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4640U - 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4640U
CN215734640U CN202121954975.XU CN202121954975U CN215734640U CN 215734640 U CN215734640 U CN 215734640U CN 202121954975 U CN202121954975 U CN 202121954975U CN 215734640 U CN215734640 U CN 215734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ing wire
wire
fixedly connected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49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inb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Qinb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Qinb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Qinb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549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4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4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4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连接线、束线机构和握把,第一外壳的后侧与第二外壳的前侧贴合,连接线的两侧均贯穿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外侧,束线机构位于第二外壳的内部,握把的后侧与第一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束线机构包括旋转块、转轴和两个束线杆,束线杆的后侧与旋转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旋转块通过转轴与第二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握把,方便使用者对连接线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拿取固定组件的优点,解决了由于现有的连接线的长度不是一致的,安装过后连接线过长容易绊倒行走的人们,同时过长的连接线不具备美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由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渐渐地不采用有线网络,有线网络除了要布置大量的网线和网线接头,而且其后期的维护费用非常高,而无线网络则无需布设大量的网,同时路由器在安装时需要连接线与调制解调器相连,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现有的连接线的长度不是一致的,安装过后连接线过长容易绊倒行走的人们,同时过长的连接线不具备美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具备对连接线固定同时使连接线具备美观性的优点,解决了由于现有的连接线的长度不是一致的,安装过后连接线过长容易绊倒行走的人们,同时过长的连接线不具备美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连接线、束线机构和握把,所述第一外壳的后侧与第二外壳的前侧贴合,所述连接线的两侧均贯穿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外侧,所述束线机构位于第二外壳的内部,所述握把的后侧与第一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束线机构包括旋转块、转轴和两个束线杆,所述束线杆的后侧与旋转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通过转轴与第二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束线杆的前侧与第一外壳的表面接触,所述连接线位于两个束线杆相对一侧的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旋转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后侧贯穿至第二外壳的外侧与转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线壳,所述第二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线壳,所述第一外壳、第一束线壳、第二外壳和第二束线壳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线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连接线的两侧贯穿至通孔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两个束线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束线杆通过固定块与连接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内部前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柱,所述第一外壳内部后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柱配合使用的卡柱,所述卡柱的后侧贯穿至卡接柱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握把,方便使用者对连接线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拿取固定组件的优点,解决了由于现有的连接线的长度不是一致的,安装过后连接线过长容易绊倒行走的人们,同时过长的连接线不具备美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束线机构,有效的实现了使用者转动束线机构对连接线固定,防止过长的连接线暴露。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块,方便了使用者对束线机构的转动,使用者在转动束线机构时更加便捷。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束线壳、第二束线壳和通孔的配合使用,第一束线壳和第二束线壳达到对连接线拉动时产生缓冲力,防止转动过快导致内部连接线发生缠绕,而通孔方便了连接线的移动,减少了连接线移动时的摩擦力。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块,能够使连接线两侧的距离相同,防止另一端过长导致散落在外面。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接柱和卡柱,卡接的方式可以使使用者快速对固定组件拆卸,方便使用者对内部连接线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第二外壳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第二外壳的后视图。
图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连接线;4、束线机构;401、旋转块;402、转轴;403、束线杆;5、握把;6、转块;7、第一束线壳;8、第二束线壳;9、通孔;10、卡接柱;11、卡柱;1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连接线3、束线机构4和握把5,第一外壳1的后侧与第二外壳2的前侧贴合,连接线3的两侧均贯穿至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外侧,束线机构4位于第二外壳2的内部,握把5的后侧与第一外壳1的表面固定连接。
参考图2,束线机构4包括旋转块401、转轴402和两个束线杆403,束线杆403的后侧与旋转块401的表面固定连接,旋转块401通过转轴402与第二外壳2的内壁活动连接,束线杆403的前侧与第一外壳1的表面接触,连接线3位于两个束线杆403相对一侧的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束线机构4,有效的实现了使用者转动束线机构4对连接线3固定,防止过长的连接线3暴露。
参考图3和图4,旋转块40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块6,旋转块401的后侧贯穿至第二外壳2的外侧与转块6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转块6,方便了使用者对束线机构4的转动,使用者在转动束线机构4时更加便捷。
参考图2,第一外壳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线壳7,第二外壳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线壳8,第一外壳1、第一束线壳7、第二外壳2和第二束线壳8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线3配合使用的通孔9,连接线3的两侧贯穿至通孔9的外侧。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束线壳7、第二束线壳8和通孔9的配合使用,第一束线壳7和第二束线壳8达到对连接线3拉动时产生缓冲力,防止转动过快导致内部连接线3发生缠绕,而通孔9方便了连接线3的移动,减少了连接线3移动时的摩擦力。
参考图2,两个束线杆40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束线杆403通过固定块12与连接线3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块12,能够使连接线3两侧的距离相同,防止另一端过长导致散落在外面。
参考图2,第二外壳2内部前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柱10,第一外壳1内部后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柱10配合使用的卡柱11,卡柱11的后侧贯穿至卡接柱10的内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接柱10和卡柱11,卡接的方式可以使使用者快速对固定组件拆卸,方便使用者对内部连接线3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安装过后有连接线3在外面时,使用者握住握把5然后转动转块6,转块6的移动带动着旋转块401,旋转块401随着转轴402的轨迹进行移动,随着旋转块401的移动带动着束线杆403,束线杆403带动着连接线3进行缠绕,使用者一直缠绕即可,当内部的连接线3发生缠绕时,使用者用力掰开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移动卡柱11脱离卡接柱10的内部,然后使用者对内部进行调整即可,当调整好了时,使用者只需要把卡柱11卡入卡接柱10的内部即可。
综上所述:该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连接线3、束线机构4、握把5、转块6、第一束线壳7、第二束线壳8、通孔9、卡接柱10、卡柱11和固定块12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由于现有的连接线的长度不是一致的,安装过后连接线过长容易绊倒行走的人们,同时过长的连接线不具备美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连接线(3)、束线机构(4)和握把(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后侧与第二外壳(2)的前侧贴合,所述连接线(3)的两侧均贯穿至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外侧,所述束线机构(4)位于第二外壳(2)的内部,所述握把(5)的后侧与第一外壳(1)的表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机构(4)包括旋转块(401)、转轴(402)和两个束线杆(403),所述束线杆(403)的后侧与旋转块(4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401)通过转轴(402)与第二外壳(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束线杆(403)的前侧与第一外壳(1)的表面接触,所述连接线(3)位于两个束线杆(403)相对一侧的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40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块(6),所述旋转块(401)的后侧贯穿至第二外壳(2)的外侧与转块(6)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线壳(7),所述第二外壳(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线壳(8),所述第一外壳(1)、第一束线壳(7)、第二外壳(2)和第二束线壳(8)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线(3)配合使用的通孔(9),所述连接线(3)的两侧贯穿至通孔(9)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束线杆(40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束线杆(403)通过固定块(12)与连接线(3)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2)内部前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柱(10),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后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柱(10)配合使用的卡柱(11),所述卡柱(11)的后侧贯穿至卡接柱(10)的内部。
CN202121954975.X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 Active CN215734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4975.XU CN215734640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4975.XU CN215734640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4640U true CN215734640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8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4975.XU Active CN215734640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4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34640U (zh) 一种路由器用连接线的固定组件
CN111509489B (zh) 一种利用齿杆传动原理的网络接线收束装置
CN216144990U (zh) 一种可束线整理的光纤分路器
CN202260016U (zh) 可收缩连接器和采用可收缩连接器的电话机
CN109375320A (zh) 一种光缆用连接器
CN215021231U (zh) 一种护理用可调节角度的手臂放置装置
CN112272140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监督的安全管理装置
CN213305609U (zh) 一种具有整理线路功能的5g路由器
CN208299188U (zh) 一种多功能剥皮机
CN201117354Y (zh) 一种内带有填充条的双绞线电缆
CN211404770U (zh) 一种自动伸缩的多功能接线夹
CN2228071Y (zh) 电源线卷收器
CN209721198U (zh) 缆线收集装置
CN206442063U (zh) 电缆敷设汇线装置
CN111585230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管理布线束线装置
CN219627236U (zh) 一种电线电缆的防缠绕架
CN210898423U (zh) 一种用于电力控制机房网线的布线装置
CN21810336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线架
CN216527887U (zh) 一种新型led显示屏中控盒
CN103606773B (zh) 一种网线连接盒
CN210517762U (zh) 一种电气工程隐蔽接线装置
CN212387453U (zh) 一种通讯工程线缆收揽装置
CN109036656A (zh) 一种拖链电缆
CN219697150U (zh) 一种布线调节器
CN202737393U (zh) 线缆可调定长度剥皮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