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8984U - 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8984U
CN215738984U CN202122083133.8U CN202122083133U CN215738984U CN 215738984 U CN215738984 U CN 215738984U CN 202122083133 U CN202122083133 U CN 202122083133U CN 215738984 U CN215738984 U CN 215738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rm
arm supporting
pad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31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正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0831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8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8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8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包括背部垫板、手臂支撑板、腕部抬高板、限位杆和支撑垫;背部垫板的表层设有弹性层;手臂支撑板的连接端可旋转可连接在背部垫板的一端;手臂支撑板为长短可伸缩结构;腕部抬高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腕部抬高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自由端的上方;限位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下方的手臂支撑板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的底面或侧面,限位杆为长短可调节结构;支撑垫的肩部端设有肩部抬高垫,肩部抬高垫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为先抬高、后逐渐降低的形状;支撑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的上表面。上述装置适于任何一侧治疗,适应性好,成功率高,舒适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属于桡动脉穿刺诊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常选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液气体分析。但由于桡动脉较细,穿刺难度较大。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一些关于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的一些报道,但存在适应性差、舒适性差、无法使手腕部充分过伸,尚需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可用于左或右任何一侧穿刺诊疗;同时适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腕部抬高板角度可调,可使每位患者手腕部都能充分过伸,充分暴露腕部,提高穿刺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可对肩部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包括背部垫板、手臂支撑板、腕部抬高板、限位杆和支撑垫;
背部垫板的表层设有弹性层;
手臂支撑板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手臂支撑板的连接端可旋转可连接在背部垫板的一端,手臂支撑板可相对背部垫板自由旋转;手臂支撑板为长短可伸缩结构;
腕部抬高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腕部抬高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自由端的上方、且腕部抬高板的转动角度可调;
限位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下方的手臂支撑板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的底面或侧面,限位杆为长短可调节结构;
支撑垫一端为肩部端、另一端为手部端,支撑垫的肩部端设有肩部抬高垫,肩部抬高垫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为先抬高、后逐渐降低的形状;支撑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的上表面,支撑垫的肩部端位于手臂支撑板的连接端;支撑垫下表面的形状与手臂支撑板上表面的形状相适应,支撑垫宽度方向上截面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状。
上述背部垫板使用时,位于患者背部下方,表层弹性层的设置,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性;手臂支撑板可相对背部垫板自由旋转,便于角度的调整,也便于左侧、右侧的双侧使用;手臂支撑板为长短可伸缩结构,便于适于不同手臂长度的患者,提高装置的适应性;腕部抬高板一端转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自由端的上方、且腕部抬高板的转动角度可调,便于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应性地调整腕部抬高板的角度;限位杆的设置,用于对角度调整好的腕部抬高板限位,限位杆为长短可调节结构,可适于不同角度腕部抬高板的限位;支撑垫上设有肩部抬高垫,用于肩部抬高,与人体角度相适应,进而确保使用舒适性;支撑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的上表面,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支撑垫的手部端覆盖并超出腕部抬高板。
优选,手臂支撑板宽度方向上截面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状,上述手臂支撑板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圆弧状,是为了与人体曲线相适应,避免压疮,提高舒适性。
使用时,背部垫板压在患者背部,治疗侧的肩部支撑在肩部抬高垫上,手腕部支撑在腕部抬高板上,手心向上,手腕部过伸。
本申请限位杆的长短可调节结构直接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如参照雨伞支撑杆、自拍杆等的长短可调节结构。
本申请长度方向,均指使用时,与手臂长度一致的方向;宽度方向为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为了方便制造和使用,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手臂支撑板长度方向上由第一手臂支撑分板和第二手臂支撑分板组成;第一手臂支撑分板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拼接端,第二手臂支撑分板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拼接端;第一手臂支撑分板的连接端可旋转可连接在背部垫板的一端、并可相对背部垫板自由旋转;第一手臂支撑分板自拼接端起的上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第二手臂支撑分板自拼接端起的下表面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轨,第二手臂支撑分板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在第一手臂支撑分板上的滑槽内,第二手臂支撑分板可相对第一手臂支撑分板沿长度方向滑动、实现手臂支撑板长短伸缩;腕部抬高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手臂支撑分板自由端的上方;限位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下方的第二手臂支撑分板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底面或侧面。
上述滑轨的长度小于滑槽的长度。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滑槽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为顶部设有开口的“口”字形,滑轨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包括连接条和滑块,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宽度大于滑槽上开口的宽度,连接条从滑槽上开口中穿出连接第二手臂支撑分板的下表面。
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降低成本,支撑垫沿厚度方向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相接的增强层、弹性层和防水膜层;支撑垫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吸湿透气层。这样一般只需要根据需要更换表层的吸湿透气层即可。
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上述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还包括两根以上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固定带为长短可调结构,具体可参照现有包带的日字扣长短可调结构,固定带在手臂支撑板上的连接位置可调。
为了方便操作,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手臂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分布有三块以上的魔术贴勾面。
为了方便操作,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手臂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布有三个以上的连接扣,固定带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两侧的连接扣上。
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同时方便操作,手臂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魔术贴勾面,支撑垫的下表面设有魔术贴毛面,支撑垫的下表面的魔术贴毛面活动黏贴在支撑垫上表面的魔术贴毛面上。
为了提高适应舒适性,支撑垫的上表面呈圆滑过渡。也即支撑垫肩部抬高垫与人体肩部到大臂的曲线相适应、相贴合。
上述背部垫板表层的弹性层为硅胶层或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可用于左或右任何一侧穿刺诊疗;同时适于不同手臂长短的患者;腕部抬高板角度可调,可根据需要适应性调整,使每位患者手腕部都能过伸,充分暴露腕部,提高穿刺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可对肩部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的结构示意图(未铺设支撑垫);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肩部抬高垫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滑槽和滑轨的匹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支撑垫厚度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的结构示意图(未铺设支撑垫);
图中,1为背部垫板,11为弧形翘边,2为手臂支撑板,21为第一手臂支撑分板,22为第二手臂支撑分板,23为滑槽,231为开口,24为滑轨,241为连接条,242为滑块,3为腕部抬高板,4为限位杆,5为支撑垫,51为肩部抬高垫,52为增强层,53为弹性层,54为防水膜层,55为吸湿透气层,6为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方位词为基于附图所示或使用状态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包括背部垫板、手臂支撑板、腕部抬高板、限位杆和支撑垫;
背部垫板的表层设有弹性层;
手臂支撑板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手臂支撑板的连接端可旋转可连接在背部垫板的一端,手臂支撑板可相对背部垫板自由旋转;手臂支撑板为长短可伸缩结构;
腕部抬高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腕部抬高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自由端的上方、且腕部抬高板的转动角度可调;
限位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下方的手臂支撑板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的底面或侧面,限位杆与腕部抬高板的底面或侧面之间可通过挂钩或挂环活动连接、也可通过相互匹配的凹槽凸起活动连接,限位杆为长短可调节结构;
支撑垫一端为肩部端、另一端为手部端,如图2所示,支撑垫的肩部端设有肩部抬高垫,肩部抬高垫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为先抬高、后逐渐降低的形状;支撑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的上表面,支撑垫的肩部端位于手臂支撑板的连接端;支撑垫下表面的形状与手臂支撑板上表面的形状相适应,支撑垫宽度方向上截面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状。
上述背部垫板使用时,位于患者背部下方,表层弹性层的设置,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性;手臂支撑板可相对背部垫板自由旋转,便于角度的调整,也便于左侧、右侧的双侧使用;手臂支撑板为长短可伸缩结构,便于适于不同手臂长度的患者,提高装置的适应性;腕部抬高板一端转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自由端的上方、且腕部抬高板的转动角度可调,便于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应性地调整腕部抬高板的角度;限位杆的设置,用于对角度调整好的腕部抬高板限位,限位杆为长短可调节结构,可适于不同角度腕部抬高板的限位;支撑垫上设有肩部抬高垫,用于肩部抬高,与人体角度相适应,进而确保使用舒适性;支撑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的上表面,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支撑垫的手部端覆盖并超出腕部抬高板。
使用时,背部垫板压在患者背部,治疗侧的肩部支撑在肩部抬高垫上,手腕部支撑在腕部抬高板上,手心向上,手腕部过伸。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方便制造和使用,手臂支撑板长度方向上由第一手臂支撑分板和第二手臂支撑分板组成;第一手臂支撑分板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拼接端,第二手臂支撑分板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拼接端;第一手臂支撑分板的连接端可旋转可连接在背部垫板的一端、并可相对背部垫板自由旋转;第一手臂支撑分板自拼接端起的上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第二手臂支撑分板自拼接端起的下表面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轨,第二手臂支撑分板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在第一手臂支撑分板上的滑槽内,第二手臂支撑分板可相对第一手臂支撑分板沿长度方向滑动、实现手臂支撑板长短伸缩;腕部抬高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手臂支撑分板自由端的上方;限位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下方的第二手臂支撑分板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底面或侧面。上述滑轨的长度小于滑槽的长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如图3所示,滑槽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为顶部设有开口的“口”字形,滑轨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包括连接条和滑块,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宽度大于滑槽上开口的宽度,连接条从滑槽上开口中穿出连接第二手臂支撑分板的下表面。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降低成本,如图4所示,支撑垫沿厚度方向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相接的增强层、弹性层和防水膜层;支撑垫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吸湿透气层。这样一般只需要根据需要更换表层的吸湿透气层即可。增强层的设置,能提高支撑垫的耐久性,弹性层能提高支撑垫的舒适性,防水膜层,能有效防止汗液等渗透,便于表面清洁,吸湿透气层可使汗液瞬间被吸收,确保使用舒适性。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上述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还包括两根以上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固定带为长短可调结构,固定带在手臂支撑板上的连接位置可调。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方便操作,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手臂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布有魔术贴勾面。
实施例7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方便操作,手臂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布有连接扣,固定带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两侧的连接扣上。
实施例8
在实施例6或7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同时方便操作,手臂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魔术贴勾面,支撑垫的下表面设有魔术贴毛面,支撑垫的下表面的魔术贴毛面活动黏贴在支撑垫上表面的魔术贴毛面上。为了提高适应舒适性,支撑垫的上表面呈圆滑过渡。也即支撑垫肩部抬高垫与人体肩部到大臂的曲线相适应、相贴合。上述背部垫板表层的弹性层为硅胶层或橡胶层。
实施例9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如图1所示,除连接端外、手臂支撑板宽度方向上截面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状,与背部垫板连接的手臂支撑板连接端为平板结构,以避免压到肩部,确保使用舒适性,将正常使用时,手臂支撑板超出背部垫板宽度的部分逐渐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圆弧状,圆弧状的设计原则是与人体曲线相适应。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提高使用的稳定性,背部垫板不与手臂支撑板连接的一端设有向上的弧形翘边。
上述各例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可用于左或右任何一侧穿刺诊疗;同时适于不同手臂长短的患者;腕部抬高板角度可调,可根据需要适应性调整,使每位患者手腕部都能过伸,充分暴露腕部,提高穿刺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可对肩部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Claims (10)

1.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垫板、手臂支撑板、腕部抬高板、限位杆和支撑垫;
背部垫板的表层设有弹性层;
手臂支撑板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手臂支撑板的连接端可旋转可连接在背部垫板的一端,手臂支撑板可相对背部垫板自由旋转;手臂支撑板为长短可伸缩结构;
腕部抬高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腕部抬高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自由端的上方、且腕部抬高板的转动角度可调;
限位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下方的手臂支撑板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的底面或侧面,限位杆为长短可调节结构;
支撑垫一端为肩部端、另一端为手部端,支撑垫的肩部端设有肩部抬高垫,肩部抬高垫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为先抬高、后逐渐降低的形状;支撑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的上表面,支撑垫的肩部端位于手臂支撑板的连接端;支撑垫下表面的形状与手臂支撑板上表面的形状相适应,支撑垫宽度方向上截面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手臂支撑板长度方向上由第一手臂支撑分板和第二手臂支撑分板组成;第一手臂支撑分板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拼接端,第二手臂支撑分板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拼接端;第一手臂支撑分板的连接端可旋转可连接在背部垫板的一端、并可相对背部垫板自由旋转;第一手臂支撑分板自拼接端起的上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第二手臂支撑分板自拼接端起的下表面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轨,第二手臂支撑分板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在第一手臂支撑分板上的滑槽内,第二手臂支撑分板可相对第一手臂支撑分板沿长度方向滑动、实现手臂支撑板长短伸缩;腕部抬高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手臂支撑分板自由端的上方;限位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下方的第二手臂支撑分板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腕部抬高板底面或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滑轨的长度小于滑槽的长度,滑槽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为顶部设有开口的“口”字形,滑轨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包括连接条和滑块,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宽度大于滑槽上开口的宽度,连接条从滑槽上开口中穿出连接第二手臂支撑分板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支撑垫沿厚度方向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相接的增强层、弹性层和防水膜层;支撑垫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吸湿透气层。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以上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固定带为长短可调结构,固定带在手臂支撑板上的连接位置可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手臂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布有魔术贴勾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手臂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布有连接扣,固定带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手臂支撑板两侧的连接扣上。
8.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手臂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魔术贴勾面,支撑垫的下表面设有魔术贴毛面,支撑垫的下表面的魔术贴毛面活动黏贴在支撑垫上表面的魔术贴毛面上。
9.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手臂支撑板宽度方向上截面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状;支撑垫的上表面呈圆滑过渡。
10.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其特征在于:背部垫板表层的弹性层为硅胶层或橡胶层。
CN202122083133.8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 Active CN215738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3133.8U CN21573898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3133.8U CN21573898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8984U true CN215738984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2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3133.8U Active CN21573898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8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38984U (zh) 一种改良版双侧用桡动脉穿刺诊疗托架
CN215228088U (zh) 一种心内科桡动脉穿刺拔管压迫止血装置
CN210962011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
CN211067758U (zh)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的新生儿体位固定装置
CN216061629U (zh) 动脉固定器的固定装置
CN215900648U (zh) 一种儿内科防脱吸氧装置
CN212490628U (zh) 一种骨科治疗诊断用托举装置
CN213309762U (zh) 一种桡动脉采血支撑装置
CN215779027U (zh) 一种儿童重症监护室固定带
CN219462257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输尿管
CN218589281U (zh) 一种半卧位防滑固定装置
CN211301555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输液固定装置
CN211325960U (zh) 一种康复用颈椎托架
CN219461807U (zh) 一种体位约束装置
CN215961582U (zh) 一种静脉穿刺固定器
CN220558385U (zh) 一种气管插管辅助固定装置
CN219271376U (zh) 一种轮椅扶手上肢可调节支撑装置
CN210784733U (zh) 新型采血体位固定装置
CN210871646U (zh) 一种新型放射科用检查辅助装置
CN220917646U (zh) 一种三维可调式俯卧抗压头垫
CN219629876U (zh) 一种改良的仰头抬颏装置
CN214434702U (zh) 一种肩轴手术术后固定支具
CN210871617U (zh) 一种抽血用胳膊托架
CN214484641U (zh) 一种心内科左桡动脉穿刺用手臂支架
CN218106310U (zh) 一种便于手术患者俯卧的体位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