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7937U - 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7937U
CN215737937U CN202121800212.XU CN202121800212U CN215737937U CN 215737937 U CN215737937 U CN 215737937U CN 202121800212 U CN202121800212 U CN 202121800212U CN 215737937 U CN215737937 U CN 215737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frame
lead screw
rod
rotatab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02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zhuo E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zhuo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zhuo E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zhuo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02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7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7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7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涉及办公座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支架、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结构包括座架、一号把手、二号把手、靠背架,所述座架的右端设置安装腔,所述靠背架的底端与座架转动连接,前部与一号把手的右端转动连接、后中部与二号把手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一号丝杆、二号丝杆和一号电机,所述一号丝杆和二号丝杆分别设置在座架的内孔的前后部,且右端各固定有一个齿轮,且上的移动块分别与一号把手和二号把手连接,所述一号电机设置在安装腔中,且转子端固定有一个齿轮,三个齿轮通过传动链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根据使用者的体验感自动调节背部和枕部的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办公椅是指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为工作方便而配备的各种椅子。为了给使用者舒适感,办公座椅相对于普通座椅具有多功能调节的功能,例如椅背角度调节、座椅高度调节等。然而现有技术的座椅的调节支撑结构通常是纯机械结构,需要通过手动调节,不方便使用者根据使用时的体验感进行调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座椅需要通过手动调节,不方便使用者根据使用时的体验感进行调节。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包括支架、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结构包括座架、一号把手、二号把手、靠背架,所述座架呈回型结构,且右端部位的空腔为安装腔,所述一号把手和二号把手都呈倒L型的杆状结构,且分别设置在座架的前后侧,所述靠背架呈倒U型的杆状结构,所述靠背架的两个底端分别与座架的前右端和后右端转动连接,所述靠背架的前中部与一号把手的右端转动连接、后中部与二号把手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一号丝杆、二号丝杆和一号电机,所述一号丝杆设置在座架的内孔的前部,且右端插入到安装腔中后固定有一个齿轮,所述一号丝杆上螺套有一号移动块,所述一号移动块与一号把手的底端连接,所述二号丝杆设置在座架的内孔的后部,且右端插入到安装腔中后固定有一个齿轮,所述二号丝杆上螺套有二号移动块,所述二号移动块与二号把手的底端连接,所述一号电机设置在安装腔中,且转子端固定有一个齿轮,三个齿轮通过传动链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架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条形的通孔,即为滑孔,所述一号把手的底端穿过前侧滑孔后与一号移动块转动连接,并沿着滑孔左右滑动,所述二号把手的底端穿过后侧滑孔后二号移动块转动连接,并沿着滑孔左右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靠背架的顶部与下部分离,且转动连接,所述顶部的U型杆为调节架,所述调节架方便调节靠背的枕部的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架的间隙中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固定杆支撑在靠背垫的枕部和背部的衔接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上套有转套,所述固定杆下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在转套上、底端与座架的右侧壁铰接,所述伸缩杆起到支撑调节架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的结构包括主杆、副杆、二号电机,所述主杆呈圆柱体的桶状结构,所述主杆的底端与座架铰接;所述副杆呈螺纹筒结构,所述副杆内螺有螺纹柱,所述副杆的顶端固定在转套上,所述二号电机固定在主杆的顶部空腔中,所述二号电机的转子与螺纹柱的底端固定,所述二号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所述螺纹柱在副杆中向上或向下螺进,使得副杆向下或向上移动,所述副杆支撑起调节架向下或向上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驱动机构,坐在座椅上且靠在靠背上,控制一号电机运行,一号电机通过齿轮和传动链驱动一号丝杆和二号丝杆同步转动,使得一号移动块和二号移动块分别同时带动一号把手和二号把手的底端向右滑动,所述一号把手和二号把手向右推动靠背架,使得靠背架向右转动,直至找到舒适的靠背角度。本实用新型方便根据使用者的体验感自动调节背部的角度。
(2)本实用新型设置调节架和二号电机,控制二号电机运行,二号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在副杆中向上或向下螺进,使得副杆向下或向上移动,副杆支撑起调节架向下或向上转动,直至找到舒适的枕部角度。本实用新型方便根据使用者的体验感自动调节枕部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座架的右部的剖视图。
其中:座架10、安装腔11、滑孔12、一号丝杆13、二号丝杆14、二号移动块15、齿轮16、一号电机17、传动链18、一号把手19、二号把手20、靠背架21、调节架22、固定杆23、转套24、主杆25、副杆2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支架、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结构包括座架10、一号把手19、二号把手20、靠背架21,所述座架10呈回型结构,且右端部位的空腔为安装腔11,所述一号把手19和二号把手20都呈倒L型的杆状结构,且分别设置在座架10的前后侧,所述靠背架21呈倒U型的杆状结构,所述靠背架21的两个底端分别与座架10的前右端和后右端转动连接,所述靠背架21的前中部与一号把手19的右端转动连接、后中部与二号把手20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一号丝杆13、二号丝杆14和一号电机17,所述一号丝杆13设置在座架10的内孔的前部,且右端插入到安装腔11中后固定有一个齿轮16,所述一号丝杆13上螺套有一号移动块,所述一号移动块与一号把手19的底端连接,所述二号丝杆14设置在座架10的内孔的后部,且右端插入到安装腔11中后固定有一个齿轮16,所述二号丝杆14上螺套有二号移动块15,所述二号移动块15与二号把手20的底端连接,所述一号电机17设置在安装腔11中,且转子端固定有一个齿轮16,三个齿轮16通过传动链18连接,所述一号电机17通过齿轮16和传动链18驱动一号丝杆13和二号丝杆14同步转动,使得一号移动块和二号移动块15分别同时带动一号把手19和二号把手20的底端向右滑动,所述一号把手19和二号把手20向右推动靠背架21,使得靠背架21向右转动。
所述座架1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条形的通孔,即为滑孔12,所述一号把手19的底端穿过前侧滑孔12后与一号移动块转动连接,并沿着滑孔12左右滑动,所述二号把手20的底端穿过后侧滑孔12后二号移动块15转动连接,并沿着滑孔12左右滑动。
所述靠背架21的顶部与下部分离,且转动连接,所述顶部的U型杆为调节架22,所述调节架22方便调节靠背的枕部的角度。
所述调节架22的间隙中固定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固定杆23支撑在靠背垫的枕部和背部的衔接部位。
所述固定杆23上套有转套24,所述固定杆23下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在转套24上、底端与座架10的右侧壁铰接,所述伸缩杆起到支撑调节架22的作用。
所述伸缩杆的结构包括主杆25、副杆26、二号电机,所述主杆25呈圆柱体的桶状结构,所述主杆25的底端与座架10铰接;所述副杆26呈螺纹筒结构,所述副杆26内螺有螺纹柱,所述副杆26的顶端固定在转套24上,所述二号电机固定在主杆25的顶部空腔中,所述二号电机的转子与螺纹柱的底端固定,所述二号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所述螺纹柱在副杆26中向上或向下螺进,使得副杆26向下或向上移动,所述副杆26支撑起调节架22向下或向上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调节时,坐在座椅上且靠在靠背上,控制一号电机17运行,一号电机17通过齿轮16和传动链18驱动一号丝杆13和二号丝杆14同步转动,使得一号移动块和二号移动块15分别同时带动一号把手19和二号把手20的底端向右滑动,所述一号把手19和二号把手20向右推动靠背架21,使得靠背架21向右转动,直至找到舒适的靠背角度;控制二号电机运行,二号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在副杆26中向上或向下螺进,使得副杆26向下或向上移动,副杆26支撑起调节架22向下或向上转动,直至找到舒适的枕部角度。本实用新型方便根据使用者的体验感自动调节背部和枕部的角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结构包括座架(10)、一号把手(19)、二号把手(20)、靠背架(21),所述座架(10)呈回型结构,且右端部位的空腔为安装腔(11),所述一号把手(19)和二号把手(20)都呈倒L型的杆状结构,且分别设置在座架(10)的前后侧,所述靠背架(21)呈倒U型的杆状结构,所述靠背架(21)的两个底端分别与座架(10)的前右端和后右端转动连接,所述靠背架(21)的前中部与一号把手(19)的右端转动连接、后中部与二号把手(20)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一号丝杆(13)、二号丝杆(14)和一号电机(17),所述一号丝杆(13)设置在座架(10)的内孔的前部,且右端插入到安装腔(11)中后固定有一个齿轮(16),所述一号丝杆(13)上螺套有一号移动块,所述一号移动块与一号把手(19)的底端连接,所述二号丝杆(14)设置在座架(10)的内孔的后部,且右端插入到安装腔(11)中后固定有一个齿轮(16),所述二号丝杆(14)上螺套有二号移动块(15),所述二号移动块(15)与二号把手(20)的底端连接,所述一号电机(17)设置在安装腔(11)中,且转子端固定有一个齿轮(16),三个齿轮(16)通过传动链(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条形的通孔,即为滑孔(12),所述一号把手(19)的底端穿过前侧滑孔(12)后与一号移动块转动连接,并沿着滑孔(12)左右滑动,所述二号把手(20)的底端穿过后侧滑孔(12)后二号移动块(15)转动连接,并沿着滑孔(12)左右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架(21)的顶部与下部分离,且转动连接,所述顶部的U型杆为调节架(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22)的间隙中固定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呈圆柱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3)上套有转套(24),所述固定杆(23)下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在转套(24)上、底端与座架(10)的右侧壁铰接。
CN202121800212.X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 Active CN215737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0212.XU CN215737937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0212.XU CN215737937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7937U true CN215737937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9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0212.XU Active CN215737937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7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20217A1 (en) Structure-improved multifunction chassis
CN215737937U (zh) 一种根据使用者偏好自动调整座椅靠背角度支撑结构
CN215737933U (zh) 一种用于椅具的背座同步联动装置
CN208941395U (zh) 一种调节方便的办公椅
CN211092819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的腰部支撑装置的设计用座椅
CN209965810U (zh) 一种固定结构及使用该固定结构的功能沙发
CN219249620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自锁定式摇摇椅
CN112914286A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扶手的书桌椅
CN215737938U (zh) 一种可调节靠背的办公椅
CN220607888U (zh) 一种多功能沙发
CN213282218U (zh) 一种电动转椅
CN219270545U (zh) 电动沙发伸缩架
CN113287895B (zh) 多功能的休闲沙发
CN219845744U (zh) 一种办公椅腰靠的活动装置
CN215076923U (zh) 一种舒适度高的办公座椅
CN221469463U (zh) 一种舒适支撑椅背结构
CN221242216U (zh) 一种整体调节座椅
CN219270541U (zh) 一种多人位沙发
CN221083165U (zh) 一种座椅底部金属骨架
CN215382643U (zh) 一种办公用座椅靠背调节装置
CN220966858U (zh) 一种便于睡觉的椅子
CN214963924U (zh) 一种多通信协议控制的太空椅
CN221653931U (zh) 一种多功能木制学习椅
CN212368652U (zh) 一种拼接式办公椅
CN216316657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舒适性好的多功能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