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2455U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2455U
CN215712455U CN202121752324.2U CN202121752324U CN215712455U CN 215712455 U CN215712455 U CN 215712455U CN 202121752324 U CN202121752324 U CN 202121752324U CN 215712455 U CN215712455 U CN 215712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ludge
anoxic
aerobic
anaer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23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艳红
闫钰
张富国
孙杨
俞双
张勇
闻笑男
王鹏
李政
王琪
潘姝
王宇
齐胜琳
杜志威
关鹤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ea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ea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ea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ea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23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2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2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2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曝气管路和污泥储池,厌氧池与缺氧池连通,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沉淀池设置于好氧池内,曝气管路设置于好氧池内,污泥储池设置于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且污泥储池上出口与好氧池连通。污水进入厌氧池实现厌氧生物放磷,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曝气管路对好氧池内污泥进行间歇曝气,有效保证了好氧和厌氧菌的有利环境,充分发挥脱氮除磷作用;污泥经过沉降,上清液通过沉淀池的排水管排放;污泥储池内污泥沉淀浓缩后可共系统进行活性污泥培养;通过将污水进行反复脱氮除磷,减少了不同菌属污泥的掺混,增加了污泥的利用率,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村镇缺乏有效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滞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完善,与城市相比村镇污水处理的建设工程发展的较为缓慢。村镇人口居住分散,基本没有排水系统,雨水和污水均沿道路边沟、路面、自然或人工简易沟渠排至就近水体;村镇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容易造成村镇周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富营养化,而这些地下水及地表水源往往是村民们的饮用水源,污染的水源对村民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氮和磷的去除十分有必要。
氮、磷过量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是国内外政府和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但是,氮、磷的去除比较复杂,需要涉及硝化、反硝化及释磷和过量吸收磷等多个生化过程,且每一个过程的目的不同,对微生物组成、基质类型及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要在一个系统中同时完成脱氮和除磷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过程间的矛盾关系,如碳源、泥龄、硝酸盐、硝化和反硝化容量、释磷和吸磷的容量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氮磷在实际处理中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
由于村镇污水很难进行集中处理,通常采用一体化装置。目前可应用于村镇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多为AO、A2/O以及MBR等工艺,其中AO、A2/O工艺在脱氮除磷方面出水很难稳定达标,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长期受到低温冰冻的气候影响,冬季低温处理效率低等造成污水处理排水超标现象严重。MBR工艺出水水质较稳定,处理效果较好,但投资大、运行管理复杂、运行成本高、膜易污染,维护管理复杂,不太适合用于村镇污水处理。
因此,如何解决村镇污水处理装置脱氮除磷效果差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污泥进行分段控制,以及多点回流随意组合,形成一套高效脱氮除磷的村镇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不但可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功能,而且占地小、回流方式可以灵活调整,运行操作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曝气管路、回流管路和污泥储池,所述厌氧池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内,所述曝气管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内,所述污泥储池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之间,且所述污泥储池上出口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回流管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
优选地,所述好氧池内设有第一格区和第二格区,所述第一格区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第二格区与所述第一格区连通,且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第二格区内。
优选地,所述好氧池内设设置有硝化液回流口和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泵与所述缺氧池前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排泥口和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的排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格区前端和所述缺氧池前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厌氧池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室,所述缺氧池包括至少三个反应室。
优选地,所述厌氧池和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缺氧内回流泵和缺氧厌氧回流泵。
优选地,所述厌氧池底部设有进水口和进水提升泵。
优选地,所述第二格区中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出水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曝气管路和污泥储池,厌氧池与缺氧池连通,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沉淀池设置于好氧池内,曝气管路设置于好氧池内,污泥储池设置于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且污泥储池上出口与好氧池连通。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的反应室,污水由下进水进入反应室后由导流板上出水进入下一个反应室,依次上下翻腾流动进入最后一个反应室,每个相邻的反应室之间设置竖向导流板,使厌氧池和缺氧池的污泥在流出前被截流回原池,泥水混合液在流经下一单元前,污泥依靠沉淀作用被部分截流返回原来的反应室内,污水在厌氧池内混合液流经挡板进入下一区域时,形成局部污泥负荷较高的区域,实现厌氧生物放磷,流经挡板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然后,污水由第七反应室上部流入好氧池,好氧池内设置曝气管路,对好氧池内污泥进行间歇曝气,曝气时为微生物提供氧,此时好氧菌处于激活状态,停止曝气时,厌氧菌处于激活状态,此曝气方式有效的保证了好氧和厌氧菌的有利环境,充分发挥脱氮除磷作用;污水经过好氧池进入沉淀池,水流进入沉淀池后由下向上流动,污泥经过集泥斗后逐渐沉降下来,上清液通过沉淀池上部设置的排水管收集后排放,完成污水处理过程;并在好氧池和缺氧池第七反应室之间设有污泥储池,污泥储池上出口与好氧池相连,当沉淀池剩余污泥将排至污泥储池内,污泥储池内污泥沉淀浓缩后可共系统进行活性污泥培养,上清液经过上出口进入好氧池与污水共同进行处理后排放;通过将污污泥进行分段控制,减少了不同菌属污泥的掺混,增加了污泥的利用率,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
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第四反应室—4,第五反应室—5,第六反应室—6,第七反应室—7,污泥储池—8,好氧池—9,沉淀池—10,进水口—11,第一污泥回流口—12,缺氧厌氧回流管—13,第一硝化液回流口—14,第二污泥回流口—15,第二硝化液回流口—16,第三污泥回流口—17,第三硝化液回流口—18,第四污泥回流口—19,进水提升泵—20,缺氧厌氧回流泵—21,缺氧内回流泵—22,曝气管路—23,出水口—24,出水堰—25,污泥回流泵—26,硝化液回流泵—27,污泥排泥口—28,硝化液回流口—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9、沉淀池10、曝气管路23、回流管路和污泥储池8,厌氧池与缺氧池连通,缺氧池与好氧池9连通,沉淀池10设置于好氧池9内,曝气管路23设置于好氧池9内,污泥储池8设置于缺氧池和好氧池9之间,且污泥储池8上出口与好氧池9连通。
其中,厌氧池和缺氧池共由6块导流板隔成7个反应室: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第四反应室4、第五反应室5、第六反应室6以及第七反应室7,厌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厌氧生物放磷,缺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反硝化,好氧池9设置曝气管路23,污泥储池8用于对污泥进行排放,好氧池9用于通过曝气管路23曝气对污水进行充分脱氮除磷,沉淀池10用于对污水进行沉淀,将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进行排放,并将沉淀下来的污泥输送至厌氧池和缺氧池进行二次脱氮除磷。
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第四反应室4、第五反应室5、第六反应室6以及第七反应室7构成了厌氧池和缺氧池,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的反应室,污水由下进水进入反应室后由导流板上出水进入下一个反应室,依次上下翻腾流动进入最后一个反应室,每个相邻的反应室之间设置竖向导流板,使厌氧池和缺氧池的污泥在流出前被截流回原池,泥水混合液在流经下一单元前,污泥依靠沉淀作用被部分截流返回原来的反应室内,污水在厌氧池内混合液流经挡板进入下一区域时,形成局部污泥负荷较高的区域,实现厌氧生物放磷,流经挡板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然后,污水由第七反应室7上部流入好氧池9,好氧池9内设置曝气管路23,对好氧池9内污泥进行间歇曝气,曝气时为微生物提供氧,此时好氧菌处于激活状态,停止曝气时,厌氧菌处于激活状态,此曝气方式有效的保证了好氧和厌氧菌的有利环境,充分发挥脱氮除磷作用;污水经过好氧池9进入沉淀池10,水流进入沉淀池10后由下向上流动,污泥经过集泥斗后逐渐沉降下来,上清液通过沉淀池10上部设置的排水管收集后排放,完成污水处理过程;并在好氧池和缺氧池第七反应室7之间设有污泥储池8,污泥储池8上出口与好氧池9相连,当沉淀池10剩余污泥将排至污泥储池8内,污泥储池8内污泥沉淀浓缩后可共系统进行活性污泥培养,上清液经过上出口进入好氧池9与污水共同进行处理后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曝气采用间歇运行,兼顾好氧菌与厌氧菌的活动环境,充分发挥系统有效均属的作用,提高脱氮除磷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厌氧池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室,缺氧池包括至少三个反应室;厌氧池和缺氧池由6块导流板隔成7个反应室组成,即由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第四反应室4、第五反应室5、第六反应室6以及第七反应室7构成,根据硝化液回流及污泥回流点位不同的调整,确定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第四反应室4、第五反应室5、第六反应室6以及第七反应室7的不同组合,从而构成厌氧池和缺氧池;例如:厌氧池可以由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以及第三反应室3组成,缺氧池由第四反应室4、第五反应室5、第六反应室6以及第七反应室7组成,也可以是厌氧池由第一反应室1组成,缺氧池由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第四反应室4、第五反应室5、第六反应室6以及第七反应室7组成等,根据不同的回流点位,以及对氮磷的不同去除要求,厌氧池和缺氧池的容积可灵活调整;增加导流板,增加污泥浓度,使污泥在流出前被截留回原池,泥水混合液在流经下一单元前,依靠沉淀作用污泥被部分截留返还回原来的反应系统,使其进行分段控制,以求在不同的处理单元富集有效菌属,减少微生物激活、休眠的过程和时间,更好解决了采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处理中存在的硝化与反硝化存在的矛盾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好氧池9内设有第一格区和第二格区,第一格区与缺氧池连通,第二格区与第一格区连通,且沉淀池10设置于第二格区内。好氧池9为第一格区和第二格区,第一格区与好氧区相连,第二格区内部分区域设置沉淀池10,污水经过第一格区由底部出水进入第二格区继续进行曝气后通过沉淀池10中上部进入沉淀池10,水流进入沉淀池10 后由下向上流动,污泥经过集泥斗后逐渐沉降下来,上清液通过沉淀池10上部设置的排水管收集后排放。处理工艺将生化反应池、污泥储池与沉淀池10 进行一体化设计,布局紧凑合理,对于村镇污水处理可实现移动式运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好氧池9内设设置有硝化液回流口29和硝化液回流泵27,硝化液回流泵27与缺氧池前端连通。好氧池9下部设置硝化液回流口29,硝化液回流口29与硝化液回流泵27相连,硝化液回流泵27分别连接第一硝化液回流口14、第二硝化液回流口16以及第三硝化液回流口18,将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池,回流点可以在第一硝化液回流口14、第二硝化液回流口16以及第三硝化液回流口18之间任意调整,可增加或减少反硝化的时间,从而对脱氮和除磷的功能进行灵活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沉淀池10底部设有污泥排泥口28和污泥回流泵26,污泥回流泵26的排泥端分别与第一格区前端和缺氧池前端连通。在沉淀池10中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污泥回流泵26将污泥排泥口 28污泥通过回流至厌氧池和缺氧池前端,并设置第一污泥回流口12、第二污泥回流口15、第三污泥回流口17以及第四污泥回流口19,回流至缺氧池内的污泥,随着溶解氧的逐渐降低,以及进水碳源的补充,进行非常彻底的反硝化,对脱氮和除磷的功能进行灵活调整,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将系统污泥回流及消化液回流设置多点回流,可根据水质的变化,进行灵感调整回流点位,从而实现不同的脱氮除磷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厌氧池和缺氧池内设置有缺氧内回流泵22和缺氧厌氧回流泵21。缺氧区设置缺氧内回流泵22,在第七反应室7内将缺氧池内污泥由缺氧内回流泵22回流至第四反应室4内,在第五反应室5内将缺氧池内污泥由缺氧厌氧回流泵21回流至第一反应室1厌氧池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厌氧池底部设有进水口11和进水提升泵20。进水提升泵20通过进水口11将污水输送至第一反应室1,并且进水口11设置于第一反应室1外侧下端,污水进入到第一反应室1后,污水由下到上进行移动,上下翻腾流动,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第二格区中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24,沉淀池10与出水口24连通;沉淀池10内设置有出水堰25。沉淀池10 与出水口24相连,沉淀池内设置出水堰25,出水口24用于对沉淀池10内部的上清液进行排放。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曝气管路和污泥储池,厌氧池与缺氧池连通,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沉淀池设置于好氧池内,曝气管路设置于好氧池内,污泥储池设置于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且污泥储池上出口与好氧池连通。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第五反应室、第六反应室以及第七反应室构成了厌氧池和缺氧池,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的反应室,污水由下进水进入反应室后由导流板上出水进入下一个反应室,依次上下翻腾流动进入最后一个反应室,每个相邻的反应室之间设置竖向导流板,使厌氧池和缺氧池的污泥在流出前被截流回原池,泥水混合液在流经下一单元前,污泥依靠沉淀作用被部分截流返回原来的反应室内,污水在厌氧池内混合液流经挡板进入下一区域时,形成局部污泥负荷较高的区域,实现厌氧生物放磷,流经挡板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然后,污水由第七反应室上部流入好氧池,好氧池内设置曝气管路,对好氧池内污泥进行间歇曝气,曝气时为微生物提供氧,此时好氧菌处于激活状态,停止曝气时,厌氧菌处于激活状态,此曝气方式有效的保证了好氧和厌氧菌的有利环境,充分发挥脱氮除磷作用;污水经过好氧池进入沉淀池,水流进入沉淀池后由下向上流动,污泥经过集泥斗后逐渐沉降下来,上清液通过沉淀池上部设置的排水管收集后排放,完成污水处理过程;并在好氧池和缺氧池第七反应室之间设有污泥储池,污泥储池上出口与好氧池相连,当沉淀池剩余污泥将排至污泥储池内,污泥储池内污泥沉淀浓缩后可共系统进行活性污泥培养,上清液经过上出口进入好氧池与污水共同进行处理后排放。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曝气管路、回流管路和污泥储池,所述厌氧池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内,所述曝气管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内,所述污泥储池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之间,且所述污泥储池上出口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回流管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设有第一格区和第二格区,所述第一格区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第二格区与所述第一格区连通,且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第二格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硝化液回流口和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泵与所述缺氧池前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排泥口和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的排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格区前端和所述缺氧池前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室,所述缺氧池包括至少三个反应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和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缺氧内回流泵和缺氧厌氧回流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底部设有进水口和进水提升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格区中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出水堰,所述沉淀池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堰连通。
CN202121752324.2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5712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2324.2U CN215712455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2324.2U CN215712455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2455U true CN215712455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0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2324.2U Active CN215712455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2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3192A (zh) * 2022-03-28 2022-06-03 纪福林 一种污水及固废全域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3192A (zh) * 2022-03-28 2022-06-03 纪福林 一种污水及固废全域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70617U (zh) 一种复合式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105330108B (zh) 利用厌氧-接触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方法及处理装置
CN201141000Y (zh) A2/o和uct工艺一体化组合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02030612U (zh) 集成组合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2744423U (zh)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装置
CN21571245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616530Y (zh) 一种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1614333U (zh) 一种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CN203238141U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膜过滤系统
CN102936085B (zh) 叠加式生物脱氮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9775936B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9835881U (zh) 一种适合农村分散式户用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8648877U (zh) 一种改良型a/o-mbr一体化装置
CN202658008U (zh) 膜生物反应器联合生物滤池污水反硝化除磷脱氮装置
CN216191392U (zh) 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除磷脱氮活性污泥稠和器及处理装置
CN110171903A (zh) 城市微污染河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11999015U (zh) 一种针对黑臭水体的改良型uct耦合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
CN212246689U (zh) 一种农村非常规水智能化处理装置
CN106186325A (zh) 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112607862A (zh) 多级ao污水生化处理工艺
CN111302494A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的深床倍增mbbr反应器
CN205398229U (zh) 一种结合a2/o法利用工业废弃物为滤料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5328825U (zh) 处理污水并实现再生用水的aooc组合设备
CN108394995A (zh) 一种改良型a/o-mbr一体化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10150917U (zh) 一种小水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