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9716U - 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9716U
CN215739716U CN202121211067.1U CN202121211067U CN215739716U CN 215739716 U CN215739716 U CN 215739716U CN 202121211067 U CN202121211067 U CN 202121211067U CN 215739716 U CN215739716 U CN 215739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rrecting
arc
pressure spring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10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雨婕
张立男
唐锦忠
江俊
李文杰
汪锐
刘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12110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9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9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97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矫正块和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辅助装置,即在辅助装置内部按摩杆作用下,可实现使用者背部的按摩,而在第一压簧与第二压簧弹力配合下,保证按摩杆与使用者背部的贴合,提高按摩效果,从而达到了提高脊柱矫正器使用性和提高矫正效率的优点,且在调节组件内部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下,双向螺柱随蜗轮同步转动,当螺纹块与导杆随双向螺柱转动,移动至双向螺柱中部时,导杆可上顶固定块,使固定块实现弧形板的上顶,进而弧形板可实现按摩杆的推出使用,从而达到了按摩杆使用长度快捷调整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矫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改变后会影响人的健康及形态,因此需要对改变的脊柱进行矫正。
目前在进行脊柱矫正时,往往采用脊柱矫正器,来实现辅助矫正活动,但传统的脊柱矫正器只能够实现脊柱的矫正,导致脊柱矫正器使用性较低,无法对使用者背部矫正时,实现按摩活动,改善使用者血液循环,来进一步提高矫正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解决了在进行脊柱矫正时,往往采用脊柱矫正器,来实现辅助矫正活动,但传统的脊柱矫正器只能够实现脊柱的矫正,导致脊柱矫正器使用性较低,无法对使用者背部矫正时,实现按摩活动,改善使用者血液循环,来进一步提高矫正效果的问题,达到提高脊柱矫正器使用性和提高矫正效率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包括第一矫正块和辅助装置,所述第一矫正块前后两侧中部下端开设有凹口,并且第一矫正块上端设置有上凸处,所述第一矫正块右侧设置有第二矫正块,并且第二矫正块左侧上端设置有下凹处,所述第二矫正块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并且第二矫正块通过连接块与第一矫正块相连接,所述辅助装置设置于第一矫正块内部,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按摩杆、弧形板、连接轴、接壳、调节组件、第一压簧、连接件和第二压簧,所述按摩杆上端贯穿第一矫正块,并且按摩杆下端与弧形板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板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下端与接壳滑动连接,所述接壳下端与调节组件转动连接,并且调节组件安装于第一矫正块内部下端,所述第一压簧设置于接壳内部,并且第一压簧上端与连接轴相贴合,所述连接件与弧形板左右两侧下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件下端与第二压簧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簧下端与第一矫正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导杆、螺纹块、双向螺柱、蜗轮和蜗杆,所述固定块上端与接壳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块与导杆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导杆远离固定块一侧与螺纹块转动连接,并且螺纹块与双向螺柱左右两侧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柱左右两侧均与第一矫正块转动连接,并且双向螺柱左端与蜗轮相连接,所述蜗轮上端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杆前侧与第一矫正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杆沿弧形板上端等距设置有四组,并且按摩杆上端延伸至弧形板外侧呈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接壳与第一压簧呈竖直同一直线设置,并且连接轴与接壳上端滑动连接处呈光滑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第二压簧沿弧形板左右两侧下端相平行设置,并且左右两侧连接件与第二压簧设置长度不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与螺纹块均沿双向螺柱左右两侧相对处设置,并且螺纹块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与双向螺柱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螺柱左右两侧开设外螺纹呈相反状态,并且双向螺柱与蜗轮呈横向同一直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外侧转动处设置有橡胶软层,并且蜗杆设置橡胶软层处开设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均采用琴钢丝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螺柱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通过设置了辅助装置,即在辅助装置内部按摩杆作用下,可实现使用者背部的按摩,而在第一压簧与第二压簧弹力配合下,保证按摩杆与使用者背部的贴合,提高按摩效果,从而达到了提高脊柱矫正器使用性和提高矫正效率的优点。
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通过调节组件内部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下,双向螺柱随蜗轮同步转动,当螺纹块与导杆随双向螺柱转动,移动至双向螺柱中部时,导杆可上顶固定块,使固定块实现弧形板的上顶,进而弧形板可实现按摩杆的推出使用,从而达到了按摩杆使用长度快捷调整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矫正块-1、凹口-2、上凸处-3、第二矫正块-4、下凹处-5、连接块-6、辅助装置-7、按摩杆-71、弧形板-72、连接轴-73、接壳-74、调节组件-75、第一压簧-76、连接件-77、第二压簧-78、固定块-751、导杆-752、螺纹块-753、双向螺柱-754、蜗轮-755、蜗杆-75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包括第一矫正块1和辅助装置7,第一矫正块1前后两侧中部下端开设有凹口2,并且第一矫正块1上端设置有上凸处3,第一矫正块1右侧设置有第二矫正块4,并且第二矫正块4左侧上端设置有下凹处5,第二矫正块4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并且第二矫正块4通过连接块6与第一矫正块1相连接。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辅助装置7设置于第一矫正块1内部,辅助装置7包括按摩杆71、弧形板72、连接轴73、接壳74、调节组件75、第一压簧76、连接件77和第二压簧78,按摩杆71上端贯穿第一矫正块1,并且按摩杆71下端与弧形板72转动连接,使得通过按摩杆71实现使用者背部按摩挤压,弧形板72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73,并且连接轴73下端与接壳74滑动连接,使得弧形板72实现按摩杆71使用的牢固,接壳74下端与调节组件75转动连接,并且调节组件75安装于第一矫正块1内部下端,使得调节组件75实现按摩杆71使用长度的快捷调整,第一压簧76设置于接壳74内部,并且第一压簧76上端与连接轴73相贴合,使得第一压簧76实现初步缓冲活动,连接件77与弧形板72左右两侧下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件77下端与第二压簧78相连接,使得连接件77与第二压簧78保证按摩杆71按压的舒适,第二压簧78下端与第一矫正块1相连接,按摩杆71沿弧形板72上端等距设置有四组,并且按摩杆71上端延伸至弧形板72外侧呈圆弧状,使得按摩杆71不易刺伤使用者背部,连接轴73、接壳74与第一压簧76呈竖直同一直线设置,并且连接轴73与接壳74上端滑动连接处呈光滑状,使得连接轴73、接壳74与第一压簧76三者配合支撑稳定,连接件77与第二压簧78沿弧形板72左右两侧下端相平行设置,并且左右两侧连接件77与第二压簧78设置长度不一致,使得连接件77和第二压簧78与弧形板72相快捷连接,第一压簧76和第二压簧78均采用琴钢丝材质制成。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调节组件75包括固定块751、导杆752、螺纹块753、双向螺柱754、蜗轮755和蜗杆756,固定块751上端与接壳74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块751与导杆752上端转动连接,使得固定块751与接壳74安装的牢固,导杆752远离固定块751一侧与螺纹块753转动连接,并且螺纹块753与双向螺柱754左右两侧螺纹连接,使得导杆752与螺纹块753配合实现调节活动,双向螺柱754左右两侧均与第一矫正块1转动连接,并且双向螺柱754左端与蜗轮755相连接,使得双向螺柱754实现快捷驱动活动,蜗轮755上端与蜗杆756啮合连接,蜗杆756前侧与第一矫正块1转动连接,导杆752与螺纹块753均沿双向螺柱754左右两侧相对处设置,并且螺纹块753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与双向螺柱754螺纹连接,使得导杆752与螺纹块753使用稳定,双向螺柱754左右两侧开设外螺纹呈相反状态,并且双向螺柱754与蜗轮755呈横向同一直线设置,使得双向螺柱754实现双向驱动活动,蜗杆756外侧转动处设置有橡胶软层,并且蜗杆756设置橡胶软层处开设有防滑纹路,使得使用者转动时不易脱手,双向螺柱754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专利所述的双向螺柱754:用于连接机械的固定链接功能,双头螺栓两头都有螺纹,中间的螺杆,有粗的也有细的,一般用于矿山机械,桥梁,汽车,摩托车,锅炉钢结构,吊塔,大跨度钢结构和大型建筑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其工作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当使用者要进行该脊柱矫正器的使用时,坐在第二矫正块4左侧上端所设置的下凹处5,然后慢慢躺下,使背部与第一矫正块1上端设置的上凸处3相贴合,通过第一矫正块1上凸处3上顶下,可对弯曲的脊柱拉伸,使脊柱慢慢恢复,当需要进行姿势的更换时,使用者可侧向倚靠在第一矫正块1上,使使用者身体两侧实现拉伸,进而通过多次使用下,就可很好的实现脊柱的快捷矫正与预防;
第二,在进行脊柱矫正时,往往采用脊柱矫正器,来实现辅助矫正活动,但传统的脊柱矫正器只能够实现脊柱的矫正,导致脊柱矫正器使用性较低,无法对使用者背部矫正时,实现按摩活动,改善使用者血液循环,来进一步提高矫正效果;
第三,因此,通过在第一矫正块1内部设置了辅助装置7,即辅助装置7内部设置的按摩杆71延伸至第一矫正块1上凸处,当使用者倚靠在第一矫正块1上端时,按摩杆71可实现使用者背部的按摩,同时使用者可轻微移动,使弧形板72下移,实现连接轴73与连接件77的下推,进而第一压簧76与第二压簧78实现压缩活动,而第一压簧76与第二压簧78又可上推连接轴73与连接件77,来实现弧形板72的上推,进而弧形板72可带动按摩杆71与使用者背部紧贴,保证按摩的稳定,提高使用者背部血液循环,进而进一步提高脊柱矫正效率,从而达到了提高脊柱矫正器使用性和提高矫正效率的优点;
第四,当使用者需要进行按摩杆71使用长度的调整时,则可通过接壳74下端相连接的调节组件75,来实现快捷调节活动,通过转动调节组件75所设置的蜗杆756,使蜗杆756实现蜗轮755的带动,当蜗轮755带动相连接的双向螺柱754转动时,双向螺柱754左右两侧设置的螺纹块753,可向双向螺柱754中部移动,进而螺纹块753可带动上端相转动连接的导杆752移动,同时导杆752在上端相连接固定块751配合下,实现固定块751的上推,而通过固定块751上移下,接壳74就可带动连接轴73上移,使连接轴73上端弧形板72,实现按摩杆的移出,当反转蜗杆756时,则可实现按摩杆71长度的缩短,从而达到了按摩杆71使用长度快捷调整的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包括第一矫正块(1),所述第一矫正块(1)前后两侧中部下端开设有凹口(2),并且第一矫正块(1)上端设置有上凸处(3),所述第一矫正块(1)右侧设置有第二矫正块(4),并且第二矫正块(4)左侧上端设置有下凹处(5),所述第二矫正块(4)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并且第二矫正块(4)通过连接块(6)与第一矫正块(1)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装置(7),所述辅助装置(7)设置于第一矫正块(1)内部,所述辅助装置(7)包括按摩杆(71)、弧形板(72)、连接轴(73)、接壳(74)、调节组件(75)、第一压簧(76)、连接件(77)和第二压簧(78),所述按摩杆(71)上端贯穿第一矫正块(1),并且按摩杆(71)下端与弧形板(72)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板(72)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73),并且连接轴(73)下端与接壳(74)滑动连接,所述接壳(74)下端与调节组件(75)转动连接,并且调节组件(75)安装于第一矫正块(1)内部下端,所述第一压簧(76)设置于接壳(74)内部,并且第一压簧(76)上端与连接轴(73)相贴合,所述连接件(77)与弧形板(72)左右两侧下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件(77)下端与第二压簧(78)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簧(78)下端与第一矫正块(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5)包括固定块(751)、导杆(752)、螺纹块(753)、双向螺柱(754)、蜗轮(755)和蜗杆(756),所述固定块(751)上端与接壳(74)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块(751)与导杆(752)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导杆(752)远离固定块(751)一侧与螺纹块(753)转动连接,并且螺纹块(753)与双向螺柱(754)左右两侧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柱(754)左右两侧均与第一矫正块(1)转动连接,并且双向螺柱(754)左端与蜗轮(755)相连接,所述蜗轮(755)上端与蜗杆(756)啮合连接,所述蜗杆(756)前侧与第一矫正块(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杆(71)沿弧形板(72)上端等距设置有四组,并且按摩杆(71)上端延伸至弧形板(72)外侧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3)、接壳(74)与第一压簧(76)呈竖直同一直线设置,并且连接轴(73)与接壳(74)上端滑动连接处呈光滑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7)与第二压簧(78)沿弧形板(72)左右两侧下端相平行设置,并且左右两侧连接件(77)与第二压簧(78)设置长度不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752)与螺纹块(753)均沿双向螺柱(754)左右两侧相对处设置,并且螺纹块(753)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与双向螺柱(754)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柱(754)左右两侧开设外螺纹呈相反状态,并且双向螺柱(754)与蜗轮(755)呈横向同一直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756)外侧转动处设置有橡胶软层,并且蜗杆(756)设置橡胶软层处开设有防滑纹路。
CN202121211067.1U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739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1067.1U CN215739716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1067.1U CN215739716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9716U true CN215739716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106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739716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9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2807A (zh) 一种骨科脊柱多方位矫正装置及其矫正方法
CN109009616A (zh) 一种颈椎主动矫正锻炼治疗器
CN215739716U (zh) 一种预防矫正脊柱畸形的装置
CN113350002B (zh) 一种脊柱医疗装置
CN202236156U (zh) 一种矫正康复床
CN206979969U (zh) 一种电动拉伸倒立机
CN202664869U (zh) 一种保健座椅
CN202664735U (zh) 坐姿矫正装置
CN201586169U (zh) 脊椎骨保健康复装置
CN2836756Y (zh) 脊柱矫正器
CN210990992U (zh) 一种采用气动肌肉驱动的腰椎牵引装置
CN201452146U (zh) 组合坐姿矫正器
CN2855465Y (zh) 颈椎康复器
CN215937836U (zh) 一种脊柱护理用睡姿矫正设备
CN213190360U (zh)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CN2577797Y (zh) 形体矫正健美器
CN2158694Y (zh) 鸡胸矫治器
CN109090881A (zh) 一种碳纤维腰靠
CN105287081B (zh) 一种前后摆动装置及使用其的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
CN212879715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颈椎牵引矫正支架
CN220477705U (zh) 一种可矫正坐姿的治疗椅
CN109998853A (zh) 一种“8”字形轨迹往复运转的脊柱理疗机构及理疗床、椅
CN109846663A (zh) 一种脊椎侧弯康复锻炼训练装置
CN2487407Y (zh) 一种可供颈背部运动之健身装置
CN110664152B (zh) 一种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