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1675U - 呼吸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呼吸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1675U
CN215741675U CN202121430021.9U CN202121430021U CN215741675U CN 215741675 U CN215741675 U CN 215741675U CN 202121430021 U CN202121430021 U CN 202121430021U CN 215741675 U CN215741675 U CN 215741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suction
expiration
shell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00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金萍
顾宏魁
常婷婷
王玉洁
康花花
何英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Ruiji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Ruiji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Ruiji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Ruiji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00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1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1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1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壳与底座拼合形成有三个流量腔管及一个吸气腔管;吸气腔管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三个流量腔管相连通;每个流量腔管内均设置有浮球;吸气腔管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口,吸气口连接有进气接口结构,吸气口处安装有吸气单向阀A;第二腔壳拼合设置在三个流量腔管的上方并形成有呼气腔室,呼气腔室分别与三个流量腔管相连通,第二腔壳开设有呼气口,呼气口处安装有呼气单向阀B;第三腔壳拼合设置在吸气腔管的上方并形成有端部腔室,端部腔室与吸气腔管通过呼气单向阀C相连通;第二腔壳与第三腔壳拼合且连通处设有吸气单向阀D;端部腔室开设有嘴件口,嘴件口处安装有阻力调节器。

Description

呼吸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呼吸训练器是一种医疗器械,通过使用该器械可以锻炼呼吸肌肉群,增强呼吸肌能力与耐力,增加肺功能,促进痰液排出,使患者能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肺康复。
参阅图1,常规呼吸训练器(例如KI-8001/KI-8003)结构包括由流量腔管和球组成的三根流量计7;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第三单向阀3和第四单向阀4;大气吸入端设置有吸气阻力调节器5;气体呼出端设置有呼气阻力调节器6。
参阅图2,从气流流向图我们看到,不管训练者是吸气还是呼气,气流都会经过流量计,显示训练者的呼气或吸气的流量。吸气阻力调节器5和呼气阻力调节器6压力降直接影响流量计的背压,其流量的示值和实际值会存在误差,这样的阻力调节器的位置将影响流量计的精度。其计算原理如下:
流量计的实际流量与示值流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式:
Figure BDA0003134103750000011
式中:Q0是实际流量(修正后的流量值);Q1是示值流量值;P0是标定时的流量计背压值;P1是流量计测量时的流量计背压值。P0的压力是标准大气压(即P大气压);P1的压力随流量变化的,流量值高,在气阻上的压降就高,P1值就高,呼气时的P1=P大气压+ΔP呼,吸气时的P1=P大气压-ΔP呼。流量计的背压波动对测量的精确度有重要的意义。流量计本身的压力降很小,计算时可以忽略。经测量,呼吸阻力器的压降在最大阻力的条件下,可以产生60厘米水柱-100厘米水柱的压力。根据上式计算,Q0和Q1数值有3%-5%的误差。即实际值和示值因为阻力器的关系增加了3%-5%的误差。
另外,现有技术的大气吸入端口设置在底部,使用时需要对吸气阻力调节器进行调节,但由于其设置在底部,调节操作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计误差影响小的新型结构的呼吸训练器。
为实现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第一腔壳、第二腔壳、第三腔壳以及底座;第一腔壳与底座拼合形成有竖向的三个流量腔管及竖向的一个吸气腔管;吸气腔管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三个流量腔管相连通;每个流量腔管内均设置有浮球;吸气腔管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口,吸气口连接有进气接口结构,吸气口处安装有吸气单向阀A;第二腔壳拼合设置在三个流量腔管的上方并形成有横向的呼气腔室,呼气腔室分别与三个流量腔管相连通,第二腔壳开设有呼气口,呼气口处安装有呼气单向阀B;第三腔壳拼合设置在吸气腔管的上方并形成有横向的端部腔室,端部腔室与吸气腔管通过呼气单向阀C相连通;第二腔壳与第三腔壳拼合且连通处设有吸气单向阀D;端部腔室开设有嘴件口,嘴件口处安装有阻力调节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吸气口开设在吸气腔管在竖向方向的中部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进气接口结构凸出于吸气腔管的筒壁,凸出部分的轴向长度为1cm至3c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进气接口结构与吸气腔管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嘴件口处设置有向端部腔室的内侧凸起的筒状卡口结构;阻力调节器卡接安装在筒状卡口结构的内侧凸起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的嘴件,嘴件卡接安装在筒状卡口结构的凹陷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呼气口处安装有带有镂空孔的上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中阻力调节器为一个,设置在嘴件口处,一方面,这样设置的呼吸训练器的流量计工作在更接近于大气压的条件下,而单向阀和流量计的阻力很低,压力降基本可以忽略,因此流量计数值误差更小。另一方面,阻力调节器不再位于底部,非常方便对阻力调节器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的进气接口结构设置在吸气腔管侧壁的中部位置,并且该进气接口结构可以用于连接管道、肺活量计这类其他器件。比如串接肺活量计时,呼吸训练器更具临床意义,可以评估训练者的肺活量水平,更好地指导下一步训练,或完成康复训练。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连接肺活量计时,吸入端进入的气体全部是来自于大气,只有呼气端有训练者呼出气体经过,训练者呼出气体潮湿,由于训练者是病患者很可能容易有感染因子滞留,而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训练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肺活量计不容易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常规呼吸训练器的气路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常规呼吸训练器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呼吸训练器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4是图3在虚线方框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呼吸训练器的立体结构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呼吸训练器的右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呼吸训练器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呼吸训练器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呼吸训练器与肺活量计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第三单向阀3;第四单向阀4;吸气阻力调节器5;呼气阻力调节器6;流量计7;呼吸训练器100;第一腔壳10;流量腔管11;浮球12;吸气腔管13;进气接口结构14;第二腔壳20;呼气腔室21;上盖体22;第三腔壳30;端部腔室31;筒状卡口结构32;底座40;连接管道50;阻力调节器60;嘴件70;吸气单向阀A;呼气单向阀B;呼气单向阀C;吸气单向阀D;肺活量计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训练器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100包括由第一腔壳10、第二腔壳20、第三腔壳30及底座40拼合而成的壳体,拼合后的壳体在拼合处可进一步施加密封胶密封。其中第一腔壳10为透明硬质塑料壳,第一腔壳10与底座40卡接拼合后形成有竖向的三个流量腔管11及竖向的一个吸气腔管13。每个流量腔管11内均设置有浮球12,流量腔管11与浮球12构成流量计。吸气腔管13通过连接管道50分别与三个流量腔管11相连通。
吸气腔管13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口,吸气口处安装有吸气单向阀A。吸气口开设在吸气腔管13在竖向方向的中部位置。吸气口连接有进气接口结构14,进气接口结构14凸出于吸气腔管13的筒壁,凸出部分的轴向长度为1cm至3cm,该进气接口结构14用于配合连接肺活量计或者管道等其他器件,该进气接口结构14的直径及外壁纹理设计可根据肺活量计或管道的情况设置为相应标准的螺纹接口或卡口接口。进气接口结构14与吸气腔管13为一体结构。
第二腔壳20卡接拼合设置在三个流量腔管的上方并形成有横向的呼气腔室21,呼气腔室21分别与三个流量腔管11相连通,第二腔壳20开设有呼气口,呼气口处安装有呼气单向阀B。呼气口处设置有接口结构并安装有带有镂空孔的上盖体22。
第三腔壳30卡接拼合设置在吸气腔管13的上方并形成有横向的端部腔室31,端部腔室31与吸气腔管13通过呼气单向阀C相连通。第三腔壳30与第二腔壳20拼合且连通处设有吸气单向阀D。
端部腔室31开设有嘴件口,嘴件口处设置有向端部腔室31的内侧凸起的筒状卡口结构32,阻力调节器60卡接安装在筒状卡口结构32的内侧凸起端。嘴件70可拆卸卡接安装在筒状卡口结构32的凹陷侧,且嘴件70与阻力调节器60相连接,可以通过操作嘴件70方便地实现对阻力调节器60进行调节。
如图8所示,从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训练器的气流流向图可以看到,阻力调节器60可以同时作用在吸气和呼气。图中示意了看到呼吸训练器的压力分布情况,在阻力调节器60上的压力降,将只会影响到训练者的口腔部,而不会影响到呼吸训练器的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训练器可以进行如下应用:1)直接单独使用呼吸训练器来进行呼吸训练,测量流量。2)通过进气接口结构14连接肺活量计,可同时测量呼吸训练流量和肺活量。串接肺活量计时,呼吸训练器更具临床意义,可以评估训练者的肺活量水平,更好地指导下一步训练,或完成康复训练。图9示意了呼吸训练器100与一种吸气式的肺活量计300相连接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壳、第二腔壳、第三腔壳以及底座;
所述第一腔壳与底座拼合形成有竖向的三个流量腔管及竖向的一个吸气腔管;
所述吸气腔管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三个所述流量腔管相连通;
每个所述流量腔管内均设置有浮球;
所述吸气腔管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口,吸气口连接有进气接口结构,所述吸气口处安装有吸气单向阀A;
所述第二腔壳拼合设置在三个所述流量腔管的上方并形成有横向的呼气腔室,所述呼气腔室分别与三个所述流量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壳开设有呼气口,所述呼气口处安装有呼气单向阀B;
所述第三腔壳拼合设置在所述吸气腔管的上方并形成有横向的端部腔室,所述端部腔室与所述吸气腔管通过呼气单向阀C相连通;
所述第二腔壳与所述第三腔壳拼合且连通处设有吸气单向阀D;
所述端部腔室开设有嘴件口,所述嘴件口处安装有阻力调节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吸气口开设在所述吸气腔管在竖向方向的中部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进气接口结构凸出于所述吸气腔管的筒壁,凸出部分的轴向长度为1cm至3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进气接口结构与所述吸气腔管为一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嘴件口处设置有向所述端部腔室的内侧凸起的筒状卡口结构;
所述阻力调节器卡接安装在所述筒状卡口结构的内侧凸起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的嘴件,所述嘴件卡接安装在所述筒状卡口结构的凹陷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呼气口处安装有带有镂空孔的上盖体。
CN202121430021.9U 2021-06-25 2021-06-25 呼吸训练器 Active CN215741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0021.9U CN215741675U (zh) 2021-06-25 2021-06-25 呼吸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0021.9U CN215741675U (zh) 2021-06-25 2021-06-25 呼吸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1675U true CN215741675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2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0021.9U Active CN215741675U (zh) 2021-06-25 2021-06-25 呼吸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1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98987A (en) Breathing responsive device and method
US4301810A (en) Ventilatory muscle training apparatus
US20060060199A1 (en) Self-inflating resuscitation system
US3923043A (en) Method for acquisition of exhalation tidal volume and minute ventilation data
US201001060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ardiac output with carbon dioxide partial re-breathing
US9233274B2 (en) Combination spirometer and PEP breathing exerciser
US8925549B2 (en) Flow control adapter for performing spirometry and pulmonary function testing
CN214415539U (zh) 一种便携式肺功能训练装置
WO2019205295A1 (zh) 一种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及其呼吸装置
CN213432858U (zh)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CN215741675U (zh) 呼吸训练器
CN216824711U (zh) 一种便携式呼吸肌训练器
US20090211371A1 (en) Flow measuring device
CN112619070B (zh) 一种两用呼吸训练器
CN210674139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111870899B (zh) 一种便携式肺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CN211434630U (zh) 一种具有双通道可调式peep调节阀的面罩
CN110420441B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10845182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器
CA2178041A1 (en) Disposable pressure gauge for resuscitators
CN220714739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21061417U (zh) 一种可连接测压仪实时反应的复苏球囊
CN220309695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16877514U (zh) 一种呼吸气体检测装置
CN220632933U (zh) 肺康复用视听引导式呼吸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