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1136U - 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1136U
CN215741136U CN202120345868.0U CN202120345868U CN215741136U CN 215741136 U CN215741136 U CN 215741136U CN 202120345868 U CN202120345868 U CN 202120345868U CN 215741136 U CN215741136 U CN 215741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ing
connecting pipe
auricl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58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宜庭
蒋鹏
朱娟
佘慧钰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3458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1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1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11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包括气管中部连接管,气管中部连接管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接管套,套接管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盘,转动圈盘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左侧固定插接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中部连接杆,中部连接杆的左侧活动套接有耳廓限位环;通过将耳廓限位环套接在人耳的后侧,进而对套接管套的竖直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气管导管从人体的气管内部滑脱,从而达到了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防滑脱的效果;与此同时,在气管导管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外接连接有蜂鸣器的控制器,可通过监测气管导管的位移情况进行报警。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导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手术麻醉时,供病人呼吸用的气管导管一端与呼吸机连接,另一端经口腔插入病人气道内。一方面由于气管导管外壁以及病人气道内壁均为光滑曲面,另一方面存在意外导致外力拖拽气管导管的风险,置管后容易出现气管导管向气道外部发生滑移的现象,故必须对气管导管进行有效的固定。目前临床上固定气管导管的方式是:插管后将气管导管与医用牙垫一并用医用胶布交叉粘固于病人脸颊,由于人脸颊的汗液和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将胶带沾湿后易导致胶带失去粘性,从而导致气管导管失去固定导致滑脱,从而需要气管导管固定防滑脱装置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与此同时,当麻醉病人使用气管插管时,会出现无意识的拔管行为,现有的气管导管无法对此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可能会危害到麻醉病人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具备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防滑脱优点,解决了由于人脸颊的汗液和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将胶带沾湿后易导致胶带失去粘性,从而导致气管导管失去固定导致滑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防滑脱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包括气管中部连接管,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侧滑杆,所述外侧滑杆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接管套,所述套接管套的表面开设有外侧限位槽,所述套接管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中部插接有固定绳,所述套接管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盘,所述转动圈盘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孔,所述转动圈盘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左侧固定插接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中部连接杆,所述中部连接杆的左侧活动套接有耳廓限位环,所述耳廓限位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耳廓压环,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管连接座,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部嘴托,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气管导管,所述导管连接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外侧连接管,所述外侧连接管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呼吸机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为透明管状,所述外侧滑杆呈扁平状对称的安装在气管中部连接管的两侧,所述限位槽的孔径直径大小等于外侧限位槽的直径大小。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垫层,所述固定绳为没有弹性的硬质绳,且所述固定环的宽度等于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转动圈盘内侧的固定支座表面开设有一圈环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孔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插接柱。
优选的,所述耳廓压环的内侧安装有海绵垫片,所述连接杆一和耳廓限位环的中部均插接有水平插接槽,所述中部连接杆的长度等于耳廓限位环和连接杆一的长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底部嘴托的底部为弧形凹槽,所述导管连接座的底部和气管中部连接管的顶部之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呼吸机连接管外接呼吸机插接管道。
优选的,所述耳廓限位环的侧部安装有挂绳。
优选的,所述气管导管的侧部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外接连接有蜂鸣器的控制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通过将气管导管插接至人的气管内部,再通过将底部嘴托放置在人嘴的外侧,通过将呼吸机连接管外接至呼吸机的供氧管道内,通过上下滑动套接管套至合适的位置,通过将限位插接杆插接转过外侧限位槽插接至限位槽内部,实现对套接管套竖直位置的固定,再通过绕着转动圈盘转动连接杆一,对耳廓压环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其角度适应人耳的位置,通过将限位插接柱插接至限位槽孔内部实现对连接杆一的角度的固定,通过将耳廓限位环套接在人耳的后侧,通过人耳的后轮廓对耳廓限位环进行限位卡接,进而对套接管套的竖直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气管导管从人体的气管内部滑脱,从而达到了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防滑脱的效果。
2、该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通过在外侧滑杆的外侧等间距的开设限位槽,再通过让套接管套沿着外侧滑杆上下滑动,通过将套接管套中部开设的外侧限位槽滑动至对应的限位槽处,实现对套接管套的竖直位置限位调节,再通过将限位插接杆插接穿过外侧限位槽插接至限位槽内实现对套接管套的竖直位置的限位固定,从而达到了对气管导管限位固定座的竖直位置的限位调节的效果;
3、该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具体使用时,在气管导管插接至人的气管内部后,将挂绳栓系在病人的后脑壳处,更进一步的达到防脱功能,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病人暴力拔管的情况,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位移状态,并通过控制器接收位移数据,在位移量达到0.5cm-1cm,控制蜂鸣器低频报警,在位移量超过1cm后,控制蜂鸣器高频报警,提醒医护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竖直位置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圈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管中部连接管;2、外侧滑杆;3、限位槽;4、套接管套;5、外侧限位槽;6、固定环;7、固定绳;8、固定支座;9、转动圈盘;10、限位槽孔;11、连接杆一;12、插接管;13、中部连接杆;14、耳廓限位环;15、耳廓压环;16、导管连接座;17、底部嘴托;18、气管导管;19、外侧连接管;20、呼吸机连接管;21、挂绳;22、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包括气管中部连接管1,气管中部连接管1为透明管状,外侧滑杆2呈扁平状对称的安装在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两侧,限位槽3的孔径直径大小等于外侧限位槽5的直径大小,通过将气管中部连接管1设计为透明状,可以观察套接管套4内侧的气管中部连接管1内部是否有堵塞,通过将套接管套4套接在气管中部连接管1外侧,可以为套接管套4的上下滑动提供滑动导轨,通过将插接杆插接穿过外侧限位槽5插接至限位槽3内部,可以对套接管套4的竖直高度进行调节,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外侧滑杆2,外侧滑杆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3,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接管套4,套接管套4的表面开设有外侧限位槽5,套接管套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6,固定环6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垫层,固定绳7为没有弹性的硬质绳,且固定环6的宽度等于两厘米,通过将固定绳7插接在固定环6内部,可以实现通过固定绳7对固定环6进行限位固定,对套接管套4进行固定限位防止套接管套4在竖直方向产生松动,橡胶垫层减小了固定绳7和固定环6之间的摩擦损耗,固定环6的中部插接有固定绳7,套接管套4的左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8,固定支座8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盘9,转动圈盘9内侧的固定支座8表面开设有一圈环状的限位槽,限位槽孔10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插接柱,通过转动转动圈盘9带动连接杆一11转动,对耳廓压环15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转动圈盘9至合适的角度再将限位插接柱插接至限位槽孔10内部并插接至固定支座8表面的限位槽内,实现对转动圈盘9的转动角度的固定,进而对连接杆一11的转动角度进行固定,转动圈盘9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孔10,转动圈盘9的左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11,连接杆一11的左侧固定插接有插接管12,插接管12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中部连接杆13,中部连接杆13的左侧活动套接有耳廓限位环14,耳廓限位环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耳廓压环15,耳廓压环15的内侧安装有海绵垫片,连接杆一11和耳廓限位环14的中部均插接有水平插接槽,中部连接杆13的长度等于耳廓限位环14和连接杆一11的长度之和,通过再耳廓压环15内侧安装海绵垫片,可以减小耳廓压环15对人耳的摩擦,降低插管对人耳的二次损伤,通过滑动耳廓限位环14改变耳廓限位环14和连接杆一11之间的长度,适应不同的人头型大小,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导管连接座16,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部嘴托17,底部嘴托17的底部为弧形凹槽,导管连接座16的底部和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顶部之间进行转动连接,呼吸机连接管20外接呼吸机插接管道,通过将底部嘴托17扣按在人嘴的上方,可以通过人嘴为底部嘴托17提供一个限位支撑,防止气管中部连接管1整体进入人嘴内部,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气管导管18,导管连接座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外侧连接管19,外侧连接管1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呼吸机连接管20。
在本实施例中,耳廓限位环15的侧部安装有挂绳21,气管导管17的侧部安装有位移传感器22,所述位移传感器22外接连接有蜂鸣器的控制器,具体使用时,在气管导管18插接至人的气管内部后,将挂绳21栓系在病人的后脑壳处,更进一步的达到防脱功能,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位移传感器22检测底部嘴托17的位移,并通过控制器接收位移数据,在位移量达到0.5cm-1cm,控制蜂鸣器低频报警,在位移量超过1cm后,控制蜂鸣器高频报警,提醒医护人员,需要说明的是,位移传感器22设置为BLT7系列巴鲁夫微脉冲位移传感器。
工作原理:通过将气管导管18插接至人的气管内部,再通过将底部嘴托17放置在人嘴的外侧,通过将呼吸机连接管20外接至呼吸机的供氧管道内,通过将套接管套4中部开设的外侧限位槽5滑动至对应的限位槽3处,实现对套接管套4的竖直位置限位调节,再通过将限位插接杆插接穿过外侧限位槽5插接至限位槽3内实现对套接管套4的竖直位置的限位固定,再通过绕着转动圈盘9转动连接杆一11,对耳廓压环15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其角度适应人耳的位置,通过将限位插接柱插接至限位槽孔10内部实现对连接杆一11的角度的固定,通过将耳廓限位环14套接在人耳的后侧,通过人耳的后轮廓对耳廓限位环14进行限位卡接,进而对套接管套4的竖直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气管导管18从人体的气管内部滑脱,从而实现了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防滑脱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通过将气管导管18插接至人的气管内部,再通过将底部嘴托17放置在人嘴的外侧,通过将呼吸机连接管20外接至呼吸机的供氧管道内,通过上下滑动套接管套4至合适的位置,通过将限位插接杆插接转过外侧限位槽5插接至限位槽3内部,实现对套接管套4竖直位置的固定,再通过绕着转动圈盘9转动连接杆一11,对耳廓压环15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其角度适应人耳的位置,通过将限位插接柱插接至限位槽孔10内部实现对连接杆一11的角度的固定,通过将耳廓限位环14套接在人耳的后侧,通过人耳的后轮廓对耳廓限位环14进行限位卡接,进而对套接管套4的竖直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气管导管18从人体的气管内部滑脱,从而达到了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防滑脱的效果。通过在外侧滑杆2的外侧等间距的开设限位槽3,再通过让套接管套4沿着外侧滑杆2上下滑动,通过将套接管套4中部开设的外侧限位槽5滑动至对应的限位槽3处,实现对套接管套4的竖直位置限位调节,再通过将限位插接杆插接穿过外侧限位槽5插接至限位槽3内实现对套接管套4的竖直位置的限位固定,从而达到了对气管导管限位固定座的竖直位置的限位调节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包括气管中部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侧滑杆(2),所述外侧滑杆(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接管套(4),所述套接管套(4)的表面开设有外侧限位槽(5),所述套接管套(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的中部插接有固定绳(7),所述套接管套(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8),所述固定支座(8)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盘(9),所述转动圈盘(9)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孔(10),所述转动圈盘(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11),所述连接杆一(11)的左侧固定插接有插接管(12),所述插接管(12)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中部连接杆(13),所述中部连接杆(13)的左侧活动套接有耳廓限位环(14),所述耳廓限位环(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耳廓压环(15),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管连接座(16),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部嘴托(17),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气管导管(18),所述导管连接座(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外侧连接管(19),所述外侧连接管(1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呼吸机连接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限位环(15)的侧部安装有挂绳(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17)的侧部安装有位移传感器(22),所述位移传感器(22)外接连接有蜂鸣器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中部连接管(1)为透明管状,所述外侧滑杆(2)呈扁平状对称的安装在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两侧,所述限位槽(3)的孔径直径大小等于外侧限位槽(5)的直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6)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垫层,所述固定绳(7)为没有弹性的硬质绳,且所述固定环(6)的宽度等于两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圈盘(9)内侧的固定支座(8)表面开设有一圈环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孔(10)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插接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压环(15)的内侧安装有海绵垫片,所述连接杆一(11)和耳廓限位环(14)的中部均插接有水平插接槽,所述中部连接杆(13)的长度等于耳廓限位环(14)和连接杆一(11)的长度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嘴托(17)的底部为弧形凹槽,所述导管连接座(16)的底部和气管中部连接管(1)的顶部之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呼吸机连接管(20)外接呼吸机插接管道。
CN202120345868.0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741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5868.0U CN215741136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5868.0U CN215741136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1136U true CN215741136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1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586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741136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1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1062325A1 (en) Securing device for an endotracheal tube
US5699787A (en) Mouthpiece for endotracheal tube
CN215741136U (zh) 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CN202761872U (zh) 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0644791U (zh) 一种经口气管导管的牙垫型固定装置
CN215231266U (zh) 一种气囊式可塑形牙套
CN204543189U (zh) 气管插管固定支架
CN220125289U (zh) 气管插管牙垫
CN210521511U (zh) 一种新型心血管中心用呼吸机
CN209916996U (zh) 气管插管组件
CN211835695U (zh) 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辅助装置
CN113440708A (zh) 一种用于气管及支气管介入治疗的气管插管
CN215019277U (zh) 一种牙垫及急救医疗装置
CN217187347U (zh) 一种医用实验用防脱落的气管插管
CN213526979U (zh) Icu患者插管固定器
CN214970669U (zh) 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CN220676502U (zh) 一种牙垫
CN217339680U (zh) 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10170612U (zh) 一种老年内科用充气式吸氧头
CN215231310U (zh) 一种一体化方便固定的咬嘴
CN215309397U (zh) 一种气管镜下气管插管引导装置
CN215083795U (zh) 一种头戴式气管插管固定器
CN220588609U (zh) 一种消化科护理用防脱落胃管装置
CN219614629U (zh) 一种改进型吸氧装置
CN210750752U (zh) 一种呼吸科用气管插管与牙垫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