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3796U - 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3796U
CN215723796U CN202121845861.1U CN202121845861U CN215723796U CN 215723796 U CN215723796 U CN 215723796U CN 202121845861 U CN202121845861 U CN 202121845861U CN 215723796 U CN215723796 U CN 215723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nergy
side plates
cooling system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458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双枝
胡明明
高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sh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sh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sh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sh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458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3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3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3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通过门形框架的设置,在进行遮阳的同时利用喷水系统对门形框架外侧表面喷洒水雾进行降温,下流至收集槽的水通过设置的凉风系统进行吹风降温,促进门形框架内外附近区域的空气流动,从而促进整个楼顶区域表面的空气循环、降温,整体系统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楼顶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偏南方的地区夏天时被阳光照射,温度较高,特别是住在靠近顶层的住户居家温度高,只能通过空调降温,但本身顶楼环境闷热,降温效果不佳,居住体验感差,且大大增加电能的消耗,特别是用电高峰期往往还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楼顶视野开阔,住户可以上楼顶自由活动,但如果温度高、阳光直射,就会限制住户在楼顶的活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温度较高的楼顶处缺乏节能高效的降温系统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包括:
门形框架,其固定在楼顶上表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门形框架的上表面覆盖固定有顶板、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侧板,侧板上沿竖向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侧板上的所有导流槽沿水平方向成排设置,顶板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向下弯曲且弯曲面的下端与对应侧的侧板上的所有导流槽的上端连接;
喷水系统,其包括设置在顶板的顶角处外侧的支架,支架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顶板以上,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水管,水管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朝向顶板设置的雾化喷头;
凉风系统,其包括对称设置在一对侧板外侧的收集槽,收集槽沿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紧靠对应侧的侧板,用于收集从导流槽流下的水,在收集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同一方向吹风的风扇。
优选的是,所述水箱设置有四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门形框架的外侧,所述水管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两个水箱连通,两组所述水管之间相互连通,每组水管位于所述顶板上方的部分设置有所述雾化喷头。
优选的是,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贯通所述侧板的通风孔。
优选的是,所述导流槽的上、下两端均为喇叭形。
优选的是,所述顶板上铺设置有第一绿植,每个所述侧板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一排第二绿植,所述导流槽连接在对应侧的所述第二绿植的外侧。
优选的是,在位于吹风方向的前端的所述风扇的前方相对设置有半圆弧形的导风板,导风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风扇的宽度且大于所述风扇的部分靠近所述门形框架内侧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收集槽在长度方向上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向上设置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通过门形框架的设置,在进行遮阳的同时利用喷水系统对门形框架外侧表面喷洒水雾进行降温,下流至收集槽的水通过设置的凉风系统进行吹风降温,促进门形框架内外附近区域的空气流动,从而促进整个楼顶区域表面的空气循环、降温,整体系统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另外通过设置第一绿植和第二绿植,对门形框架内外形成绿色植物生态系统,利用绿植的光合作用和遮阳作用,促进门形框架内外侧空气的健康循环,通过设置导风板、挡板,引导风扇的吹风的流动方向,提高鼓风效率,进一步促进门形框架内外侧的空气流通,提高对楼顶地面的降温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结构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门形框架,2、顶板,3、侧板,4、导流槽,5、弯曲面,6、支架,7、水箱,8、水管,9、雾化喷头,10、收集槽,11、风扇,12、通风孔,13、第一绿植,14、第二绿植,15、导风板,1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包括:
门形框架1,其固定在楼顶上表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门形框架1的上表面覆盖固定有顶板2、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侧板3,侧板3上沿竖向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4,侧板3上的所有导流槽4沿水平方向成排设置,顶板2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向下弯曲且弯曲面 5的下端与对应侧的侧板3上的所有导流槽4的上端连接;
喷水系统,其包括设置在顶板2的顶角处外侧的支架6,支架6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顶板2以上,支架6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箱7,水箱7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水管8,水管8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朝向顶板2设置的雾化喷头9;
凉风系统,其包括对称设置在一对侧板3外侧的收集槽10,收集槽10沿侧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紧靠对应侧的侧板3,用于收集从导流槽4流下的水,在收集槽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同一方向吹风的风扇11。
首先在楼顶上搭设门形框架1,根据楼顶面积设置门形框架1覆盖区域大小,整体上门形框架1可在水平面内呈矩形结构,门形框架1的内侧形成前后两端贯通的可通行区域,水箱7设置在门形框架1的外侧不会阻挡在门形框架1内侧可通行区域的前后方向上,水箱7高于门形框架1设置方便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水管8内具有一定的水压,使用时在水箱 7中装入水,则水箱7中的水从水箱7的底部流入水管8再进入雾化喷头9,通过调整雾化喷头9从而调整喷出的水流大小和喷洒范围,水大部分喷洒在顶板2上后多余的水沿顶板2两侧的弯曲处流下至侧板3的上端,再沿临近的导流槽4流下,直至进入收集槽10,启动风扇11吹风,这样一方面门形框架1外侧表面的水在空气中蒸发,给门形框架1及内侧区域降温,另一方面风扇11对收集槽10内水进行吹风,加速收集槽10内水分的蒸发,在靠近楼顶地面的位置起到降温的作用,之后风扇11带动降温后的空气继续向前鼓吹,加速空气流动,降温后的空气若碰到楼顶侧壁也能改变流动方向,促进整个楼顶区域表面的空气循环、降温,本实用新型通过门形框架1的设置,在进行遮阳的同时利用喷水系统对门形框架1外侧表面喷洒水雾进行降温,下流至收集槽10的水通过设置的凉风系统进行吹风降温,整体系统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住户可在门形框架1下方通行纳凉。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3所示,所述水箱7设置有四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门形框架1的外侧,所述水管8沿所述顶板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水管8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两个水箱7连通,两组所述水管8之间相互连通,每组水管8位于所述顶板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所述雾化喷头9。
通过设置四个水箱7、两组水管8且相对于门形框架1对称分布,保证水量供应充足,水压平稳,加大雾化喷头9的喷洒范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侧板3上开设有贯通所述侧板3的通风孔12。通过在侧板3上导流槽4以外的区域开设通风孔12,贯通侧板3位于门形框架1的内外两侧,促进空气在门形框架1内外的循环流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流槽4的上、下两端均为喇叭形。
通过将导流槽4在接收上端设置为喇叭形状,扩大对顶板2顺流下来的水流的引导能力,保证导流的水流量,并将流向收集槽10的下端设置为喇叭形,增大水流向收集槽10运动的范围,保证收集槽10内能快速铺满收集的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5所示,所述顶板2上铺设置有第一绿植13,每个所述侧板3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一排第二绿植14,所述导流槽4连接在对应侧的所述第二绿植 14的外侧。
通过设置第一绿植13和第二绿植14,即在顶板2上和侧板3下端分别设置绿色植物,一方面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通过绿色植物伸展的枝叶扩大对下方的遮阳区域,另一方面便于配合雾化喷头9控制水量,这样雾化喷头9喷出的水首先经过绿色植物进行收集,超出绿色植物的蓄水量则再从顶板2的左右两侧流下,落到第二绿植14上进行浇水,多余的水流到收集槽10进行收集,而位于侧板3下方、靠近楼顶地面的第二绿植14,在风扇11吹风时,也能够顺带将第二绿植14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进行鼓吹,促进空气循环流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在位于吹风方向的前端的所述风扇11的前方相对设置有半圆弧形的导风板15,导风板15的直径大于所述风扇11的宽度且大于所述风扇11的部分靠近所述门形框架1内侧设置。
通过在风扇11吹风的前端设置导风板15,风扇11吹风后通过导风板15引导风向进入门形框架1内侧,将经过收集槽10水分降温后的凉风引入门形框架1内侧,促进凉风的循环流动,对楼顶进行降温。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5所示,所述收集槽10在长度方向上远离所述侧板3的一侧向上设置有挡板16。
通过在收集槽10的外侧设置挡板16,使风扇11的风集中沿挡板16、对应侧的侧板3下端与收集槽10围成的位于收集槽10正上方的空间进行流动,加强对收集槽10内水的带动能力,有利于节能降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通过门形框架的设置,在进行遮阳的同时利用喷水系统对门形框架外侧表面喷洒水雾进行降温,下流至收集槽的水通过设置的凉风系统进行吹风降温,促进门形框架内外附近区域的空气流动,从而促进整个楼顶区域表面的空气循环、降温,整体系统结构简单,节能环保,通过设置第一绿植和第二绿植,对门形框架内外形成绿色植物生态系统,利用绿植的光合作用和遮阳作用,净化门形框架内外侧空气,通过设置导风板、挡板,引导风扇的吹风的流动方向,提高鼓风效率,进一步促进门形框架内外侧的空气流通,提高对楼顶地面的降温效率。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附图。

Claims (7)

1.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形框架,其固定在楼顶上表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门形框架的上表面覆盖固定有顶板、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侧板,侧板上沿竖向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侧板上的所有导流槽沿水平方向成排设置,顶板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向下弯曲且弯曲面的下端与对应侧的侧板上的所有导流槽的上端连接;
喷水系统,其包括设置在顶板的顶角处外侧的支架,支架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顶板以上,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水管,水管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朝向顶板设置的雾化喷头;
凉风系统,其包括对称设置在一对侧板外侧的收集槽,收集槽沿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紧靠对应侧的侧板,用于收集从导流槽流下的水,在收集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同一方向吹风的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置有四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门形框架的外侧,所述水管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两个水箱连通,两组所述水管之间相互连通,每组水管位于所述顶板上方的部分设置有所述雾化喷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贯通所述侧板的通风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上、下两端均为喇叭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铺设置有第一绿植,每个所述侧板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一排第二绿植,所述导流槽连接在对应侧的所述第二绿植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吹风方向的前端的所述风扇的前方相对设置有半圆弧形的导风板,导风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风扇的宽度且大于所述风扇的部分靠近所述门形框架内侧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在长度方向上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向上设置有挡板。
CN202121845861.1U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 Active CN215723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5861.1U CN215723796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5861.1U CN215723796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3796U true CN215723796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45861.1U Active CN215723796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37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82031U (zh) 一种双玻光伏温室大棚
CN210917902U (zh) 一种环保节能木屋
CN205017907U (zh) 一种栽培食用菌专用生态菇房的通风系统
CN207054232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农作物温室种植大棚
KR20180057070A (ko) 식물재배 시설물 냉방시스템
CN206149986U (zh) 新型蔬菜大棚
CN104101227B (zh) 一种冷却塔
CN215723796U (zh) 一种节能型楼顶降温系统
Erell Evaporative cooling
CN103314810A (zh) 一种日光温室的湿帘风机循环通风降温系统
CN213639005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CN205036399U (zh) 一种矿井回风换热用扩散塔
CN102839829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移动通信基站
CN206328972U (zh) 一种与排雨管相结合的墙体绿化装置
CN204590682U (zh) 用于公共建筑的水景降温体系
CN2438045Y (zh) 水帘式的通风装置
CN113720170A (zh) 一种多孔节流进风结构及冷却塔
CN210151910U (zh) 一种模块化生态阳台
CN203893348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水-空气辐射板蒸发冷却空调
CN210202791U (zh) 一种无土栽培蔬菜大棚
CN206963481U (zh) 一种秧苗培育棚
CN109972798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驱动通风蒸发降温屋面
CN104712153A (zh) 基于蒸发冷却降温原理的绿色节能公共建筑水景体系
CN220157302U (zh) 一种降温效果优良的养兔房
CN214009435U (zh) 一种智能控温阳光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