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0246U - 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0246U
CN215740246U CN202122436375.0U CN202122436375U CN215740246U CN 215740246 U CN215740246 U CN 215740246U CN 202122436375 U CN202122436375 U CN 202122436375U CN 215740246 U CN215740246 U CN 215740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plate
outer side
mounting
treatment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63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英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4363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0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0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0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包括:治疗床,其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后端外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安装有连接轮;第一安装板,其安装于连接轮的下端外侧,且连接轮的上端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内侧端安装有安装侧板,且安装侧板的内侧端贴合连接有海绵软垫;衔接槽,其开设于治疗床的上端内部,且治疗床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头部放置块,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侧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该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加强了对头部的固定效果,防止头部在就诊时发生晃动,且提高了固定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了对头部的缓冲效果,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科,是医学学科分类之一,主要是通过医学技术,治疗口腔内部疾病,同时也包括对种原因引起的残冠、残根、畸形牙、阻生牙的拔除等手术,在口腔内科的治疗过程中需使用到头部固定装置。
授权公告号为CN210673609U,公开了一种口腔科护理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与底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对称固定设有滑杆,所述底板后侧表面对称固定设有套筒,且所述滑杆穿设于套筒内腔,所述套筒一侧对称设有锁紧旋钮,所述底板前侧表面对称固定设有侧挡板,松动锁紧旋钮上下移动底板即可对头部固定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转动把手旋转螺纹杆即可控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左右移动,第二夹板可以对病者头部进行左右夹持固定,通过设置固定带可以对病者头部进行捆绑式固定,通过设置导向杆可以对第一夹板进行导向限位,可以防止第一夹板晃动影响固定效果,通过设置弹簧柱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柔性固定,可以提高头部舒适度。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仍存在一些缺陷,对头部进行固定时调节结构较为繁琐,不便于使用,且降低了固定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头部的缓冲效果较差,降低了使用时的舒适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头部进行固定时调节结构较为繁琐,不便于使用,且降低了固定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头部的缓冲效果较差,降低了使用时的舒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包括:
治疗床,其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后端外侧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的前端外侧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安装有连接轮;
第一安装板,其安装于连接轮的下端外侧,且连接轮的上端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并且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内侧端安装有安装侧板,且安装侧板的内侧端贴合连接有海绵软垫;
衔接槽,其开设于治疗床的上端内部,且治疗床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头部放置块,并且头部放置块的下端面连接有与治疗床相互连接的缓冲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侧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对头部的固定效果,防止头部在就诊时发生晃动,且提高了固定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了对头部的缓冲效果,加强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轮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靠近连接轮中心线的一端外侧均等间距安装有凸起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连接轮对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进行同步调节,从而带动连接杆和安装侧板在治疗床的外侧进行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通过衔接槽与治疗床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杆上端内侧端安装的安装侧板的形状为圆弧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通过连接杆对安装侧板单体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更好的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撑杆、缓冲弹簧和衔接板;
支撑杆,其固定安装于头部放置块的下端面,且支撑杆的下端与治疗床相互连接;
缓冲弹簧,其安装于支撑杆的外侧端;
衔接板,其固定安装于支撑杆的下端外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对缓冲弹簧和衔接板具有安装的作用,同时缓冲弹簧对支撑杆具有支撑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通过缓冲弹簧与治疗床构成伸缩结构,且支撑杆关于头部放置块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头部放置块整体的缓冲效果加强,从而便于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分别与治疗床和支撑板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限位块的纵截面为“T”字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对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具有限位的作用,从而便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更好的进行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加强了对头部的固定效果,防止头部在就诊时发生晃动,且提高了固定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了对头部的缓冲效果,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1、通过安装侧板的形状为圆弧形,且安装侧板和连接杆关于头部放置块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使用时安装侧板和海绵软垫与头部相接触,加强了对头部的固定效果,防止头部在就诊时发生晃动;
2、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于头部放置块的下端面,且支撑杆的下端与治疗床相互连接,缓冲弹簧安装于支撑杆的外侧端,支撑杆通过缓冲弹簧与治疗床构成伸缩结构,加强了对头部的缓冲效果,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3、通过连接轮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靠近连接轮中心线的一端外侧均等间距安装有凸起结构,同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侧均安装有“T”字型限位块,便于对安装侧板单体间距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治疗床;2、驱动电机;3、传动杆;4、连接轮;5、第一安装板;6、第二安装板;7、连接杆;8、安装侧板;9、海绵软垫;10、衔接槽;11、头部放置块;12、缓冲组件;1201、支撑杆;1202、缓冲弹簧;1203、衔接板;13、限位块;14、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包括治疗床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4,且支撑板14的后端外侧安装有驱动电机2,并且驱动电机2的前端外侧设置有传动杆3,传动杆3的外侧安装有连接轮4,第一安装板5安装于连接轮4的下端外侧,且连接轮4的上端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6,并且第二安装板6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上端内侧端安装有安装侧板8,且安装侧板8的内侧端贴合连接有海绵软垫9,同时衔接槽10开设于治疗床1的上端内部,且治疗床1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头部放置块11,并且头部放置块11的下端面连接有与治疗床1相互连接的缓冲组件12,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的外侧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组合构成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在使用该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时,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中所示,使用时,使用者躺在治疗床1的上端外侧,同时使用者的头部放置于头部放置块11的上端外侧,且头部位于圆弧形的安装侧板8单体内侧端,此时可根据使用的头围直径对安装侧板8单体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打开位于支撑板14后侧的驱动电机2,使传动杆3在治疗床1的内部前端发生转动,同时传动杆3带动连接轮4发生转动,由于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靠近连接轮4中心线的一端外侧均等间距安装有凸起结构,且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在治疗床1的内部呈上下平行设置,从而使得连接轮4分别与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发生啮合连接,进而使得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发生反向相对运动;
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在治疗床1的内部进行移动的同时,“T”字型的限位块13分别与治疗床1和支撑板14发生滑动连接,从而对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具有限位的作用,连接杆7单体在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的带动下发生反向相对运动,使得连接杆7通过衔接槽10与治疗床1发生滑动连接,同时连接杆7带动安装侧板8进行移动,当安装侧板8内侧端贴合连接的海绵软垫9与使用者头部相互接触时,关闭驱动电机2,此时加强了对头部的固定效果,防止头部在就诊时发生晃动。
具体的如图1和图3中所示,由于支撑杆1201固定安装于头部放置块11的下端面,且支撑杆1201的下端与治疗床1相互连接,缓冲弹簧1202安装于支撑杆1201的外侧端,同时衔接板1203固定安装于支撑杆1201的下端外侧,当使用者头部与头部放置块11相互接触时,支撑杆1201与治疗床1发生滑动连接,此时缓冲弹簧1202被压缩,发生形变,对支撑杆1201和头部放置块11产生支撑的作用,同时支撑杆1201下端外侧连接的衔接板1203与治疗床1分离,从而使得头部放置块11整体的缓冲效果加强,便于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治疗床,其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后端外侧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的前端外侧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安装有连接轮;
第一安装板,其安装于连接轮的下端外侧,且连接轮的上端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并且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内侧端安装有安装侧板,且安装侧板的内侧端贴合连接有海绵软垫;
衔接槽,其开设于治疗床的上端内部,且治疗床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头部放置块,并且头部放置块的下端面连接有与治疗床相互连接的缓冲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侧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轮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靠近连接轮中心线的一端外侧均等间距安装有凸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通过衔接槽与治疗床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杆上端内侧端安装的安装侧板的形状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撑杆、缓冲弹簧和衔接板;
支撑杆,其固定安装于头部放置块的下端面,且支撑杆的下端与治疗床相互连接;
缓冲弹簧,其安装于支撑杆的外侧端;
衔接板,其固定安装于支撑杆的下端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通过缓冲弹簧与治疗床构成伸缩结构,且支撑杆关于头部放置块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分别与治疗床和支撑板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限位块的纵截面为“T”字型。
CN202122436375.0U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Active CN215740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6375.0U CN215740246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6375.0U CN215740246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0246U true CN215740246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6375.0U Active CN215740246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0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77438U (zh) 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治疗和康复的功能床
CN111467054A (zh) 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
CN215740246U (zh) 一种口腔内科头部用固定装置
CN212854505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09966950U (zh) 全身康复的仪器
CN210494803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约束装置
CN209301667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CN208942734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多功能康复椅
CN214511470U (zh) 一种精神科患者用束缚装置
CN211460573U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10078105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床
CN211704871U (zh) 一种脸部整容模型对比刺印装置
CN211131435U (zh) 一种麻醉科用可调式下颌托架
CN110623812A (zh) 一种糖尿病下肢康复治疗仪
CN215606686U (zh) 一种可伸缩的多功能颈托
CN217593307U (zh) 一种便捷的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
CN215937831U (zh) 一种用于老年护理的头部防护装置
CN217219485U (zh) 一种智能按摩椅靠背及智能按摩椅
CN211512825U (zh) 一种可保持颅脑内压稳定的神经外科临床引流装置
CN220513073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敷药装置
CN218129197U (zh) 一种颈椎康复用辅助治疗装置
CN217960593U (zh) 医护病房护理患者用起床辅助装置
CN213244930U (zh) 一种护理用按摩装置
CN214805791U (zh) 一种可调节式脊柱外科牵引装置
CN220632470U (zh) 一种体位翻转用治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