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9512U -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9512U
CN215719512U CN202122314918.1U CN202122314918U CN215719512U CN 215719512 U CN215719512 U CN 215719512U CN 202122314918 U CN202122314918 U CN 202122314918U CN 215719512 U CN215719512 U CN 215719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ump body
hardness value
hardened region
harde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49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琪青
钟志锋
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149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9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9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9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泵体和压缩机,该泵体包括曲轴和第一轴承,所述曲轴具有偏心部,第一轴承设有轴孔,曲轴装配于轴孔内,第一轴承的朝向偏心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止推部,曲轴的朝向第一轴承的一侧设有第二止推部,第一止推部包括第一硬化区域,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大于第一轴承上其他区域的硬度值,第二止推部包括第二硬化区域,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大于曲轴上其他位置的硬度值,第一硬化区域和第二硬化区域相抵接,偏心部和第一轴承的耐磨性提高,二者均不容易发生磨损,能够保证泵体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的可靠性;具有该泵体的压缩机,其曲轴的偏心部与第一轴承的耐磨性提高,二者均不容易磨损,结构和工作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中,与转子连接的曲轴具有偏心部,偏心部用于带动活塞在气缸内作偏心转动,以在气缸中形成容积可变的压缩腔室。在曲轴的轴向上,偏心部的两侧端面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端面抵接,也即,偏心部的下端面由第一轴承的上端面来支撑,二者在偏心部的转动过程中保持抵接并相互止推。目前,由于偏心部和第一轴承之间相互止推的区域的硬度不足,在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中产生偏心部和第一轴承的相互磨损,导致曲轴和第一轴承之间的抵接可靠性问题,进而引起压缩机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旨在解决现有的压缩机中曲轴与第一轴承之间因硬度不足而导致相互磨损严重并引起压缩机失效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泵体,包括曲轴和第一轴承,所述曲轴具有偏心部,所述第一轴承设有轴孔,所述第一轴承的朝向所述偏心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止推部,所述曲轴的朝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设有第二止推部,所述曲轴装配于所述轴孔内;
所述第一止推部包括第一硬化区域,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轴承上除所述第一硬化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硬度值;所述第二止推部包括第二硬化区域,所述第二止推部包括第二硬化区域,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大于所述曲轴上所述第二硬化区域以外位置的硬度值,所述第一硬化区域和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相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化区域为淬硬层,所述淬硬层的表面硬度值范围为22HRC~60HRC,所述淬硬层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mm~10mm;或者,所述第一硬化区域为镀铬层或镀类金刚石层,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范围为200HV~2000HV,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μm~50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硬化区域为淬硬层,所述淬硬层的表面硬度值范围为22HRC~60HRC,所述淬硬层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mm~10mm;或者,所述第二硬化区域为镀铬层或镀类金刚石层,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范围为200HV~2000HV,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μm~50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与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的比值范围为0.5~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与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的比值范围为0.5~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径向宽度与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径向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2,且所述第二硬化区域在所述曲轴的径向平面上的投影由所述第一硬化区域在径向平面上的投影所覆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还设有油槽,所述油槽设于所述第一止推部与所述曲轴之间并与所述轴孔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1mm~1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呈环绕所述轴孔的连续环状,所述油槽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的连接处形成倒角或倒圆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槽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内边缘重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以及如上述各实施例所说的泵体,所述电机和所述泵体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泵体还包括气缸,所述曲轴的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曲轴穿过所述气缸,所述偏心部设于所述气缸的腔室内。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泵体和压缩机,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第一轴承的第一止推部包括第一硬化区域,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大于第一轴承上除第一硬化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硬度值,偏心部的第二止推部包括第二硬化区域,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大于曲轴上第二硬化区域以外位置的硬度值,第一硬化区域和第二硬化区域相抵接,如此,在偏心部相对于第一轴承转动的过程中,二者以硬度较大的区域相抵接,偏心部和第一轴承的耐磨性更高,可避免发生曲轴和第一轴承磨损的问题,保证该泵体的结构可靠性和工作过程的可靠性;具有该泵体的压缩机,其曲轴的偏心部与第一轴承以硬度较大的区域相抵接,偏心部和第一轴承均不容易磨损,结构可靠性提高,工作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泵体中曲轴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泵体中曲轴的部分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图1所示泵体中第一轴承的俯视图;
图6是图1所示泵体中第一轴承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泵体;
1-曲轴,11-主轴段,12-偏心部,121-第二止推部,122-第二硬化区域,13-副轴段;
2-第一轴承,20-轴孔,21-油槽,22-第一止推部,23-第一硬化区域;
3-第二轴承;41-上消音器,42-下消音器;5-气缸,6-活塞,7-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固定或设置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泵体100,包括曲轴1和第一轴承2,其中,曲轴1具有偏心部12,第一轴承2上设有沿其轴向开设的轴孔20,如图6中所示;曲轴1的位于偏心部12一侧的部分装配于轴孔20内,第一轴承2用于支撑曲轴1绕其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偏心部12与第一轴承2相抵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轴承2的朝向偏心部12的一侧设有第一止推部22,偏心部12的朝向第一轴承2的一侧设有第二止推部121,第一止推部22和第二止推部121相抵接。
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止推部22包括第一硬化区域23,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大于第一轴承2上除第一硬化区域23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硬度值。请参阅图4,第二止推部121包括第二硬化区域122,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大于偏心部12上除第二硬化区域122以外的其它区域的硬度值。第二硬化区域122与第一硬化区域23在径向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也即,二者至少部分相互抵接。
由于第一硬化区域23和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比较大,其耐磨性更好,因此,在偏心部12与第一轴承2相抵接并摩擦的过程中,偏心部12与第一轴承2的磨损程度均可以更小,该偏心部12、第一轴承2的结构可靠性可进一步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泵体100,其曲轴1的偏心部12上设有第二硬化区域122,第一轴承2上设有与第二硬化区域122相抵接、止推的第一硬化区域23,偏心部12与第一轴承2的耐磨性均提高,可降低发生曲轴1和第一轴承2磨损的风险,曲轴1和第一轴承2均不容易磨损,能够保证该泵体100的结构可靠性和工作过程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一止推部22和第二止推部121分别为第一轴承2上和偏心部12上相互接触的一端的至少部分结构。在轴向上,二者没有明确的截止位置,也即二者的轴向深度是不作限定的;在径向上,第一止推部22的内边缘是与轴孔20的外边缘重合的,第一止推部22的外边缘可以为第一轴承2的外边缘,也可以是轴孔20的外边缘至第一轴承2的外边缘之间的某一位置处;在径向上,第二止推部121的外边缘可以是偏心部12的外边缘也可以不是偏心部12的外边缘,第二止推部121的内边缘可以是偏心部12的内边缘也可以不是偏心部12的外边缘。
基于此,为图示方便和便于理解,将第一止推部22的外边缘在第一轴承2的内部示出,将第二止推部121的外边缘在偏心部12的内部示出,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止推部22在第一轴承2内部的边界和第二止推部121在偏心部12内部的边界以虚线示出。
如图3所示,曲轴1还包括连接于偏心部12的轴向两侧、同轴连接的主轴段11和副轴段13,其中副轴段13用于装配至第一轴承2的轴孔20内,具体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至轴孔20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说的曲轴1的中心轴线指的是主轴段11和副轴段13的中心轴线,偏心部12的质量中心偏离该中心轴线。
如图4所示,在偏心部12上,第二止推部121的端面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均为圆弧,其圆心O位于该曲轴1的中心轴线上。也即,该第二止推部121为具有一定径向宽度的圆弧状。如图5所示,在第一轴承2上,第一止推部22的端面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均为圆,第一止推部22为具有一定径向宽度的圆环状,其圆心也为O。在周向方向上,第二止推部121能够全部与第二止推部121抵接。
如图4所示,第二止推部121的外边缘的半径为r4,内边缘的半径为r1。第二止推部121的径向宽度为h2=r4-r1。如图5所示,第一止推部22的外边缘的半径为R4,内边缘的半径为R1,第一止推部22的径向宽度h1=R4-R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硬化区域23为淬硬层,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与第一轴承2上除第一硬化区域23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硬度值之差大于或等于2。例如,通常地,第一轴承2上除第一硬化区域23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硬度值为20HRC,则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为大于或等于22HRC;可选地,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为大于或等于23HRC;进一步可选地,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为大于或等于25HRC。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可以有其他下限值。
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还存在上限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小于或等于60HRC。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该第一轴承2的制造过程中,其朝向偏心部12的端面,包括第一止推部22的表面在内,需要通过研磨等工艺进行处理,以达到所需的粗糙度,硬度值越大,研磨难度越大,研磨刀具的磨损反而会加重,可能增加处理成本。因此,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不超过60HRC能够在保证该第一轴承2的低成本工艺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耐磨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为38HRC至42HRC,能够兼顾该第一轴承2的制造工艺的低成本和耐磨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中,淬硬层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mm~15mm。
淬硬层可以通过将第一止推部22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淬火和回火来获得。根据回火温度和时间的不同,淬硬层的材料组织可以为回火马氏体或者为回火索氏体。
在一个可选实施中,第一硬化区域23为镀铬层或镀类金刚石层。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范围为200HV~2000HV,第一硬化区域23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μm~50μm。
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硬化区域23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均为圆,使得第一硬化区域23为具有一定径向宽度的圆环。在偏心部12相对于第一轴承2偏心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硬化区域23能够始终与第二止推部121相抵接。
第一硬化区域23的外边缘的半径为R3,内边缘的半径为R2,其中,R3≤R4,R2≥R1。当R3=R4,且R2=R1时,第一硬化区域23即为第一止推部22,也即第一止推部22全部作硬化。在其他情况下,第一硬化区域23为第一止推部22的一部分。
请参阅图4,第二硬化区域122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均为圆弧,第二硬化区域122为具有一定径向宽度的圆环。在偏心部12相对于第一轴承2偏心转动的过程中,第二硬化区域122能够始终与第一硬化区域23相抵接。
第二硬化区域122的外边缘的半径为r3,内边缘的半径为r2,其中,r3≤r4,r2≥r1。
当r3=r4且r2=r1时,第二硬化区域122即为第二止推部121,也即第二止推部121全部作硬化。在其他情况下,第二硬化区域122为第二止推部121的一部分。
为了保证第一硬化区域23第二硬化区域122能够相抵接,R3>r2,且R2<r3。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R2≤r2<r3≤R3;进一步地,r2<R2<R3<r3。第一硬化区域23的宽度H1=R3-R2,第二硬化区域122的宽度H2=r3-r2,H1与H2的比值为1~2,也即,第一硬化区域23设计为将能够与第二硬化区域122的全部区域相抵接;换言之,沿着轴向将第一硬化区域23和第二硬化区域122投影至径向平面上,第一硬化区域23的投影能够覆盖第二硬化区域122的投影,这包括第一硬化区域23的投影恰好与第二硬化区域122的投影的边缘恰好全部重合,也包括第一硬化区域23的投影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内边缘或外边缘或者同时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位于第二硬化区域122的投影的对应边缘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硬化区域122为淬硬层,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与偏心部12上除第二硬化区域122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硬度值之差大于或等于2。例如,通常地,偏心部12上除第二硬化区域122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硬度值为20HRC,则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为大于或等于22HRC;可选地,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为大于或等于23HRC;进一步可选地,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为大于或等于25HRC。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可以有其他下限值。
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还存在上限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小于或等于60HRC。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该偏心部12的制造过程中,其朝向第一轴承2的端面,包括第二止推部121的表面在内,需要通过研磨等工艺进行处理,以达到所需的粗糙度,硬度值越大,研磨难度越大,研磨刀具的磨损反而会加重,可能增加处理成本。因此,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不超过60HRC能够在保证该第一轴承2的低成本工艺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耐磨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为38HRC至42HRC,能够兼顾该第一轴承2的制造工艺的低成本和耐磨性。
在该实施中,曲轴1的第二止推部121和第一轴承2的第一止推部22同时至少部分作硬化,可选的是,偏心部12的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大于第一轴承2的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这样可以保证曲轴1的偏心部12不受磨损,由于曲轴1还用于与第二轴承3、转子等结构连接,曲轴1的结构可靠性更有利于保证该泵体100的整体的结构可靠性。
当然,不限于此,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偏心部12的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轴承2的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也是可以的。总体上以根据具体需要尽可能减少偏心部12和第一轴承2中任意一个的磨损程度为宜。
在一个可选实施中,淬硬层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mm~15mm。
淬硬层可以通过将第二止推部121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淬火和回火来获得。根据回火温度和时间的不同,淬硬层的材料组织可以为回火马氏体或者为回火索氏体。
在一个可选实施中,第二硬化区域122为镀铬层或镀类金刚石层。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范围为200HV~2000HV,第二硬化区域122的轴向深度为0.05μm-50μm。
在一个实施中,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例如,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与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之比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3。
其中,可选地,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为等于或大于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也即第二硬化区域122的硬度值与第一硬化区域23的硬度值之比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1。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相对于第一轴承2而言,曲轴1的偏心部12更不容易磨损,由于在泵体100中曲轴1所连接的结构更多,其结构的可靠性对该泵体100的结构可靠性而言更为重要。
如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2的朝向偏心部12的一侧还设有油槽21,油槽21设于第一止推部22的内侧并与轴孔20连通。也即,油槽21是设于第一止推部22和轴孔20之间。
在该泵体100的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润滑油来对曲轴1的偏心部12和第一轴承2之间相互摩擦的表面进行润滑。润滑油具体是由第一轴承2的背离偏心部12的一侧进入轴孔20,对轴孔20的内壁和曲轴1的外壁进行润滑,然后,润滑油继续向上流动,当到达第一轴承2的朝向偏心部12一侧的端面时,在该端面上流动,然后进入第一轴承2的第一止推部22和偏心部12上的第二止推部121之间,对第一止推部22和第二止推部121的表面进行润滑,以减少第一止推部22和第二止推部12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功耗,以及降低二者磨损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2上设置的油槽21能够存储一部分的润滑油,在泵体100的工作过程中,所存储的润滑油能够对进入第一止推部22和第二止推部121之间的润滑油进行及时、持续地补充,以使得第一止推部22和第二止推部121之间能够始终保持润滑,从而,减缓或降低了第一止推部22和第二止推部121之间的磨损程度,保证了该泵体100的结构可靠性。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硬化区域23为淬硬层时,由于淬火和回火过程中涉及材料组织相变,不同材料组织的体积不同,材料组织在淬火的极冷转变过程中发生体积上的膨胀,油槽21的设计还能够为材料的体积膨胀让出空间,避免第一硬化区域23内侧材料膨胀导致轴孔20的内壁变形,还能够避免第一硬化区域23内侧材料的热应力集中等导致开裂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油槽21可以呈环状设置,也即其可环绕轴孔20呈360°连续设置。如此,润滑油可以从油槽21的周缘各个位置处扩散至第一止推部22和第二止推部121之间,存储在该油槽21内的润滑油向周向各处的分散性更好。当然,不限于此,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根据其他需要,油槽21也可以呈多个,且在轴孔20的外周间隔地排列,或者说油槽21整体呈周向间断式排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油槽21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1mm~15mm。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油槽21具有一定的轴向深度,其对润滑油由轴孔20至第一止推部22、第二止推部121的引导效果较为明显,从而,减少偏心部12和第一轴承2之间相对磨损的效果较为明显;油槽21的轴向深度不至于过大,可避免第一止推部22的内侧的材料强度不足而导致偏心部12与第一轴承2抵接后第一轴承2发生形变的问题,进而避免因第一轴承2形变而导致的泵体100失效问题。
其中,第一硬化区域122和第二硬化区域23的淬硬层的轴向深度均可以为大于、等于或稍小于与油槽21的轴向深度。这里不作特别限定。
并且,在周向上,油槽21各处的轴向深度(或呈间隔排列的多个油槽21的轴向深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
油槽21在轴向剖面上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油槽21在轴向剖面上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即油槽21的底壁沿着径向延伸;或者,油槽21在轴向剖面上的形状可以是梯形,其底壁相对于径向倾斜,既可以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朝向偏心部12倾斜,也可以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远离偏心部12倾斜。不限于此,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油槽21在轴向剖面上的形状可以是任何其他可用形状,具体以考虑制造工艺便利和导油效果良好为考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油槽21的外边缘与第一轴承2的朝向偏心部12的端面连接处,也即油槽21与第一止推部22的连接处形成倒角或倒圆角等过渡结构,以减少制造该油槽21时形成的毛边、倒刺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油槽21的外边缘与第一硬化区域23的内边缘重合,如图5和图6所示,油槽21的外边缘的半径为R0。此时,R0=R2。也即油槽21与第一硬化区域23直接相连。
如图1所示,该泵体100还包括第二轴承3、上消音器41、下消音器42、气缸5、滑片7和活塞6等。第二轴承3套设于曲轴1的主轴段11,用于支撑曲轴1的回转;上消音器41套设在第二轴承3上;下消音器42套设在第一轴承2上。气缸5上设有容纳腔(未图示),曲轴1穿过气缸5的容纳腔,其偏心部12位于容纳腔内,活塞6设置在容纳腔中,并套在曲轴1的偏心部12上,因而,该活塞6为相对于曲轴1的中心轴线偏心安装,活塞6能够随着曲轴1的偏心部12共同绕曲轴1的中心轴线转动。滑片7安装在气缸5上,其能够沿径向滑动且滑动压紧在活塞6外周面上的,在活塞6转动、滑片7滑动的过程中,将压缩腔分隔成密封且独立的吸入腔室和压缩腔室,以用于压缩气体。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未图示),包括壳体、电机,以及如上述各实施例所说的泵体100,电机和泵体100均设于壳体,且曲轴1的远离第一轴承2的一端也即其主轴段11与电机的转子连接。电机的转子的转动能够带动曲轴1绕其中心轴线主动,进而,偏心部12作偏心转动。泵体100的特征可参照上述各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上述的压缩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说的泵体100,基于上述泵体100的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该压缩机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不再一一赘述。
该压缩机可以为卧式压缩机,也可以为立式压缩机。该压缩机可以用于包括但不限于空调、冰箱等能够进行温度调节的设备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泵体,包括曲轴和第一轴承,所述曲轴具有偏心部,所述第一轴承设有轴孔,所述第一轴承的朝向所述偏心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止推部,所述曲轴的朝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设有第二止推部,所述曲轴装配于所述轴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推部包括第一硬化区域,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轴承上除所述第一硬化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硬度值;所述第二止推部包括第二硬化区域,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大于所述曲轴上所述第二硬化区域以外位置的硬度值,所述第一硬化区域和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区域为淬硬层,所述淬硬层的表面硬度值范围为22HRC~60HRC,所述淬硬层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mm~10mm;或者,所述第一硬化区域为镀铬层或镀类金刚石层,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范围为200HV~2000HV,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μm~5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硬化区域为淬硬层,所述淬硬层的表面硬度值范围为22HRC~60HRC,所述淬硬层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mm~10mm;或者,所述第二硬化区域为镀铬层或镀类金刚石层,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范围为200HV~2000HV,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05μm~50μm。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与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的比值范围为0.5~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硬度值与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硬度值的比值范围为0.5~1。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径向宽度与所述第二硬化区域的径向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2,且所述第二硬化区域在所述曲轴的径向平面上的投影由所述第一硬化区域在径向平面上的投影所覆盖。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还设有油槽,所述油槽设于所述第一止推部与所述曲轴之间并与所述轴孔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的轴向深度范围为0.1mm~15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呈环绕所述轴孔的连续环状,所述油槽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的连接处形成倒角或倒圆角。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一硬化区域的内边缘重合。
1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所述电机和所述泵体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泵体还包括气缸,所述曲轴的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曲轴穿过所述气缸,所述偏心部设于所述气缸的腔室内。
CN202122314918.1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Active CN215719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4918.1U CN215719512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4918.1U CN215719512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9512U true CN215719512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4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4918.1U Active CN215719512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95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270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270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55985A (en) Vane pump with annular ring for engaging vanes and drive means in which the rotor drives the annular ring
CN104884825A (zh) 薄衬垫轴承
CN215719512U (zh)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WO2009140745A1 (en) A flanged bearing and a flange
CN113653645A (zh)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CN108757459B (zh) 旋转式压缩机、气体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
CN108757458B (zh) 旋转式压缩机、气体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
CN108825498B (zh) 旋转式压缩机、气体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
JP2009228859A (ja) シール構造
PH26403A (en) Motor compressor bearing assembly
CN210510257U (zh) 轻量耐磨的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总成及采用其的内燃机
CN112832981B (zh)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5201851B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的曲轴
CN215860797U (zh) 一种泵体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2643043U (zh) 涡旋压缩机
US20050147507A1 (en) Expander
EP1262675B1 (en) Antifriction bearing unit and water pump
JP3299710B2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における可動スクロールの自転阻止機構
CN111043036B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2610492A (zh) 泵体组件和流体机械
CN112145419B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08757457B (zh) 旋转式压缩机、气体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
EP3607215B1 (en) Improved efficiency journal bearing
CN110761977A (zh) 一种油悬浮式气缸座承载结构
CN110410330A (zh) 曲轴组件、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