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9879U - 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 - Google Patents

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9879U
CN215729879U CN202122088827.0U CN202122088827U CN215729879U CN 215729879 U CN215729879 U CN 215729879U CN 202122088827 U CN202122088827 U CN 202122088827U CN 215729879 U CN215729879 U CN 215729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device
assembly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88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士友
张睿欣
夏凯
刘文君
郭润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88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9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9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9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属于生物识别技术领域。识别设备包括:壳体、摄像头组件和控制组件;摄像头组件位于壳体的顶部,摄像头组件包括用于采集身份信息的至少一个摄像头,身份信息包括面部信息和掌部信息;控制组件位于壳体的内部,控制组件与摄像头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摄像头组件。本公开的识别设备,摄像头组件除能够采集面部信息外,还可以采集掌部信息,使得识别设备能够在通过面部信息和掌部信息进行二次身份认证,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采集并识别人的面部信息来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的识别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购物支付、手机解锁、小区门禁、高铁验票等领域。
相关技术中,识别设备通过摄像头采集人的面部信息,生成面部信息的RGB(RGBcolor mode,红绿蓝色彩模式)图,通过RGB图进行身份认证。
但这类识别设备仅针对人的面部生理特征进行单一因子的身份认证,识别的准确性不高,安全系数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能够解决基于面部信息的识别设备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设备,所述识别设备包括:壳体、摄像头组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摄像头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用于采集身份信息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身份信息包括面部信息和掌部信息;
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摄像头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组件。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付设备,所述支付设备包括上述的识别设备和图像处理器;
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识别设备的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的识别设备,摄像头组件除能够采集面部信息外,还可以采集掌部信息,使得识别设备能够在通过面部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掌部信息进行二次身份认证,从而实现二元因子的身份验证,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组件和对外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均光片的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设备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罩体的结构及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0、识别设备;20、支付设备;
1、壳体;2、摄像头组件;201、第一摄像头;202、第二摄像头;203、第三摄像头;3、底座;4、补光组件;401、发光元件;4011、白光发光体;4012、蓝光发光体;4013、红外发光体;5、均光片;6、接近传感器;7、对外接口;8、罩体;801、凹陷部;9、扬声器;11、显示屏;21、图像处理器;22、中央处理器;23、安全组件;24、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下”、“顶”、“底”、“侧”等,以壳体的布置方位为基准,其中,以摄像头组件所在方位为顶,以底座所在方位为底,顶和底之间的部分为侧。本公开实施例采用这些方位名词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描述绝对的方位。
在本文中提及的“若干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公开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识别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设备10,识别设备10包括:壳体1、摄像头组件2和控制组件;摄像头组件2包括用于采集身份信息的至少一个摄像头,身份信息包括面部信息和掌部信息;摄像头组件2位于壳体1的顶部,壳体1的底部与底座3连接;控制组件位于壳体1的内部,控制组件与摄像头组件2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摄像头组件2。
本公开的识别设备10,摄像头组件2除能够采集面部信息外,还可以采集掌部信息,使得识别设备10能够在通过面部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掌部信息进行二次身份认证,从而实现二元因子的身份验证,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面部信息是人的脸部特征信息的统称,包括特定部位(如五官等)和整体的特征信息,对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静态图像、动态图像、不同的位置、不同表情等方面。
可选地,掌部信息包括掌纹信息和掌静脉信息,也可以为其中一种。
掌纹信息是指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手掌表面的各种纹线信息,其中很多特征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如主线、皱纹、细小的纹理、脊末梢、分叉点等。掌纹的形态由遗传基因控制,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表皮剥落,新生的掌纹纹线仍保持着原来的结构。每个人的掌纹纹线都不一样,即使是孪生同胞,他们的掌纹也只是比较相似,而不会完全一样。利用掌纹的纹线特征、点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身份。
掌静脉信息是静脉中的一种,掌静脉是指人体的手掌内的静脉系统。用掌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获取的是掌静脉的图像特征,是掌活体时才存在的特征。在该系统中,非活体的手掌是得不到静脉图像特征的,因而无法识别,从而也就无法造假。
可选地,控制组件中可以储存有多个候选身份信息。示例性地,控制组件是可实现图像处理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通过控制组件和摄像头组件2的电性连接,控制组件能够获取到摄像头组件2发送的身份信息,通过身份信息与候选身份信息的对比,控制组件能够判断出该身份信息对应的目标身份。
可选地,壳体1用于固定摄像头组件2,壳体1的形状、材料、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1、3所示,识别设备10还包括底座3,底座3用于固定壳体1,使得识别设备10可放置于平面上。参考图1、2,底座3的底面与顶面具有一定的倾斜夹角,该夹角范围是0-90°。例如,夹角为10°、15°、20°、25°、30°、45°中的一个。此外,为使得底座3稳定地放置于平面上,底座3上具有防滑垫。
可选地,如图2所示,识别设备10还包括显示屏11,显示屏11用于实时显示采集到的面部信息和掌部信息的图像。此外,壳体1连接有能够将其支撑到某一位置的支座,壳体1与支座铰接,并能调节高度和角度。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设备10,至少可用于支付场景、身份认证场景中的至少一种。
比如,通过识别设备10扫描面部信息+掌纹信息,或面部信息+掌静脉信息,或面部信息+掌纹信息+掌静脉信息实现无接触式的移动支付,能够提高支付效率;又如,通过识别设备10扫描面部信息+掌纹信息,或面部信息+掌静脉信息,或面部信息+掌纹信息+掌静脉信息实现无接触式的身份认证,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度。
在扫描面部信息无法区分双胞胎等高相似人群,或仅依靠面部信息单一认证安全性较低时,识别设备10可通过扫描掌纹信息和/或掌静脉信息来实现二元或二元以上因子的身份识别,安全性和准确性较高。
结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掌部信息包括掌纹信息和掌静脉信息,摄像头组件2包括:用于采集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的第一摄像头201;和/或,用于采集面部信息和掌静脉信息的第二摄像头202。
在一些可以实现的示例中,摄像头组件2包括用于采集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的第一摄像头201,单一摄像头实现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的采集,可使得识别设备10的体积更小,摄像头的使用率更高,识别设备10可以进行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的二元因子的身份认证。
在另一可以实现的示例中,摄像头组件2包括用于采集面部信息和掌静脉信息的第二摄像头202,单一摄像头实现面部信息和掌静脉信息的采集,可使得识别设备10的体积更小,摄像头的使用率更高,识别设备10可以进行面部信息和掌静脉信息的二元因子的身份认证。
在另一可以实现的示例中,摄像头组件2包括用于采集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的第一摄像头201和用于采集面部信息和掌静脉信息的第二摄像头202,两个摄像头均能够用于采集面部信息,还分别采集掌纹信息和掌静脉信息,实现三个认证因子的采集,从而进行三元因子的身份认证。
可选地,第一摄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202的像素等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摄像头的镜头部分设有透明盖,摄像头组件2的镜头部分可与透明盖相抵,或者,摄像头组件2的镜头部分与透明盖之间具有间隙。比如,透明盖可与壳体1固定连接;又如,透明盖可固定于壳体1的顶部。示例性地,透明盖的形状、材料、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比如,透明盖由玻璃材料制成,其形状、大小与壳体1的顶部的形状、大小相同。
结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01为红绿蓝色彩模式RGB摄像头,第二摄像头202为红外摄像头。RGB摄像头可用于实现准确度较高的彩色图像的采集。其中,RGB摄像头由三根不同的线缆给出了三个基本彩色成分,通过三个独立的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图像传感器)来获取三种彩色信号。
结合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掌部信息包括掌纹信息和掌静脉信息,摄像头组件2包括:用于采集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的第一摄像头201,和用于采集掌静脉信息的第三摄像头203。
本实施例中,识别设备10具有两个摄像头,其中第一摄像头201用于采集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第三摄像头203用于采集掌静脉信息。由于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均为人体表面的生理特征,可利用RGB图直接进行识别,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而掌静脉信息需要透过人体皮肤采集皮下静脉的红外图像,与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的识别需要不同。因此,本实施例将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组合,采用第一摄像头201采集,而单独采用第二摄像头202采集掌静脉信息。
结合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201为红绿蓝色彩模式RGB摄像头,第三摄像头203为红外摄像头。
结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识别设备10还包括补光组件4;补光组件4位于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摄像头组件2的周侧;补光组件4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补光组件4用于为摄像头组件2提供补光,以使得摄像头组件2能够获取到准确的扫描信息。补光灯组件的灯具数量、照明强度、设置位置、形状等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或者根据摄像头组件2进行设置,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补光组件4包括的灯具呈半圆状,一个灯具环绕于一个摄像头的周侧。示例性地,补光组件4包括LED灯带。
可选地,补光组件4中灯具的数量与摄像头数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示例性地,摄像头组件2包括第一摄像头201时,补光组件4包括位于第一摄像头201周侧的多个灯具。
工作时,通过补光组件4与控制组件的电性连接,在需要对摄像头组件2进行补光的情况下,控制组件控制补光组件4开启。
结合图3、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光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401;至少一个发光元件401为白光发光体4011、蓝光发光体4012和红外发光体4013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补光组件4采用白、蓝和红外三色的发光元件401,能够进行三色的补光。在摄像头组件2中的摄像头采集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时,通常采用RGB图,可选地通过白色发光体和蓝色发光体进行补光,能够保证摄像头采集的RGB图像的质量;在摄像头组件2中的摄像头采集掌静脉信息时,采用红外图像,可选地通过红外发光体4013进行补光,能够保证摄像头采集的红外图像的质量。从而,通过三个颜色的发光体的配合使用,使得识别设备10采集不同身份信息时都能够得到最优的补光效果。
结合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401包括至少一个白光发光体4011、至少一个蓝光发光体4012和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体4013;至少一个白光发光体4011、至少一个蓝光发光体4012和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体4013依次交替的环绕摄像头组件2布置。
本实施例中,补光组件4由至少三个发光体组成,白、蓝和红外三个颜色的发光体均包括在内,从而通过三个颜色的发光体的配合使用,使得识别设备10采集不同身份信息时都能够得到最优的补光效果。此外,三个颜色的发光体相互交替的环绕摄像头组件2布置,从而使得每种颜色的发光组件在补光时都是非常均匀,保证摄像头组件2采集的图像亮度均匀一致,图像质量好,进而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可选地,红外发光体4013的波长为850nm,从而补光组件4能够很好的为掌静脉信息采集进行优质的补光。
结合体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识别设备10还包括:均光片5;均光片5位于壳体1的顶部,均光片5用于对补光组件4的光线进行均匀化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均光片5还称为均光板、匀光片/板、扩散片/板,能够将点光源形成一个均匀的面光源。
可选地,均光片5的基材需选择光透过率高的材料,如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涤纶树脂)/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基材中,加入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所以光线不断的再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在此同时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
可选地,均光片5的形状与壳体1的顶部的形状一致,该均光片5的边缘与壳体1的顶部边缘连接,从而将壳体1顶部的摄像头组件2和补光组件4一起盖住。
本实施例的识别设备10,通过均光片5将摄像头组件2和补光组件4覆盖,从而实现将补光组件4的点光源均匀化为较大面积的面光源,从而照亮更大范围的采集范围。此外,均光板还能起到保护摄像头组件2和补光组件4的作用。
结合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识别设备10还包括接近传感器6;接近传感器6位于壳体1的外部,接近传感器6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可选地,接近传感器6是代替限位开关等接触式检测方式,以无需接触检测对象进行检测为目的的传感器的总称。接近传感器6能够将检测对象(也即被扫描的一方)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从而感知到检测对象的靠近和远离。
本实施例的识别设备10中,通过接触传感器与控制组件的电性连接,在接触传感器感应到被扫描的面部或手掌的靠近和远离,随后接触传感器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组件,由控制组件确定摄像头组件2、和/或补光组件4的开启或关闭。
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识别设备10还包括对外接口7,对外接口7位于壳体1的外部,对外接口7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对外接口7用于实现充电功能或者数据传输功能。
可选地,对外接口7包括但不限于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Micro usb接口。
结合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识别设备10还包括罩体8;罩体8中空且呈喇叭状,罩体8的底部形状与壳体1的顶部形状相同;罩体8的顶部边缘设有用于容纳指腹的凹陷部801。
可选地,罩体8的喇叭状的开放范围与摄像头组件2的扫描范围相吻合,且罩体8中空,使得摄像头组件2的扫描范围得以缩小,从而减少扫描受到外部的干扰。
罩体8的底部形状与壳体1的顶部形状对齐,使得摄像头组件2的扫描范围限于罩体8的中空区域。示例性地,罩体8的底部形状与壳体1的顶部形状的形状相同可实现为:罩体8的底部边缘线与壳体1的顶部边缘线固定对齐。其中,罩体8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可通过卡合结构、螺栓螺母结构、锁扣结构实现;或者,罩体8与壳体1一体成型。
可选地,为保证掌纹信息采集和掌静脉信息采集时,手掌的位置恰好处于摄像头组件2的焦点上,罩体8的顶部边缘具有用于容纳指腹的凹陷部801。具体的,使用者可根据凹陷部801的指示,确定手掌的指腹摆放位置。
结合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识别设备10还包括扬声器9,扬声器9朝向壳体1的外部,扬声器9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扬声器9的作用是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判断是否已获取到身份信息,用于实现语音播报功能。
可选地,扬声器9和对外接口7的数量、位置、形状、大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
在识别设备10获取到身份信息后,可对其进行图像处理,以实现身份认证。
可选地,识别设备10的内部具有图像处理器21,通过图像处理器21与控制组件的电连接,控制组件能够获取到图像处理器21对于身份信息的处理,从而实现对身份信息的认证和判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场景下,图像处理器21还可以位于识别设备10的外接设备上。示例性地,图像处理器21位于外部电脑上,识别设备10和外部电脑之间具有通信连接,身份信息可通过该通信连接发送至图像处理器21。此时,对外接口7具有数据传输功能,识别设备10可以使用对外接口7与外部电脑相连接,以传输身份信息。
可选地,如图2所示的识别设备中,摄像头组件2、补光组件4、接近传感器6和显示屏11均设置在壳体1的正面,且摄像头组件2、补光组件4、接近传感器6并列的设置在显示屏11的上边缘。示例性地,摄像头组件2包括第一摄像头201和第三摄像头203。
本公开以上实施例中涉及的多个部件可进行任意组合使用,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设备10中,还可以存在其他辅助部件。工作时,识别设备10可通过补光组件4对摄像头组件2进行补光,提高获取身份信息的准确性;识别设备10还可通过接近传感器6获取到面部或手掌与识别设备10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摄像头组件2和/或补光组件4的开启或关闭,提高识别设备10的使用效率;识别设备10还可通过罩体8缩小扫描范围,避免扫描受到干扰;识别设备10还可通过扬声器9实现语音提醒或播报功能;识别设备10还可通过对外接口7实现充电功能和/或数据传输功能。
图8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付设备20包括识别设备10和图像处理器21;图像处理器21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图像处理器21位于识别设备10的内部,或者位于识别设备10的外部,以下以图像处理器21位于识别设备10的内部为例。
可选地,图像处理器21包括图像信号处理(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芯片,用于实现图像处理。
参考图8,以识别设备10包括用于采集面部信息和掌部信息的摄像头组件2、补光组件4、接近传感器6为例。
支付设备20中,摄像头组件2分别将获取到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通过图像处理器21对身份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实现支付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场景下,第一摄像头201先后获取到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后,将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发送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通过图像处理器21经处理后确定该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对应的支付方,随后进行支付操作。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场景下,第二摄像头202获取到面部信息和掌静脉信息后,将面部信息和掌静脉信息发送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通过图像处理器21经处理后确定该面部信息和掌静脉信息对应的支付方,随后进行支付操作。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场景下,在第一摄像头201获取到面部信息和掌纹信息、第三摄像头203获取到掌静脉信息后,第一摄像头201和第三摄像头203分别将面部信息、掌纹信息和掌静脉信息发送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通过图像处理器21结合面部信息、掌纹信息和掌静脉信息进行判断,确定对应的支付方后进行支付操作。
可选地,控制组件可实现为中央处理器22,用于实现支付操作。图像处理器21对身份信息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发送给中央处理器22,中央处理器22根据处理后的身份信息确定支付方账号,并从该账号中进行相应的扣款处理。
可选地,支付设备20还包括安全组件23,安全组件23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用于保护支付设备20的安全。示例性地,安全组件23包括安全芯片。
参考图8,以支付设备20包括图像处理器21和中央处理器22为例,支付设备20中的连接关系如下:
摄像头组件2通过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具体可通过MIPI-CSI(MIPI-Camera Serial Interface,相机串行接口)进行连接。
白色发光元件4011、蓝色发光元件4012和红外发光元件4013分别通过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且白色发光元件4011、蓝色发光元件4012和红外发光元件4013与中央处理器22之间可选地具有电源模块24,电源模块24用于向白色发光元件4011、蓝色发光元件4012和红外发光元件4013提供电源。
接近传感器6通过两线式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串行总线)与中央处理器22电性连接,在一种可选的实施场景下,位于处理器和补光组件4之间的电源模块24还可以为接近传感器6提供电源。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设备20,通过识别设备10能够实现至少两种身份识别方式,从而扩大了支付设备20的使用范围,使得支付设备20在支付方无法提供二维码信息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支付。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设备(10)包括:壳体(1)、摄像头组件(2)和控制组件;
所述摄像头组件(2)位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摄像头组件(2)包括用于采集身份信息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身份信息包括面部信息和掌部信息;
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摄像头组件(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部信息包括掌纹信息和掌静脉信息;
所述摄像头组件(2)包括:
用于采集所述面部信息和所述掌纹信息的第一摄像头(201);
和/或,
用于采集所述面部信息和所述掌静脉信息的第二摄像头(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01)为红绿蓝色彩模式RGB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202)为红外摄像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部信息包括掌纹信息和掌静脉信息;
所述摄像头组件(2)包括:
用于采集所述面部信息和所述掌纹信息的所述第一摄像头(201),和用于采集所述掌静脉信息的所述第三摄像头(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01)为红绿蓝色彩模式RGB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203)为红外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设备(10)还包括补光组件(4);
所述补光组件(4)位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摄像头组件(2)的周侧;所述补光组件(4)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401);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401)为白光发光体(4011)、蓝光发光体(4012)和红外发光体(4013)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401)包括至少一个白光发光体(4011)、至少一个蓝光发光体(4012)和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体(4013);
至少一个白光发光体(4011)、至少一个蓝光发光体(4012)和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体(4013)依次交替的环绕所述摄像头组件(2)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设备(10)还包括:均光片(5);
所述均光片(5)位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均光片(5)用于对所述补光组件(4)的光线进行均匀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设备(10)还包括接近传感器(6);
所述接近传感器(6)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接近传感器(6)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设备(10)还包括对外接口(7);
所述对外接口(7)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对外接口(7)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设备(10)还包括罩体(8);
所述罩体(8)中空且呈喇叭状,所述罩体(8)的底部形状与所述壳体(1)的顶部形状相对应;所述罩体(8)的顶部边缘设有用于容纳指腹的凹陷部(80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设备(10)还包括扬声器(9);
所述扬声器(9)朝向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扬声器(9)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14.一种支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设备(20)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识别设备(10)和图像处理器(21);
所述图像处理器(21)与所述识别设备(10)的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CN202122088827.0U 2021-08-31 2021-08-31 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 Active CN215729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8827.0U CN215729879U (zh) 2021-08-31 2021-08-31 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8827.0U CN215729879U (zh) 2021-08-31 2021-08-31 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9879U true CN21572987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8827.0U Active CN215729879U (zh) 2021-08-31 2021-08-31 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9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0681B (zh) 包括光学图像传感器上方的针孔阵列掩膜的电子设备及相关方法
CN1262970C (zh) 生物体认证装置
WO2020124511A1 (zh) 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077506A1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09478236A (zh) 发光装置、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035021A1 (zh) Lcd指纹识别系统、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装置
US20140168167A1 (en) Stray-light-coupled biometrics sens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9074475A (zh) 包括在光学图像传感器上方且与光源横向相邻的针孔阵列掩膜的电子设备和相关方法
KR20100123021A (ko) 비접촉식 손가락 정맥 영상 취득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휴대용모바일 기기
CN209170442U (zh) 具有高屏占比的电子设备
CN107908222B (zh) 终端设备
CN109409249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5729879U (zh) 识别设备及支付设备
CN111339815A (zh) 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9198871A1 (ko) 모바일 단말기에 연결하여 사용하는 휴대용 광학식 지문입력장치
CN110741382A (zh) 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026295B (zh) 一种传感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12407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1698979U (zh) 一种传感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698975U (zh) 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1698976U (zh) 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543383U (zh) 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1013951A2 (ko) 식별입자 인식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스템
CN211124078U (zh) 一种传感模组、显示装置
CN218299044U (zh) 刷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