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8478U - 液体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8478U
CN215708478U CN202122047242.4U CN202122047242U CN215708478U CN 215708478 U CN215708478 U CN 215708478U CN 202122047242 U CN202122047242 U CN 202122047242U CN 215708478 U CN215708478 U CN 215708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ap
tea
lower cover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472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峰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472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8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8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8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的茶滤组件,所述茶滤组件包括茶滤下盖和茶滤上盖,所述茶滤下盖密封连接于所述容器本体内壁,所述茶滤下盖和所述茶滤上盖分别包括下盖筒状凸起和上盖筒状凸起,所述上盖筒状凸起套设在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外周且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外周面贴合,所述茶滤下盖和所述茶滤上盖上分别设置有下盖通孔和上盖通孔,且所述下盖通孔和所述上盖通孔错开布置,所述茶滤上盖能够相对于所述茶滤下盖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上盖筒状凸起和所述下盖筒状凸起贴合或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位于所述茶滤组件两侧的空间能够隔离或者连通。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液体容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水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品的需求也有所提高,例如茶水在我国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现有的水杯通常是将茶叶和热水同时加入到杯体内,然而这种水杯的缺陷是无法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茶叶的浸泡时间,导致茶叶久泡而影响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以根据需要调整茶滤组件以使分离区与泡茶区隔离或连通。
针对上述主要目的,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的茶滤组件,所述茶滤组件包括茶滤下盖和茶滤上盖,所述茶滤下盖密封连接于所述容器本体内壁,所述茶滤下盖包括下盖筒状凸起,所述茶滤上盖包括上盖筒状凸起,所述上盖筒状凸起套设在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外周且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外周面贴合,所述茶滤下盖和所述茶滤上盖上分别设置有下盖通孔和上盖通孔,且所述下盖通孔和所述上盖通孔错开布置,所述茶滤上盖能够相对于所述茶滤下盖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茶滤上盖和所述茶滤下盖贴合或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位于所述茶滤组件两侧的空间能够隔离或者连通。
如此设置,本公开提供的液体容器可以包括茶滤组件,茶滤组件可以包括茶滤上盖和茶滤下盖,且在茶滤上盖和茶滤下盖上分别设置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该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交错设置,在上盖筒状凸起贴合在下盖筒状凸起上时,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分别被封堵,而使位于茶滤组件两侧的空间彼此隔离开;在上盖筒状凸起与下盖筒状凸起分离时,位于茶滤组件两侧的空间可以经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连通。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茶滤上盖还包括上盖环部,所述上盖环部的环形内缘固定于所述上盖筒状凸起的开口端,所述上盖通孔设置于所述上盖环部上,所述上盖环部的环形外缘贴合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如此设置,上盖环部的环形外缘与容器本体的内壁贴合,可以引导茶滤上盖移动,防止茶滤上盖偏移而导致上盖筒状凸起与下盖筒状凸起无法贴合,从而提高了茶滤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茶滤上盖还包括上盖翻边,所述上盖翻边从所述上盖环部的环形外缘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背离所述茶滤下盖延伸。如此设置,上盖翻边从上盖环部的环形外缘沿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避免了环形外缘直接外露,与容器本体的内壁接触而导致容器本体内壁刮伤,从而提高了茶滤上盖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上盖筒状凸起和所述下盖筒状凸起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卡筋,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卡筋配合的卡槽,在所述卡筋和所述卡槽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上盖筒状凸起和所述下盖筒状凸起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在茶滤上盖沿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背离茶滤下盖移动时,卡筋靠近卡槽移动至卡筋卡入到卡槽内后,此位置将是茶滤上盖距离茶滤下盖的最远位置,即通过设置卡筋和卡槽限制茶滤上盖的行程,避免茶滤上盖与茶滤下盖脱离。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茶滤弹性件,所述茶滤弹性件压紧于所述上盖筒状凸起的筒底和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筒底之间。如此设置,茶滤弹性件可以为上盖筒状凸起提供下盖筒状凸起的方向的作用力,在操作人员撤去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上盖筒状凸起将在茶滤弹性件的作用下朝向背离盖筒状凸起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上盖筒状凸起和下盖筒状凸起,即通过设置茶滤弹性件,便于茶滤上盖自动复位。
可选地,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筒底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开口端的横截面积,所述茶滤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套设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筒底端。如此设置,茶滤弹性件套设在下盖筒状凸起的筒底端,一方面,避免茶滤弹性件随意窜动,提高了茶滤弹性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便于组装,提高了茶滤组件的组装效率。
具体地,所述下盖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筒体侧壁上的下盖侧壁通孔;以及/或者,所述下盖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筒底的下盖底壁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茶滤密封件,所述茶滤密封件套设在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开口端的外周壁上。如此设置,在上盖筒状凸起套设在下盖筒状凸起时,茶滤密封件设置在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之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茶滤组件的密封性。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茶滤下盖还包括下盖本体和下盖环部,所述下盖本体大致呈圆筒形,所述下盖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外径,以使所述下盖本体支撑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上,所述下盖环部呈圆环状且所述下盖环部的外环边缘和内环边缘分别固定在所述下盖本体的顶端和所述下盖筒状凸起的开口处。如此设置,下盖本体能够支撑在容器本体的内壁上,下盖本体的外径和下盖筒状凸起的外径之间留有活动空间,以方便茶滤上盖在该活动空间内移动。
可选地,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下盖密封圈,所述下盖密封圈套设在所述下盖本体的外周壁上并压紧在所述下盖本体和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之间,所述下盖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下盖通孔的下方。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茶滤组件与容器本体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旋转盖,所述旋转盖包括旋转外盖和旋转内盖,所述旋转外盖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一端的开口处,以使所述旋转盖位于所述茶滤上盖的背离所述茶滤下盖的一侧,所述旋转外盖具有内部容纳腔,所述旋转内盖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部容纳腔中,所述旋转内盖的底端抵压在所述茶滤上盖上,以通过所述旋转内盖的移动驱动所述茶滤上盖移动。如此设置,通过旋转内盖沿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在内部容纳腔中滑动,来推动茶滤上盖在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的移动。
具体地,所述旋转盖还包括旋转顶盖,所述旋转顶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外盖的顶部,所述旋转顶盖包括顶盖凸部,所述顶盖凸部的底表面抵顶在所述旋转内盖的顶表面上,所述旋转内盖的顶表面包括斜面,旋转所述旋转顶盖以使所述顶盖凸部抵顶在所述斜面的不同部位。如此设置,通过旋转顶盖上的顶盖凸部抵顶在旋转内盖的斜面上,且随着旋转顶盖的旋转,顶盖凸部抵顶在斜面的不同部位,从而可以推动旋转内盖沿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移动。实现了将旋转顶盖的周向转动转化成旋转内盖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的移动,本公开提供的旋转盖的结构更为紧凑,避免占用过多空间。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旋转内盖大致呈T型,所述旋转内盖包括内盖本体和内盖凸柱,所述内盖凸柱从所述内盖本体的底表面突出设置,所述内盖凸柱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内盖本体的横截面积,所述旋转盖还包括旋转盖弹性件,所述旋转盖弹性件压紧在所述内盖本体和所述内部容纳腔的底壁之间。如此设置,旋转盖弹性件压紧在内盖本体,避免旋转盖弹性件与内盖本体意外脱离,从而提高了旋转盖运行的可靠性。所述旋转顶盖上设置有顶盖卡接部,所述旋转外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顶盖卡接部匹配的外盖卡接部,所述顶盖卡接部和所述外盖卡接部两者中的一者为卡钩,另一者为凸环。如此设置,旋转顶盖和旋转外盖通过卡钩与凸环卡扣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具体地,所述内部容纳腔的底壁突出设置有弹性件固定部,所述旋转盖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旋转盖弹性件的下端套设于所述弹性件固定部的外周。如此设置,提高了复位弹簧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复位弹簧意外窜动。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固定部设置有固定部通孔,所述固定部通孔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内盖凸柱设置于所述固定部通孔中。如此设置,内部容纳腔可以经固定部通孔与泡茶区连通,内盖凸柱可以直接抵顶在推杆上。除此,固定部通孔可以引导内盖凸柱的移动,从而防止旋转内盖移动过程中晃动,进一步提高了旋转盖的运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凸柱的外周壁凹陷设置有沿所述内盖凸柱的周向延伸的内盖环槽,所述旋转盖还包括内盖密封圈,所述内盖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内盖环槽内且压紧于所述内盖环槽和所述固定部通孔之间。如此,通过内盖密封圈压紧于内盖环槽和固定部通孔之间可以避免茶水经旋转盖泄漏到液体容器的外部。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内盖本体和所述内部容纳腔两者中的一者上设置有滑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通过滑槽和滑轨配合,以引动旋转内盖滑动,提高了旋转内盖移动的可靠性,避免移动过程中旋转或者偏转。
具体地,所述滑轨从所述内部容纳腔的侧壁径向突出设置,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内盖本体上,且所述滑槽为至少两个,以使所述内盖本体被所述滑槽分隔为至少两个内盖本体单元,每个所述内盖本体单元设置有所述斜面。
本公开提供的液体容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公开提供的液体容器包括茶滤组件,茶滤组件包括茶滤上盖和茶滤下盖,茶滤上盖包括上盖筒状凸起,茶滤下盖包括下盖筒状凸起,上盖筒状凸起可以套设且贴合在下盖筒状凸起的外侧,茶滤上盖和茶滤下盖上分别设置有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错开设置,在上盖筒状凸起贴合在下盖筒状凸起上时,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分别被封堵,而使位于茶滤组件两侧的空间彼此隔离开;在上盖筒状凸起与下盖筒状凸起分离时,位于茶滤组件两侧的空间可以经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连通。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茶滤组件处于打开状态的液体容器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茶滤组件处于闭合状态的液体容器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的茶滤组件打开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茶滤组件闭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茶滤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旋转盖的局部剖视状态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的旋转盖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容器本体; 20、旋转盖;
21、旋转顶盖; 22、旋转外盖;
23、旋转内盖; 24、内盖密封圈;
25、外盖密封圈; 26、旋转盖弹性件;
30、茶滤组件; 31、茶滤上盖;
32、茶滤下盖; 33、茶滤密封件;
35、茶滤弹性件; 38、下盖密封圈;
111、本体卡筋;
211、顶盖卡接部; 212、顶盖侧壁;
213、顶盖本体; 214、顶盖凸部;
221、外盖外筒体; 222、外盖本体;
223、弹性件固定部; 225、外盖卡接部;
226、外盖卡筋; 227、外盖顶部环槽;
231、内盖本体; 232、内盖卡槽;
233、内盖凸柱; 234、内盖环槽;
311、上盖通孔; 312、上盖卡筋;
313、上盖翻边; 314、上盖环部;
315、上盖筒状凸起; 321、下盖侧壁通孔;
322、下盖卡槽; 323、下盖底壁通孔;
324、筒底端部; 325、下盖筒状凸起;
326、下盖本体; 327、下盖环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不应被理解为本公开的实施形态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5,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0和设置于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的茶滤组件30,茶滤组件30包括茶滤下盖32和茶滤上盖31,茶滤下盖32密封连接于容器本体10内壁,茶滤下盖32和茶滤上盖31分别包括下盖筒状凸起325和上盖筒状凸起315,上盖筒状凸起315套设在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外周且与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外周面贴合,茶滤下盖32和茶滤上盖31上分别设置有下盖通孔和上盖通孔311,且下盖通孔和上盖通孔311错开布置,茶滤上盖31能够相对于茶滤下盖32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移动,以使上盖筒状凸起315和下盖筒状凸起325贴合或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位于茶滤组件30两侧的空间能够隔离或者连通。
如此设置,本公开提供的液体容器可以包括茶滤组件,茶滤组件可以包括茶滤上盖和茶滤下盖,且在茶滤上盖和茶滤下盖上分别设置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该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交错设置,在上盖筒状凸起贴合在下盖筒状凸起上时,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分别被封堵,而使位于茶滤组件两侧的空间彼此隔离开;在上盖筒状凸起与下盖筒状凸起分离时,位于茶滤组件两侧的空间可以经上盖通孔和下盖通孔连通。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茶滤上盖31还包括上盖环部314,上盖环部314的环形内缘固定于上盖筒状凸起315的开口端,上盖通孔311设置于上盖环部314上,上盖环部314的环形外缘贴合容器本体10的内壁。如此设置,上盖环部的环形外缘与容器本体的内壁贴合,可以引导茶滤上盖移动,防止茶滤上盖偏移而导致上盖筒状凸起与下盖筒状凸起无法贴合,从而提高了茶滤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茶滤上盖31还包括上盖翻边313,上盖翻边313从上盖环部314的环形外缘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背离茶滤下盖32延伸。如此设置,上盖翻边从上盖环部314的环形外缘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避免了环形外缘直接外露,与容器本体10的内壁接触而导致容器本体10内壁刮伤,从而提高了茶滤上盖31的安全性。
可选地,上盖筒状凸起315和下盖筒状凸起325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卡筋,另一者设置有与卡筋配合的卡槽,在卡筋和卡槽卡设于卡槽内时,上盖筒状凸起315和下盖筒状凸起325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在茶滤上盖31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背离茶滤下盖32移动时,卡筋靠近卡槽移动至卡筋卡入到卡槽内后,此位置将是茶滤上盖31距离茶滤下盖32的最远位置,即通过设置卡筋和卡槽限制茶滤上盖31的行程,避免茶滤上盖31与茶滤下盖32脱离。
作为示例,卡筋可以设置于上盖筒状凸起315上以形成为上盖卡筋312,相应地,卡槽可以设置于下盖筒状凸起325以形成下盖卡槽322。具体地,上盖卡筋312可以设置为从上盖筒状凸起315沿上盖筒状凸起315的径向突出且沿上盖筒状凸起315的周向连续延伸以形成为环状凸起。为了进一步防止茶滤上盖31与茶滤下盖32脱离,在下盖卡槽322的上方还可以设置有从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外壁面沿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径向突出的凸起,以进一步提高卡扣连接的稳定性,但不以此为限。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液体容器还包括茶滤弹性件35,茶滤弹性件35压紧于上盖筒状凸起315的筒底和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底之间。如此设置,茶滤弹性件35可以为上盖筒状凸起315提供下盖筒状凸起325的方向的作用力,在操作人员撤去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上盖筒状凸起315将在茶滤弹性件35的作用下朝向背离盖筒状凸起32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上盖筒状凸起315和下盖筒状凸起325,即通过设置茶滤弹性件35,便于茶滤上盖31自动复位。
可选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底端部324的横截面积小于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开口端的横截面积,茶滤弹性件35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底端套设于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底端部324。如此设置,茶滤弹性件35套设在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底端部324,一方面,避免茶滤弹性件35随意窜动,提高了茶滤弹性件35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便于组装,提高了茶滤组件30的组装效率。
具体地,下盖通孔包括设置于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体侧壁上的下盖侧壁通孔321;以及/或者,下盖通孔可以包括设置于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底的下盖底壁通孔323。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筒底可以为上盖筒状凸起315的上部结构和下盖筒状凸起325的上部结构,下盖底壁通孔323可以设置于该下盖筒状凸起325的水平部分上,但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液体容器还包括茶滤密封件33,茶滤密封件33套设在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开口端的外周壁上。如此设置,在上盖筒状凸起315套设在下盖筒状凸起325时,茶滤密封件33设置在上盖通孔311和下盖通孔之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茶滤组件30的密封性。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茶滤下盖32还包括下盖本体326和下盖环部327,下盖本体326大致呈圆筒形,下盖本体326的外径大于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外径,以使下盖本体326支撑在容器本体10的内壁上,下盖环部327呈圆环状且下盖环部327的外环边缘和内环边缘分别固定在下盖本体326的顶端和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开口处。如此设置,下盖本体326能够支撑在容器本体10的内壁上,下盖本体326的外径和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外径之间留有活动空间,以方便茶滤上盖在该活动空间内移动。
作为示例,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的内壁突出设置有本体卡筋111,下盖本体326可以卡设在本体卡筋111,以使下盖本体326与容器本体1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作为示例,茶滤密封件33设置在下盖环部327与下盖筒状凸起325的连接处,但不以此为限。
可选地,液体容器还可以包括下盖密封圈38,下盖密封圈38可以套设在下盖本体326的外周壁上并压紧在下盖本体326和容器本体10的内壁之间,下盖密封圈38设置在下盖通孔的下方。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茶滤组件30与容器本体10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液体容器还包括旋转盖20,旋转盖20可以包括旋转外盖22和旋转内盖23,旋转外盖22固定于容器本体10的一端的开口处,以使旋转盖20位于茶滤上盖31的背离茶滤下盖32的一侧,旋转外盖22具有内部容纳腔,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内部容纳腔中,旋转内盖23的底端抵压在茶滤上盖31上,以通过旋转内盖23的移动驱动茶滤上盖31移动。如此设置,通过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在内部容纳腔中滑动,来推动茶滤上盖31在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的移动。
具体地,旋转盖20还包括旋转顶盖21,旋转顶盖21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外盖22的顶部,旋转顶盖21包括顶盖凸部214,顶盖凸部214的底表面抵顶在旋转内盖23的顶表面上,旋转内盖23的顶表面包括斜面,旋转旋转顶盖21以使顶盖凸部214抵顶在斜面的不同部位。
如此设置,通过旋转顶盖21上的顶盖凸部214抵顶在旋转内盖23的斜面上,且随着旋转顶盖21的旋转,顶盖凸部214抵顶在斜面的不同部位,从而可以推动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移动。实现了将旋转顶盖21的周向转动转化成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的移动,本公开提供的旋转盖20的结构更为紧凑,避免占用过多空间。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旋转内盖23大致呈T型,旋转内盖23包括内盖本体231和内盖凸柱233,内盖凸柱233从内盖本体231的底表面突出设置,内盖凸柱233的横截面积小于内盖本体231的横截面积,旋转盖20还包括旋转盖弹性件26,旋转盖弹性件26压紧在内盖本体231和内部容纳腔的底壁之间;如此设置,旋转盖弹性件26压紧在内盖本体231,避免旋转盖弹性件26与内盖本体231意外脱离,从而提高了旋转盖20运行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旋转顶盖21上设置有顶盖卡接部211,旋转外盖22上设置有与顶盖卡接部211匹配的外盖卡接部225,顶盖卡接部211和外盖卡接部225两者中的一者为卡钩,另一者为凸环。如此设置,旋转顶盖21和旋转外盖22通过卡钩与凸环卡扣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具体地,内部容纳腔的底壁突出设置有弹性件固定部223,旋转盖弹性件26为弹簧,旋转盖弹性件26的下端套设于弹性件固定部223的外周。如此设置,提高了复位弹簧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复位弹簧意外窜动。
可选地,弹性件固定部223设置有固定部通孔2231,固定部通孔2231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内盖凸柱233设置于固定部通孔2231中。如此设置,内部容纳腔可以经固定部通孔2231与泡茶区连通,内盖凸柱233可以直接抵顶在推杆34上。除此,固定部通孔2231可以引导内盖凸柱233的移动,从而防止旋转内盖23移动过程中晃动,进一步提高了旋转盖20的运行可靠性。
进一步地,内盖凸柱233的外周壁凹陷设置有沿内盖凸柱233的周向延伸的内盖环槽234,旋转盖20还包括内盖密封圈24,内盖密封圈24设置于内盖环槽234内且压紧于内盖环槽234和固定部通孔2231之间。如此,通过内盖密封圈24压紧于内盖环槽234和固定部通孔2231之间可以避免茶水经旋转盖20泄露到液体容器的外部。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内盖本体231和内部容纳腔两者中的一者上设置有滑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滑轨匹配的滑槽,滑槽和滑轨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通过滑槽和滑轨配合,以引动旋转内盖23滑动,提高了旋转内盖23移动的可靠性,避免移动过程中旋转或者偏转。
具体地,滑轨从内部容纳腔的侧壁径向突出设置,滑槽设置于内盖本体231上,且滑槽为至少两个,以使内盖本体231被滑槽分隔为至少两个内盖本体单元,每个内盖本体单元设置有斜面。
参照图1至图2以及图6至图7,旋转盖20可以用于驱动茶滤上盖31靠近或者远离茶滤下盖32。旋转盖20可以包括旋转外盖22、旋转顶盖21以及旋转内盖23,旋转外盖22可以连接在容器本体10的第二开口处,例如但不限于,旋转外盖22与容器本体10可以螺纹连接,也可以卡扣连接。旋转外盖22固定于容器本体10的一端的开口处,以使旋转盖20位于茶滤上盖31的背离茶滤下盖32的一侧,旋转外盖22具有内部容纳腔,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内部容纳腔中,旋转内盖23的底端抵压在茶滤上盖31上,以通过旋转内盖23的移动驱动茶滤上盖31移动。如此设置,通过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在内部容纳腔中滑动,来推动茶滤上盖31在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盖20还包括旋转顶盖21,所述旋转顶盖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外盖22的顶部,所述旋转顶盖21包括顶盖凸部214,所述顶盖凸部214的底表面抵顶在所述旋转内盖23的顶表面上,所述旋转内盖23的顶表面包括斜面,旋转所述旋转顶盖21以使所述顶盖凸部214抵顶在所述斜面的不同部位。如此设置,通过旋转顶盖21上的顶盖凸部214抵顶在旋转内盖23的斜面上,且随着旋转顶盖21的旋转,顶盖凸部214抵顶在斜面的不同部位,从而可以推动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移动。
作为示例,旋转顶盖21上也可以设置有斜面,例如但不限于,旋转顶盖21可旋转地连接在旋转外盖22上,旋转顶盖21的底表面向外突出设置有顶盖凸部214,该顶盖凸部214设置有与容器本体10的轴线呈预定夹角的第一斜面。
旋转外盖22具有内部容纳腔,该内部容纳腔与分离区连通,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内部容纳腔中,旋转内盖23的顶表面设置有与容器本体10的轴线呈预定角度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至少部分抵顶在第二斜面上。旋转内盖23的底部抵顶于推杆34的上端。
如此,通过旋转顶盖21可以顶盖凸部214的第一斜面和旋转内盖23的第二斜面在不同位置处贴合,从而推动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滑动,以驱动推杆34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滑动。
旋转外盖22可以包括外盖本体222和外盖外筒体221,外盖外筒体221设置在外盖本体222外周,且外盖外筒体221与外盖本体222之间设置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可以用于容纳第二开口。外盖外筒体221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或者卡扣,以能够与容器本体10的第二开口连接。
为了防止水从第二开口与旋转外盖22之间的缝隙流出,旋转盖20还可以包括外盖密封圈25,外盖密封圈25可以套设在外盖本体222的外周壁上,以使外盖密封圈25位于环形凹槽内,在旋转盖20安装于第二开口处时,外盖密封圈25可以压紧于环形凹槽和第二开口之间。
为了便于旋转内盖23自动复位,旋转盖20还可以包括旋转盖弹性件26,旋转盖弹性件26可以设置在内部容纳腔中,且旋转盖弹性件26的两端分别压紧于内部容纳腔的底壁和旋转盖20之间。为了方便旋转盖弹性件26定位,防止旋转盖弹性件26发生窜动,内部容纳腔的底壁向外突出延伸设置有弹性件固定部223,旋转盖弹性件26的底端套设在弹性件固定部223的外周。可选地,旋转盖弹性件26可以为复位弹簧,但不以此为限。作为示例,弹性件固定部223中部设置有固定部通孔2231,内部容纳腔通过该固定部通孔2231能够与分离区连通。
旋转外盖22的顶部设置有外盖卡接部225,该外盖卡接部225可以用于与旋转顶盖21的顶盖卡接部211配合,从而可以使旋转顶盖21卡接在旋转外盖22上。可选地,外盖卡接部225可以沿旋转外盖22的周向延伸呈环状,例如但不限于,外盖卡接部225可以为凸环。
继续参照附图,具体地,旋转顶盖21可以包括圆片状的顶盖本体213和连接在顶盖本体213的外周边缘的顶盖侧壁212,顶盖侧壁212可以呈筒形。顶盖凸部214可以从顶盖本体213的底表面突出设置,且顶盖凸部214间隔设置于顶盖侧壁212的内侧。顶盖侧壁212的底端设置有顶盖卡接部211,例如但不限于,该顶盖卡接部211可以为卡钩,卡钩可以沿旋转顶盖21的周向连续延伸呈环形,也可以沿旋转顶盖2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为了便于组装旋转顶盖21和旋转外盖22,旋转外盖22的顶部设置有外盖顶部环槽227,外盖顶部环槽227设置于外盖卡接部225的径向内侧,如此设置,外盖卡接部225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降低了组装难度,便于外盖卡接部225与顶盖卡接部211卡接组装。
本实施例中,滑轨可以为外盖卡筋226,滑槽可以为内盖卡槽232,具体地,为了防止旋转内盖23随旋转顶盖21一起旋转,内部容纳腔的侧壁径向向外突出设置有外盖卡筋226,外盖卡筋226可以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旋转内盖23上设置有与外盖卡筋226匹配的内盖卡槽232,通过内盖卡槽232与外盖卡筋226配合,可以使旋转内盖2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移动而不发生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旋转盖20的工作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外盖卡筋226可以为一对,并彼此间隔180°圆心角设置,但不以此为限,外盖卡筋226还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于两个),多个外盖卡筋226可以沿旋转外盖22的周向等角间隔设置。
旋转内盖23可以大致呈T型,旋转内盖23可以包括内盖本体231和内盖凸柱233,内盖本体231可以大致呈圆饼状,第二斜面可以为内盖本体231的顶面,内盖本体231的底表面可以突出设置有内盖凸柱233,内盖凸柱233的横截面积小于内盖本体231的横截面积。可选地,内盖凸柱233可以为圆柱,内盖凸柱233可以与内盖本体231同轴设置,但不以此为限。作为示例,外盖卡筋226的顶端可以压紧在内盖本体231的底表面上。
内盖凸柱233沿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部通孔内,内盖凸柱233的底端可以抵顶在推杆34的顶端。为了防止水从旋转内盖23和旋转外盖22之间的缝隙漏出,旋转盖20还可以包括内盖密封圈24,内盖凸柱233的外表面向内凹陷设置有内盖环槽234,内盖密封圈24设置在该内盖环槽234内,以压紧在内盖凸柱233和固定部通孔之间。
本公开中,旋转外盖22的外径可以与旋转顶盖21的外径相同,以使旋转盖20的外观更具美感。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Claims (18)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0)和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的茶滤组件(30),
所述茶滤组件(30)包括茶滤下盖(32)和茶滤上盖(31),所述茶滤下盖(32)密封连接于所述容器本体(10)内壁,所述茶滤下盖(32)包括下盖筒状凸起(325),所述茶滤上盖(31)包括上盖筒状凸起(315),所述上盖筒状凸起(315)套设在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外周且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外周面贴合,所述茶滤下盖(32)和所述茶滤上盖(31)上分别设置有下盖通孔和上盖通孔(311),且所述下盖通孔和所述上盖通孔(311)错开布置,所述茶滤上盖(31)能够相对于所述茶滤下盖(32)沿所述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茶滤上盖(31)和所述茶滤下盖(32)贴合或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位于所述茶滤组件(30)两侧的空间能够隔离或者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滤上盖(31)还包括上盖环部(314),所述上盖环部(314)的环形内缘固定于所述上盖筒状凸起(315)的开口端,所述上盖通孔(311)设置于所述上盖环部(314)上,所述上盖环部(314)的环形外缘贴合所述容器本体(10)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滤上盖(31)还包括上盖翻边(313),所述上盖翻边(313)从所述上盖环部(314)的环形外缘沿所述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背离所述茶滤下盖(32)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筒状凸起(315)和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卡筋,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卡筋配合的卡槽,在所述卡筋和所述卡槽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上盖筒状凸起(315)和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茶滤弹性件(35),所述茶滤弹性件(35)压紧于所述上盖筒状凸起(315)的筒底和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底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底端部(324)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开口端的横截面积,所述茶滤弹性件(35)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套设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底端部(32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体侧壁上的下盖侧壁通孔(321);以及/或者,
所述下盖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筒底的下盖底壁通孔(32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茶滤密封件(33),所述茶滤密封件(33)套设在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开口端的外周壁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滤下盖(32)还包括下盖本体(326)和下盖环部(327),所述下盖本体(326)大致呈圆筒形,所述下盖本体(326)的外径大于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外径,以使所述下盖本体(326)支撑在所述容器本体(10)的内壁上,所述下盖环部(327)呈圆环状且所述下盖环部(327)的外环边缘和内环边缘分别固定在所述下盖本体(326)的顶端和所述下盖筒状凸起(325)的开口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下盖密封圈(38),所述下盖密封圈(38)套设在所述下盖本体(326)的外周壁上并压紧在所述下盖本体(326)和所述容器本体(10)的内壁之间,所述下盖密封圈(38)设置在所述下盖通孔的下方。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旋转盖(20),所述旋转盖(20)包括旋转外盖(22)和旋转内盖(23),所述旋转外盖(22)固定于所述容器本体(10)的一端的开口处,以使所述旋转盖(20)位于所述茶滤上盖(31)的背离所述茶滤下盖(32)的一侧,所述旋转外盖(22)具有内部容纳腔,所述旋转内盖(23)沿所述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部容纳腔中,所述旋转内盖(23)的底端抵压在所述茶滤上盖(31)上,以通过所述旋转内盖(23)的移动驱动所述茶滤上盖(31)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20)还包括旋转顶盖(21),所述旋转顶盖(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外盖(22)的顶部,所述旋转顶盖(21)包括顶盖凸部(214),所述顶盖凸部(214)的底表面抵顶在所述旋转内盖(23)的顶表面上,所述旋转内盖(23)的顶表面包括斜面,旋转所述旋转顶盖(21)以使所述顶盖凸部(214)抵顶在所述斜面的不同部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盖(23)大致呈T型,所述旋转内盖(23)包括内盖本体(231)和内盖凸柱(233),所述内盖凸柱(233)从所述内盖本体(231)的底表面突出设置,所述内盖凸柱(233)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内盖本体(231)的横截面积,所述旋转盖(20)还包括旋转盖弹性件(26),所述旋转盖弹性件(26)压紧在所述内盖本体(231)和所述内部容纳腔的底壁之间;以及/或者,
所述旋转顶盖(21)上设置有顶盖卡接部(211),所述旋转外盖(22)上设置有与所述顶盖卡接部(211)匹配的外盖卡接部(225),所述顶盖卡接部(211)和所述外盖卡接部(225)两者中的一者为卡钩,另一者为凸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容纳腔的底壁突出设置有弹性件固定部(223),所述旋转盖弹性件(26)为弹簧,所述旋转盖弹性件(26)的下端套设于所述弹性件固定部(223)的外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固定部(223)设置有固定部通孔(2231),所述固定部通孔(2231)沿所述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内盖凸柱(233)设置于所述固定部通孔(2231)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凸柱(233)的外周壁凹陷设置有沿所述内盖凸柱(233)的周向延伸的内盖环槽(234),所述旋转盖(20)还包括内盖密封圈(24),所述内盖密封圈(24)设置于所述内盖环槽(234)内且压紧于所述内盖环槽(234)和所述固定部通孔(2231)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本体(231)和所述内部容纳腔两者中的一者上设置有滑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沿所述容器本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从所述内部容纳腔的侧壁径向突出设置,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内盖本体(231)上,且所述滑槽为至少两个,以使所述内盖本体(231)被所述滑槽分隔为至少两个内盖本体单元,每个所述内盖本体单元设置有所述斜面。
CN202122047242.4U 2021-08-26 2021-08-26 液体容器 Active CN215708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7242.4U CN215708478U (zh) 2021-08-26 2021-08-26 液体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7242.4U CN215708478U (zh) 2021-08-26 2021-08-26 液体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8478U true CN215708478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0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47242.4U Active CN215708478U (zh) 2021-08-26 2021-08-26 液体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8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46211A1 (en) Coffee press
CN215708478U (zh) 液体容器
CN115140426A (zh) 液体容器
CN215754084U (zh) 液体容器
CN115140427A (zh) 液体容器
CN216962060U (zh) 一种开关杯盖自动密封的茶水分离杯
CN213993167U (zh) 一种双饮杯及其杯盖
CN214433497U (zh) 具有茶水分离功能的容器
CN210611740U (zh) 一种容器盖及其构成的容器、水杯及保温壶
CN209950940U (zh) 内塞、容器盖及容器
CN209003450U (zh) 新型旋转式杯盖及具有该旋转式杯盖的饮料杯
CN213909598U (zh) 一种容器盖和容器
CN115140428B (zh) 容器盖和容器
CN215754066U (zh) 容器盖和容器
CN214357339U (zh) 一种容器
CN212815714U (zh) 一种电热杯出水口结构
CN215686494U (zh) 一种具有茶漏的杯
CN219813764U (zh) 一种杯罩和杯把可拆卸清洁的水杯
CN210540529U (zh) 一种茶杯杯盖及隔离式茶水装置
CN221616846U (zh) 一种渣汁分离的食物料理机
CN219782183U (zh) 一种按压式快开杯盖
CN211833812U (zh) 一种按键式茶水分离水杯
CN216916945U (zh) 容器盖和容器
CN215708477U (zh) 容器盖和液体容器
CN219578657U (zh) 一种快开式泡茶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