样的设计通过立柱72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使阳光过于强烈,立柱72两侧的反光板71可以将阳光反射到壳体3的内壁,使阳光分散折射,达到室内亮度高但不集中的效果,增加人们的舒适度。
参照2和图4,框架62的内部设置有电机63,电机63的一端出口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轮631,转轮631通过履带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64,第一滚筒64的两端设置有卡环,防止绳索65脱落,第一滚筒64设置有两组,第一滚筒64表面设置有绳索65,立柱72侧壁转动设有第二滚筒66,立柱72与第二滚筒66之间设有复位扭簧,第二滚筒66外周绕设有遮阳布661,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第二滚筒66始终具有对遮阳布661进行收卷的趋势,第一滚筒64表面设置有绳索65,绳索65通过滚轮651与遮阳布661自由端相连接,滚轮651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滚筒64与第二滚筒66的长度保持一致,第一滚筒64的直径小于第二滚筒66,第一滚筒64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框架62,通过对支架的设计方便第一滚筒64的固定连接,第二滚筒66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立柱72,通过对立柱72的设计方便固定第二滚筒66,第二滚筒66位于第一滚筒64的上方通过电机63旋转带动第一滚筒64滚动,第一滚筒64通过绳索65拉动遮阳布661,遮阳布661带动第二滚筒66滚动,使遮阳布661展开达到遮挡太阳的效果,避免室内阳光过大刺激人们眼部使得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降低人们的舒适感。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的实施原理为:
通过立柱72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使阳光过于强烈,立柱72两侧的反光板71可以将阳光反射到壳体3的内壁,使阳光分散折射,达到室内亮度高但不集中的效果,通风管4的设计增加了换气效率,通过液压杆42与支座52的相互配合,可减少人员的操作,方便人们的使用,通过电机63旋转带动第一滚筒64滚动,第一滚筒64通过绳索65拉动遮阳布661,遮阳布661带动第二滚筒66滚动,使遮阳布661展开达到遮挡太阳的效果,避免室内阳光过大刺激人们眼部使得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降低人们的舒适感。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安装于屋顶(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屋顶(1)顶部的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两侧设置有通风管(4),所述通风管(4)的表面设置有窗户(5),所述壳体(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笼骨(31),所述第一笼骨(3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两侧设置有弯板(81),所述壳体(3)的一侧设置有电箱(6),所述电箱(6)的表面设置有卷拉门(61),所述电箱(6)的内部设置有框架(62),所述框架(62)位于第一笼骨(31)的中心处,所述第一笼骨(31)的顶部设置有立柱(72),所述立柱(72)的顶部设置有三角板(7),所述框架(62)的两侧设置有滑块(73),所述滑块(73)与三角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光板(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62)的内部设置有电机(63),所述电机(63)的一端出口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轮(631),所述转轮(631)通过履带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64),所述立柱(72)侧壁转动设有第二滚筒(66),所述立柱(72)与第二滚筒(66)之间设有复位扭簧,第二滚筒(66)外周绕设有遮阳布(661),所述第一滚筒(64)表面设置有绳索(65),所述绳索(65)通过滚轮(651)与遮阳布(661)自由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64)与第二滚筒(66)的长度保持一致,所述第一滚筒(64)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框架(62),所述第二滚筒(66)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于立柱(72),所述第二滚筒(66)位于第一滚筒(64)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3)与框架(62)之间滑动连接,滑块(73)位于反光板(7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4)的内壁通过合页(41)连接有窗户(5),所述窗户(5)的正面设置有玻璃(51),所述玻璃(51)的背部设置有支座(52),所述支座(52)通过内部滚珠连接有液压杆(42),所述液压杆(42)位于通风管(4)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7)位于第一笼骨(31)的中心处,所述三角板(7)通过第二笼骨(32)固定连接有第一笼骨(3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07832.6U CN215760055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07832.6U CN215760055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60055U true CN215760055U (zh) | 2022-02-08 |
Family
ID=80090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07832.6U Active CN215760055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60055U (zh) |
-
2021
- 2021-09-23 CN CN202122307832.6U patent/CN2157600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22713B1 (ko) | 높이와 길이 조절이 가능한 캠핑트레일러를 구비한 이동식 펜션 | |
CN107208423B (zh) | 高层建筑物用大型外部遮阳装置 | |
KR102012748B1 (ko) | 아치형 개폐식 지붕장치 | |
CN204040858U (zh) | 安装在室外玻璃窗上的光伏遮阳单元 | |
CN213174140U (zh) | 一种绿色建筑的阳台 | |
CN210033221U (zh) | 一种外遮阳遮光防风卷帘 | |
CN215760055U (zh)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单元 | |
CN101881071B (zh) | 一种建筑遮阳伞 | |
CN116856599A (zh) | 一种建筑用节能幕墙 | |
CN111576630A (zh) | 一种遮阳、反光、导风一体化建筑构造 | |
CN207486947U (zh) | 一种建筑供暖结构 | |
CN115370195A (zh) | 一种装配式节能临时活动房屋 | |
CN115506701A (zh) | 一种防眩光、透光遮阳帘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3448886U (zh) |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工业蓬房 | |
CN211883337U (zh) | 一种室外折叠式遮阳帘 | |
CN210483496U (zh) | 玻纤复合外遮阳上亮子一体化系统窗 | |
CN112431365A (zh) | 一种幕墙系统遮阳铝板眉头节能设计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8678306B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智能节能遮雨棚 | |
CN211714694U (zh) | 一种新型膜结构停车棚 | |
CN213572701U (zh) | 一种适用于热带建筑外墙的活动式遮阳雨篷组件 | |
CN216587886U (zh) | 一种可调节的钢结构遮阳雨棚 | |
CN114892904A (zh) | 一种新型电动遮阳板系统 | |
CN204782659U (zh) | 一种新型窗外帘篷装置 | |
CN205532040U (zh) | 一种采光遮阳不遮景的节能窗 | |
CN217924515U (zh) | 一种雨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2 Address after: No. 101, Jiangbin Fourth District, Jiangshan City,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4000 Patentee after: Baili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72 room 601-2, Bantian building, Bantian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China Capi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