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5743U - 分体式整流柜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整流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5743U
CN215705743U CN202022849932.7U CN202022849932U CN215705743U CN 215705743 U CN215705743 U CN 215705743U CN 202022849932 U CN202022849932 U CN 202022849932U CN 215705743 U CN215705743 U CN 215705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abinet
mnu
baffle plate
charg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99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登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r Energy 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r Energy 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r Energy 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r Energy N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99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5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5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5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整流柜,分体式整流柜包括具有腔体的柜体,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分别装设有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腔体内装设有竖直挡板,竖直挡板的一端与柜体的底部连接,竖直挡板的另一端装设有水平挡板,竖直挡板与水平挡板将腔体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内装设有若干相互层叠的充电模组,第二腔室内装设有MNU监控板,MNU监控板与充电模组电性连接,第三腔室内装设有电路控制组件,电路控制组件分别与充电模组、MNU监控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竖直挡板和水平挡板将柜体的腔体分为三个腔室,实现了弱电强电分开,且元器件布局合理、可防止热风回流影响散热。

Description

分体式整流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整流柜。
背景技术
充电桩根据其输出的电流种类可分为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和交流/直流充电桩。其中,直流充电桩又可以分为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和分体式直流充电桩。分体式直流充电桩一般由分体式整流柜和分体式充电终端组成。由于直流充电桩内部元器件多、功率大、充电快,直流充电桩的结构较交流充电桩复杂,所以直流充电桩需要较大的内部结构安装空间和结构外形,同时由于内部器件多,不利于内部元器件的合理布局和售后人员的后期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整流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充电桩的结构复杂,不利于内部元器件的合理布局和售后人员的后期维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整流柜,所述分体式整流柜包括:
具有腔体的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装设有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腔体内装设有竖直挡板,所述竖直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柜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竖直挡板的另一端装设有水平挡板,所述竖直挡板与所述水平挡板将所述腔体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装设有若干相互层叠的充电模组,所述第二腔室内装设有MNU监控板,所述MNU监控板与所述充电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腔室内装设有电路控制组件,所述电路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充电模组、所述MNU监控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NU监控板的下方装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总进线端子和用于分配电流的分接线端子,所述MNU监控板分别与所述总进线端子、所述分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分接线端子分别与每一个充电模组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控制组件包括依次装设于所述竖直挡板位于所述第三腔室的一面上的交流接触器、互感器和塑壳断路器,所述塑壳断路器、所述互感器、所述交流接触器、所述充电模组依次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NU监控板装设于所述竖直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直挡板上还装设有用于输出所述充电模组的电流的正极铜排组和负极铜排组,所述正极铜排组、所述负极铜排组分别与所述充电模组的正、负极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铜排组、所述负极铜排组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模组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充电模组的前端进风口处,所述散热风扇的风向朝向所述充电模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模组的四个侧面装设有四块两两相对的风道挡板,所述第一柜门和所述第二柜门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散热风扇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风道挡板、所述出气口形成用于散热的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口上装设有用于加快空气流动的主散热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腔室内装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充电模组的插框槽位,相邻的插框槽位之间预留有用于散热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上装设有用于指示所述分体式整流柜运行状态的指示灯和用于立即停止充电的急停按钮,所述MNU监控板分别与所述指示灯、所述急停按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竖直挡板和水平挡板将柜体的腔体分为三个腔室,并将入电端、出电端、充电模组分别安装至三个腔室,从而实现了弱电与强电分开,且内容元器件布局合理、可防止热风回流影响散热。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整流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整流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整流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整流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整流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整流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整流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整流柜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6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整流柜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分体式整流柜包括具有腔体11的柜体1,柜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
参见图2,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分别装设有第一柜门14和第二柜门15。
参见图3,腔体11内装设有竖直挡板111,竖直挡板111的一端与柜体1的底部连接,竖直挡板111的另一端装设有水平挡板112,竖直挡板111与水平挡板112将腔体11分为第一腔室113、第二腔室114和第三腔室115。
参见图4,第一腔室113内装设有若干相互层叠的充电模组1131,第二腔室114内装设有MNU监控板1141,MNU监控板1141与充电模组1131电性连接。
参见图5,第三腔室115内装设有电路控制组件1151,电路控制组件1151分别与充电模组1131、MNU监控板1141电性连接。
参见图6,进一步地,MNU监控板1141的下方装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总进线端子11411和用于分配电流的分接线端子11412,MNU监控板1141分别与总进线端子11411、分接线端子11412电性连接,分接线端子11412分别与MNU监控板、塑壳断路器在交流进线端设置的进线铜排组件等电性连接。
参见图7,进一步地,电路控制组件1151包括依次装设于竖直挡板111位于第三腔室115的一面上的交流接触器11511、互感器11512和塑壳断路器11513,塑壳断路器11513、互感器11512、交流接触器11511、充电模组1131依次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MNU监控板1141装设于竖直挡板111位于第二腔室114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竖直挡板111上还装设有用于输出充电模组1131的电流的正极铜排组11311和负极铜排组11312,正极铜排组11311、负极铜排组11312分别与充电模组1131的正、负极输出端电性连接,正极铜排组11311、负极铜排组11312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进一步地,柜体1上装设有用于指示分体式整流柜运行状态的指示灯和用于立即停止充电的急停按钮,MNU监控板1141分别与指示灯、急停按钮电性连接。
具体地,柜体1的底部设有橡胶圈,进线电缆从底部的橡胶圈进入柜体1并连接到塑壳断路器11513,电流依次经过塑壳断路器11513、互感器11512和交流接触器11511,然后经过上部空间的充电模组1131的交流输入端,经过充电模块1131的内部转换输出直流电,输出的直流电接到互感器11512右侧的正极铜排组11311、负极铜排组11312,最后到达与所述分体式整流柜电连接的外部的充电终端设备上设置的充电枪。
优选地,柜体1通过铰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柜门14、第二柜门15进行铰接。
优选地,柜体1的底部还装设有安装底座14,柜体1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底座14固定连接,且安装底座上装设有用于接地的固定组件。
具体地,柜体1与安装底座均设置有螺栓安装过孔,使用框架锁紧螺栓将柜体1与安装底座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柜体1设置有进出线孔,进出线孔实现交流电源进线和并柜出线。进出线孔套有橡胶护线套,橡胶护线套能有效防止进出线孔刮破交流电源进线和并柜出线电缆。
进一步地,靠近进出线孔位置处设置有接地铜排组。
具体地,安装底座左侧外部设置有外部接地组件,外部接地组件包含外置接地紧固件、外置接地铜排和接地标识。进一步地,外置接地紧固件优先选用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外置接地铜排使用焊接或铆接方式固定在安装底座外侧。
进一步地,外置接地铜排表面处理优先采用镀锡。
进一步地,在外置接地铜排相邻位置设置接地标识。
进一步地,安装底座可定制表面处理及外观颜色。
优选地,水平挡板112位于腔体11内的中间偏上位置。
优选地,每一个充电模组1131的额定功率为20kW。
具体地,MNU监控板主要起到监测交流输入是否过流、过压以及和模块CAN线接线等作用。
进一步地,MNU监控板左侧还装设有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用于给MNU监控板等供电。
进一步地,分接线端子主要包括分线、停电检修、防雷和导轨电表,导轨电表用于进行计量。
进一步地,竖直挡板111上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套设有用于防止过线孔刮破电缆的橡胶护线套。
优选地,交流接触器11511位于竖直挡板111安装面的左侧上部位置,互感器11512位于交流接触器11511下部,塑壳断路器11513位于互感器11512下部。塑壳断路器11513在交流进线端设置进线铜排组件;正极铜排组11311位于竖直挡板111右侧中间位置,位于互感器11512右侧;负极铜排组11312位于正极直流输出铜排组件右侧。
进一步地,正极铜排组11311与负极铜排组11312并列排布且间隔有设定的距离。
优选地,第一柜门14和第二柜门15可设置蜂窝网孔用于加快散热。
进一步地,沿第一开口12的边缘内沿和第二开口13的边缘内沿安装防水胶条,第一柜门14、第二柜门15闭合时压紧防水胶条。
进一步地,在第一柜门14的上门楣处设置有门禁,第一柜门14闭合时压紧门禁的弹片。当第一柜门14开启时,门禁的弹片与第一柜门14断开接触,此时门禁检测到开门状态并触发整流柜断电,确保安全。
进一步地,沿靠近第二柜门15的整体框架第二柜门15框一周安装防水胶条,第二柜门15闭合时压紧安装在整体框架第二柜门15框上的防水胶条,结构简单且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在整体框架靠近第二柜门15一侧的框架上门楣处设置有门禁,第二柜门15闭合时压紧门禁的弹片。当第二柜门15开启时,门禁的弹片与第二柜门15断开接触,此时门禁检测到开门状态并触发整流柜断电,确保安全。
本实施例将柜体1内的空间分割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空间,设置的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空间至少有下列的好处:
1、可以在每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空间内进行元器件布置,整流柜内部元器件布局更加合理。
2、可以将水平挡板112和竖直挡板111作为内部元器件的安装位。
3、竖直挡板111对水平挡板112以及插框槽位内的充电模组1131起加强支撑作用。
4、竖直挡板111两侧折弯边分别与右侧板、左侧板内壁相连,对柜体1的整体强度起到了很好的加强作用。
5、只需打开的第一柜门14和/或的第二柜门15,即可安装或维护对应的相对独立的单元空间的内部元器件,安装元器件及维护元器件均非常方便。
6、通过设置水平挡板112和竖直挡板111,更容易实现冷热风隔离,防止充电模组1131排出的热风回流至充电模组1131入口端,整机散热效果更好。
7、可以实现充电模组1131的交流输入线缆和直流输出线缆分开布线。电缆布线路径更合理、美观。
8、可以实现充电模组1131的交流输入电缆、直流输出电缆和CAN控制线缆分开布线,避免强电对弱电信号的干扰。
为了保证了柜体1内部的散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8,在本实施中,第一腔室113内装设有主散热风扇1132,所述主散热风扇1132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柜门15上设置的蜂窝孔。
具体地,充电模组1131的四个侧面装设有四块两两相对的风道挡板1133,第一柜门14和第二柜门15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散热风扇1132的进风口连通,进气口、风道挡板1133、出气口形成用于散热的风道。
进一步地,出气口上装设有用于加快空气流动的主散热风扇。
进一步地,第一腔室113内装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充电模组1131的插框槽位,相邻的插框槽位1134之间预留有用于散热的间隙。
进一步地,风道挡板1133包括道挡板A、风道挡板B、风道挡板C、风道挡板D;在插框槽位的入口端面右侧,即在充电模组1131的入口端面右侧设置风道挡板A,在充电模组1131的入口端面左侧设置风道挡板B。
进一步地,在插框槽位1134后端,即在充电模组1131后端右侧设置风道挡板C,在充电模组1131端左侧设置风道挡板D。
将充电模组1131插入插框槽位后,此时风道挡板A、风道挡板B、风道挡板C、风道挡板D与水平挡板112组成防止热风回流的散热风道,由第一柜门14门板上设置的蜂窝孔进入柜体1腔内的冷风,进入充电模组1131内部,经由充电模组1131的腔内发热元器件,被加热后形成热风从充电模组1131后端排出,最后由第二柜门15门板上设置的散热风扇通过门板上设置的蜂窝孔将热风排出。
进一步地,风道挡板C、风道挡板D在靠近充电模组1131交流输入端子、直流输出端子的端面纵向设置扎线桥,扎线桥可使用扎带绑扎充电模组1131的交流输入线缆和直流输出线缆,使交流输入线缆和直流输出线缆布线分开,电缆布线路径更合理、美观。
本实施例通过进气口、风道挡板A、风道挡板B、风道挡板C、风道挡板D、出气口组成防止热风回流的散热风道,保证了柜体内的元器件能够得到有效且高质量的散热条件,保证了整流柜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寿命。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整流柜包括:
具有腔体的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装设有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腔体内装设有竖直挡板,所述竖直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柜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竖直挡板的另一端装设有水平挡板,所述竖直挡板与所述水平挡板将所述腔体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装设有若干相互层叠的充电模组,所述第二腔室内装设有MNU监控板,所述MNU监控板与所述充电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腔室内装设有电路控制组件,所述电路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充电模组、所述MNU监控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MNU监控板的下方装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的总进线端子和用于分配电流的分接线端子,所述MNU监控板分别与所述总进线端子、所述分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分接线端子分别与MNU监控板、塑壳断路器在交流进线端设置的进线铜排组件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组件包括依次装设于所述竖直挡板位于所述第三腔室的一面上的交流接触器、互感器和塑壳断路器,所述塑壳断路器、所述互感器、所述交流接触器、所述充电模组依次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MNU监控板装设于所述竖直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挡板上还装设有用于输出所述充电模组的电流的正极铜排组和负极铜排组,所述正极铜排组、所述负极铜排组分别与所述充电模组的正、负极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铜排组、所述负极铜排组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组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充电模组的前端进风口处,所述散热风扇的风向朝向所述充电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组的四个侧面装设有四块两两相对的风道挡板,所述第一柜门和所述第二柜门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散热风扇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风道挡板、所述出气口形成用于散热的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上装设有用于加快空气流动的主散热风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装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充电模组的插框槽位,相邻的插框槽位之间预留有用于散热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整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装设有用于指示所述分体式整流柜运行状态的指示灯和用于立即停止充电的急停按钮,所述MNU监控板分别与所述指示灯、所述急停按钮电性连接。
CN202022849932.7U 2020-12-01 2020-12-01 分体式整流柜 Active CN215705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9932.7U CN215705743U (zh) 2020-12-01 2020-12-01 分体式整流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9932.7U CN215705743U (zh) 2020-12-01 2020-12-01 分体式整流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5743U true CN215705743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9932.7U Active CN215705743U (zh) 2020-12-01 2020-12-01 分体式整流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5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4505B (zh) 一种三开门的双枪非车载充电机
JP2020529819A (ja) 一体型電力変換及び系統連携システム
CN215705743U (zh) 分体式整流柜
CN216268742U (zh) 直流充电桩
CN112909811A (zh) 一种大电流空气绝缘开关柜
CN216139856U (zh) 一体式直流双枪充电机
CN208522490U (zh) 一种三开门的双枪非车载充电机
CN114765425B (zh) 一种整流模块并联组件及其整流柜与直流供电系统
CN211701116U (zh) 一种智能供配电分配管理设备
CN212695948U (zh) 一种大容量光伏汇流箱
CN210693523U (zh) 一种组件化的充电设备
CN212827943U (zh) 充电系统及直流充电装置
CN205543818U (zh) 能实现直流侧通断的家庭光伏电站用交直流防雷箱
CN216139857U (zh) 一体式直流单枪充电机
CN212098479U (zh) 一种充电功率可调的四枪充电机和充电桩系统
CN210577088U (zh) 一种低压固定分隔式开关柜
CN217406008U (zh) 储能集装箱配电汇流柜及储能集装箱
CN219918156U (zh) 柜式转换开关装置
CN216565065U (zh) 用于箱式变电站的光伏系统
CN201994573U (zh) 一种馈电柜及油井集中成套控制供电装置
CN210093119U (zh) 一种应急电源装置的逆变器柜
CN220341448U (zh) 一种储能汇流柜
CN214673912U (zh) 一种大电流空气绝缘开关柜
CN112172565B (zh) 一种充电机机柜及充电机
CN114142807A (zh) 用于箱式变电站的光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